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范圍:七上1-3單元
知識點1 文學常識
1.作家基本情況
例1.
1.下列說法無誤的一項是( )
A.律詩,通常每首八句、四聯(lián),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一般說來,律詩二、三兩聯(lián)的上下句應是對仗句。
B.《觀滄海》是一首樂府詩,作者曹操,字翼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詩人李白聞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慨、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詩。
D.《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散曲家,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例2.
2.常識填空。
(1)《觀滄?!返淖髡呤遣懿?,字孟德,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 。他的詩以 見稱。
(2)李白(701—762),字太白,號 ,唐朝 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左遷”是 的意思。
(3)《次北固山下》“次”意為 ,這首詩作者是王灣, 代詩人。
(4)《天凈沙·秋思》,作者馬致遠,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家。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被稱為“元雜劇四大家”。他的《天凈沙·秋思》被稱為“ ”。
(5)唐代以前出現(xiàn)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本課的《 》。而把唐朝新出現(xiàn)的 句、律詩叫近體詩。如本課的《 》。
變式1.
3.文學常識填空
變式2.
4.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
B.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的區(qū)別,像《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尊君”與“家君”,前者謙稱自己的父親,后者尊稱對方的父親。
C.《論語》,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
D.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左遷”指降職。
知識點2 內容理解
1.詩歌內容情感
2.詩歌體裁
例1.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描繪南國暮春景象,烘托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的詩句是: , 。
(2)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將明月人格化,表達了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牽掛、關心之情的句子是: , 。
(3)韓愈因事被貶,賈島作《寄韓潮州愈》以慰之,詩云:“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崩畎住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 ”兩句與其有異曲同工之效。
例2.
6.次北固山下
(1)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 , ”,寫青山綠水令人賞心悅目。
(2)我們看到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江面開闊,風平浪靜的景象,不禁會聯(lián)想到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 , ”。
(3)在論及“舊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時,小吳脫口而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
(4)《次北固山下》一詩中的“ ? ”兩句,通過對鴻雁傳書的想象,表達了詩人王灣對親人的思念。
例3.
7.天凈沙·秋思
(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 , , 與白樸《天凈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寫法相同,意境相似。
(2)《天凈沙·秋思》中用寧靜美好的景色來反襯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 ”。
(3)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簡練生動地傳達出日暮之時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
例4.
8.觀滄海
(1)《觀滄海》中,交代了觀察方位、地點以及觀察對象的詩句是: , 。
(2)“ , ”(曹操《觀滄?!罚┻@兩句描寫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動靜相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3)曹操《觀滄?!分小? , ”,抒寫了鮮明的季節(jié)特征,描繪了大海壯闊的景象。
(4)曹操《觀滄?!分械摹? , , ; ”,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繪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壯麗景象,抒發(fā)了詩人渴望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
變式1.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9.如果要以本詩為藍本拍攝一個短視頻,詩句“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要用怎樣的畫面來呈現(xiàn)?請你用文字描述出來。
1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胸襟和壯志?
變式2.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1.詩人在首句中,借用“ ”和“ ”兩種景物,渲染了 的氣氛。
12.請任選角度,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變式3.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通過對江南秀麗景色和自己的處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
B.首聯(lián)中的“客路”指的是詩人前行的路,“青山”指的是題目中的北固山。
C.頷聯(lián)的“潮平兩岸闊”,寫出了春潮涌漲、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
D.尾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1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變式4.
15.閱讀下面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天凈沙”是這首曲的 ,“秋思”是這首散曲的題目,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 圖。
(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知識點3 手法分析
例1.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交代了觀海的地點,“觀”字統(tǒng)領全篇。
B.“洪波涌起”的“涌”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大海波濤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C.詩中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寫的是動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的是靜景。
D.詩歌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詩人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7.沈德潛曾評價曹操詩歌“時露霸氣”,《觀滄?!愤@首詩就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請結合詩中畫線語句進行分析。
例2.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8.詩歌以“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19.請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加以賞析。
例3.
閱讀下面的詩作,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0.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開篇點題。首先寫“客路”,然后寫“行舟”,寓漂泊羈旅之情于字里行間。
B.頷聯(lián)寫所見景色。江水浩渺,兩岸開闊,風帆高懸,舟船平順,令人心情昂揚。
C.頸聯(lián)寫殘夜消退、紅日初升,舊年已過、初年到來的景象,蘊含一種自然理趣。
D.尾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遙應首聯(lián)。故鄉(xiāng)遙遙,書信難達,借鴻雁傳書寄托思鄉(xiāng)之愁。
2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請結合詩意簡要賞析其妙處。
例4.
閱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詞,回答文后各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2.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限2處)
夕 陽 西 下,斷 腸 人 在 天 涯 。
23.下列各句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是( )
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B.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4.簡要分析“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
變式1.
2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
【甲】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兩首詩都使用了想象的手法,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
變式2.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26.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想象奇特,氣概超逸,筆勢靈動,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B.兩首詩中的“夜郎西”“回樂烽”既表明地點,也能引發(fā)對特定情景的聯(lián)想。
C.乙詩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平緩,寓情于景,以景寫情。
D.兩首詩都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角度描寫景物,使人如臨其境。
27.古代詩人擅長利用景物描寫來營造氛圍和表達情感,請你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談談這兩首詩前兩句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變式3.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8.詩歌的尾聯(lián),詩人借 的典故,表達了 的感情。
29.發(fā)揮想象,用簡要的話描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句所展現(xiàn)的情景。并說說這個對偶句的精妙在哪里?
變式4.
比較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0.同是寫秋,這兩首詩歌表達詩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31.選擇“晴空一鶴排云上”或“小橋流水人家”進行賞析。
篇目
作者
作者基本情況
體裁
《觀滄?!?br>曹操
字孟德,沛國譙(qiá)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其詩作以慷慨悲壯見稱。代表作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短歌行》
古體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其詩作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風格豪邁瀟灑,達到了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
絕句
《次北固山下》
王灣
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代表作有《奉使登終南山》《奉和賀監(jiān)林月清酌》
律詩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
元曲
詩歌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體裁
《觀滄?!?br>《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篇目
譯文
情感表達
《觀滄海》
(我)向東進發(fā)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那蒼茫的大海。海面浩渺,水波蕩漾,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山島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地生長著,各種草的長勢也很旺盛。秋風颯颯吹來,樹木簌簌作響,巨大的波濤不斷涌起。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銀河輝煌燦爛,仿佛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xiàn)出來的。幸運得很,好極了,就用這首歌來表達我的志向。
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和開闊胸襟,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樹上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我)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jīng)過五條溪流。讓我把為你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詩人聽說友人被貶時的惆悵與同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并給予友人關切與安慰
《次北固山下》
旅人前行的路途遠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綠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懸。夜色還沒有褪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家書什么時間才能送到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
旅途之中的思鄉(xiāng)之情
《天凈沙·秋思》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的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游子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凄苦、惆悵之情
分類
定義及特點
代表作品
古體詩
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篇幅長短不限。
《觀滄?!贰堕L恨歌》《夢游天姥吟留別》《琵琶行》等。
近體詩
分為絕句和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句子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平仄、押韻有嚴格限制;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高》《錦瑟》《泊秦淮》

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詞、樂府等。詞有詞牌,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如:念奴嬌,蝶戀花、鷓鴣天等;根據(jù)詞的字數(shù),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58字以內);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后闕、下闕、下片。
《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散曲又分為小令。
《天凈沙·秋思》)和套數(shù)(如《高祖還鄉(xiāng)》
篇目
手法
《觀滄海》
煉字:“觀”統(tǒng)領全篇,交代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展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壯志和遠大抱負。“涌”生動地描繪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滄海的驚嘆和贊美。
虛實結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等句子運用虛寫,想象力描繪大海的壯闊景象,表現(xiàn)大海的吞吐日月星辰的宏偉氣概。
動靜結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中動態(tài)的海水、洪波和靜態(tài)的山島、草木的對比,展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擬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將明月人格化,使其成為傳遞詩人情感的載體,深化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
寓情于景: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中,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楊花和子規(guī)的景物,表達了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對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
《次北固山下》
對偶:“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更加工整、和諧,生動地描繪了江面的開闊和船帆的靜立。
對比和象征: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新生事物(海日、江春)與舊事物(殘夜、舊年)聯(lián)系起來,描繪出新舊交替之意。同時,“海日”象征著光明,“殘夜”象征著“黑暗”,暗含著舊勢力終究阻擋不住新生力量的寓意,表現(xiàn)出詩人銳意改革的壯志與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情景交融:
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將旅人的所見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天凈沙·秋思》
白描手法:運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遠行圖,將九個意象構成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
意象組合:
枯藤、老樹、昏鴉: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一種衰敗和孤寂的氛圍,反映了游子內心的悲涼。
小橋、流水、人家:這些元素與前面的意象形成對比,突出了游子的孤獨和漂泊。
古道、西風、瘦馬:這些意象描繪了游子在古道上的艱難行走,進一步強化了羈旅之愁。
夕陽西下:這一景象不僅描繪了時間,也加深了全曲的悲涼氣氛。
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這一句直接表達了游子的情感,使所有意象和情感得以升華。
參考答案:
1.A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B.曹操,字孟德;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七言絕句;
D.“元曲四大家”指的是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故選A。
2. 詩人 慷慨悲涼 青蓮居士 浪漫主義 貶官 停宿 唐 散曲 秋思之祖 觀滄海 絕 次北固山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
【詳解】⑴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⑵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左遷,降低官職,即"降官"。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
⑶王灣(693-751),號為德,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712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后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陽尉。王灣"詞翰早著",現(xiàn)存詩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 《次北固山下》
⑷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 ,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后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 并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⑸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于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shù)、字數(shù)、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
3.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觀滄?!肥菛|漢末年詩人曹操創(chuàng)作的一首四言詩(古體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體裁是七言絕句。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fā)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fā)了作者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散曲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據(jù)此填空即可。
4.B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B.“尊君”是敬稱,是稱呼別人的父親,“家君”是謙稱,是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故選B。
5.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楊、規(guī)、啼、道、溪、愁、與、君、直、郎。
6.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客、、舟、綠、潮、闊、懸、生、殘、雁、洛。
7.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小橋流水人家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藤、鴉、瘦、斷腸、涯”等字詞容易寫錯。
8.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臨、碣、滄、何、澹、竦峙、蕭瑟、洪、漢、燦爛。
9.山島上,樹木一叢叢生長著,百草豐茂繁密,秋風吹來,樹木隨之而動,大海也在不斷地洶涌起伏。 10.這首詩表現(xiàn)出詩人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表達了詩人要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解析】9.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并描繪畫面的能力。
描述詩歌畫面,要先把古詩換成現(xiàn)代白話文。然后再對其進行潤色和加工,用優(yōu)美的言辭將其敘述出來就可以了。語言一定要生動,不能僅僅是翻譯,要進行合理的想象,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動人的意境。此題一定要把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海面洶涌起伏的美麗景象描繪出來。
示例:島上的樹木,一叢叢郁郁蔥蔥地生長著,各種草木都長得豐茂繁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秋風陣陣,呼呼作響,海水波濤洶涌。
10.本題考查分析作者形象的能力。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實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jié),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币痪涞倪M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表現(xiàn)出作者面對蕭瑟秋風,仍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用虛寫(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
11. 楊花 子規(guī)啼 凄涼冷落 12.示例一: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將月亮人格化,表達了作者對于友人被貶的關懷、同情與不舍之情。
示例二:寄情于景。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抒發(fā)了詩人聽說友人將左遷龍標時的惆悵和戀戀不舍之情。(任選角度,賞析有理即可)
【解析】1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規(guī)啼鳴之時。詩歌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楊花即柳絮。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
12.本題考查賞析詩句。可從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中任選一個角度賞析。
擬人的角度:句子的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賦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行為,希望它陪伴好友,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表達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想象的角度: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李白在這首詩中運用奇特的想象,托月寄情,把明月想象成知心人,讓它作為自己的替身或知己,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
情景交融的角度:明月本是自然界的景物,詩人在詩句中將自己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賦予明月,讓明月化身為自己的知己,伴隨友人到被貶之地。將明月隨人移動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巧妙地交融在一起。
13.A 14.揭示時序交替或舊事物中蘊含新事物的自然規(guī)律。(或:新事物總是在舊事物中孕育發(fā)展起來的。)
【解析】1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A.選項“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理解有誤,從詩歌內容來看,結合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意思為我的家書要寄到什么地方呢?北歸的大雁啊,請將我的家書帶到洛陽那邊吧,詩人在遠離家鄉(xiāng)的旅途中,思念家鄉(xiāng)卻無法直接傳遞這份思念之情??吹奖睔w的大雁,便希望大雁能將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寫就的家書帶到家鄉(xiāng)洛陽,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切;
故選A。
14.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大意,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昂H丈鷼堃埂泵枥L了在黑暗與光明的交界之際,新的一天、新的光明誕生于舊的黑暗即將結束之時。這一景象生動地體現(xiàn)了時間的流轉和新舊的交替,舊的夜晚逐漸被新的白晝取代,象征著舊的事物在時間的進程中不斷被新的事物所替代。同時,“江春入舊年”一句中,舊年尚未過去,江南的春天卻已早早地到來。在舊的時間框架內,新的季節(jié)——春天悄然來臨,暗示著即使在看似陳舊的環(huán)境中,新的生機和希望也在不斷孕育和涌現(xiàn);
詩歌所營造的意境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殘夜中的海日,代表著新的力量和希望,它突破了黑暗的束縛,帶來光明和溫暖。而江春闖入舊年,也展示了新的生機不可阻擋,即使在舊的時光中,新的美好也會如期而至。這種意境暗示著人們在生活中,無論處于怎樣的困境或舊的狀態(tài)中,都應該看到新事物產生的可能性,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新的變化和挑戰(zhàn)。據(jù)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
15.(1) 曲牌名 深秋晚景
(2)抒發(fā)了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惆悵、凄楚之情。
【詳解】(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及畫面描繪。
天凈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屬北曲越調,用于劇曲、套數(shù)或小令。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意思是: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其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描繪出一幅“深秋晚景(深秋村野)”圖。
(2)本題考查理解詩句情感。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此句直抒胸臆,寫在深秋時,村野上出現(xiàn)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抒發(fā)了一位飄零天涯(浪跡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16.C 17.作者借用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霸景”,暗示了自己渴望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之“霸情”,便是曹操詩歌“時露霸氣”的體現(xiàn)。
【解析】16.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
C.詩中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寫的是靜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的是動景。
故選C。
17.本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意思是: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xiàn)出來的。此句運用夸張、互文的修辭方法,寫了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作者通過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磅礴之“霸景”,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雄心壯志之“霸情”,表達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
18.暮春時節(jié),柳絮紛飛,飄忽不定;杜鵑聲聲哀鳴,叫著“不如歸去”,給人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營造了一種凄涼、哀愁的氛圍。 19.示例一:運用擬人的修辭,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牽掛、同情之情。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讓他把自己對朋友的關切、牽掛、同情帶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思念、牽掛與同情。
【解析】1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意為:在柳絮落盡,子規(guī)啼鳴之時。楊花即柳絮,楊花飄落給人以飄零之感;子規(guī)是杜鵑鳥,子規(guī)啼鳴,其聲凄厲,在古典詩歌中常用來表達哀傷、悲愁之情。詩人選取這兩種景物,既點明了暮春時節(jié),又借楊花的飄落和子規(guī)的悲啼,烘托出一種凄涼、哀愁的氛圍,為后文表達對友人王昌齡被貶的同情與牽掛奠定了情感基調??蓳?jù)此作答。
19.本題考查賞析詩句??蓮臄M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中任選一個角度賞析。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為: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示例1:修辭的角度。詩人將明月人格化,運用擬人的修辭,賦予明月以人的情感,把自己的 “愁心” 托付給明月,讓明月帶著自己的憂愁和對友人的同情與牽掛,一直陪伴友人去到遙遠的夜郎西。明月本無情,詩人卻想象它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替自己去看望友人,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使詩句充滿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示例2:想象的角度。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突破了現(xiàn)實的空間限制。他想象自己的愁心可以托付給明月,明月能夠跨越千山萬水,隨著友人一直到達遙遠的夜郎西。這種大膽的想象使詩歌意境更加開闊,情感更加深沉。它讓讀者仿佛能看到明月在天空中穿行,帶著詩人的思念,陪伴著友人在旅途中前行,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
示例3:情景交融的角度。這句詩中,“愁心” 是詩人的情感,明月則是自然景象。詩人把自己的愁緒融入明月這一景象之中,明月成為詩人情感的寄托物。在這暮春時節(jié),友人被貶謫到偏遠之地,詩人心中充滿了對友人的擔憂與牽掛,此時明月高懸,詩人望著明月,想象著它能陪伴友人,情景交融,營造出一種既空靈又憂傷的意境。明月的皎潔與詩人的愁思相互映襯,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而深沉。
20.C 21.“生”和“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時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給人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
【解析】20.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分析的判斷能力。
C.有誤,頸聯(lián)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選項中“殘夜消退”“舊年已過”的說法錯誤。
故選C。
21.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解答時要讀懂句子并賞析精彩字詞的妙處。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意思是:殘夜將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盡,江南已初入春。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2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3.C 24.點明了游子思鄉(xiāng)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的氛圍;情景交融,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解析】22.本題考查詩詞朗讀節(jié)奏。
根據(jù)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夕陽”是主語,“西下”是謂語,“夕陽西下”描繪出傍晚的景象,主謂之間需要斷開;“斷腸人”是主語,“在天涯”交代了主語的行為狀態(tài),期間需要斷開,“斷腸人在天涯”突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獨與哀愁;
故斷為: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3.本題考查情感主旨的對比閱讀。
“斷腸人在天涯”句意為羈旅在外漂泊的游子還在浪跡天涯。此句是點睛之筆,使得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xiàn)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他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表現(xiàn)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句意為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歌頌友誼、是樂觀豁達的。
ABD都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故選C。
24.本題考查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夕陽西下,夕陽向西緩緩落下。這一場景點明了游子思鄉(xiāng)的特定時間,通過夕陽落下的場面渲染了悲涼的氣氛,同時也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將前九個意象全部統(tǒng)攝起來,造成一時多空的場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遠目光的產物,因此作品在整體上也表現(xiàn)出由近及遠的空間排列順序:從老樹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陽,作者的視野層層擴大,步步拓開。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現(xiàn)之一,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詩人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表現(xiàn)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5.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情景,表達自己博大的胸襟、遠大的政治抱負。②“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人想象回家團聚后剪窗西燭、共話今宵的情景,表達對妻子深切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表現(xiàn)手法鑒賞。
甲詩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這是虛寫,作者運用想象,表現(xiàn)出作者博大的胸懷和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宏大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乙詩中,“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意思是:什么時候,我們一齊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這兩句,是詩人想象到和家人團聚時,一起坐在西窗之下,談論當時的巴山夜雨的場景,這其實是一種虛寫,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和家人團聚時的場景,更能突顯現(xiàn)在詩人的孤獨和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團聚的情感。
26.D 27.甲詩,首句寫了楊花飄落,杜鵑啼鳴,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黯淡、凄楚的氛圍;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表達了李白對朋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乙詩,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寒氣襲人,渲染萬籟俱寂、愁慘凄涼氛圍。喚起了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和征人望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解析】26.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和分析。
D.《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運用了視覺和聽覺描寫;《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的“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運用視覺描寫,“不知何處吹蘆管”運用聽覺描寫,故第二首詩只有視覺和聽覺描寫;故選D。
27.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甲詩:前兩句意為:在柳絮落盡,子規(guī)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jīng)過五溪。前一句選取楊花與子規(guī)兩種意象,展現(xiàn)了暮春的蕭條景象。楊花給人以飄零之感,子規(guī)叫聲凄惻,渲染了離別時黯淡凄楚的氛圍。第二句敘事,“過五溪”點明友人被貶之地中途的遙遠,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與惦念。
乙詩:前兩句意為: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shù)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凄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發(fā)出思鄉(xiāng)情愫。
28. 鴻雁傳書、 思念故鄉(xiāng) 29.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葉白帆高高懸掛。“兩岸闊”與“一帆懸”對仗工整,意境開闊,情緒飽滿。
【解析】28.本題考查賞析詩句與理解詩句情感主旨。
結合“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可知,詩句的意思是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皻w雁洛陽邊”含有寓意的意象是北歸的大雁,這句運用了“鴻雁傳書”“雁足傳書”的典故,運用設問、用典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同時一問一答,引發(fā)讀者思考,纏綿動人。
29.本題考查描繪詩歌畫面與賞析語句。
描繪詩句畫面時,要明確詩句的主題和感情基調,然后扣住詩句中的景物,合理想象、理想,細膩描繪。
示例:潮水上漲到和兩岸平齊,站在船上,一眼望去,江面上視野十分開闊,風拂面而來,是順風,十分柔和,船帆在風中筆直地懸掛著。
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古詩詞句子的賞析,要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妙處。賞析可以從詩句的特色,或修辭,或表達方式,或遣詞造句,或表現(xiàn)手法,或表現(xiàn)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從修辭的角度看,運用了對偶的方法,從描寫角度看,采用了點面結合的寫法,從詞語運用上看,選用了“平”“闊”“正”“懸”等詞語,生動形象傳神地寫出了春潮漲涌,江水浩蕩,江面開闊,波平浪靜的景色,并將一葉“行舟”置于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且用“正”“懸”寫出了順風,又是和風,寫出帆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用詞準確而傳神。據(jù)此理解賞析作答。
30.示例:甲詩描寫的是明麗的秋景,表達的是作者昂揚奮發(fā)的豪情。乙曲描寫的是蕭瑟凄涼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鄉(xiāng)之情。 31.示例一:“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離人思鄉(xiāng)的愁緒。
示例二:“晴空一鶴排云上”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解析】30.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把握。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句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我言秋日勝春朝”直抒胸臆,態(tài)度鮮明,“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這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境?!扒缈找机Q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意思是“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云”,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xiàn)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云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xiàn)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芭拧蓖崎_之意,寫出了孤鶴搏擊長空的豪情壯志,表面寫鶴,其實寫的也是詩人自己。抒發(fā)了詩人奮發(fā)進取的豪情,表現(xiàn)了詩人絕不消沉的頑強意志。
《天凈沙·秋思》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31.本題考查詞句賞析。
“晴空一鶴排云上”,意思是秋日晴空萬里,一只仙鶴推開云層扶搖直上。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云”,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xiàn)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飄浮的開闊景象。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贊頌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小橋流水人家”,意思是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靶蛄魉思摇边x取了小橋、流水、人家三個意象,這三個意象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人間煙火的溫馨、美好、恬靜的畫面,這和“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xiàn)的凄涼、蕭瑟形成對比,游子看到的這幅溫馨的畫面越美好,越感受到獨自漂泊在外的凄涼和孤獨,這是以樂景寫哀情,用溫馨、美好的畫面反襯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凄涼、孤獨,表現(xiàn)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詩歌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體裁
《觀滄?!?br>曹操
東漢末
古體詩/樂府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七言絕句
《次北固山下》
王灣

五言律詩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小令

相關學案

考點13 非連續(xù)性和文本(一)(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

這是一份考點13 非連續(xù)性和文本(一)(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文件包含考點13非連續(xù)性和文本一原卷版-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專用docx、考點13非連續(xù)性和文本一解析版-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專用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5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07 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

這是一份考點07 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文件包含考點07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考點07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考點06 古詩詞“煉字”技巧(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

這是一份考點06 古詩詞“煉字”技巧(講義)-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文件包含考點06古詩詞“煉字”技巧-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考點06古詩詞“煉字”技巧-挑戰(zhàn)中考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重難點全攻略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重難點06   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6 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3   情節(jié)作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3 情節(jié)作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2  成語及詞語運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2 成語及詞語運用(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1:病句修改(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重難點01:病句修改(原卷版+解釋版)2023年中考語文重難點突破(全國通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