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 75分鐘 分值: 100分
命題人:魏建成 命題人:居曉芳
一、選擇題(1-10 題每題1分, 11-30每題2分, 共50分)
生活處處有地理。讀某校平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 從地圖三要素來看,該圖缺少的是( )
A. 方向B. 經(jīng)緯網(wǎng)C. 圖例和注記D. 比例尺
2. 該圖中德潤樓位于北校門的( )
A. 西南方B. 東北方C. 偏北方D. 偏西方
【答案】1. D 2. D
【解析】
【1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不缺方向,排除A;經(jīng)緯網(wǎng)不是地圖三要素,排除B;圖中有符號和文字,不缺圖例和注記,排除C;圖中缺少比例尺,且比例尺為地圖三要素之一,D符合題意。故選D。
【2題詳解】
根據(jù)圖中指向標,在南校門處建立方向標(垂直于方向標方向為東西方向),結(jié)合指向標可知德潤樓位于北校門的偏西方,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地圖中上的方向判斷方向:一是根據(jù)指向標判斷,二是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三是既無指向標也無經(jīng)緯網(wǎng)的圖中,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
一架飛機勻速由圖中①地沿實線飛往④地。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 ①地地理坐標為( )
A. (20°N,90°E)B. (90°N,20°W)C. (20°S,130°W)D. (20°S,110°E)
4. 飛機在①②段與③④段飛行過程中,飛行時長( )
A. 相同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題詳解】
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③地地理坐標為(20°N,100°W),北京地理坐標大致為(40°N,116°E),③地位于北京的東南方向,根據(jù)“地球表面任意兩點的最短距離,為過這兩點的劣弧”可知,③地至北京最短路線的飛行方向應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尋“最短航線”球面上任意兩點的最短距離,是過這兩點的大圓的劣弧。(1)確定“大圓”①在地球上,常見的“大圓”有:赤道、經(jīng)線圈、晨昏圈;②非赤道的緯線上兩點,所在“大圓”具有以下特征:北半球——大圓向北極方向傾斜,南半球——大圓向南極方向傾斜。(2)確定“劣弧”:大圓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具體應該是哪一段弧線,則由“劣弧”來決定,所謂“劣弧”即兩點間的弧度小于180°,沿劣弧的行進方向即為最短航線。
下圖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繪的25°N附近某區(qū)域示意圖,為正確標注該圖的指向標,同學們測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別在X、Y方向。甲為河流支流。完成下面小題。
6. 該圖的指向標大致是( )
A. B. C. D.
7. 圖中甲支流( )
A. 由東南流向西北B. 由東北流向西南
C. 由西北流向東南D. 由西南流向東北
【答案】6. C 7. B
【解析】
【6題詳解】
6月份,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全球(極晝、極夜區(qū)除外)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因此X、Y連線的垂線方向為南北方向,且XY位于O的偏北側(cè),箭頭指向應為北方,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題詳解】
根據(jù)圖中河流的寬窄及地形分布可知,甲為河流的一段支流,水流由X流向O,結(jié)合上題分析可知X位于O的東北,則甲支流由東北流向西南,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全球各地除了極晝、極夜地區(qū)以外,太陽都是從東北方向升起、從西北方向落下。 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全球各地除了極晝、極夜地區(qū)以外,太陽都是從東南方向升起,從西南方向落下。當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時,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兩極點外均為從正東方向升起、從正西方向落下。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8. 圖中最不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 a巖層B. e巖層
C. c巖層D. d巖層
9. 巖層a、b、c、d按由老到新的關系排列是( )
A. a、b、c、dB. a、c、b、d
C. a、c、d、bD. a、d、c、b
10. 如果在a巖層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珊瑚化石,那么能夠推測當時的沉積環(huán)境是( )
A. 溫暖的深海B. 寒冷的深海
C. 溫暖的淺海D. 寒冷的淺海
【答案】8. B 9. B 10. C
【解析】
【8題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化石存在于沉積巖中,圖中a、c、d都屬于沉積巖,可能會找到化石,ACD不符合題意;b屬于巖漿巖,e屬于變質(zhì)巖,e巖層中最不可能存在化石,B正確,符合題意。故選B。
【9題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先形成的巖層沉積在下面,后形成的巖層沉積在上面,保存完整的巖層后形成,可知各巖層的先后順序為a、c、b、d,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題詳解】
珊瑚適宜生長在溫暖的海水中,最適宜的水溫范圍是25℃到30℃,?珊瑚化石分布環(huán)境主要是清澈溫暖的淺海,如果在a巖層中發(fā)現(xiàn)大量的珊瑚化石,說明當時有大量珊瑚蟲生存,屬于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A錯誤,C正確;寒冷的海上環(huán)境不適宜珊瑚生長,BD錯誤。故選C。
【點睛】巖石按照成因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類。含有化石、具有層理構(gòu)造的是沉積巖,因此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積巖中。沉積巖是由風化、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的巖石,這些過程有助于生物遺骸的保存。研究化石可以幫助了解生物的發(fā)展情況,并能據(jù)以確定地層的年代?。
受氣壓帶和風帶南北移動等因素影響,赤道南北兩側(cè)可能出現(xiàn)不同風向的盛行風。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甲、乙兩地全年高溫,其主導因素是( )
A. 緯度B. 海陸C. 地形D. 洋流
12. 甲、乙兩地降水差異表現(xiàn)為( )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題詳解】
圖示是非洲幾內(nèi)亞灣沿岸,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甲、乙兩地全年高溫,其主導因素是緯度,緯度較低全年接受的太陽輻射量大,太陽輻射是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所以終年高溫,A正確。海陸、地形、洋流會對氣溫產(chǎn)生影響,但不是造成全年高溫的主導因素,BCD錯。故選A。
【12題詳解】
甲、乙兩地降水差異表現(xiàn),1月份氣壓帶、風帶南移,甲地吹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少,而東北風越過赤道左偏,乙地吹西北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故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①錯誤,③正確。7月份,如圖所示甲地吹西南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汽,甲地降水多,乙地吹東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正確,④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故選C。
【點睛】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nèi)做周期性的季節(jié)移動。在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海陸風是沿海地區(qū)最突出的大氣運動形式之一。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熱島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下墊面對大氣的加熱作用有所改變,必然影響大氣的運動狀況。為了研究海陸風的特征,將背景風力處于靜風或弱風狀態(tài),向岸風和離岸風相互轉(zhuǎn)化時突變角度大于90°的日期定義為典型海陸風日。下圖示意天津市某典型海陸風日2時和16時氣溫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2時圖中四個站點與市區(qū)大氣交換作用最強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4. 16時天津東南部氣溫較其他地區(qū)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遠離市區(qū),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小B. 地勢較低,山地冷空氣下沉堆積
C. 蒸發(fā)旺盛,大氣中水汽含量較大D. 瀕臨渤海,受海水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題詳解】
由圖可知,2時圖示四個氣象站中①氣象站溫度最低,受熱島效應的影響,市區(qū)氣溫較高,①氣象站與市區(qū)溫差較大,市區(qū)與①氣象站大氣交換作用最顯著,A正確。②③④氣象站2時氣溫不是最低,大氣交換作用不是最顯著的,BCD錯誤。故選A。
【14題詳解】
由題意可知,16時天津東南部出現(xiàn)了低溫中心,氣溫明顯低于西北部地區(qū),結(jié)合熱力環(huán)流,此時盛行東南風,而天津市東南部瀕臨渤海,受海水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氣溫上升緩慢,形成低溫中心,D正確。東南部并不是離市區(qū)最遠的,熱島效應導致氣溫升高,則氣溫低說明熱島效應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A錯誤。天津位于華北平原,不會產(chǎn)生冷空氣堆積現(xiàn)象,B錯誤。水汽屬于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增加,氣溫升高,C錯誤。故選D。
【點睛】?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形式,其原理基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當?shù)孛媸軣岵痪鶗r,受熱地區(qū)的大氣會膨脹上升,導致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相反,受冷地區(qū)的大氣會收縮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這種氣壓差異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huán)流。
圖是36°N緯線上某小區(qū)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效果最好時的安裝設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該小區(qū)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效果最好的日期是( )
A. 2月26日B. 4月6日C. 6月22日D. 10月17日
16. 若將太陽能電池板設計為每天正午時太陽光都能與其垂直,則太陽能電池板一年內(nèi)理論上與地面的夾角變幅應為( )
A. 25.5°B. 36°C. 47°D. 66.5°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題詳解】
圖中顯示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故太陽光直射太陽能電池板時當?shù)卣缣柛叨葹?0°,由于當?shù)氐木暥葹?6°N,結(jié)合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太陽直射6°N。太陽能發(fā)電效果最好時即太陽直射太陽能電池板時。據(jù)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速度大約為3個月移動23.5°(1°/4天),可以推斷太陽直射6°N的日期大致為4月14日或8月30日,四個選項中B項最符合。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6題詳解】
從圖中可知,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面的夾角與當日正午太陽高度互余。因此,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與當?shù)氐牡乩砭暥戎?。夏至日太陽正午高度最大,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23°26'N),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面的夾角=36°-23°26',冬至日太陽正午高度最小,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23°26'S),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面的夾角=36°+23°26'。則太陽能電池板一年內(nèi)理論上與地面的夾角變幅應為2×23°26'=46°52'≈47°。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公式:H=90°-|φ-δ|,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數(shù),φ為當?shù)氐乩砭暥?,永遠取正值,δ為直射點的緯度,當?shù)叵陌肽耆≌?,冬半年取負值?br>百歲蘭,繁盛于中生代的沙漠地區(qū),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莖較短,一生只長兩片葉,葉片厚。葉上多氣孔,且夜間張開,根極長,人工栽培十分困難,國際植物學把它列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下圖為某地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7. 圖中百歲蘭出現(xiàn)的地層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8. 下列對百歲蘭特征形成原因判斷正確的是( )
A. 地下水埋藏深,根系發(fā)達B. 太陽輻射強,莖較短
C. 動物活動多,葉子多氣孔D. 常年氣溫低,葉片厚
【答案】17. A 18. A
【解析】
【17題詳解】
結(jié)合材料信息可知,百歲蘭為中生代植物,應位于中生代地層中。讀圖可知,①地層含恐龍化石,為中生代地層,可能有百歲蘭出現(xiàn),A正確;②含裸子植物化石、煤層,說明地質(zhì)時期植被茂密,而百歲蘭生長于荒漠地區(qū),植被稀少,難以形成煤層,B錯誤;③為含魚類化石,與為水生動物,百歲蘭為陸生植物,不會出現(xiàn)在含魚類化石的地層中,C錯誤;④含三葉蟲化石,出現(xiàn)在古生代地層中,D錯誤。故選A。
【18題詳解】
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百歲蘭生活在沙漠地區(qū),根極長,表明百歲蘭生存環(huán)境地下水埋藏深,百歲蘭根系發(fā)達,A正確;沙漠地區(qū)動物活動少,白天氣溫高,莖短,同時只長兩片葉子可減少蒸發(fā),因此莖短主要與水分條件差有關,而不是因為太陽輻射強,B錯誤;沙漠地區(qū)降水少,夜間地表附近冷卻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結(jié),氣孔夜間張開可吸收水分,與動物活動多無關,C錯誤;葉片厚主要是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而不是因為常年氣溫低,D錯誤。故選A。
【點睛】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氣、光照、土壤酸堿度、土壤微生物??諝夂退质亲钪匾挠绊懼参锷L的因素;其次是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讓植物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來積累養(yǎng)分促進生長;土壤的酸堿度、微生物會根據(jù)植物是否適應來促進或者抑制植物生長。
海霧是在海洋影響下出現(xiàn)在海上的霧。海霧的生成主要是降溫和增濕兩個過程。2020年5月2日一次入海氣旋在黃渤海引發(fā)大范圍海霧。下圖示意該時段成山頭(山東省威海市) 觀測站的大氣水平能見度和風隨時間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19. 判斷5月2日20: 00海霧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 )
A. 冷干空氣遇到暖海水形成B. 冷濕空氣遇到暖海水形成
C. 暖濕空氣遇到冷海水形成D. 暖干空氣遇到冷海水形成
20. 5月3日白天大氣水平能見度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受氣溫變化影響B(tài). 受洋流變化影響
C. 受風向變化影響D. 受人類活動影響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題詳解】
海霧形成的原因是空氣濕度大、海面溫度低、水汽遇冷凝結(jié)。根據(jù)圖示信息,2日20:00吹東南風,來自較低緯度的東南風帶來溫暖濕潤氣流,遇到冷海水,水汽凝結(jié)形成海霧,所以海霧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暖濕空氣遇到冷海水形成,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題詳解】
大氣能見度回升與霧氣消散有關,有利于霧氣消散的條件有太陽輻射增強、氣溫回升、大風等。3日白天太陽輻射較強,氣溫升高,水汽被蒸發(fā);同時氣溫升高,對流運動加快霧氣消散,大氣能見度升高,A正確;影響大霧消散主要是風力變化,與風向變化關系不大,C錯誤;洋流和人類活動短時間內(nèi)變化不大,BD錯誤。故選A。
【點睛】海霧對人類活動有著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在海上交通運輸、海洋捕撈、海洋開發(fā)工程以及軍事活動等領域。
河流階地是發(fā)育在河谷兩側(cè)高水位之上的階梯狀臺地。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剖面示意圖,圖中標注的時間為階地形成的距今時間。完成下面小題。
21. 各級階地形成過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 抬升速率最小D. T4 下沉幅度最小
22. 與其他階地相比, T2具有不同結(jié)構(gòu),可能是( )
A. 形成時位于曲流的凸岸處B. 形成時河流側(cè)蝕河床展寬
C. 形成后風力侵蝕向上搬運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題詳解】
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T1階地1.1萬年抬升了30米,T2階地2.4萬年抬升了35米,T3階地5.5萬年抬升了50米,T4階地40萬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T4抬升速率最小,A正確,C錯誤;T4、T3階地抬升幅度最大,BD錯誤。故選A。
【22題詳解】
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T2階地沒有沉積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積物被侵蝕掉,D正確;曲流凸岸以堆積作用為主,應形成沉積物,A錯誤;階地形成時河流側(cè)蝕河床展寬,這是每一個階地形成共同具有的現(xiàn)象,不是T2具有不同結(jié)構(gòu)的原因,B錯誤;風力侵蝕搬運能力較弱,很難侵蝕搬運砂礫層,C錯誤。故選D。
【點睛】階地,指由于地殼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階梯狀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寬廣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階梯狀地形。寬廣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灘,河床只占小部分。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殼垂直升降運動的影響下,是地球內(nèi)外部動力地質(zhì)作用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有幾級階地,就有過幾次運動。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欽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1802年該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溫度有所升高。完成下面小題。
23. 從受熱過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溫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面輻射減少B. 大氣輻射減少
C. 太陽輻射增加D. 地面吸收增加
24 植被上限上升后,該山地垂直帶譜中( )
A. 雪線海拔高度下降B. 上限植被是高山草甸
C. 自然帶的數(shù)量減少D. 森林帶向高海拔擴展
【答案】23. D 24. D
【解析】
【23題詳解】
地面吸收的輻射量增多,增溫幅度加大,導致土壤溫度上升,D正確;地面吸收增加,土壤溫度升高,地面輻射增多,大氣輻射也增多,AB錯誤;太陽輻射量沒有明顯變化,C錯誤。故選D。
【24題詳解】
隨著熱量條件改善,植被上限上升后,雪線海拔高度上升,A錯誤;植被分布上限上升到5185米,但該山峰海拔為6310米,因此上限植被不是高山草甸,海拔更高處還有高寒荒漠和冰川積雪,自然帶的數(shù)量并沒有減少,BC錯誤;由于土壤溫度有所升高,植被上限上升后,森林帶也向高海拔擴展,D正確。
【點睛】垂直帶譜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順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帶系列。垂直帶譜的結(jié)構(gòu)類型主要取決于山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山體本身的特點(相對高度與絕對高度、坡向、山脈排列形式等)。
湖北宜昌市區(qū)附近的潮水河流域面積僅4.05km2,屬巖溶槽谷地貌,出露的地層①~⑤(由新到老)形成于寒武紀,呈小角度單向傾斜分布。潮水洞屬巖溶間歇泉,是流域內(nèi)最主要的地下水排泄點,也是當?shù)刂饕娘嬘盟吹?。下圖為潮水河流域出露地層及巖溶水系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5. 最有可能是隔水巖層的地層序號為( )
A. ②B. ③C. ④D. ⑤
26. 推測楊家溪流經(jīng)區(qū)域的地質(zhì)構(gòu)造及圖示判斷依據(jù)是( )
A. 向斜,河流流經(jīng)地區(qū)地勢較低B. 背斜,巖層張裂易受流水溶蝕
C. 向斜,兩側(cè)對稱分布有⑤地層D. 背斜,兩側(cè)對稱分布有⑤地層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題詳解】
潮水河位于②③地層區(qū)域,且②③地層均有河流及地下暗河入口分布,說明②③地層為透水的可溶性巖層,A、B錯誤;由巖層新老關系可知④地層比③地層老,位于③地層下方,且潮水河與楊家溪分屬不同流域,故④地層最可能是隔水巖層,C正確;而⑤地層比④地層老,位于④地層下方,是否為隔水層難以直接據(jù)圖判斷,D錯誤。故選C。
【26題詳解】
以楊家溪為軸,其西北和東南對稱分布有較老的⑤地層,其西北部其他巖層未顯示,但其東南部是從軸線開始巖層漸新,即中心巖層老、兩翼巖層新,故判斷其為背斜構(gòu)造,D正確,AC錯誤;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裂隙發(fā)育,巖石破碎,易被侵蝕反而形成谷地,是背斜構(gòu)造的特點,但不應用作背斜判斷的依據(jù),B錯誤。故選D。
【點睛】根據(jù)巖層新老關系判斷地質(zhì)構(gòu)造是最準確的方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地貌現(xiàn)象受其他因素干擾,準確性不高。
2016年12月,入冬來最持久霧霾天氣來臨,全國多個城市達到嚴重污染。下圖是我國南方局部區(qū)域該時段某海平面與相應5000米高空等氣壓差分布圖(單位:百帕),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27. 此時,南昌近地面的風向最有可能為
A. 偏北風B. 偏南風C. 偏西風D. 偏東風
28. 若僅考慮天氣因素,此時該地區(qū)出現(xiàn)霧霾天氣
A. 重慶盛行下沉氣流,霧霾持續(xù)時間較長
B. 武漢盛行上升氣流,霧霾持續(xù)時間較長
C. 上海風力較小,霧霾持續(xù)時間較短
D. 長沙風力較小,霧霾持續(xù)時間較長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題詳解】
要讀懂圖中數(shù)值的含義,通過數(shù)值能夠判斷出氣壓的高低,判斷出風向,判斷出風力的大小。要判斷南昌的風向,可根據(jù)南昌附近的等壓線分布狀況來分析。但圖中給出的是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分布情況,因此需要根據(jù)氣壓差推斷出地面氣壓分布形勢。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近地面高壓處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大,近地面低壓處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小。因此根據(jù)圖中等氣壓差等值線分布情況可知,武漢位于近地面低壓中心附近,過南昌做垂直于等壓線的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中心,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轉(zhuǎn),南昌的風向為偏南風,故B正確,ACD錯,本題選B。
【28題詳解】
根據(jù)等氣壓差等值線分布情況,重慶位于近地面的高壓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氣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霧霾持續(xù)時間較長,武漢位于低壓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氣流,污染物能迅速擴散,霧霾持續(xù)時間短。上海等壓線稀疏,說明風力較小,霧霾持續(xù)時間較長; 長沙等壓線較密集,風力較大,霧霾持續(xù)時間較短,故A正確,BCD錯,本題選A。
【點睛】判斷風向首先明確高低氣壓;其次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據(jù)南、北半球畫出偏向風。判斷風力(風速)大小(1)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2)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
右圖是左圖中比拉姆的氣溫、降水量統(tǒng)計資料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29. 由比拉姆向北,隨著緯度的升高,多雨期與少雨期的變化是
A. 兩個多雨期的時間間隔變長B. 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一個少雨期
C. 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兩個少雨期D. 兩個少雨期時間間隔變長
30. 在比拉姆的湯先生一直關注我國的滬深股票市場(交易日開市時間:9:30—11:30;13:00—15:00),他每日白天可以持續(xù)看盤時間約為
A. 上午市的2小時B. 下午市的2小時
C. 上、下午各1小時D. 4小時
【答案】29. B 30. B
【解析】
【29題詳解】
讀圖,比拉姆位于0度至北緯3度之間,赤道低氣壓帶的移動范圍是5度至10度之間,且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赤道低壓帶兩次經(jīng)過比拉姆;由比拉姆向北,隨著緯度的升高,赤道低壓的控制時間逐漸變成一次,兩個多雨期的時間間隔變短到成為一個,A錯誤;多雨期與少雨期的變化是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一個少雨期,B正確,CD錯誤。故選B。
【30題詳解】
根據(jù)比拉姆的經(jīng)度,判斷其位于東一區(qū),與我國的東八區(qū)相差7個時區(qū),時間就差7小時,我國的滬深股票市場交易日開市時間分別是9:30—11:30,則該地時間為2:30—4:30,當?shù)厥峭砩?,不是白天?3:00—15:00時,該地時間為6:00—8:00,因比拉姆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時間接近6:00,因此該時間段為白天,可以看盤,故B正確,ACD 錯誤。故選B。
點睛】地方時計算方法: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jīng)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②經(jīng)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經(jīng)或同為西經(jīng)相減;一為東經(jīng)一為西經(jīng)相加。③計算步驟: 確定兩地經(jīng)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
二、綜合題(3個小題, 共50分)
31.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讀乙半島示意圖(下圖)。第四紀冰期以來外力作用塑造了該半島許多重要地表形態(tài)。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據(jù)圖推斷乙半島的地勢特征并說明依據(jù)。
(2)分析甲海域附近漁場冬季漁業(yè)生產(chǎn)的不利自然條件。
(3)指出第四紀冰期以來乙半島主要的外力作用,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
【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從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
(2)緯度高,氣候寒冷;水溫低,港口易封凍;靠近格陵蘭島,冬季多浮冰;受西風影響大,風浪大;多氣旋活動,陰雨天氣多;寒暖流交匯,多海霧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海浪作用。(東北)海岸線曲折,多峽灣;湖泊廣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川侵蝕形成高原湖泊群;流水侵蝕,河流眾多,呈放射狀流動。
【解析】
【分析】本題以北美洲乙半島為材料,涉及半島的地勢特征、漁場冬季漁業(yè)生產(chǎn)的不利自然條件、第四紀冰期以來乙半島主要的外力作用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讀乙半島圖,根據(jù)河流流向判斷,圖中的河流多發(fā)源于中部,從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流,說明該半島中部高四周低。
【小問2詳解】
據(jù)圖可知,該地為50°N以北,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氣候寒冷,不利于魚類生長;緯度高,水溫低,冬季港口易封凍,交通不便;該地靠近格陵蘭島,冬季多浮冰;該地位于西風帶,受西風影響,海面風浪大;該地多氣旋活動,陰雨天氣多;該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交匯處,多海霧。
【小問3詳解】
第四紀冰期以來乙半島主要的外力作用為冰川作用;流水作用;海浪作用。結(jié)合材料分析,第四紀冰川時期,冰川覆蓋,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冰川侵蝕作用形成半島東北曲折的海岸線,多峽灣海岸;冰川侵蝕形成冰蝕湖泊,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蝕形成高原湖泊群;冰期后,氣溫上升,冰川融化,流水侵蝕作用加強,形成眾多河流,呈放射狀注入周圍的海洋;圖示東北部海岸線較漫長且曲折,多峽灣,海浪作用較強。
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嚴重異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場沙塵量創(chuàng)紀錄的沙塵暴襲擊了澳大利亞部分地區(qū)。圖示意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當?shù)貢r間10月23日4時的海平面氣壓分布。

(1)推測當年4—10月澳大利亞氣候異常的表現(xiàn),并分析其在沙塵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圖示甲乙丙丁四地區(qū)中,指出10月23日4時正在經(jīng)歷沙塵暴的地區(qū)并說明判斷依據(jù)。
(3)指出經(jīng)歷此次沙塵暴的地區(qū)10月22-23日風向、氣溫的變化。
【答案】(1)降水少,氣候異常干旱;氣候干旱導致植被覆蓋率下降,水域面積減少;地表裸露面積擴大,沙源豐富。
(2)丙地。受低壓槽控制,位于冷鋒鋒后;風速大,挾沙能力強。
(3)偏北風轉(zhuǎn)為偏西風;丙地氣溫有所降低。
【解析】
【分析】本題以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為背景,以澳大利亞歷史上經(jīng)歷的一場嚴重沙塵暴事件為情境,涉及了沙塵暴形成條件、有關天氣系統(tǒng)等內(nèi)容,強調(diào)了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與靈活運用,突出了對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diào)觀等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小問1詳解】
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氣候嚴重異常。由于該時段當?shù)刂饕獙儆诙⒋杭竟?jié),受副高或信風控制,澳大利亞這段時間處于旱季,其主要表現(xiàn)可能為降水偏少,會導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異常干旱的情況。作用:2002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異常干旱現(xiàn)象,加劇了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qū)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為沙塵暴和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提供物質(zhì)基礎。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氣變暖,氣溫回升,為沙塵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氣背景,不穩(wěn)定的熱力條件是利于風力加大、強對流發(fā)展,從而夾帶更多的沙塵,并卷揚得更高,為沙塵暴提供動力條件。
【小問2詳解】
從圖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氣壓控制,乙地位于高壓中心附近,兩地均以晴朗天氣為主,且等壓線較為稀疏,風力較??;丁地距離沙漠較遠,且丁地西側(cè)有高大山脈阻擋,很難發(fā)生沙塵天氣;丙地等壓線較為密集,風力較大,同時丙地西部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時丙地為偏西風,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區(qū)的沙塵帶至此處,利于沙塵運動。此次沙塵暴受鋒面影響較為顯著,受鋒面西部高壓的影響,圖中槽線不斷由西向東移動,因此丙地位于冷鋒鋒后;風速大,挾沙能力強。
【小問3詳解】
從圖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鋒后,鋒前為偏北風,來自低緯,屬于暖性氣流,鋒后為西南風,來自高緯,屬于冷性氣流。故沙塵暴所經(jīng)過的地區(qū),其風向由偏北風轉(zhuǎn)為西南風,同時也是冷氣團取代暖氣團的過程,伴隨著氣溫下降;由于大氣中塵埃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強,氣溫較低,夜間保溫作用增強,使得全天溫差變小。
3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1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圖2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的氣候資料。
(1)比較那波利和蒙特雷氣候特點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兩地所在區(qū)域均位于泥石流災害高風險區(qū),分析其自然原因。
(3)分別說出那波利及其同緯度亞歐大陸東岸的陸地自然帶。
【答案】(1)特點: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氣溫更高,氣溫年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總量大,且降水時間長。
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亞)寒流降溫減濕影響;兩地都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風影響,但那波利緯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風影響時間長,降水時間長,年降水量大。
(2)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區(qū)域地處板塊交界附近,有地勢起伏較大的溝谷地形;有大量松散的沖積物;山地降水集中。
(3)那波利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那波利同緯度亞歐大陸東岸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解析】
【分析】本題以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為背景材料,涉及到氣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泥石流成因分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diào)動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問1詳解】
特點:比較兩幅氣候資料圖中的氣溫曲線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氣溫更高,氣溫年較差更大;比較降水柱狀圖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總量大,且降水時間較長。原因:結(jié)合所學知識,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降溫減濕明顯,氣溫低,降水少;兩地都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風帶的影響,從圖可以看出那波利緯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緯西風控制的時間更長,因而降水時間更長,導致年降水量更多。
【小問2詳解】
從地質(zhì)作用看,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區(qū)域豆地處板塊交界附近,地殼活躍,地質(zhì)條件不穩(wěn)定;兩區(qū)域都位于山地附近,都地處地勢起伏較大的溝谷地形;位于河谷地形,有大量來自于上游松散的沖積物,為泥石流提供物質(zhì)來源;由氣候資料圖可知兩個區(qū)域降水比較集中。
【小問3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那波利為地中海式氣候,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同緯度亞歐大陸東岸為溫帶季風氣候,發(fā)育的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相關試卷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許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河南省許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通常情況下,出現(xiàn)入梅晚的時候,會出現(xiàn),圖中氣流運動方向表示錯誤的是,圖示季節(jié),尤卡坦半島①地氣候類型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解析版)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解析版)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測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測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