
第Ⅰ卷(選擇題,共24分)
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
1. 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摯愛(zhì) 舵手(duò) 栩栩如生(xǔ)
B. 游弋(yì) 藻飾(zǎ) 姍姍來遲(shān)
C. 翹首(qiá) 棱角(líng) 前仆后繼(pū)
D. 豁亮(huò) 映襯(chèn) 耐人尋味(nài)
2. 下列語句中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
A. 蘇州園林的角落也有圖畫美:階砌旁栽著幾叢書帶草,墻上漫延著爬山虎。
B.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勝利橫渡長江。
C. 石拱橋不但形勢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 飛經亞洲,特別是經過中國上空時,我就會仔細地分辯大概到了哪個地區(qū)。
3. 下面語段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馬識途先生是名副其實的大師,他在藝術上有極高的造詣:他的小說別具匠心,意蘊深遠;他的詩歌題材廣泛,韻味十足;他的書法作品筆力遒勁,抑揚頓挫。這份功力既來自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A 名副其實B. 別具匠心C. 抑揚頓挫D. 孜孜不倦
4. 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近日發(fā)射的“智慧天網一號”寬帶通信衛(wèi)星,將承擔為多個應用領域提供更精準數(shù)據。
B. 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全球各地不同風情的園林景觀,吸引廣大市民前往參觀的熱情。
C. 成都市旨在以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為目的,近年來先后舉辦了多項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D. 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設全齡教育公共服務平臺。
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正義》)
5.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臨溪而漁 臨:到
B. 泉香而酒洌 洌:清
C. 選賢與能 與:給予
D. 故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6.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雜然而前陳者/面山而居
B. 宴酣之樂/下車引之
C. 不獨子其子/其真無馬邪
D.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皆以美于徐公
7. 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A. 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fā),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B. 蒼白的臉色,花白的頭發(fā),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陶醉了。
C. 蒼白的臉色,花白的頭發(fā),萎靡坐在眾人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D. 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fā),萎靡坐在眾人間,(這)是太守陶醉了。
8. 下列有關乙文“大同”的表述,在甲文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的一項是( )
A. 社會穩(wěn)定B. 生活安樂C. 人誠信D. 關系和睦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
9. 默寫古詩文中的名篇名句。
(1)補寫出下列名句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兩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兩句判)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______。(諸葛亮《誡子書》)
②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③一輪秋影轉金波,______。(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2)請在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和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任選一首,在答題卡上寫出題目再默寫全詩。
______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1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
咱們的大熊貓
①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有大熊貓的身影,成都大運會吉祥物又選擇了它。大熊貓究竟有哪些特別之處讓人如此青睞?
②熊貓憨態(tài)可掬的外在自不必多說:圓滾滾的身子,呆萌萌的樣子,還有那看似笨拙實則靈活的上躥下跳、左右騰挪……人們喜歡它還有更“深刻”的理由:它的黑白兩色深深契合了中國文化中黑白相襯、陰陽相生之說;它喜食竹子,常于竹林之中飲食、休憩的特性,又與傳統(tǒng)文人追求的隱逸思想相匹配,這讓它贏得“竹林隱士”的美譽。
③詩文中的“隱士”,曲高和寡,難以親近,熊貓“隱士”卻與之不同。它見到陌生人時往往會“怕羞”,一旦熟悉起來,就會抱著你的雙腿或者摟著你的脖子,撒嬌不停,溫柔萬分。
④雖然熊貓科學意義上的發(fā)現(xiàn)距今不到兩百年,但在典籍中卻不乏它的身影。據載,古時兩軍鏖戰(zhàn)不休,只要有一方舉起熊貓旗幟,雙方就會鳴金收兵。原來,被稱為“騶虞”的熊貓,食竹,不殺生,啃吃鐵器,符合“化干戈為玉帛”的要義。藏身山野的“竹林隱士”于是又搖身變?yōu)榻K止戰(zhàn)爭的“和平大使”。
(摘自《熊貓中國:中國大熊貓紀實》,有刪改)
乙
大熊貓,你愛它有多深
①從熊貓的先祖始熊貓到今天的大熊貓,已有約800萬年的歷史。不過熊貓科學意義上的發(fā)現(xiàn)距今不到兩百年,而在今天所有動物里,估計受喜愛指數(shù)最高的,非它莫屬。
②人們是喜歡它的外在嗎?假如你作出肯定回答,那請“捫心自問”:和大熊貓一樣外形龐大且毛茸茸的動物何其多也,一身金毛的獅子、披著美麗斑紋的老虎,以及外形與之更為接近、動作同樣呆萌的北極熊,為什么你不那么喜愛呢?說到底,以貌取“物”并不成立,人類喜歡的不過是它龐大身軀之下那份與人親近的溫順罷了。從人類本性來說,凡是具有攻擊性或威脅性的生物,從來就不會被劃入喜愛之列。
③這只是針對一般人而言,對于科學研究者來說,大熊貓受到喜愛不會那么感性。種類更多、分布更廣的恐龍早已消失,它為何還可以存活至今?食肉類猛獸在“物競天擇”的法則面前節(jié)節(jié)敗退,它為何可以轉“葷”為“素”?繁殖能力如此低下的它,如何能夠“香火不斷”……這些,比起人們賦予它的隱含意義,更容易引起研究者的關注。
④人類根據自己所“需”來選擇所“愛”,亙古不變,在大熊貓身上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摘自《成都日報》,有刪改)
10. 甲文談及的“大熊貓受人喜愛之處”,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請分點概括。
11. 甲、乙兩文畫線句都談及“大熊貓科學意義上的發(fā)現(xiàn)時間短”這一事實,作用有何不同?請結合兩文內容簡要說明。
12. 兩文都圍繞“人們對大熊貓的喜愛”展開,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與內容不夠匹配,請作出判斷并簡述理由。
五、作文(60分)
13. 正在熱播的一檔音樂節(jié)目在宣傳語里寫道:“贏,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樂的目的地?!边@句話談的是音樂,也能引發(fā)音樂之外的思考。
面對“贏”與“迎”,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與感受?請結合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聚焦其中一個詞語,也可以二者兼顧;可以記敘事件,可以抒發(fā)感受,也可以發(fā)表見解……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詩歌鑒賞(共4分)
閱讀下面的清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成都竹枝詞(節(jié)選)
吳好山
鮮魚數(shù)尾喜無窮,分付烹煎仔細烘。
九眼橋頭涼意足,邀朋暢飲一樓風。
(選自《成都詩覽》)
14. 除“烹煎”的“鮮魚”外,還有什么讓詩人“喜無窮”?請結合全詩概括作答。
15. 風、花、雪、月等是宴飲類古詩常寫到的景物,如果把詩歌末句改為“邀朋暢飲一樓月”有何不妥?請結合全詩簡要回答。
二、文言文閱讀(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游青城山記
[明]焦維章
成都之西,名山水以十數(shù),而灌①勝;灌之山以百數(shù),而青城尤勝。
時嘉靖二載季春三月,予友馮廷器曰:“青城之秀甲于益州,望之蔚然。予將披石穿云,候君于青霄白石間,亦勝事也?!庇栀芍T友刺舟渡江,漸近山下。一時林壑之美,已覺勝絕。過橫山,望青城山長生觀等處,尚在翠微煙靄間。少焉,陰雨冥濛,作瀟瀟聲。南行一里余,雨亦霽。由長生觀西北行,凡數(shù)轉,抵建福宮。且暝,不可前矣,遂宿焉。迨晚,風雨大作,且飲且悵,以為天師洞陡絕,扳躋尤難。吾友鮮宗申曰:“不可止也!其勿貽謝靈運之愧?!币狗?,雨止。
厥明②,日光蒼涼,掩映云際。行巨壑間,每大嘯,類有人在空谷中酬和者。西升崇嶺,羅磴如立,仰首拊膺而上。遠望有梨花一株,燦如素錦,云即洞所在也。道甚湫隘,才可尺許,旁皆邃谷,易于墜蹈。凡行四五里,得至洞下,洞在石壁十余丈上。懸為棧道,沿入洞中,三十六峰次第呈露,黛色如螺。左試劍石等山,遠近朝拱,浮嵐往來,在我襟袖。天下之奇觀備矣。
尋建福宮故道,將謀歸路。會馮廷器延飲其家,諸友亦醉飽連日。吾曹雖鉛槧③之素業(yè)未休,而江湖之志壯尤甚。故太史公必登龍門,探禹穴,而后為文豪宕有奇氣。朱、張二儒④,遠臨衡岳,一時高邁之懷,豈潦倒囂嘩者之能與哉?
(選自《天啟新修成都府志》卷五十五,有刪節(jié))
【注】①灌:灌縣,今都江堰市。②厥明:天亮。③鉛槧:指讀書作文。④朱、張二儒:宋代大儒朱熹、張栻。
16.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雨亦霽 霽:(雨)停
B 迨晚 迨:趁著
C. 類有人在空谷中酬和者 類:好像
D. 天下之奇觀備矣 備:齊全
17. 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予將披石穿云,候君于青霄白石間,亦勝事也。
(2)會馮廷器延飲其家,諸友亦醉飽連日。
18. 在作者的“青城之游”中,除了秀美景色,還有什么引發(fā)了他在文末的慨嘆?請結合全文分析作答。
三、名著及現(xiàn)代文閱讀(共22分)
(一)名著閱讀(4分)
學校舉行名著閱讀分享會,請根據要求,幫助甲、乙兩位同學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19. 甲同學根據《經典常談》的介紹,準備閱讀《漢書》和《離騷》,并結合二者的共性內容作主題發(fā)言,請從下面選項中推薦兩個最適合的話題。( )
A. 淺談文學中的“香草”B. 辭賦文學在中國的早期發(fā)展
C. 如何成為論辯高手D. 說說古代的賢君與忠臣
20. 乙同學準備以“文學形象的相似性”為主題進行交流,在他整理的三組文學形象中,哪一組最符合主題?請結合閱讀體驗,作出判斷并簡述理由。
第一組:菊 (周敦頤《愛蓮說》) 麗達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二組:梅 (陸游《卜算子·詠梅》) 匡超人 (《儒林外史》)
第三組:小桃樹 (賈平凹《一棵小桃樹》) 彭德懷 (《紅星照耀中國》)
(二)現(xiàn)代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叫賣:一座城市的溫情微吟
謝偉
①在許多大城市已經不大聽得到小販的叫賣聲了,但成都的街巷里卻還熱鬧,尤其玉林這一片,從早到晚都像在進行著一種叫作“叫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鹽水煮花生——,五香豆腐干兒——
菊花——金銀花——胖大海哎——喲——
磨刀——磨菜刀剪刀——
②聲音由遠及近,反復著,然后依依漸次遠去。那尾音還游絲一般地輕舞著,另一個悠遠的聲音又疊加上去,首尾相接,不絕如縷。
③小販叫賣的聲音在古書中被形容為“吟叫百端”。一個“吟”字畫出了聲音的起伏線譜,輕重長短、虛實收縱,是帶著旋律的聲音藝術。短短幾個字,不但要韻味悠長,讓人覺得舒服,還得要勾起人們的消費欲望,那自是一套了得的本事。
④各地的方言讓小販一吆喝,就有了鮮明的地域風韻。在江南,軟糯的吳音可以吟出宋詞的清韻:“水紅菱嘞——水紅菱要嗎?”
⑤住在江南的日子里,清早,總會飄來一個女子柔軟清靈的叫賣聲,那細細柔柔的聲音像是雨后擦地而過的微風,濕漉漉地在小巷回旋,然后飄掛在翹角的屋檐上,久久蕩著。
⑥而老北京的叫賣更具藝術感。這活兒大多是老爺們兒干的,宏聲大嗓,卻悠然作韻,京腔里透著慣常的自信:“吃來唄,沙瓤的,鬧塊咧!”賣西瓜的一嗓子出去,聲調婉轉,平仄起伏,有京韻大鼓的韻調。年少時,我在皇城根兒下住過,那時的北京城,紅墻藍天,鴿群飛掠,哨音長長,綠楊深處胡同里飄出一兩聲悠遠模糊的叫賣,那味兒是讓人憶起來也會銷魂兒的。只是,如今京城的叫賣漸漸由一種生活形態(tài)轉變成了招攬游客的文藝演出。
⑦我們玉林這一片的叫賣則還是原生態(tài)的、活著的、川味兒的聲音藝術。玉林接納了操著川內各地方言的小販,他們在這里聚集,叫出不同的音韻風味來。川東、川北的,語調舒緩,尾音帶著彎兒:“醪糟兒——,粉——子醪糟兒——”,音調富于變化,旋律感極強。川南的則直接、短促:“豆花兒□膽水豆花兒□”字字鏗鏘,顆粒飽滿,不加修飾,樸拙自然。而成都本地的,自是柔婉親切,如絲般順滑:“涼糕——涼粉兒——涼皮——”。在玉林的叫賣,不管哪種風韻,不管何種力度,基本都是獨詞獨句,將貨品名字直端端道來,率性、爽直,這是川人的性格。
⑧我住進玉林是十九年前的事了。那時,有個川北口音的男子每天清晨都會在樓下叫賣發(fā)糕。他的聲音實在好聽,感覺他只是輕輕一張嘴,聲音就能“打遠兒”。但從我的樓上看不到他經過的那條小巷,我便不曾見過他。我猜想,他該有四十多歲了,這些年風雨無阻地叫賣,斷然不是為了炫耀他的“中國好聲音”,而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多半會有兩個孩子需要供養(yǎng),有雙親需要贍養(yǎng),為了他們,他一刻也不曾松懈。
⑨有段時間我凌晨兩三點才能入睡,但他早晨一嗓子就會將我的夢境挑破。家人心疼我,就對著他一通斥責。我趕緊制止,說大家都是在討生活,不容易的,都別相互為難了,我可以換個房間睡覺的??勺阅且院?,就再也沒聽到過他的吆喝了,這讓我心里愧痛。我企望著沒有耽誤他的買賣,沒有影響他供養(yǎng)孩子,贍養(yǎng)老人。
⑩玉林飄蕩著叫賣聲的世俗生活總是令我迷戀,它充滿了人間煙火的味道,是“生物多樣性”的樣板。小販的叫賣總是把真實的日子味兒送進戶牖,提醒著我們人生之苦樂。這叫賣是嚷嚷市聲中最動聽的聲響,是一座城市溫情的微吟。
?“收——舊家——具——喲——,收——廢報——紙——”
?在樓上埋頭讀書,忽地傳來一聲吆喝,我瞬間想起家里有一大堆不要的舊書刊可以換點小菜錢,就沖著樓下大喊一聲:“喂——等到,賣廢紙!”
(選自《成都·錦城詩酒花》,有刪改)
21. 作者為什么說“叫賣是嚷嚷市聲中最動聽的聲響”?請結合全文分條概括。
22. 文中描寫了江南、北京和成都三地的叫賣,有何作用?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23. 文中描摹叫賣聲時,使用了破折號、逗號、問號和感嘆號,第七段畫線句的兩個方框內填入什么標點符號更為合適?請結合內容在相應方框內填出,并簡述理由。
“豆花兒□膽水豆花兒□”
24. 文章開頭與結尾都寫到具體的叫賣聲,這樣安排有何妙處?請結合全文進行賞析。
四、語言運用(共12分)
25.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杜甫有六首詩作入選。請根據下圖內容和題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下面是根據上圖內容得出的有關“教材所選杜甫詩歌”的四條結論,其中兩條結論有誤,請找出并修改。
①創(chuàng)作地點范圍寬 ②作品主題類型豐 ③教學使用功能多 ④教材各冊覆蓋廣
錯誤項:______,修改為:______ 錯誤項:______,修改為:______
(2)請結合上圖內容,補全下面文段的空缺處,注意語言的準確和連貫。(每空不超過15個字)
語文教材里所選的六首詩歌,串連起了詩圣杜甫顛沛而光輝的一生。從公元736年到公元770年,杜甫用______彰顯了他飛揚的青春,又用一地落花暗喻了______。安史之亂里,他在長安城的春天凝望殘破的山河,______,他在古秦州的月下思念離散的弟兄,他還在芙蓉國的秋雨里呼求庇身的廣廈……讀他的詩,也在讀他的人,我們既感受到他人生的顛沛,更_______。
(3)下面三個研究杜甫詩歌的論文題目缺少主標題,請仿照示例,結合上圖內容,任選兩個,從作品主題的角度為其添上主標題。(句式、字數(shù)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①以《春望》《月夜憶舍弟》為例
②以《江南逢李龜年》《月夜憶舍弟》為例
③以《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
示例:“凌絕頂”之理想與“庇天下”之宏愿——以《望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
同在異鄉(xiāng)別樣情——以《望岳》《江南逢李龜年》為例
選擇:______ 標題:______
選擇:______ 標題:______
這是一份[語文]2024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7頁。
這是一份[語文]2024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6頁。
這是一份[語文]2024年四川省廣安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