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 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35分)
(一) 現(xiàn)代文閱讀Ⅰ (本題共5 小題, 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以文為詞”是后人對辛棄疾的重要評價,相關(guān)研究已非常深入。學(xué)者普遍注意到辛棄疾詞具有熔鑄經(jīng)史、善發(fā)議論、融入散文章法句法等特點。不過據(jù)筆者管見,對辛詞與四六文的關(guān)系似乎研究不多。
辛棄疾雖以詞最為著名,但其實著述頗多,諸體兼?zhèn)?。只可惜其《稼軒集》早佚,文章留存有限。今所見者,散文有大名鼎鼎的《美芹十論?《九議》,駢文則有《賀葉留守啟》 《新居上梁文》等數(shù)篇。駢體文章,宋人通稱為“四六”。宋代駢散分流,散體多用以著述,駢體多施于朝廷文書及士人交際日用。南宋時期,駢體書啟的寫作日益普遍,諸家文集多有留存。辛棄疾的四六文創(chuàng)作亦應(yīng)不少,而且享有一定的時譽,一些篇章被納入選本,一些名句亦為他人借鑒。今存四六雖不多,但章句文辭頗耐細品。如《新居上梁文》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 白水田頭,新荷十頃。亦將東阡西陌,混漁樵以交歡; 稚子佳人,共團欒而一笑?!毕胂笮戮勇涑珊蟮膬?yōu)美風景和居處其中的悠然生活,駢對工穩(wěn),文氣秀逸。
這篇《新居上梁文》既體現(xiàn)了辛棄疾以四六法為文的特點,還體現(xiàn)出辛棄疾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文中有云:“望物外逍遙之趣,吾亦愛吾廬; 語人間奔競之流,卿自用卿法?!?“吾亦愛吾廬”是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中的句子,“卿自用卿法”乃《世說新語》中庾敳對王衍說過的話。二者放在一起,不但是天然佳對,而且鮮明展現(xiàn)出辛棄疾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與對官場奔競的蔑視,算得上四六文中的俊句。此種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正是辛棄疾詞中的拿手好戲。其《水調(diào)歌頭 (我亦卜居者) 》作于將遷新居不成之際,上片末尾直用孟郊《借車》中的“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兩句,下片末尾直用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呼應(yīng)將遷新居,化用自然,前后照應(yīng),呈現(xiàn)出與《新居上梁文》相似的藝術(shù)技巧。
直接移用詩句,只是辛詞化用成句的一種,更為多見的,是其對散文成句的化用。最能突出展現(xiàn)這一點的是《踏莎行·賦稼軒集經(jīng)句》。集句是宋代興盛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將前人諸家詩句匯聚為一首新的作品,能夠展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敏捷才思。不過前人集句多從詩詞中取材,句式的選擇較為容易,而辛棄疾此詞專從儒家經(jīng)典中集句,必然要面臨剪裁轉(zhuǎn)換的問題,因而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集句,更接近于四六中的化用成句。此詞首三句云: “進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請學(xué)樊須稼?!?“進退存亡”來自 《易·乾·文言》;“行藏用舍”是對《論語·述而》 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的概括; “小人請學(xué)樊須稼”更見剪裁工夫,《論語·子路》載“樊遲請學(xué)稼”,待樊遲出,孔子曰: “小人哉,樊須也!”孔子認為稼穡之事只是毒端,不如禮義仁信重要。而辛棄疾不為朝廷所用,只能營建“稼軒”,自甘與“小人”為伍,其實是一種自我調(diào)侃。辛棄疾特意強調(diào)此詞專集經(jīng)句,而主旨卻在說歸隱,在對立沖突中表達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無奈。從藝術(shù)技巧上說,與詩詞集句頗為不同,而與宋四六化用成句同一機杼。
在化用成句之外,辛棄疾詞還有著好用長句的特點。好用長句同樣是宋四六特色之一。就體式而言,詞與四六文顯然不同,不過一些詞調(diào)中會包含連續(xù)幾個短句,辛棄疾常常將這樣的短句貫通起來,形成長句。這一做法在長調(diào)慢詞中較為常見,《水龍吟》是其中一例。此調(diào)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諸家多用獨立短句,或稍加勾連,成為一組復(fù)句,意思上雖是一個整體,但小句也可以單獨拎出。而辛棄疾常將小句打通,如“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 “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水龍吟·用瓢泉韻戲陳仁和,兼簡諸葛元亮,且督和詞》),無論從句意上看還是從語法上看,都不能輕易抽出其中的小句。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式,更倚重物象的描摹與鋪排,借以傳達綿密的思緒。辛棄疾將其作為長句來處理,往其中注入了更明晰的邏輯線索與文章氣勢,因而更容易形成氣脈貫通、縱橫捭闔的格局。
在一些詞中,辛棄疾甚至會順勢融入駢句。這類情況以《沁園春》最為典型。此調(diào)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六句,實由一個領(lǐng)字帶出四個四字句,四句的安排,有前兩句、后兩句各自對仗者,也有前兩句與后兩句形成對仗者。前兩句與后兩句形成對仗者,與四六文最為接近。辛棄疾的《沁園春》以這種方式最多,有意用四六法加以安排,如形容山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前二句與后二句分別將山峰比喻為謝家子弟、司馬相如,直接從詞中抽出,便是上好的四六對句。
化用成句,好用長句,都參與著辛棄疾筆下的風云變幻。越是對宋四六的發(fā)展走向與行文風格有所了解,越能感受到辛詞背后的四六筆意。對于兼善各體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一種文體的創(chuàng)作技巧 常常會或有意或無意地參與另一種文體的創(chuàng)作。這是創(chuàng)作技巧在文體間的遷移,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能促成文體的發(fā)展革新。宋人常常破體為文——或以文為詩,或以詩為詞,又或以論為記、以賦為記等。這樣的文學(xué)景觀體現(xiàn)著宋代文學(xué)的集成性與豐富性。辛棄疾以四六法為詞,正是此類文學(xué)景觀中別具風采的一種。
(摘編自周劍之《辛棄疾“以四六法為詞”淺論》)
1. 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辛棄疾作詞善于引經(jīng)據(jù)典、發(fā)表議論、運用散文式章法句法,后人評價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以文為詞”的特點。
B. 從對《水調(diào)歌頭》的分析可以看出,辛棄疾雖然直接移用了前人成句來表意,但是化用自然,未妨礙自我情感的表達。
C. 孔子認為“稼穡之事”是末端的小人之事,辛棄疾卻愿意與“小人”為伍,可見辛棄疾和孔子對“樊遲學(xué)稼”的看法是相同的。
D. 與前人化用詩詞的集句方式不同,辛棄疾以剪裁轉(zhuǎn)換儒家經(jīng)典來集句的方式更復(fù)雜,創(chuàng)作水平也更高。
2. 下列關(guān)于辛棄疾和“四六文”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辛棄疾的《稼軒集》早早地佚失,后代學(xué)者雖然知道他以詞聞名、諸體兼?zhèn)?,但卻少有對其詞與四六文關(guān)系的研究。
B 駢體文章在宋代通稱“四六”,與散體用途不同,駢體多用于朝廷文書及士人交際日用,如《賀葉留守啟》。
C. 感受辛棄疾詞作蘊含的四六筆意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會隨著對宋四六的發(fā)展走向與行文風格的了解而加深。
D. 辛棄疾以四六法為詞的創(chuàng)作技巧,體現(xiàn)了宋代文學(xué)的集成性和豐富性,這表明宋代文學(xué)創(chuàng)作已打破了文體的界限。
B. 下列選項不符合“詞中融入駢句”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3分)
A.“但江郊雁起,漁村笛怨,寒釭委燼,孤硯生冰。”(陸游《沁園春》)
B.“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劉過《沁園春》)
C.“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鄭燮《沁園春》)
D.“要小舟行釣,先應(yīng)種柳; 疏籬護竹,莫礙觀梅?!?辛棄疾《沁園春》)
4.《新居上梁文》在論證中有何作用? 請簡要分析。(4分)
5. 請從辛棄疾詞“好用長句”的角度,結(jié)合材料分析《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6分)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二) 現(xiàn)代文閱讀Ⅱ (本題共4 小題, 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狙擊手
①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進入最后的巷戰(zhàn)。蘇聯(lián)“神鷹狙擊隊”的隊長瓦西里在奉命率隊完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wù)后,全隊只有他一人幸存。在返回途中,經(jīng)過幾堆亂石時,瓦西里敏銳地捕捉到,一個微弱的光點正在他的太陽穴上晃動。他本能地彈身而起,向右側(cè)一塊巨石后面撲去。槍響了,他的左大腿一陣劇痛——已被子彈打穿。瓦西里躲在巨石背后,疼得直喘氣。
②憑著這一槍,瓦西里判斷敵人藏在前方那塊巨石后面,但從石縫中看過去,前方卻毫無動靜。腿上血流不止,他取出止血藥敷上,用繃帶包扎好,然后忍著腿上的疼痛,摳去石縫里的泥土,挖出一個小洞,形成一個射擊孔,凝神以待。
③敵人躲在一塊孤立的巨石后面,瓦西里也一樣,兩人相距有50米。瓦西里耐心地等待著,只要敵人離開那塊石頭,他就有把握將其擊斃。
④沒想到敵人出奇的冷靜。3個小時過去了,對方仍然紋絲不動,就連一向以冷靜著稱的瓦西里都開始懷疑敵人是否還在那石頭后面。
⑤瓦西里從身上摸出一個小小的橡膠手套,吹成手掌那么大,綁在槍口上,讓它像手一樣在石頭上爬動。只聽“砰”的一聲,橡膠手套的兩根手指被齊根打斷。敵人槍法奇準。不但沒走,還在時刻監(jiān)視著他。
⑥兩人默默地僵持著,瓦西里明白,這回遇到了真正的狙擊高手。
⑦夜幕降臨,敵人沒動,瓦西里也沒動,他不敢合眼,牢牢地盯著那塊巨石,可敵人就像死了一樣毫無動靜。
⑧一天一夜過去了,兩個人仍僵持著。誰先從石頭后面走出來,就意味著走向了死亡。
⑨轟隆??! 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淋在傷口上,刺痛難忍,瓦西里咬牙忍住。他相信敵人同樣也在受著煎熬,只要那家伙忍不住悄悄摸上來,那就是他瓦西里唯一的機會了。但是,敵人仍然一動不動,瓦西里心中暗暗吃驚,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敵人,竟有如此驚人的耐力!
⑩第二個夜晚又來臨了,敵人仍是紋絲不動,瓦西里的信心開始動搖,一陣極度的疲憊感涌來。“不能睡!”他警告自己,然而眼皮完全不聽使喚。這時候,他的手無意中摸到了胸前,碰到一個硬東西?!胞惿?!”他猛然驚醒,從懷里摸出一枚像章。盡管夜色下看不分明,麗莎卻鮮活地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她俏皮地站在白樺樹下,就像一朵美麗的郁金香……然而德國人的飛機來了,她的父母都死于轟炸。在那故鄉(xiāng)的小河邊,麗莎親自為他戴上了這枚像章,送他上了戰(zhàn)場。“瓦西里,活著回來。”她眼含熱淚的囑托就像烙鐵一樣烙在了他的心里。
?“為了麗莎,我要活著回去!”瓦西里心中涌起一股熱流,頓時睡意全消。
?他脫下衣服塞進鋼盔,在黑夜中看起來,鋼盔就像一個人頭,他將這“人頭”綁在槍托上緩緩地從巨石背后探出,猛一下又縮回來,一連試探了3次,第4 次“人頭”完全露在了石頭外面。果然,對面的槍響了,鋼盔被打了一個窟窿,瓦西里配合著發(fā)出了一聲慘叫。
?敵人并沒有沖過來,仍是按兵不動。
?太陽出來了,敵人還是沒有出來。瓦西里已經(jīng)有點沉不住氣了,這個德國佬實在太冷靜了! 他幾乎忍不住想沖過去,看看敵人是不是在睡覺!
?突然間,對面的大石后面探出一個人影! 瓦西里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兒,他把槍口瞄向了人影?!凹偃?!”他吃了一驚,扣動扳機的手猛然停住。那是一個非常逼真的頭,然而以50米距離來說,這個頭顯得大了點兒。“假頭”一連伸了5次。瓦西里一動不動。終于,從石頭的另一側(cè)緩緩探出一頂鋼盔,一個人無聲地站起來,瓦西里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那人直挺挺地倒下了。
?瓦西里端著槍走了過去。德國人臉色蒼白地倒在地上,額頭被打出一個洞。瓦西里蹲下身,從德國人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張證件,上面寫著:克尼格,黨衛(wèi)軍上校,王牌狙擊手。德國人手中握著一面鏡框,鏡框里是一位藍眼睛的姑娘,面帶微笑,站在清澈的小河邊。瓦西里心中一陣刺痛,他想到了麗莎,興許這個德國姑娘也像麗莎一樣,盼著心上人能活著回去! 他終于明白了,這個德國人為什么能有驚人的毅力和他僵持了兩天兩夜! 他的心里,該有多么強烈的求生欲望! 然而命運卻讓他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
?瓦西里輕輕地合上了德國人的眼睛,把鏡框放在了他的胸口上。
6. 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他的左大腿一陣劇痛——已被子彈打穿”,說明瓦西里被對手先發(fā)現(xiàn)并擊傷,對手已占先機,處于有利地位。
B 德國狙擊手將“橡膠手套的兩根手指齊根打斷”,后來又擊中了“人頭”(鋼盔),表明他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C. 瓦西里的鋼盔被擊中后,對手并沒有沖過來,他很想“沖過去,看看敵人是不是在睡覺!”,他的急躁與德國人的冷靜形成對比。
D.“瓦西里輕輕地合上了德國人的眼睛,把鏡框放在了他的胸口上”,這個細節(jié)表明此刻他對德國人少了幾分敵意,多了幾分同情。
7. 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開篇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敘述,既交待了故事的背景,也渲染了緊張恐怖的氛圍。
B. 對峙一天一夜之后,烏云、雷電、大雨等惡劣的天氣描寫,有力地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C. 作者塑造兩個姑娘時都用到了“小河”,襯托出她們的美好,與戰(zhàn)爭的殘酷形成對比。
D “3個小時”“一天一夜”“夜幕降臨”“第二個夜晚”等時間詞語,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
8. 在瓦西里和德軍王牌狙擊手的較量中,瓦西里最終獲勝,請概括他獲勝的原因。(4分)
9. 小說主要是以瓦西里的視角來講述故事的,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其敘述效果。(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35分)
(一) 文言文閱讀 (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四年,晉饑乞糴于秦,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災(zāi)流行,國家代有,救災(zāi)恤鄰,國之道也。與之?!壁嵶颖唬骸胺ブ?。”繆公曰: “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卒與粟,自雍屬絳。明年秦饑,請糴于晉。晉君謀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發(fā)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fā)兵伐晉。
(節(jié)選自《史記·晉世家》)
材料二:
惠公御秦師,令韓簡視師曰師少于我斗士眾。公曰: “何故?”簡曰: “以君之出也處己,入也煩己,饑食其糴,三施而無報,故來。今又擊之,秦莫不慍,晉莫不怠,斗士是故眾?!惫唬骸叭唤裎也粨簦瑲w必狃。一夫不可狃,而況國乎!”晉師潰,戎馬濘而止。公號慶鄭曰: “載我!” 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繆公歸,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謀曰:“殺晉君與逐出之,與以歸之,與復(fù)之,孰利?”公子縶曰:“殺之利?!惫珜O枝曰: “不可。恥大國之士于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仇,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公子縶曰: “吾豈將徒殺之? 吾將以公子重耳【注】代之?!惫珜O枝曰:“恥一國之士,又曰余納有道以臨女,無乃不可乎? 若不可,必為諸侯笑。戰(zhàn)而取笑諸侯,不可謂武。殺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親,不可謂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謂智?!本唬骸叭粍t若何?”公孫枝曰:“不若以歸,以要晉國之成,復(fù)其君而質(zhì)其嫡子,使子父代處秦,國可以無害。”是故歸惠公而質(zhì)子圉,秦始知河?xùn)|之政。
(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三》)
材料三:
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晉其庸可冀乎! 姑樹德焉,以待能者?!庇谑乔厥颊鲿x河?xùn)|,置官司焉。
(節(jié)選自《左傳》)
【注】重耳,晉惠公的哥哥,有賢名。
1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答題卡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令A(yù)韓簡B視C師D曰E師F少G于H我I斗J士K眾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微,表假設(shè)否定,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用法相同。
B. 質(zhì),可譯為“使……做人質(zhì)”。用諸侯之子做人質(zhì),是起源于春秋時期的外交方式。
C. 矜,可譯為“憐憫”,與李密的《陳情表》當中的“不矜名節(jié)”的“矜”意思不同。
D:庸,表示反問,與《師說》中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庸”用法不同。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晉國發(fā)生饑荒,向秦國購買糧食,秦繆公答應(yīng)了; 第二年秦國發(fā)生饑荒,晉國不但不賣糧食,還乘機攻打秦國。
B. 秦晉交戰(zhàn),秦國將士怨恨晉國,以少勝多打敗了晉國軍隊,惠公的馬車陷入泥濘中停了下來,惠公被秦俘虜。
C. 秦國大臣對如何處置惠公意見不一,公子縶的建議是殺死惠公,而公孫枝認為這樣做不符合道義,亦不明智。
D. 秦繆公權(quán)衡利弊后,決定放惠公回國,讓惠公的兒子圉到秦國當人質(zhì),并且秦國開始管理黃河以東地區(qū)的政務(wù)。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 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 (4分)
(2) 殺晉君與逐出之,與以歸之,與復(fù)之,孰利? (4分)
14. 根據(jù)文本概括秦繆公的人物形象。(3分)
(二) 古代詩歌閱讀 (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①清都,傳說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從。
1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詞人開篇即以“山水郎”自居,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不喜塵世,流連山水。
B. 上闋將詞人隨性的生活與奇幻的仙境結(jié)合,虛實相生,頗有怡然自得之心理。
C. 下闋寫出了詞人詩思之豐,酒量之大,還凸顯了詞人對世間功名富貴的鄙夷。
D. 洛陽牡丹早負盛名,詞人卻舍牡丹而“插梅花”,意在體現(xiàn)高潔的名士風流。
16. 本詞被稱為《全宋詞》中最“狂”的一首,請分析本詞是如何將“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寫 (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互文是詩歌中常用的手法,杜甫的《客至》也用了這個手法:“ , 。
(2)《諫太宗十思疏》中,用“網(wǎng)開一面”的典故告誡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樂盤游, ,告誡君王興建要適可而止,“將有作, ”。
(3) 中國古代詩人常常使用設(shè)問這一修辭手法增強情感表達的力量,如唐詩中“
三、語言文字運用 (20分)
(一) 語言文字運用Ⅰ (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之一,那些取自他人的材料,并不足以否定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造性。后人之所以在莎士比亞和馬洛的筆墨官司上普遍同情前者,關(guān)鍵在于莎士比亞已成為獨立自足的存在。莎士比亞當然可以借用他人的故事,正如可以穿別人設(shè)計的戲服,講從別人那里聽來的笑話,但他仍然是獨立自足的,他是莎士比亞,也只有他是莎士比亞。這是作家們 ① 的境界,也是讀者最關(guān)心的事情。一個作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就很容易陷入抄襲的糾紛,而一旦已經(jīng)成為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么即便有挪用他人材料的嫌疑,在文學(xué)上——而不是法律上——也比較容易被原諒,因為他已經(jīng)原創(chuàng)了他自己。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覺得某人不像他自己,我們也會說莎士比亞的某部作品比另一部作品更加“莎士比亞”??赡芪覀冊谀骋凰查g覺得成為了自己,就像作家覺得終于把握住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但是這種成就感很容易消失,絕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都在重復(fù)地尋找成為自身的依據(jù)。這是人生的固有困境,也是文學(xué)的固有困境,但它并不就是消極的。正因為獨創(chuàng)性無法 ② 地把握,作家才會不斷挑戰(zhàn)自我,使每一次寫作都成為新的開始。這又引出所謂創(chuàng)新問題。創(chuàng)新不是完全意義上的 ③ ,而是順應(yīng)一個特定的文學(xué)傳統(tǒng)自我更新的要求,在“現(xiàn)成的故事”之外找到“可能的故事”。文學(xué)是以對現(xiàn)成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改寫才真正進入現(xiàn)實,寫作的動因與其說是現(xiàn)實的刺激,不如說是陳舊故事的刺激。
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現(xiàn)在中西的學(xué)者們,幾乎一聽到“欽定四庫全書”這名目就魂不附體,膝彎總要軟下來似的。
B 陶淵明的隱居并不遁入山林,而是回歸園田; 所以,才有詩句“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C 我們學(xué)會了上網(wǎng),也要學(xué)會“下”網(wǎng),不能做低頭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D. 士,為何選擇“隱”,他離開朝堂的目標又是什么?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0.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如果改寫成“這是人生和文學(xué)的固有困境,它并不消極”,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
(二) 語言文字運用Ⅱ (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埃爾頓注意到,處于食物鏈底端的生物數(shù)量總是很多,而頂端生物如老虎, A 。①通??梢杂^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②處于食物鏈兩級的生物數(shù)量有著巨大差別,③順著食物鏈層次往上呈現(xiàn)逐級遞減的方向。埃爾頓稱之為“數(shù)量的金字塔”。
④根據(jù)“數(shù)量的金字塔”,使動物的區(qū)域性數(shù)量達到平衡是可能的。⑤問題是,這種種群密度的保持是如何實現(xiàn)的?⑥動物種群如何在過量增長與瀕臨滅絕兩種極端之間尋找平衡? ⑦埃爾頓認為,數(shù)量擴張受到上層捕食者、病原和食物供應(yīng)的限制。⑧捕食對象數(shù)量急劇銳減會對捕食者的捕食行為造成壓力。捕食者會應(yīng)激轉(zhuǎn)向第二或第三選擇, B 。這就是自然界中種族滅絕不會輕易發(fā)生的原因,也可以稱之為“大自然的韌性”。
21. 語段中畫波浪線處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出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22.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4分)
四、寫作 (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相馬、賽馬、養(yǎng)馬”是人才選拔培養(yǎng)的三種方法?!跋囫R觀”認為選拔人才最重要,因為只有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可以發(fā)揮最大的作用?!百愸R觀”認為選拔人才不能僅靠印象和經(jīng)驗,要像賽馬一樣,讓大家在實際的崗位上競爭,最終脫穎而出的才是人才。 “養(yǎng)馬觀”認為人才投資才是最具價值的投資,要取得持續(xù)發(fā)展,保持持續(xù)競爭力,就要做好內(nèi)部人才培養(yǎng)。
興國之道,人才為先。以上三種方法,哪一種對我們更具有啟示意義? 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quán)衡和選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 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重慶八中2024—2025學(xué)年度(上)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
語文 參考答案
1.D
2.D
3.B
4.①作為例證,精準恰當?shù)卣撟C了辛棄疾以四六法為文的特點和善于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②從論證辛棄疾為文的特點巧妙自然地引出對他作詞特點的分析。
5.【參考示例】①連續(xù)的幾個短句貫通,形成長句,從句意和語法上看,不能從長句中抽出其中的短句,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三個短句形成一個長句,構(gòu)成完整的句意。②將物象作為長句來處理,形成氣脈貫通、縱橫捭闔的格局,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中“金戈鐵馬”物象作為長句處理,表達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贊揚,氣勢豪邁。
6.C
7.B
8.①警惕性更高,反應(yīng)迅捷。瓦西里被狙擊槍瞄準時,敏銳感知,并迅速做出反應(yīng),逃過一劫;②欺騙手段更高明。瓦西里用“假手”“假頭”都引出了對手,但德國人的“假人”由于“50米距離來說,這個頭顯得大了點兒”而被識破。(每點2分,其它答案有理也可給分。)
9.①增強緊張感和懸念。通過瓦西里的視角來敘述,讀者只能了解他所見所感,而無法了解德國人的情況,這種限制使得故事充滿未知和緊張感,只能隨著瓦西里的行動和感知來逐步了解故事。
②深化人物心理描寫。有限視角使得對瓦西里的心理描寫更加深入和細膩,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恐懼、疲憊、堅持和求生欲望,這種內(nèi)心的掙扎和變化通過他的視角被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③增加故事的代入感。讀者通過瓦西里的眼睛來觀察世界,感受他的情緒和體驗,這種代入感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讀者仿佛親身經(jīng)歷了這場生死較量,與瓦西里一同感受每一個驚心動魄的瞬間。
④突出主題。通過瓦西里的視角,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戰(zhàn)爭對人性的考驗,以及愛情的力量。同時,瓦西里和德國狙擊手之間的較量也寓意著戰(zhàn)爭中的殘酷和無奈。(每點2分,共6分,其它答案有理也可給分。)
10.DEI
11.D
12.C
13.(1)去年上天把晉國賜給了秦國,秦國不知道奪取晉國反而賣給了我們糧食?,F(xiàn)在上天把秦國賜給了晉國,晉國難道可以違背天意嗎?
(2)殺死晉君,與將晉君放逐出晉國,與把他帶回秦國,與放他回國恢復(fù)他的君位,哪個處理方法對我們秦國更有利?
14.①秦繆公體恤百姓,心懷仁愛。②秦繆公廣開言路,虛心納諫。③秦繆公不計前嫌,寬容大度。④秦繆公冷靜謹慎,沉著隱忍。
15.B
16.①以想象、夸張的手法來體現(xiàn)。詞人以天帝山水郎自居,想象自己向天帝借來權(quán)利,可以支配風雨,留云借月,可見其“狂”。又自詡詩詞萬首,飲酒千觴,從未將王侯將相放在眼中,以夸張之法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世俗的不屑。②塑造了行為疏狂、傲視權(quán)貴的人物形象來體現(xiàn)?!坝駱墙痍I”代表權(quán)利和富貴,而“梅花”則代表詞人的高潔和孤傲,詞人即便是在華麗的天宮做官也懶得去,只愿插著梅花醉臥在洛陽,表現(xiàn)了詞人灑脫不羈、淡泊名利之性情。
17.(1)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2)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則思知止以安人
(3)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18.①夢寐以求/孜孜以求 ②一勞永逸/輕而易舉 ③另起爐灶
19.C
20.①句式上,原句句式重復(fù)兩次“是……固有困境”,用“也”字突出強調(diào)了人生與文學(xué)在獨特性上的困境相同,改句沒有這一效果;②句意上,原句“但”字表轉(zhuǎn)折,“就是”表判斷,強調(diào)獨特性的困境并不消極,改句沒有這一效果;③原句引出對文學(xué)的獨創(chuàng)性困境促人不斷自我更新的意義,與下文銜接更緊密,相比改句,更順理成章。(每點2分)
21.③“方向”改“趨勢”(搭配不當);④去掉“使”(介詞濫用導(dǎo)致缺少主語);⑧去掉“急劇”(成分贅余)
22.A其數(shù)量往往十分稀少 B原來/本來/原本的捕食對象得以幸免(每空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材料一:晉惠公四年(前647年),晉國發(fā)生饑荒,向秦乞求買糧食??姽珕柊倮镛?,百里奚說:“天災(zāi)流行,各國都會更替發(fā)生,救援災(zāi)難體恤鄰國,是國家的道義。應(yīng)該賣給它?!壁嵉膬鹤颖f:“應(yīng)攻打晉國?!笨姽f:“憎恨它的國君,它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國最終賣給晉國糧食,運糧車從雍地一直接連到絳地。第二年秦國發(fā)生饑荒,請求向晉國買糧食。晉君與大臣們商量這件事,虢射說:“去年上天把晉國賜給了秦國,秦國不知道奪取晉國反而賣給了我們糧食?,F(xiàn)在上天把秦國賜給了晉國,晉國難道可以違背天意嗎?于是(應(yīng)該)攻打秦國。”惠公便采納了虢射的計謀,沒有賣給秦國糧食,并派軍隊攻打秦國。秦國非常生氣,也派軍隊攻打晉國。
材料二:惠公迎戰(zhàn)秦國軍隊,派韓簡去探視秦軍情況,(韓簡)報告說:“秦軍人數(shù)比我們少,但斗士眾多?!被莨珕枺骸笆裁丛颍俊表n簡回答說:“因為你出奔逃亡時依靠過秦國,回國繼承君位時煩勞過秦國,饑荒時又吃過秦國賣給我們的糧食,秦國對我們有三大恩惠,而我們都沒有報答,所以他們才來入侵。如今你又出兵出擊,秦軍沒有人不憤怒,晉軍沒有人不懈怠,所以秦軍斗士眾多?!被莨f:“但如今我不出擊,回去后晉國一定會受到輕侮。一介匹夫尚且不可輕侮,何況一個國家呢!”晉軍潰敗,惠公駕車的馬陷入泥濘之中不能行進?;莨艚袘c鄭說:“快用車來載我逃命!”但也未能救出惠公,于是晉惠公被秦軍俘獲。秦繆公班師回朝,到達王城,召集大夫們謀劃,說:“殺死晉君,與將晉君放逐出晉國,與把他帶回秦國,與放他回國恢復(fù)他的君位,哪個處理方法對我們秦國更有利?”公子縶說:“殺死他對秦國有利?!惫珜O枝說:“不可以。我們已經(jīng)讓大國的卿士在戰(zhàn)場戰(zhàn)敗蒙恥,又殺他們的國君來加重這種恥辱,這樣晉君的兒子就會想著為父報仇,臣子就會想著為國君報仇,這種事即使不是秦國干的,天下人誰不憎恨呢?”公子縶說:“我難道僅僅殺死晉君就完了嗎?我將用公子重耳來代替他為國君。”公孫枝說:“羞辱了一國的士大夫,又說我立有道的國君來統(tǒng)治你們,恐怕不可以吧?倘若行不通,必定被諸侯取笑。戰(zhàn)勝大國卻被諸侯取笑,不可以說是威武。殺弟弟而立他的哥哥,哥哥假如感激我卻忘記了他的親人,不可以說是仁義。如果沒有忘記,這是秦國第二次施恩而沒有成功,不可以說是明智?!笨姽珕枺骸澳敲丛撛趺崔k呢?”公孫枝說:“不如放他回去,和晉國締結(jié)和約,恢復(fù)他的君位,但讓他的嫡子做人質(zhì),使他們父子交替住在秦國,這樣秦國就可以不受禍害了?!币虼俗尰莨貢x國,讓子圉到秦國為人質(zhì),秦國開始管理黃河以東的政務(wù)。
材料三:晉國又發(fā)生了饑荒,秦繆公又送給他們糧食,說:“我怨恨他們的君王,但憐憫他的百姓。況且我聽說唐叔受封的時候,箕子曾說過,‘唐叔的后代必定會強大’。晉國難道是可以隨便打主意的嗎?我姑且多樹立德行,以等待有才能的人?!睆倪@時起,秦國開始在黃河以東征收賦稅,設(shè)置官吏,負責管理。
這是一份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2025屆高三上學(xué)期適應(yīng)性月考卷(一)語文試題,文件包含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校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語文試題docx、語文+詳解答案pdf、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校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語文答案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入學(xué)適應(yīng)性訓(xùn)練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學(xué)期入學(xué)適應(yīng)性訓(xùn)練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學(xué)期入學(xué)適應(yīng)性訓(xùn)練語文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2024屆高三下學(xué)期3月高考適應(yīng)性月考卷(五)語文 Word版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