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圖所示,是某草原發(fā)生的一起龍卷風,龍卷風的實質是高速旋轉的氣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體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龍卷風能“吸”起物體是因為( )
A. 龍卷風內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
B. 龍卷風增大了空氣對物體的浮力
C. 龍卷風使物體受到的重力變小
D. 迷信說法中的“龍’把物體“抓”到空中
2.如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發(fā)現(xiàn)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樣大
D. 無法確定
3.如圖所示,有三個實心圓柱體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積相同,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
C. D.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有壓力,下列有關“茶杯對桌面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B.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就是重力
D.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茶杯的重力
5.如圖所示,A、B是兩個同樣材料制成的實心正方體,邊長之比為2:1,將A疊放在B上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則A對B的壓強與B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 )
A. 1:2B. 8:9C. 2:9D. 1:8
6.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裝滿了水,將兩個體積相同、材料不同的實心小球A和B分別放入溢水杯中。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B. 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 甲杯對桌面的壓強等于乙杯對桌面的壓強D. 水對甲杯底的壓強等于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7.密度為的實心木塊,輕放于足夠深的水中,木塊靜止后,浸入水中的體積與木塊體積之比為( )
A. 4:5B. 4:1C. 1:4D. 1:1
8.邊長為4cm、密度為的立方體橡皮泥塊,放在足夠多的水中,沉入水底;當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時,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A. 橡皮泥塊的質量是
B. 橡皮泥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C. 橡皮泥小船漂浮時受到的浮力是
D. 橡皮泥小船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是
9.如圖是小紅幫媽媽洗水果時的情景,她發(fā)現(xiàn)不同的水果在水中靜止時所處位置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蘋果漂浮在水面上,說明它受到的浮力比受到的重力大
B. 葡萄沉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
C. 葡萄在下沉過程中所受水的壓強不變
D. 葡萄沉底,說明葡萄不受浮力
10.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只實心球的體積相等,在同種液體中靜止,由圖中三個球的位置可知( )
A. 甲球受的浮力最小
B. 甲球受的浮力最大
C. 丙球受的浮力最小
D. 三個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11.下列選項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下表面所處液體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 )
A.
B.
C.
D.
12.如圖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積;杯內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為,g取。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 水對杯底的壓強為900PaB. 水對杯底的壓力為2N
C. 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1000PaD. 水杯對桌面的壓力為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分。
13.如圖所示,將A管插入裝有水的杯中,用嘴銜住A管的上端能將水吸上來是利用了______;把另一根吸管 B的管口貼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輕輕吹氣,可看到A管內的水面上升,原因是______。
14.如圖分別是小聰、小明在厚厚積雪中行走和穿上一副滑雪板行走的情景。小明認為小聰陷到雪中,是因為他的重力大,他對雪地的壓力大于雪所能承受的壓力,你認為這種說法是______選填“正確”、“錯誤”、“無法判斷”,請根據圖中情景,請說出你的理由______。
15.2019年12月17日,我國第二艘航母正式服役,中國進入雙航母時代。該航母滿載時排水量是67000t,吃水深度海面到船底的距離為10m,該航母在海上滿載航行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此時航母底部受到海水的壓強為______海水的密度,。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9分。
16.如圖所示是乒乓球在水中上浮過程中的某一位置,作出此時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圖。
17.如圖所示,一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你畫出物體所受重力G及物體對斜面壓力F的示意圖.
18.如圖所示,曉宏將質量大約1g的圖釘緊緊壓在豎直墻面上,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是30N。請在相應位置畫出釘尖對墻面的壓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9分。
19.如圖甲,小金利用透明硬質水管測量大氣壓強值。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乙,將管子下端浸在水槽中,關閉,往管內裝滿水水位超過,再關閉,打開,管內液面下降了一段距離,穩(wěn)定后測得管內外液面高度差。
由實驗可得當地的大氣壓強值為______
再打開,管內水面將______選填“上升”、“不升不降”或“下降”。
小金將長度約為30cm的塑料管裝滿水并用紙片蓋住,迅速倒置,發(fā)現(xiàn)紙片不會往下掉,如圖丙所示,這是因為______;此時若在塑料管上端戳個小孔,紙片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______。
老師給同學們演示托里拆利實驗,如圖丁所示,可知當時的大氣壓強等于______mm高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此氣壓下水的沸點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是;大氣壓越大,水的沸點越高。
20.如圖所示,圖甲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的五個步驟。
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______ N。______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比較與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塊排開水所受重力的關系。
如圖乙所示是圓柱體物塊從水面緩慢浸入水中時,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物塊浸入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象。
分析圖象可得: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時,物塊所受的浮力為______ N,浸沒后,h繼續(xù)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______ N,該圓柱體物塊的高度是______ cm。
21.小龍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有以下4種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猜想3: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猜想4: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所受重力大小有關。
如圖甲小龍用手把開口朝上的飲料罐按入水中,飲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會感到越吃力。這個事實可以支持猜想______。
為了驗證猜想1和4,選用了體積相同的A、B、C三個圓柱體,測得重力分別為4N、和5N,然后進行如圖乙所示的實驗。
①在序號為a的實驗中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______ N。
②比較______三次實驗,可得出初步結論: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③進一步分析可知: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______填“大”或“小”。
④比較______三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無關。
為了驗證猜想2,小龍用兩塊橡皮泥分別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如圖丙所示的實驗,由此小龍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珍認為結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22.某同學用下列器材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他向圖甲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紅墨水靜止時,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______。
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______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______。填“漏氣”或“不漏氣”
他把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Pa;繼續(xù)向下移動探頭,會看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______有關。
為了檢驗“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這一結論,他用圖丙的裝置,在容器的左右兩側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看到橡皮膜向左側凸起,則______側液體的密度較大。填“左”或“右”
23.如圖所示,一個邊長為10cm、重4N的正方體木塊,放置于的水平桌面上。將重2N的水倒入一個錐形瓶中,瓶重1N,底面積為,水深度為5cm,將錐形瓶放在木塊上。g取,求:
水對瓶底的壓強;
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強;
木塊對桌面的壓強?
24.一個正方體物體,重為10N,體積為,用細繩吊著浸沒在薄壁圓柱形容器的液體中,繩子的拉力為2N,如圖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g取。求:
物體受到的浮力。
物體的密度。
放入物體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
25.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積為 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現(xiàn)將一個體積 的物塊放入容器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 ,求:
物塊受到的浮力;
物塊的質量;
如圖乙所示,用力F緩慢向下壓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力F大小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龍卷風內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龍卷風內部空氣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龍卷風內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故A正確;
B、龍卷風增大了空氣對物體的浮力,物體浮力只和物體排開空氣的體積及空氣密度有關,這兩個量沒變,浮力就沒變,故B錯誤;
C、龍卷風使物體受到的重力變小,在地球上物體的重力不會變,故C錯誤;
D、迷信說法中的“龍”把物體“抓”到空中,這是迷信說法,沒有科學道理,故D錯誤。
故選:A。
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受力情況可以得到物體被“吸”起的原因。
這類題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判斷出什么位置流速快,什么位置流速慢然后解題。
2.【答案】A
【解析】解:由示意圖知,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液面相平時,乙試管中液體的體積較大,甲試管中液體的體積較小,
已知兩種液體質量相等,由公式可知:甲液體的密度較大;
由圖可知兩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可知,甲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較大。
故選:A。
先根據圖判斷兩液體的體積關系,再根據,判斷兩液體的密度關系,再根據判斷出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大小。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液體壓強公式的掌握和運用,能從圖中得出、是本題的突破口。
3.【答案】A
【解析】解:因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由圖結合題意可知,三個實心圓柱體的高度關系為,
因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所以,由的變形式可知,三者的密度關系為,故A正確、B錯誤;
由圖結合題意可知,三個實心圓柱體的底面積關系為,
因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所以,由的變形式可知,三者的質量關系為,故CD錯誤。
故選:A。
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則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根據圖示結合題意可知,三個實心圓柱體的高度關系,根據的變形式結合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得出三者的密度關系;
根據圖示結合題意可知,三個實心圓柱體的底面積關系,根據的變形式結合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得出三者的質量關系。
本題考查了壓強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知道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要注意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的推導。
4.【答案】D
【解析】解:A、當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時,由于桌面對茶杯施加了一個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發(fā)生微小的彈性形變,從而使茶杯對桌面產生了向下的彈力,即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故A錯誤;
B、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茶杯對桌面施加了一個作用,故施力物體是茶杯,受力物體是桌面。故B錯誤。
C、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施力物體是茶杯,受力物體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茶杯。兩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都不相同,所以這兩個力不是同一個力,但兩者大小相等。故C錯誤。
D、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茶杯的重力。故D正確。
故選:D。
A、壓力是從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彈力是從力的性質命名的,壓力是彈力的一種。根據彈力的產生: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可以確定該選擇項的正誤。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施加這種作用的是施力物體,承受這種作用的是受力物體。由此可以確定該選擇項的正誤。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若在豎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兩者不是同一個力??梢詮膬蓚€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去分析。
D、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茶杯的重力。
此題考查了彈力的產生、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力的定義等知識點。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但壓力永遠不會是重力。
哪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壓力,該物體就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5.【答案】B
【解析】設兩正方體的密度為,B的邊長為a,則A的邊長為2a,
當它們都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時,,則,,
,,
A對B的壓強,
B對桌面的壓強,
則A對B的壓強與B對桌面的壓強之比:::9。
故選:B。
設兩正方體的密度為,物體B邊長為a,則物體A邊長為2a,當它們都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時,此時壓力即為重力,利用,,即可得出和進而利用壓強公式即可得出:的值。
本題考查壓強和密度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此題涉及的知識點不多,但是有一定的拔高難度,解答此題注意兩點:一是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此時壓力即為重力,二是注意壓力與受力面積的對應性。
6.【答案】B
【解析】解:由圖知A漂浮,所以;B懸浮,所以,則。
A、,小球A和B的體積相同。由知,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故A正確;
B、漂浮和懸浮時,,由于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故小球A的重力小于小球B的重力,所以小球A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故B錯誤;
CD、由圖可知,兩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據知,水對甲杯底的壓強等于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兩容器相同,則底面積相同,根據知兩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力相等,容器重力相同,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同,根據知甲杯對桌面的壓強等于乙杯對桌面的壓強,故CD正確。
本題考查了浮沉條件、密度公式、壓強公式的應用,綜合性強,關鍵是用好浮沉條件,靈活運用公式進行判斷。
7.【答案】A
【解析】解:因為木塊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
因為,,
所以,
所以,
故選:A。
因為木塊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
本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條件的應用,難點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立方體橡皮泥的體積:
,
橡皮泥的質量:
,故A錯;
B、橡皮泥塊浸沒在水中,
排開水的體積:
,
受到水的浮力:
,故B錯;
C、橡皮泥的重:
,
橡皮泥小船漂浮,
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
,故C錯;
D、,
橡皮泥小船排開水的體積:
,故D正確.
故選
A、知道立方體橡皮泥的邊長,計算體積,又知道橡皮泥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橡皮泥的質量;
B、求出了橡皮泥的體積,也就知道浸沒時橡皮泥的排開水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水的浮力;
C、再利用重力公式求橡皮泥的重,因為橡皮泥小船漂浮,根據漂浮條件求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
D、求出了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
本題是一個選擇題,實質上是一個綜合計算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將每一個量計算出來進行判斷.本題的關鍵一是掌握兩種浮力的計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條件,二是用好“”知道浮力求排開水的體積,知道排開水的體積求浮力
9.【答案】B
【解析】A.因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蘋果漂浮在水面上,說明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故A錯誤;
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葡萄沉底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故B正確;
C.葡萄在下沉過程中所處的深度變大,水的密度一定,由可知,所受水的壓強變大,故C錯誤;
D.因物體下沉時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葡萄沉底,說明葡萄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而不是不受浮力,故D錯誤。
故選:B。
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答;
葡萄在下沉過程中所處的深度變大,水的密度一定,根據可知所受水的壓強變化;
物體下沉時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本題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是一道較為簡單的應用題。
10.【答案】A
【解析】解:已知三只球的體積是相等的,甲漂浮,乙懸浮,丙沉入液體底部,由圖知,三個球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為:,
因為,所以三球受到的浮力:,即甲球受的浮力最小。
故選:A。
由圖知甲、乙、丙三個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導公式比較受浮力的大小關系。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好三球體積相同是本題的關鍵。
11.【答案】B
【解析】解:圓柱體的下表面接觸水面至向下運動到容器底過程中,圓柱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及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圓柱體的重力G不變;
當圓柱體浸沒前,由可知,增大,增大,根據稱重法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變小;
當圓柱體完全浸沒,不變,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也不變;
故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圓柱體下表面所處液體深度h的增加先變小,后不變,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圓柱體從下表面接觸水面開始,由可分析圓柱體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圓柱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及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根據稱重法公式,分析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情況。
此題是一道考查學生對浸在液體中物體受力分析的綜合訓練題,并考查學生能分析各量的變化情況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解:杯內水的深度:
,
水對杯底的壓強:
,
根據可得,水對杯底的壓力:
;故AB錯誤;
由題意:,
在水平桌面上,杯對桌面的壓力:
,
杯對桌面的壓強: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知道杯內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求水對杯底的壓強;又知道杯底的底面積,利用壓強定義式求水對杯底的壓力;
求出杯和水的總重,因為在水平桌面上,也就知道了杯對桌面的壓力,又知道杯的底面積,利用壓強定義式求求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壓強定義式和液體壓強公式的掌握和運用。
13.【答案】大氣壓 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解析】解:將A管插入裝有水的杯中,用嘴銜住A管的上端能將水吸上來是因為吸水時,吸管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被壓入吸管;
往B管中吹氣,吸管A上方空氣的流速增大,壓強減小,A管中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液面上升。故以上實驗現(xiàn)象說明: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故答案為:大氣壓;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用A管吸水時,吸管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被壓入吸管。
當向B管吹氣A管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增大,壓強減小,A管下方壓強不變,A管內的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液面上升。
此題綜合考查大氣壓的應用、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對于流體壓強問題,要明確被研究的物體,物體的哪兩個側面流體流速不同,判斷兩個側面的壓強情況,判斷物體在壓強差作用下的運動情況。
14.【答案】錯誤 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解析】解:小明和小聰所受的重力差不多,小明穿上一副滑雪板沒有陷到雪中,小聰沒穿滑板,陷入雪中,由得出: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故說小聰對雪地的壓力大于雪所能承受的壓力,是錯誤的;
因為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故答案為:錯誤;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5.【答案】
【解析】解:
航母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與航母重力平衡,由于滿載排水量為67000t,即
,
所以,航母滿載時所受浮力為
;
由于航母的吃水深度約為海面到船底的距離,即,所以,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
。
故答案為:;
根據航母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與航母重力平衡即可求出航母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已知航母的吃水深度,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即可求出航母底部受到海水的壓強。
本題考查了浮沉條件的應用以及液體壓強公式,是一道基礎題,難度不大。
16.【答案】
【解析】【分析】
在水中向上運動的乒乓球受到重力和浮力兩個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并且浮力大于重力。
畫力的示意圖,首先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看物體受幾個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按照畫圖的要求畫出各個力。
【解答】
解:過乒乓球的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分別用符號G和表示,即為其所受重力和浮力示意圖;乒乓球在水中上浮過程中,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表示浮力的線段長度應大于表示重力的線段長度;如下圖所示:
17.【答案】解:根據長方體對角線的交點確定出重心,然后過物體重心畫帶箭頭的線段,方向豎直向下,即重力示意圖。
在斜面上選取物體與接觸面的中點為壓力的作用點,過壓力作用點畫垂直于斜面、帶箭頭的線段即壓力示意圖。
如圖所示:
【解析】重力是物體受到的力,因此根據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過物體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壓力是接觸面受到的力,因此壓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即物體與接觸面的中點;然后根據壓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過壓力作用點表示出壓力的方向即可。
本題的關鍵是確定壓力和重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并會用力的圖示表示力的三要素,特別要注意壓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是不同的。
18.【答案】解:圖釘能大小不變地傳遞壓力,釘尖對墻的壓力等于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過壓力的作用點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F表示,大小為如圖所示:
【解析】圖釘能大小不變地傳遞壓力,釘尖對墻的壓力等于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圖釘對墻面的壓力F垂直于墻面水平向右,作用點為釘尖與墻的接觸點,然后過作用點表示出壓力F的大小和方向。
本題考查壓力示意圖的畫法,本題的關鍵是能準確找出壓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19.【答案】 下降 大氣壓強的作用 會 上下大氣壓相等,水和紙片的重力會使紙片掉下來 740 小于
【解析】解:測量得到的大氣壓強值為;
再打開,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管內水面將下降;
將裝滿水的塑料管用紙片蓋住,迅速倒置,如圖丙,紙片不會往下掉,這是因為紙片下端的大氣壓數值大于紙片上端水柱產生的壓強值;
當管頂端被扎破一個小孔時,管中水的上方大氣壓與管外大氣壓相等,管中的水和紙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
如圖丁,當時的大氣壓強等于74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此時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水的沸點低于。
故答案為:;下降;大氣壓強的作用;會;上下大氣壓相等,水和紙片的重力會使紙片掉下來;;小于。
根據公式可求產生的壓強大?。?br>根據求出的壓強與大氣壓相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管中水不會下落,是因為紙片下部受到了大氣壓的作用,故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當管頂被扎破時,管中水的上方也有了大氣壓,此時紙片和水會落下。
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時,當玻璃管頂端是真空時,玻璃管內外水銀面差是當時的大氣壓值;
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是;大氣壓越大,水的沸點越高;
本題的綜合性相當強,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20.【答案】、E 變小
【解析】解:測力計分度值為,根據B圖可知圓柱體的重力為,根據D圖可知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受到的浮力:
;
A中可知空小桶的重力,E中可知桶和排出水的重力,故A、E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分析圖象可知,當深度為6cm時,測力計示數不變,可知此時圓柱體剛好浸沒在水中,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物體的重力是,當時,物塊所受的浮力為,受到的浮力,浸沒后,h繼續(xù)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為。該圓柱體物塊的高度是6cm。
故答案為:;A、E;變??;;3;6。
測力計分度值為,根據B圖可知圓柱體的重力,根據D圖可知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據此得出圓柱體受到的浮力;A中可知空小桶的重力,E中可知桶和排出水的重力,據此回答;
分析圖象可知,當深度為6cm時,測力計示數不變,可知此時圓柱體剛好浸沒在水中,結合圖乙分析回答。
本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從圖中獲取有效的信息是關鍵。
21.【答案】3 1 ade 大 abc 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解析】解:
如圖用手把飲料罐按入水中,飲料罐浸入水中越深,即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手會感到越吃力。這個事實說明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可以支持以上猜想3;
①由稱重法,在序號a的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
②比較序號a、d、e的三次實驗,同一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由稱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得出初步結論: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③由稱重法可知,e中受到的浮力最大,而濃鹽水的密度最大,故進一步分析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
④要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重力的關系,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都相同,而物體重力不同,則由圖可知應比較序號abc三次實驗,這3次實驗中雖然物體重力不同,但根據稱重法可知浮力大小都為1N,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無關。
根據控制變量法知:要研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必須保證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不變,小龍實驗中改變了形狀,但沒有控制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故小珍認為小龍的結論不可靠,不可靠主要原因為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故答案為:;;ade;大;abc;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飲料罐浸入水中越深,即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手會感到越吃力,據此分析;
①由稱重法求出在序號a的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
②比較序號b、d、e的三次實驗,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由稱重法,受到的浮力不同,得出浮力與變化量的有關系;
③由稱重法,e中受到的浮力最大,而濃鹽水的密度最大,據此分析;
④根據控制變量法、稱重法以及圖示進行解答。
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小龍同學的方案,即可判斷不可靠的原因。
本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考查控制變量法、稱重法測浮力和數據分析。
22.【答案】相同 高度差 不漏氣 600 深度 右
【解析】解:他向圖甲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紅墨水靜止時,根據連通器原理,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相同;
根據轉換法,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他把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是:
;
繼續(xù)向下移動探頭,會看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在容器的左右兩側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看到橡皮膜向左側凸起,則右側液體壓強大,根據,右側液體的密度較大。
故答案為:相同;高度差;不漏氣;;深度;右。
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則U形管為連通器,根據連通器原理回答;
根據轉換法,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說明此時的液體壓強越大;采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否則說明該裝置漏氣;
根據計算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由控制變量法,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
根據轉換法分析。
本題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考查連通器原理中、轉換法、控制變量法及的運用。
23.【答案】解:水深度為,
則水對瓶底的壓強:
;
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力:
;
錐形瓶與木塊的接觸面積:,
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強:
;
木塊底面積:
;
木塊對桌面的壓力:
;
木塊對桌面的壓強:
。
答:水對瓶底的壓強為500Pa;
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強為500Pa;
木塊對桌面的壓強為700Pa。
【解析】已知深度和水的密度,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求水對瓶底的壓強;
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力等于錐形瓶和水的重力之和,錐形瓶與木塊的接觸面積為錐形瓶的底面積,利用求錐形瓶對木塊的壓強;
木塊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木塊的重力與錐形瓶的重力、水的重力之和,再求出正方體木塊的底面積,即與桌面的接觸面積,利用求解木塊對桌面的壓強。
本題考查液體壓強與固體壓強的大小計算,關鍵是知道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
24.【答案】解:物體受到的浮力:
;
物體的質量:
,
物體的密度:
;
因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根據可得液體的密度:
,
物體浸入后,排開液體體積為,
那么液體高度增加為:,
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增大了;
答:物體受到的浮力為8N;
物體的密度為;
放入物體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為400Pa。
【解析】根據物體所受重力、拉力和浮力的關系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
利用求出物體的質量,又知體積,利用計算物體的密度;
根據求出液體的密度,再求出容器中液面高度差,根據求出對容器底部受到壓強的增大值。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液體壓強和密度的計算的靈活運用,雖然涉及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較強,但都是基礎內容,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內容。
25.【答案】解:已知 ,
則 ;
由于物塊漂浮在水面上,則物塊的重力:,
由可得,物塊的質量:;
由于物塊漂浮在水面上,則物塊的重力,
物塊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
根據力的平衡可得,壓力:。
答:物塊受到的浮力為;
物塊的質量為;
力F大小為。
【解析】已知浸入水中的木塊體積排開水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
由于物塊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漂浮條件可知物塊的重力,進一步求出質量;
求出物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又知其重力,利用力的平衡計算壓力大小。
本題考查漂浮條件、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力的平衡,這是中考必考題型,要熟練應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張莊中學九年級(上)開學物理試卷(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2024~202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張莊中學九年級(上)開學試卷(有答案),共10頁。
這是一份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2024-2025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物理開學考試試卷,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