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50分鐘 分值:50分 形式:閉卷 出題人:林鵬飛)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它們是古代非洲文明的代表,是法老的陵墓.主要集中在尼羅河下游一帶,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們就是( )
A.獅身人面像B.泰姬陵C.金字塔D.空中花園
2.下邊示意圖描述的是( )
A.佛教傳播路線B.基督教傳播路線C.伊斯蘭教傳播路線D.馬可·波羅來華路線
3.“不同種姓之間不能相互談話走動,各種姓的人都有自己相應的傳統(tǒng)職業(yè),并且固定下來,父子世世代代相傳”。材料表明古代印度( )
A.王權至高無上B.商品經濟活躍C.社會等級森嚴D.實行民主政治。
4.雅典的公民大會每年召開40次,大會向參會者發(fā)放補貼,起初為半天飯錢,后增加到一天半的飯錢。這樣做是為了( )
A.鼓勵公民參政議政B.擴大婦女權利C.調動外邦人積極性D.提高奴隸待遇
5.公元前453年,羅馬考察團前往雅典,經過一年的考察,認為雅典的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疾靾F做出這一判斷的指,主要依據是( )
A.廣大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B.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shù)奴隸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實質是一種直接民主制D.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
6.“古希臘,將比賽勝利者的雕像樹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成為一種風氣,甚至有人認為,沒有奧林匹克運動會就不會有希臘雕塑?!辈牧媳砻鞴畔ED運動會( )
A.促進藝術發(fā)展B.推動文化交流C.消除政治分歧D.倡導和平理念。
7.“地中海已成為帝國的‘內湖’,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辈牧现饕獜娬{“帝國”的特點是( )
A.大河文明B.海洋文明C.農耕文明D.工業(yè)文明
8.羅馬將某法律原文全部公諸于眾,確立了公眾知曉的原則,使得貴族和平民的斗爭可以通過法律互相妥協(xié)。材料表明這部法律( )
A.淪為貴族壓制平民的工具B.極力保護平民私有財產
C.限制貴族對法律的曲解濫用D.保護了奴隸主的利益
9.下圖反映的制度是( )
A.印度種姓制度B.西歐封君封臣制C.西周分封制度D.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10.“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xiāng)紳,少有出現(xiàn)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里能夠生產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庇纱伺袛嘀惺兰o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
A.商品經濟發(fā)達B.基本自給自足C.嚴格禁止競爭D.以自耕農為主體
11.13世紀的歐洲城市居民可以通過自己的法庭來實施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稅收方式,可以選舉市政官員,他們擁有了自己處理事物的權利。這表明西歐的城市( )
A.受封建主控制B.規(guī)模比較大C.擁有自治權D.學術氛圍濃厚
12.“拜占庭文化融合了古典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tǒng)、基督教的文化因素以及東方文明古國的文化精髓,逐漸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辈牧象w現(xiàn)了拜占庭文化( )
A.繼承傳統(tǒng)B.兼收并蓄C.獨立創(chuàng)新D.崇尚科學
13.拜占庭帝國制定的某法典中贊成釋放奴隸的善舉,并規(guī)定主人不得毫無理由地殺害自己的奴隸,否則將受到懲罰。這說明法典( )
A.保護奴隸主的私有財產B.實現(xiàn)了奴隸的自由平等
C.保證了皇帝的專制權利D.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
14.有人認為現(xiàn)代教育“依然是在中世紀為他挖就的溝渠里流動”,該觀點強調了中世紀大學( )
A.生源廣泛B.管理規(guī)范C.影響深遠D.辦學獨立
15.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每個國家走向統(tǒng)一的道路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島走向統(tǒng)一主要依靠的是( )
A.對外戰(zhàn)爭B.對內改革C.伊斯蘭教D.基督教
16.為招攬翻譯人才,哈里發(fā)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譯成阿拉伯文,這說明阿拉伯文化的發(fā)展離不開( )
A.學者的傾心付出B.統(tǒng)治者的大力支持C.帝國的對外擴張D.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17.12世紀,阿拉伯人的著作《積分和方程計算法》《醫(yī)典》等傳入歐洲,成為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由此可見古代阿拉伯( )
A.統(tǒng)治疆域遼闊B.翻譯事業(yè)興盛C.文化成就顯著D.大學教育普及
18.下列哪一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項明顯區(qū)別于其它三項( )
A.馬可.波羅來華B.羅馬對地中海地區(qū)的征服
C.絲綢之路D.鄭和下西洋
19.西歐中世紀大學里的師生組成“同鄉(xiāng)會”,借此享有一些保護性特權,如免稅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轄等。材料強調了“同鄉(xiāng)會”或行會( )
A.維護學生和老師的權益B.聯(lián)絡同鄉(xiāng)之間的友誼
C.開展同行間的學術交流D.完全脫離教會的控制
20.有學者認為:“在羅馬人的文明中,能找到很多來自古埃及的文明萌芽?!毕麓蛴∽C這一觀點的是( )
A.金字塔B.帕特農神廟C.大競技場D.儒略歷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30分)
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法典宣揚“君權神授”。它還規(guī)定:奴隸可以買賣,可用來抵債;奴隸可以被任意殺死,兇手只需賠償奴隸主的財產損失,無須償命等等。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該法典有怎樣地位?(2分)
(2)從材料二可以看出,這部法典實質是什么?有什么價值(2分)
(3)有學者指出“法治在推動社會發(fā)展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為社會提供了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為經濟和政治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環(huán)境?!闭埥Y合世界古代史,再舉一例說明(2分)
2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圖一 埃及金字塔 圖二 希臘帕特農神廟 圖三 中國商朝宮殿復原圖 圖四 羅馬圓形大競技場
(1)請根據古代文明的類型,把以上四幅圖片分為兩類,并說明分類標準。(2分)
(2)觀察圖二和圖四的建筑有哪些共同特點,再舉一例特點相似的古代建筑?(3分)
(3)通過以上探究,你對世界古代文明有什么認識?(1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貿易的定期集市,稱為草市。在人煙稠密的鄉(xiāng)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羅棋布,構成地方市場的基礎,不少頗具規(guī)模的草市后來發(fā)展成固定的商業(yè)居民點,上升為鎮(zhèn)或縣。
——《中國歷史》
材料二:中世紀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xiàn)的,它們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當商人、手工業(yè)者、農民被吸引的這些地方后,市場和居民區(qū)逐漸擴大,最后形成城市……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封建時代的中國和西歐城市發(fā)展的共同點。(2分)
(2)結合知識回答,西歐城市為自治而斗爭的常用手段。(2分)
(3)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歷史和文化傳承至今。請列舉一個你所知道的中國城市及其重要的古代歷史遺跡。(2分)
24.閱讀下列材料:(6分)
6世紀下半葉,社會矛盾尖銳,社會秩序幾近喪失,國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學中國的留學生決心改革,推行中國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興國家。
請回答:
(1)根據材料回答,日本決心改革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結合知識回答,這次改革是指日本歷史上的什么事件?領導者是誰?有何歷史意義?(3分)
(2)結合以上問題,你有什么認識?(1分)
25.按下列圖片提示,寫一篇短文(要求:題目自定,史實正確,表述完整,語言通順,觀點明確,80—120字。6分)
亞歷山大東征路線圖 阿拉伯數(shù)字的演變
這是一份03,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 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無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奮斗百年路,開啟新征程,“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