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一題2分,共70分)
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地1月等潛水位線(將潛水面海拔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作等潛水位線)和等高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地下水流速最大處是( )
A.甲B.乙C.丙D.丁
2.圖中有泉水出露的地方是( )
A.甲B.乙C.丙D.丁
3.圖示四個箭頭中,能正確表示地下水流向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學小組對安徽省金寨縣某區(qū)域進行考察。下圖是該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4.研學小組在圖示區(qū)域最高點進行觀察()
A、能看到乙處有車輛在行駛
B、能看到丙處有人在漂流
C、能看到丁處有人在攀巖
D、能看到戊處有人在爬山
5.圖中過境省道選線的主要理由是()
A、起伏小,盡量為直線
B、海拔低,沿河谷伸展
C、不跨河,減少工程投入
D、避開斷崖,減少地震
2023年春分日某時刻,小蘭看到學校(40°N,90°E)一樹木樹影朝向與旁邊東西走向的道路呈現的角度關系如圖,樹影與東西走向的道路夾角呈6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圖示時刻,小蘭所在學校的地方時為()
A、8時 B、10時
C、14時 D、16時
7.該時刻,北京市(40°N,120°E)()
A、日影長度達一天最長
B、太陽高度將繼續(xù)變大
C、太陽方位位于偏西方
D、樹影將順時針方向移動
右圖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秦嶺站位于長城站的( )
A.西北B.西南
C.東北D.東南
9.泰山站與昆侖站的直線距離約為( )
A.70kmB.120km
C.700kmD.1200km
下圖為世界兩島嶼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0.乙島位于甲島的什么方向( )
A.西北B.東北C.西南D.東南
11.關于兩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島位于東半球B.乙島位于西半球
C.乙島面積比甲島面積小D.乙島東西方向長約57km
下左圖為位于太行山南段東麓某地,該地山勢險峻,易發(fā)山洪。為適應當地地理環(huán)境,該地形成了西北—東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間格局(下右圖),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關于該地早期a、b、c、d四處民居,說法正確的是( )
A.a處位于緩坡向陽,距河流近B.b處的地勢最平坦,利于勞作
C.c處位于河流上游,交通不便D.d處地勢高峻崎嶇,有利農業(yè)
13.“宅高田低”是村落的常見格局,而該地“田高宅低”,此處布局農田的主要目的( )
①獲得林區(qū)落葉肥田 ②避開河流洪水
③攔截坡面徑流 ④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某校師生從下圖中火車站出發(fā),進行春游活動,并設計了不同主題的三條徒步線路。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4.大青山海拔可能為( )
A.500米B.440米C.590米D.660米
15.圖中所示區(qū)域適合師生開展一天的春游活動,該圖最有可能的比例尺是( )
A.1:10萬B.1:100萬C.1:100D.1:1000
16.有關線路①、②、③的正確敘述是( )
A.線路①沿山脊前進,可體驗攀巖B.線路②沿河而上,最短、最平緩
C.線路③向西南前進,可參觀古廟D.三條線路都可以在過橋時拍照留念
17.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到華北某地進行研學。該地正在打造“太陽山”工程——建設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發(fā)電站,下圖示意該地等高線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學生通過研學得知( )
橋梁與山峰的高差可能是550m
甲地坡面河流流向東南
橋梁是欣賞瀑布的最佳地點
D.甲地觀測不到丁地植被
2023年暑期某學校研學團在天壇公園進行地理實踐活動。天壇公園占地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圖(a)為天壇公園平面圖(長寬約11cm),圖(b)為同學們拿到的導覽指示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8.圖(b)所示指示牌的位置大約在圖(a)中( )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19.若皇穹宇至皇乾殿的圖中直線距離約3厘米,則圖(a)所示公園平面圖的比例尺最接近( )
A.1:2700B.1:27000C.1:5400D.1:54000
20.黃昏時,同學們從昭亨門出園時身影在其( )
A.左前方B.左后方C.右前方D.右后方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fā)生兩次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KM。我國地震救援隊于北京時間2月7日23時從北京出發(fā),2月8日4時30分(東三區(qū)區(qū)時)到達阿達納機場。救援隊開展了為期9天的就援工作。如圖示意兩次地震震中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21.我國地震救援隊前往土耳其的航班( )
A.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B.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
C.飛機降落時北京時間為8日9:30D.飛行用時約14.5小時
22.地震救援隊救災期間,下列敘述正確的( )
A.南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B.地球的自轉速度減慢
C.安卡拉的晝長變長D.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小
23.有關此次土耳其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震源位于上地幔圈層B.土耳其位于板塊交界處
C.由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產生D.一次地震有多個震級多個烈度
2022年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召開“從魚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聞發(fā)布會。會上提到“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和“貴州石軒化石庫”的化石研究,將很多與人類相關的解剖學結構追溯到4.4億年前的遠古魚類,填補了“從魚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環(huán)節(jié),更新了對有頜類起源與崛起的傳統(tǒng)認知,進一步夯實了“從魚到人”的演化路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遠古魚類出現的地質時期是( )
A.前寒武紀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5.“從魚到人”的演化過程說明( )
①生物從低級到高級演化②生物演化受人類活動影響大
③生物由海洋向陸地發(fā)展④生物演化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6.貴州石阡化石分布在地球內部圈層的( )
A.地殼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023年10月,古生物分隊在青藏高原卓奧友峰地區(qū)科考中有重大發(fā)現——在距今2.2億年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找到了鯊魚化石,距今70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發(fā)現了異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菊石目海洋動物。下圖為“地質年代表”和“某化石采集點附近等高線與地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7.卓奧友峰地區(qū)抬升成陸最有可能在()
A、三疊紀
B、侏羅紀
C、白堊紀
D、古近紀
28.卓奧友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兩大板塊張裂
B、兩大板塊擠壓
C、地殼斷裂抬升
D、地殼斷裂下沉
29.與甲—乙剖面線反映的構造地貌
相符的是()
A、 B、
C、 D、
30.卓奧友峰找到鯊魚化石的地層經歷的地質作用是()
A、地殼抬升——海水沉積——固積成巖——外力侵蝕
B、海水沉積——固積成巖——外力侵蝕——地殼抬升
C、海水沉積——固積成巖——地殼抬升——外力侵蝕
D、地殼抬升——外力侵蝕——海水沉積——固積成巖
周公測景臺(34°26'N,113°E)是我國古代用于觀測日影的天文儀器,由表(直立的柱子)和圭(與表相連的石座)組成,通高3.91米,因一年中總有一天的某一時刻當太陽光照射在表上時,地面上沒有表的影子,故稱無影臺。下圖為二分二至日正午周公測景臺光照示意圖(tan32°≈0.62,tan56°≈1.48,tan79°≈5.14)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周公測景臺出現無影現象時,太陽直射點
的坐標是( )
A.(23°26'N,120°E)
B.(23°26'N,113°E)
C.(23°26'S,120°E)
D.(23-26'S,113°E)
32.一年中,正午時K點與表影頂端的最長距
離約為( )
A.0.8米B.2.6米
C.3.9米D.6.3米
北京市某中學張老師在某日7點50分(北京時間)在校園角落拍攝了樹木落葉景觀(圖左),此時,她的同事李老師正在開車來學校上班(圖右為路線圖,大約10分鐘車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3.張老師拍照時,下列四個城市中有幾個與北京不在同一日期()
①堪培拉(35°S,149°E)②倫敦(52°N,0°)③巴西利亞(16°S,48°W)④莫斯科(56°N,38°E)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34.李老師開車時發(fā)現有時太陽光從右前方窗戶射入,則他可能行駛在圖右中的()
A、AB段 B、BC段
C、CD段 D、BC或DE段
圖示意貴陽與周邊部分城市高鐵線路及貴陽到達相應城市的時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5.國慶放假,王同學計劃從成都出發(fā)乘高鐵到貴陽旅游,為免受陽光長時間照射且能欣賞窗外風景,出發(fā)時間(北京時間)和座位最好選()
A、8:00左右出發(fā),左側靠窗
B、10:00左右出發(fā),左側靠窗
C、12:00左右出發(fā),左側靠窗
D、14:00左右出發(fā),右側靠窗
二、綜合題(共30分)
36.讀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陽視運動軌跡圖,回答下列問題。(共10分)
(1)太陽東升西落實質上是 的體現。
(2)請在A、B、C、D四點中標出方位南。
(3)圖中①②③三條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曲線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表示冬至日的是 。
(4)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時的方向分別是:
夏至日:日出 ,日落 ;
冬至日:日出 ,日落 。
(5)據圖可知,該地的地理緯度是 ,當該地太陽視運動如③所示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是 ,該地晝長是 。當該地太陽視運動如①所示時,上海的晝夜狀況為 。
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下圖為“某日部分地區(qū)晝夜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d、a、e所在的是________(晨、昏)線,此時e地的地方時是________點,此時a地的地方時是________點。
(2).按南北半球劃分,此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位于________(東、西)半球,此時北京(約40°N)的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_。
(3).該日e地的夜長約________小時。此刻新的一天約占全球范圍的________。
(4).此日之后的一個月內,b、c兩地的白晝時間比上海______(長、短),且兩地晝夜變化情況:_____________。
3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南端(甲圖),每年有兩次正午出現“立竿無影”現象(乙圖),該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現在6月1日。三亞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與天文含義上的四季差異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鳥老人在三亞過冬。丙圖示意三亞全年氣溫變化。
(1)估算三亞市某地再次出現“立竿無影”現象的日期,并說明判斷理由。
(2)比較三亞市冬季和夏季日溫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簡析三亞吸引大量候鳥老人在此過冬的原因。
參考答案:
1.A 2.C 3.C
【解析】1.地下水流速最大處應為等潛水位線最密集處,甲處等潛水位線最密集,A正確,乙丙丁三處等值線沒有甲處密集,BCD錯誤。故選A。
2.有泉水出露的地方等潛水位線數值應接近或高于等高線,丙處等潛水位線數值為110m,等高線數值為110m,該地有泉水出露,C正確;其他三處等高線數值大于等潛水位線,ABD錯誤。故選C。
3.由圖可知,根據數值的遞變規(guī)律,可判斷地下水的流向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并垂直于等潛水位線,丙處的畫法正確,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等潛水位線 :1、類似于等高線,潛水面相等的點連成線。 2、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3、潛水流動方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4、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4.B 5.A
【解析】
4: 讀圖,結合所學知識,最高點與丙處河流中間是先陡坡后緩坡,可以通視,能看到丙處有人在漂流,B正確;最高點和乙處中間隔一座土丘,看不到行駛的車輛,A錯誤;最高點和丁處有陡崖,不能通視,C錯誤;最高點和戊之間有小土丘阻擋,不能看到戊處有人在爬山,D錯誤。故選B。
5: 讀圖,圖中過境省道線路平直,沒有沿等高線修建,是因為經過的地區(qū)起伏較小,A正確;過境省道穿過土丘,沒有沿河谷伸展,B錯誤;有跨越河流,C錯誤;避開斷崖并不是為了減少地震,D錯誤。故選A。
6. B 7. D
【解析】
6.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分日晝夜等長,為12小時,則一小時,太陽或影子旋轉15°,樹影與東西走向的道路夾角呈60°,又影子方向與太陽方向相反,則太陽位于正東偏南60°,春分日6點從正東日出,太陽位于正東偏南60°時,已經經過4小時,則為10點,B正確,ACD錯誤;故選B。
7.此時刻為90°E地方時10點,北京時間120°E為正午12點,太陽高度角為一天中最大,日影長短最短,A錯誤;之后,太陽高度將持續(xù)下降,B錯誤;太陽方位位于正南,C錯誤;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呈順時針旋轉,則樹影也呈順時針方向移動,D正確;故選D。
8.B 9.C
【解析】8.讀圖,從南北方向上看,與長城站相比,秦嶺站離南極點更近,秦嶺站在長城站的南側;從東西方向上看,以地球順時針自轉方向為參照,依據兩點間的劣弧,秦嶺站在長城站的西側。綜上所述,秦嶺站在長城站的西南方向,B正確,排除ACD。故選B。
9.讀圖,泰山站與昆侖站的經度差別不大,緯度相差接近7°,因此兩地的直線距離約為7°×111km≈770km ,結合選項,C正確,排除ABD。故選C。
【點睛】在經線上,緯度每差1度,實地距離大約為111千米;在緯線上,經度每差1度,實際距離為111×csθ千米(其中θ表示該緯線的緯度)。
10.B 11.D
【解析】11.據圖中經緯線變化規(guī)律可判斷出:甲島大致位于177°15′ E~177°30′ E和17°15′ S~18° S之間,乙島大致位于17°18′ W~16°48′ W和32°42′ N~32°54′ N之間。就東西方向而言,甲島位于東經度,乙島位于西經度,度數之和大于180°,故東經度的甲島在西,西經度的乙島在東;就南北方向而言,甲島位于南半球,乙島位于北半球,甲島在南,乙島在北;綜上所述,乙島位于甲島的東北,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2.由兩島嶼的經度可知,甲島位于西半球,乙島位于東半球,A選項和B選項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島所跨的經度雖然比乙島所跨經度少約20′,但所跨緯度比乙島多出33′,且緯度更低,所以甲島面積大于乙島,C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乙島東西方向跨度約36′即為0.6°,根據同一緯線兩點的距離計算公式:0.6×111 km×cs30°(約0.86),可以計算出東西方向長約57km,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同緯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兩點間的距離=111X兩點間的經度距離(千米);同經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兩點間的距離=111*csA*兩點間的緯度距離(千米)。同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同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12.A 13.D
【解析】12.結合所學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a地處位于陽坡,結合等高線可知該地坡度較緩,距離河流近,A正確;b處等高線并不是最稀疏的,故地勢最平坦處不是b,B錯誤;c處位于圖示河流下游,C錯誤;d地勢較高,離河流較遠,不適合耕作,不利于發(fā)展農業(yè),D錯誤。故選A。
13.該地形成的“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空間格局,田地布局在林與村中間,林區(qū)落葉落到農田區(qū)域數量有限,增加肥力不多,且農田可人工增加土壤肥力,①錯誤;從材料可知,該地洪水主要為山洪,該布局模式,沒有脫離洪水影響區(qū),②錯誤;該布局通過平整土地和農作物攔截未被林地截留的坡面徑流,③正確;減緩坡面徑流的流速后,增加下滲,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④正確。綜上所述,③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山洪是指山區(qū)溪溝中發(fā)生的暴漲洪水。山洪具有突發(fā)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過提高防洪標準、調整人類活動方式、增強山區(qū)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可以達到減少山洪災害發(fā)生頻率或減輕其危害的目的。在山洪防治規(guī)劃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為主,遠期以植物措施為主。
14.C 15.A 16.C
【分析】14.讀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50米,大青山海拔可能為550米-600米;ABCD中C符合題意。故選C。
15.圖中所示該區(qū)域適合師生開展一天的春游活動,圖中三條徒步線路,最遠就是線路①,也就是1000多米;選項A是圖上的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比較符合實際,所以該比例尺是適合師生開展一天的春游活動,故A正確;B選項是圖上的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比例尺太小了,圖幅太小,線路太遠,一天之內走不完,不適合;選項C是圖上的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米,圖幅太大,線路太近,根本不需要一天就能走完,不適合;選項D比例尺較大,圖上的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米,線路太近,根本不需要一天就能走完,也不適合。故選A。
16.讀圖可知,線路①沿山谷,不可體驗攀巖,故A錯;線路②山坡而上,經過陡崖,可體驗攀巖,故B錯;線路③向西南前進,可參觀古廟,故C正確;三條線路中①③線路可以在過橋時拍照留念,線路②不過橋,無法過橋時拍照留念,故答案D錯。故選C。
【點睛】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正常的天氣和道路條件下,如果經過專業(yè)的訓練并準備充分,有可能在24小時內完成50到100公里的徒步距離。
17.A
【詳解】讀圖可知,橋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區(qū),瀑布的高差約為52m,圖中等高距為100米,則可計算出橋梁的海拔高度約為352~400m,山峰的高度為915m,則二者的高差應當為515~563m,A正確;甲地坡面徑流垂直于等高線,流向東北,因為東北地勢更低,B錯誤;欣賞瀑布的最佳地點是在一定的距離和角度仰視,橋梁的海拔比瀑布高,不是最佳欣賞地點,C錯誤;甲丁之間沒有東西遮擋,所以甲地可觀測到丁地植被,D錯誤。故選A。
18.C 19.B 20.A
【解析】19.根據圖b信息,皇乾殿和皇穹宇是相反方向,西天門與鐘樓是同一個方向,以③為中心,向北是皇乾殿,向南是皇穹宇,向西距離較遠的是西天門,較近的是鐘樓,所以圖(b)所示指示牌位置大約在圖a中的③處,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根據圖b信息,皇穹宇至皇乾殿的實際距離為790米,圖上距離為3厘米,比例尺等于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可得出則圖(a)所示公園平面圖的比例尺大約為1:27000,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1. 暑假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北京太陽東北升,西北落,黃昏時太陽在西北方向,黃昏同學們從南門出園時,太陽位于右后方,身影位于左前方,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北半球:(北極圈外)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日出時在東北方,日落時在西北方,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時日出日落正東正西。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日出東南方,日落西南方。
21.C 22.C 23.B
【解析】2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救援隊于2月8日4時30分(東三區(qū)區(qū)時)抵達阿達納機場,北京(東八區(qū))在阿達納東側,兩地相差區(qū)時為5個小時。根據“東加西減”可得,救援隊到達阿達納時,北京時間為2月8日9時30分,C正確;據材料我國地震救援隊于北京時間2月7日23時從北京出發(fā),救援隊到達阿達納時,北京時間為2月8日9時30分,航行用時約10.5小時,D錯誤;該救援隊是往西飛行,一直處于夜半球,B錯誤;最佳航向應該為先西北再西南,A錯誤。故選C。
23.據材料,我國地震救援隊于北京時間2月7日23時從北京出發(fā),開展了為期9天的救災工作,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A錯誤;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會發(fā)生變化,B錯誤;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動,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白晝逐漸變長,C正確;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動,北京距離直射點的緯度越來越近,所以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大,D錯誤。故選C。
24.據材料可知,震源深度20千米,據所學知識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39~41公里,震源位于地殼,A錯誤;據所學知識,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B正確;地震是由地球內力作用產生的,C錯誤;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有無數個烈度,D錯誤。故選B。
【點睛】最短航線: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航線為球面最短距離,即經過兩點的大圓劣弧長度。大圓指的是過地心的平面與地面的交線。
24.B 25.B 26.A
【解析】24.遠古魚類開始出現的地質時期是古生代,在中生代志留紀中期出現了脊椎動物——魚類,故B正確,因此排除A、C、D,選擇B。
25.“從魚到人”的演化過程說明生物從低級到高級演化,故①正確;由魚向人,生物由海洋向陸地發(fā)展,故③正確;人類的出現屬于生物演化的一環(huán),故②錯誤;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生物不斷進化,故④錯誤;因此B正確,故排除A、C、D,選擇B。
26.化石一般為沉積巖,沉積巖就是成層堆積的松散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巖石。是在地殼發(fā)展演化過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溫常壓條件下,任何先成巖(就是以前就有的巖石)遭受風化剝蝕作用的破壞產物?;话阄挥诘貧?,接近地表的部分。故A正確,因此排除B、C、D,選擇A。
【點睛】化石和煤一般分布在“沉積巖”中。沉積巖就是成層堆積的松散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巖石。是在地殼發(fā)展演化過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溫常壓條件下,任何先成巖(就是以前就有的巖石)遭受風化剝蝕作用的破壞產物,以及生物作用與火山作用的產物在原地或經過外力的搬運所形成的沉積層,又經成巖作用而成的巖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巖石是沉積巖。沉積巖主要包括石灰?guī)r、砂巖、頁巖等。
27. D 28. B 29. D 30.C
【解析】
27.結合圖文信息可知在距今2.2億年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找到了鯊魚化石,距今70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發(fā)現了異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菊石目海洋動物,因此卓奧友峰至少在白堊紀是海洋環(huán)境,白堊紀之后的古近紀才抬升為陸地,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8. 由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卓奧友峰地處青藏高原,因此該地區(qū)是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9. 結合圖示中甲乙剖面線可知該地區(qū)是中間地層年齡較老,兩翼巖層年齡較新,地質構造應是背斜,AC屬于向斜,AC錯誤;圖示中等高線在該地區(qū)凸向海拔較高處,地形應為山谷,B錯誤,D正確。故選D。
30.卓奧友峰最早屬于海洋環(huán)境,鯊魚化石是當時的海洋沉積環(huán)境沉積,固結成巖形成;現在因板塊運動抬升為陸地,地表的巖層被外力作用風化侵蝕,鯊魚化石裸露,被人類發(fā)現,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1.B 32.D
【解析】30.周公測景臺出現無影現象時,即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時,該地位于34°26'N,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時,此時太陽直射點應在北回歸線(23°26'N)上。由于該現象發(fā)生在周公測景臺(113°E)的正午,因此太陽直射點的經度也應為113°E。綜合以上兩點,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應為(23°26'N,113°E),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1.結合圖可知,一年中,正午時K點與表影頂端的最長距離即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該地位于34°26'N,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應是冬至的時候,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34°26'N+23°26')≈32°,“由表(直立的柱子)和圭(與表相連的石座)組成,通高3.91米”。根據圖示,正午時K點與表影頂端的最長距離應為3.91/0.62,大致為6.3米,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正午太陽高度角,簡稱正午高度角或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正午時太陽光線與通過該地的地平面之間的夾角,也就是一天中太陽光線與地面的最大夾角。它是一天中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候,此時太陽輻射強度最大。
33.B 34.D
33.張老師拍照時,北京時間為7點50分,此時0時位于2.5°E,故2.5°E向東到180°的經度范圍與北京在同一日期,故堪培拉、莫斯科與北京在同一日期,倫敦、巴西利亞與北京不在同一日期,故2個城市與北京不在同一日期,故選B。
34. 由材料“在校園角落拍攝了樹木落葉景觀”可知,此時為北京的深秋季節(jié),該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此時段為北京時間7:50到8:00時間范圍內,故太陽位于東南方天空,要想太陽光從汽車右前方窗戶射入,說明車輛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向東或向東南方向,結合圖可知,BC或DE段符合題意,故選D。
35. C
10月1日國慶節(jié),太陽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qū)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太陽方位由日出時的東南方向到正午時刻的正南方向,再到日落時刻的西南方向。成都至貴陽,大致先向東南后自北向南行駛,左側靠窗位置會接受來自東側的太陽光照,右側靠窗會接受來自西側的太陽光照。由圖可知,成都至貴陽大約需3.6小時。8:00左右出發(fā),12時左右到達貴陽,此時太陽位于東南方,左側靠窗接受來自東側長時間的陽光照射,A錯誤;10:00左右出發(fā),14時左右到達貴陽,太陽先位于東南方,后位于西南方,左側靠窗在前半程會接收到來自東側的陽光照射,B錯誤;12:00左右出發(fā),16時左右到達貴陽,該時期太陽由偏南向西南方向移動,左側靠窗可免受來自西側的陽光長時間照射且能欣賞窗外風景,C正確;14:00左右出發(fā),18時左右到達,太陽由西南方向直至日落,右側靠窗會接受到來自西側的陽光照射,D錯誤。故選C。
36.(1)地球自轉
(2)A北B南C東D西
(3) ① ③
(4) 東北 西北 東南 西南 正東 正西
(5) 40°N 26°34′ 9小時 晝最長夜最短
【分析】本題以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陽視運動軌跡圖為材料,涉及地球自轉的意義、太陽視運動、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時的方向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太陽東升西落實質上是地球自轉的體現。
(2)北極星的位置在正北,所以A為北,B為南;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C為東,D為西。
(3)圖中①②③三條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曲線中,①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且晝長最長,為夏至日,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且晝長最短,表示冬至日。
(4)根據A為北;B為南; C為東;D為西,據圖分析出該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時的方向分別是:夏至日: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日出東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5)因為只有北半球可見北極星,且北極星的仰角與當地地理緯度一致,據圖可知北極星的仰角為40°,所以該地的地理緯度也是40°N。當該地太陽視運動如③所示時為冬至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當地40°N與直射緯度23°26′S的緯度差為63°26′,所以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63°26′=26°34′。圖中顯示③所示時日落時間為16:30,可知下午為4.5個小時,所以該地晝長是9個小時。當該地太陽視運動如①所示為夏至,上海的晝夜狀況是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
37.【答案】
(1): 晨線 6
(2): 北 73°26'
(3): 12
(4): 長 晝漸短夜?jié)u長
38.(1)大約為7月15日。理由:三亞市地處赤道至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直射時“立竿無影”),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第一次直射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北移至北回歸線,再從北回歸線返回時,出現第二次直射。如果第一次直射出現在6月1日,夏至日后相同時間間隔再次直射,大約在7月15日。
(2)冬季日溫差大于夏季日溫差。原因:三亞夏季多陰雨天氣,云層較厚,白天削弱了太陽輻射,溫度較低,晚上增強了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較強,日溫差較??;冬季多晴天,反之。
(3)三亞冬季氣候溫暖,舒適度高;醫(yī)療等公共服務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善。
【分析】本題以三亞市每年有兩次正午出現“立竿無影”現象為材料,涉及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氣溫的因素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
【詳解】(1)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該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現“立竿無影”的時間在6月1日,三亞市地處赤道至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第一次直射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北移至北回歸線,夏至日過后再從北回歸線返回時,出現第二次直射。如果第一次直射出現在6月1日,夏至日后相同時間間隔再次直射,即6月1日到6月23日之間相差22天,下一個出現的時間就是6月23日加22天,所以下一次“立竿無影”大約在7月15日。
(2)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日溫差的大小主要受緯度、海陸位置及天氣的影響,三亞市位于海南島南部沿海,屬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云雨天氣,云層較厚,白天削弱了太陽輻射,溫度較低,晚上增強了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較強,日溫差較??;而在冬季多晴天,云層較薄,白天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溫度較高,晚上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較弱,日溫差大;所以三亞市冬季日溫差大于夏季日溫差。
(3)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氣候、醫(yī)療服務、基礎設施等角度回答,三亞緯度低,冬季氣溫較高,冬季氣候溫暖,舒適度高;三亞經濟發(fā)達,醫(yī)療等公共服務較好;為老人服務基礎設施較完善,所以三亞吸引了大量候鳥老人在此過冬。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文件包含高三入學考試地理試卷pdf、高三地理參考答案docx、高三地理答題卡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永安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永安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永安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福建省永安第九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