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共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1.為保護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運輸危險化學品火藥、汽油、濃硫酸等的車輛,必須使用重要的警示標志,其中在運輸火藥的車輛上應該張貼的是( )
A.腐蝕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體 D.自燃物品
2.1869年,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是( )
A.門捷列夫 B.道爾頓 C.拉瓦錫 D.盧瑟福
3.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揮發(fā)性 B.硬度 C.密度 D.氧化性
4.欽州古龍窯不僅是國內最長的古龍窯,也是傳承千年坭興陶的龍圖騰。下列陶瓷制作工藝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燒結
5.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傾倒液體 B.稱量固體 C.加熱液體 D.檢查裝置氣密性
6.為預防病毒,常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其中的“氯”在這里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離子
7.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A. B. C. D.
8.下列物質由分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氦氣() B.二氧化碳() C.鎂() D.氯化鈉()
9.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B.礦泉水 河水
C.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D.潔凈的空氣 蔗糖
10.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
A.鉻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 D.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52
11.某學生量取液體,先俯視讀數(shù)為20mL則實際的液體體積為( )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無法確定
12.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鎂條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B.汞在空氣中加熱,生成紅色固體粉末
C.碳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D.鈉在氯氣中燃燒,有黃色火焰,生成煙霧
13.對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14.物質的用途和其性質對應不正確的是( )
A.氮氣作保護氣——穩(wěn)定性 B.氮氣充探空氣球——密度小
C.稀有氣體制霓虹燈——通電發(fā)出有色光 D.氧氣供給呼吸——助燃性
15.實驗室常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下列有關過氧化氫的敘述錯誤是( )
過氧化氫分子結構模型
A.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過氧化氫是一種氧化物
C.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的 D.1個過氧化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
16.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單質都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單質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同種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所以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屬于同種元素
D.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17.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M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4倍 B.X和Z處于同一周期
C.原子序數(shù): D.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
18.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已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圖示是( )
A. B. C. D.
19.某陽離子與另一種陰離子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其中原子A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a,則原子B的質子數(shù)( )
A. B. C. D.
20.下列是物質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的關系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A.圖A是木炭在密閉容器中燃燒,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
B.圖B是在密閉的容器中加熱過量汞
C.圖C是在某一密閉裝置內點燃紅磷,裝置內壓強的變化
D.圖D是在某一密閉裝置內點燃紅磷,集氣瓶內水的體積變化情況
二、填空與簡單題(共5小題,共27分)
21.(6分)請你用化學用語表示:
(1)2個氧原子_________。 (2)氫分子_________。 (3)鈣元素_________。 (4)2個氯離子_________。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 (6)中“”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以下是國家關于空氣污染指數(shù)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
(1)某地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66~76,根據上表的信息判斷該地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為_________。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氮
(3)某地可吸入顆粒物的主要來源是建筑粉塵,下列減少建筑粉塵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積極植樹造林 B.禁止建筑工地工作 C.改進工藝減少粉塵產生 D.道路勤灑水
(4)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全民行動,作為中學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
23.(5分)用你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瓶外壁有一層水珠出現(xiàn)。這說明空氣中有_________。
(2)木柴能在空氣中燃燒,這說明木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體溫計內汞柱液面上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滴水中約有個水分子,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氫氣和液氫都可以作燃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從微觀的角度解釋)
24.(7分)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2)一種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該碳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_________。
(3)12號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離子是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4)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
A.和 B.和 C.和 D.F和
(5)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若該粒子為陽離子,則該粒子的符號可能為_________;若,則該粒子符號為_________。
25.(4分)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請回答:
甲 乙 丙
(1)將甲圖中缺少的微粒示意圖補畫出來_________。
(2)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觀粒子是_________。
(3)下列關于變化Ⅱ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分子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B.原子數(shù)目沒有增減 C.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4)在變化I的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最小微觀粒子是_________(填微粒符號)。
三、簡答題(共2題,14分)
26.(9分)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
(1)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
(3)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_________(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4)若集氣瓶內的水未上升到,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填1個即可)。
(5)從該實驗可知,剩余氣體是_________,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
(6)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下面是關于水的組成的實驗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水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嗎?這個問題在歷史上長期困擾著科學家。
【猜想與假設】如果水能分解成多種物質,它就不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
【實驗探究】
(1)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實驗。
(2)a管下端導線連接電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負”)極。
(3)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記錄】接通電源后,在兩側玻璃管生成的氣體體積如下表所示。
(4)小明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兩種氣體,觀察到a管內的氣體_________(填現(xiàn)象,下同),b管內的氣體_________。
【實驗結論】
(5)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表達于與交流】
(6)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驗題(共2題,11分)
28.(5分)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結合下圖所示儀器,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儀器C的名稱為_________。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應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_(填字母)。
(2)擦干試管外壁后,加熱試管時要先_________,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試管會造成_________。
(3)既可用作反應容器又可直接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__(填字母)。
29.(6分)金屬銅化學性質探究。把紅色銅片放在酒精燈外焰加熱一會,然后拿出來,觀察到銅片變黑色(如圖甲所示)。
甲 乙 丙
[提出問題]
①銅片加熱變黑色,黑色物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根據問題①,我的猜測如下:
猜測一:銅片上附著的黑色物質是煙灰,很容易用抹布抹去,或銅片沒有與火焰直接接觸加熱,銅片不會變色。
(1)猜測二:銅片上的黑色物質是_________。這是因為銅片與空氣中的_________加熱反應生成黑色物質。
銅粉沒有與火焰直接接觸加熱將會變成黑色粉末,或銅片隔絕空氣加熱將不變色。
[實驗與事實]
(2)實驗現(xiàn)象:銅片由紫紅色_______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正確。
[表達與交流]
(3)結論:銅片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其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五、計算題(共1題,6分)
30.(6分)結合所學知識計算
(1)核廢水中含有的氚是氫元素的一種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對原子質量為3,則其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為_________,中子數(shù)為_________。
(2)某原子R的中子數(shù)為20,相對原子質量為39,則該原子形成的離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_________。
(3)已知1個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為,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計算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選項
事實
解釋
A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微粒在不斷運動
B
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以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C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
氣體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D
和化學性質不同
構成氧氣和臭氧的分子不同
污染指數(shù)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質量級別
I
II
III
IV(1)
IV(2)
V
質量狀況
好
良好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時間/
2
4
6
9
11
a管中氣體體積/
4
11
21
36
46
b管中氣體體積/
12
29
49
79
99
這是一份江蘇省揚州市樹人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某同學用10mL量筒量取8,6mLB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美佳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美佳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