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湘教版八年級第一章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6.難度系數:0.8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養(yǎng)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該船以“船載艙養(yǎng)”模式常年游弋在黃海、東海和南海之間,利用深遠海優(yōu)質海水,養(yǎng)殖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魚等名貴魚種,被稱為“移動的海洋牧場”。下圖為中國疆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體現在( )
A.大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光熱豐富B.地跨寒、溫、熱三帶,利于發(fā)展多種經營
C.海陸兼?zhèn)?,利于發(fā)展陸上和海上貿易D.東靠亞歐大陸,西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
2.我國發(fā)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 )
A.山區(qū)面積廣大,草場面積廣闊B.陸上國界線長,鄰國多
C.東西距離長,陸地面積廣闊D.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
3.2023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yè),其主要目的是( )
A.保護漁業(yè)資源B.維護海洋權益C.發(fā)展海洋旅游D.減少海洋污染
珊瑚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海域,海水過深不易存活,22~28℃是最適宜生存的溫度,滿足以上條件,珊瑚才能繁茂生長,建造珊瑚礁。下圖為“我國珊瑚礁空間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4.我國珊瑚礁主要分布在( )
A.南海B.東海C.臺灣海峽D.瓊州海峽
5.我國的領土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圖中( )
A.甲B.乙C.丙D.丁
6.珊瑚主要生活在( )
A.熱帶深海B.熱帶淺海C.溫帶深海D.溫帶淺海
下列為某四省份相關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上圖所示省份的簡稱及其行政中心,搭配正確的是( )
A.①——新——呼和浩特B.②——滇——昆明
C.③——內蒙古——烏魯木齊D.④——遼——沈陽
8.上圖所示的少數民族及其民族活動、節(jié)日,搭配正確的是( )
A.①——維吾爾族——手鼓舞、開齋節(jié)B.②——朝鮮族——孔雀舞、火把節(jié)
C.③——藏族——摔跤、那達慕大會D.④——傣族——跳板、潑水節(jié)
三星堆遺址位于我國四川省,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之一,被稱為“長江文明之源”。如圖為“世界部分古文明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三星堆遺址所在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為( )
A.滇B.蜀C.隴D.桂
10.圖示世界古文明分布區(qū)主要位于( )
A.中高緯度地區(qū)B.高原山地區(qū)C.沿河沿海地區(qū)D.南半球
11.對待人類留下的古文明遺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價值不高B.全面禁止參觀C.大力開發(fā)旅游D.修葺保護結合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人口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下圖為2014-2023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統(tǒng)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2014-2023年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4年B.2016年C.2021年D.2023年
13.影響2014-2023年我國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降低 B.人口死亡率降低C.人口出生率上升D.人口死亡率上升
2022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負增長。左圖為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部分數據統(tǒng)計圖,右圖為近十年中國人口普查數據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我國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區(qū)是( )
A.東北地區(qū)B.中部地區(qū)C.西部地區(qū)D.東部地區(qū)
15.近十年中國人口變化趨勢是( )
A.人口數量不斷減少B.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
C.2012年人口數量最多D.201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
近年來,我國人口發(fā)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qū)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讀“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人口數量及人口增長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6.由圖可知( )
A.西北地區(qū)人口增長率遠高于青藏地區(qū)B.北方地區(qū)人口增長率遠高于青藏地區(qū)
C.黑河—騰沖線以東人口密集D.黑河—騰沖線以西人口增長較慢
17.下列省區(qū)人口數量最多、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 )
A.藏B.黔C.浙D.閩
18.從最初的“獨生子女”政策到出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這表明( )
A.人口政策應與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相適應
B.我國無法解決面臨的人口問題
C.人口政策改變了我國人口空間分布
D.人口政策應與居民的生育觀念相悖
2023年夏天,以“村超”“村BA”為代表的村賽火爆全網?!按宄笔琴F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舉辦的“和美鄉(xiāng)村足球超級聯(lián)賽”,它以獨特的鄉(xiāng)土味,讓足球賽場變成了各民族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團結的大舞臺。完成下面小題。
19.村超賽場上的標語寫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下列表述符合其寓意的是( )
①各民族不論其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②各民族應當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
③各民族應當相互尊重各自的風俗習慣 ④各民族要全面適應漢族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關于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的表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特點
B.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
C.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
D.各民族均勻分布
西安,作為中國的古都,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市旅游業(yè)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完成下面小題。
21.西安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
①西安鼓樂②潑水節(jié)③秦腔④中華老字號同盛祥牛羊肉泡饃制作技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西安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旅游業(yè),有助于( )
A.提升旅游文化內涵B.打造旅游現代風格
C.發(fā)揮傳統(tǒng)工業(yè)優(yōu)勢D.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
東北地區(qū)是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地區(qū)之一,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23.結合赫哲族傳統(tǒng)服飾圖分析,該民族的主要農業(yè)生產活動是( )
A.放牧B.耕種C.捕魚D.伐木
24.仙人柱是鄂倫春族的傳統(tǒng)民居。結合圖片分析,該民族所在地區(qū)( )
A.森林資源豐富B.地處長白山脈C.適宜種植甘蔗D.高大雪山連綿
25.圖中所示東北地區(qū)的民族分布特點是( )
A.滿族集中分布在長白山脈B.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C.遼寧省沒有少數民族分布D.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第Ⅱ卷
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我國島嶼眾多,⑦____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它西隔海峽與____省相望。(4分)
(2)民俗體驗游已經成為旅游行業(yè)中的生力軍。在DEFG所代表的四省區(qū)中,品湘味兒、湘情和湘風應到____。(填字母)(2分)
(3)我國鄰國眾多,陸上鄰國②____,與該國相比,我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性體現在____。(4分)
27.讀“中國部分省級行政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省級行政區(qū)域:B省____(全稱);A省____(簡稱);D省____(行政中心)。(6分)
(2)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huán)抱的____海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____海峽是我國的兩大內海。(4分)
(3)“滬昆”高速鐵路中的“滬”指____(填序號)。(2分)
(4)成語“秦晉之好”中的“秦”和“晉”分別是( )(2分)
A.陜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B.陜西省和山西省
C.山西省和河南省D.河南省和湖北省
28.2021年5月11日發(fā)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全國人口的1/3,“銀發(fā)潮”將對經濟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圖左是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qū)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指區(qū)域內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況示意圖(其中實心圓圈表示人口增加,空心圓圈表示人口減少,圓圈的大小表示增減的多少);圖右為“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圖中,遼寧省的常住人口呈____(增加/減少)趨勢。(2分)
(2)圖中城鎮(zhèn)化率最低的直轄市是____(填簡稱)。(2分)
(3)圖中,我國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主要位于____(地形區(qū)名稱)。(2分)
(4)“銀發(fā)潮”是指當前我國人口____現象。(2分)
(5)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政策經歷多次調整,從最初的獨生子女政策,到2021年的三孩生育政策,這表明我國的人口政策____(填字母)。(2分)
A.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B.無法解決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
C.與居民生育觀念的變化相適應D.始終堅持鼓勵生育
29.【研學旅游】(16分)
主題暢游大美中國共享文化盛宴
資料一2022年暑假期間,張華應邀參加“暢游大美中國共享文化盛宴”的研學旅游活動。讓我們跟隨張華來一場“云參觀”,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資料二下圖為“研學旅游線路圖”。
思考完成:
(1)讀圖,分別寫出研學旅游線路的起點和終點所在省區(qū)的全稱、簡稱及行政中心。(6分)
(2)到達B省區(qū),看到當地人正在舉行盛大的群眾性集會,觀賞到賽馬、射箭、摔跤等比賽。請說出該節(jié)日的名稱及所屬的少數民族。(2分)
(3)旅途中拍攝了三幅特色民居照片,請你任選一幅說出該民居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4分)
(4)研學活動中,張華感受到了祖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幅員遼闊的國家。請分析中國海陸位置的優(yōu)越性。(4分)
參考答案
1.C 2.D 3.A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我國主要位于北溫帶,少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沒有寒帶分布,A、B錯誤;我國是海陸兼?zhèn)涞拇髧?,利于發(fā)展陸上和海上貿易,C正確;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D錯誤。故選C。
2.由題可知,利用深遠海優(yōu)質海水,養(yǎng)殖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魚等名貴魚種,被稱為“移動的海洋牧場”,我國發(fā)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A、B、C錯誤,D正確。故選D。
3.結合所學知識,“休漁期”是指每年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禁止任何人在規(guī)定的海域內捕撈作業(yè),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其主要目的是保護漁業(yè)資源。A正確,B、C、D錯誤。故選A。
4.A 5.D 6.B
【解析】4.我國的海域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讀圖可知,我國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排除BCD,故選A。
5.讀圖可知,我國的領土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圖中丁,排除ABC,故選D。
6.珊瑚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海域,海水過深不易存活,22~28℃是最適宜生存的溫度,滿足以上條件,珊瑚才能繁茂生長,建造珊瑚礁。根據材料可知,珊瑚主要生活在5°N-10°N之間,主要位于熱帶淺海,排除ACD,故選B。
7.B 8.A
【解析】7.讀圖可知,①是維吾爾族的圖片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區(qū)域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行政中心烏魯木齊,A錯誤;②是傣族的圖片和云南省的區(qū)域圖,云南省簡稱云或滇,行政中心是昆明,B正確;③是蒙古族的圖片和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區(qū)域圖,內蒙古自治區(qū)簡稱內蒙古,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C錯誤;④是朝鮮族及吉林省的區(qū)域圖,吉林省簡稱吉,行政中心長春,D錯誤。故選B。
8.①是維吾爾族,其民族節(jié)日是手鼓舞、開齋節(jié)等,A正確;②是傣族,民族節(jié)日是潑水節(jié)、火把節(jié)、孔雀舞等,B錯誤;③是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是傳統(tǒng)的蒙古族節(jié)日,喜歡騎馬和摔跤,C錯誤;④是朝鮮族,朝鮮族喜歡跳板,D錯誤。故選A。
9.B 10.C 11.D
【解析】9.據材料可知,三星堆遺址位于我國四川省,四川省簡稱川或蜀,B正確;滇是云南省的簡稱,隴是甘肅省的簡稱,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簡稱,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從緯度位置看,世界古文明分布區(qū)主要位于中低緯度地區(qū),A錯誤;從地形看,世界古文明分布區(qū)主要位于平原地區(qū),B錯誤;據圖可知,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發(fā)源地,所以世界古文明分布區(qū)主要位于沿河沿海地區(qū),C正確;從北半球位置看,世界古文明分布區(qū)主要位于北半球,D錯誤。故選C。
11.人類留下的古文明遺產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A錯誤;人類留下的古文明遺產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全面禁止參觀不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B錯誤;大力開發(fā)旅游不利于對古文明遺產的保護,C錯誤;對古文明遺產,應該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做到修葺保護相結合,D正確。故選D。
12.C 13.A
【解析】12.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由圖可知,2014~2021年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都大于0,人口數量持續(xù)增加,而2022年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小于0,人口數量減少,所以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3.由圖可知,2014-2021年我國人口數量增長緩慢,到2022年甚至出現負增長,主要是因為出生率降低,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4.D 15.B
【解析】14.由圖可得,我國東部地區(qū)人口占39.93%,西部地區(qū)人口占27.12%,東北地區(qū)人口占6.98%,中部地區(qū)人口占25.83%,因此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區(qū)是東部地區(qū),D正確,排除ABC,故選D。
15.讀圖可知,近十年中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2022年年人口稍有下降,A錯誤;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B正確;2021年人口數量最多,2012年人口最少,C錯誤;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2022年最低,D錯誤。綜上所述,排除ACD,故選B。
16.C 17.C 18.A
【解析】16.讀圖可知,西北地區(qū)人口增長率19%和14%,低于青藏地區(qū)22%,A錯誤;北方地區(qū)人口增長率12%,低于青藏地區(qū),B錯誤;黑河—騰沖線以東人口密集,C正確;黑河—騰沖線以西人口增長較快,D錯誤;綜上所述,ABD錯誤,故選C。
17.藏代表的西藏自治區(qū),人口數量少于5000萬,自然增長率22%;黔代表的貴州省,人口數量少于5000萬,自然增長率11%;浙--浙江省,人口數量5000萬-1億,人口自然增長率19%;閩代表的福建省人口數量少于5000萬,自然增長率13%;所以口數量最多、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浙代表的浙江省,排除ABD,故選C。
18.我國從最初的“獨生子女”政策到出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說明人口的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相適應,A正確;可以緩解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B錯誤;人口政策不能改變人口分布特點,C錯誤;政策的調整是依據我國人口出現的問題而制定的,居民積極響應,D錯誤;綜上所述,BCD錯誤,故選A。
19.A 20.D
【解析】19.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貫徹國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一律平等、應當相互尊重各自的風俗習慣、應當相互尊各自的文化信仰,①②③正確;應尊重各民族生活方式,而不是全面適應漢族的生活方式,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
20.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居住”,A正確;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qū),B正確;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qū),C正確;各民族分布不均,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D。
21.D 22.A
【解析】21.西安鼓樂、秦腔、中華老字號同盛祥牛羊肉泡饃制作技藝,都是西安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①③④正確,潑水節(jié)是云南傣族的傳統(tǒng)風俗,②錯誤。故選D。
22.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于提升旅游文化內涵,形成特色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A正確;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傳統(tǒng)文化資源,B錯誤;山西省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旅游業(yè),并不能發(fā)揮傳統(tǒng)工業(yè)優(yōu)勢,C錯誤;高新技術產業(yè)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科技人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關,D錯誤。故選A。
23.C 24.A 25.B
【解析】23.讀圖可知,赫哲族傳統(tǒng)服飾是赫哲族魚皮套裝,說明該民族的主要農業(yè)生產活動是捕魚,C正確;不能反映出放牧、耕種、伐木,ABD錯誤;故選C。
24.讀圖可見,民居周邊都是高大的樹木,可知鄂倫春族所在地區(qū)森林資源豐富,A正確;從左圖可見,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B錯誤;甘蔗是南方糖料作物,不適合在東北地區(qū)種植,C錯誤;海拔不是很高,夏季溫度較高,沒有雪山連綿,D錯誤。故選A。
25.讀圖,滿族在東北地區(qū)分布較廣泛,赫哲族相對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A錯誤;東北地區(qū)的民族分布較廣泛,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B正確;遼寧省有少數民族分布,C錯誤;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26.(1)臺灣福建
(2)D
(3)菲律賓俄羅斯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與俄羅斯相比,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處于北溫帶地區(qū),少數地區(qū)處于熱帶,光熱條件好。
【分析】本大題以中國地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中國的地理位置、鄰國和省級行政區(qū)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區(qū)域認知的地理素養(yǎng)。
【詳解】(1)我國幅員遼闊,陸地總面積達96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同時又是海洋大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從南到北依次頻臨C南海、B東海、黃海和A渤海,其中渤海是我國的內海,另外瓊州海峽也是我國的內海。
(1)讀圖結合所學, ⑦是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它西隔臺灣海峽與我國福建省相望;我國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2)讀圖結合所學,D為湖南省,E為內蒙古自治區(qū),F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G為西藏自治區(qū)。在四省區(qū)中,品湘味兒、湘情和湘風應到D,湖南簡稱“湘”。
(3)讀圖結合所學,我國陸上鄰國有14個國家,其中②是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我國與俄羅斯相比,我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性體現在: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光熱條件好;而俄羅斯緯度較高,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寒冷,不利于農業(yè)發(fā)展和人口居住。
27.(1)黑龍江省桂昆明
(2)渤瓊州
(3)④
(4)B
【分析】本大題以中國部分省級行政區(qū)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省級行政區(qū)域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我國的內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
【詳解】(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B省為黑龍江省,簡稱為黑,行政中心為哈爾濱;A省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為桂,行政中心南寧;D省為云南省,簡稱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
(2)據所學知識可知,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huán)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兩大內海。
(3)據所學知識可知,“滬昆”高速鐵路中的“滬”指的是④上海市?!皽ァ备咚勹F路是上海到昆明的高速鐵路。
(4)據所學知識可知,陜西省的簡稱為陜或秦,山西省的簡稱為晉,所以成語“秦晉之好”中的“秦”和“晉”分別是陜西省和山西省,B正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簡稱是寧,A錯誤;河南省的簡稱是豫,湖北省的簡稱鄂,CD錯誤。故選B。
28.(1)減少(2)渝(3)青藏高原(4)老齡化(5)A
【分析】本題以我國目前的人口問題為背景,涉及省區(qū)人口的變化、城市化狀況、人口分布、老齡化、人口政策等相關知識,考查對圖表信息的閱讀與獲取能力,知識的調動和運用能力。
【詳解】(1)由圖可知,遼寧是空心的圓點,常住人口呈減少趨勢。
(2)圖中城鎮(zhèn)化率最低的直轄市是重慶,簡稱渝,城鎮(zhèn)化率接近50%,上海、北京、天津都超過70%。
(3)由右圖可知,我國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區(qū),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4)“銀發(fā)潮”是指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
(5)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政策經歷多次調整,從最初的獨生子女政策,到2021年的三孩生育政策,表明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根據人口的發(fā)展狀況及時進行人口政策的調整。A正確;人口政策的調整可以有效應對我國的人口問題,B錯誤;人口政策的調整不是根據居民的生育觀念而變化,C錯誤;我國并沒有始終堅持鼓勵生育,D錯誤;故選A。
29.(1)起點:山西省,晉,太原。終點:海南省,瓊,??凇#?分)
(2)那達慕大會,蒙古族(2分)
(3)①是蒙古包,當地干旱少雨草原廣闊,蒙古包便于拆裝,適合游牧;②是竹樓,氣候濕熱,有利于通風散熱,防潮排水;③是窯洞,冬暖夏涼,造價低廉堅固耐用。(4分)
(4)我國海陸兼?zhèn)?,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同時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對外往與合作;我國陸上疆界長,鄰國多,利于發(fā)展邊境貿易。(任答2點,每點2分,共4分)
【分析】本題以中國省區(qū)分布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我國省份的簡稱、少數民族的風俗、聚落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中國海陸位置的優(yōu)越性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
【詳解】(1)如圖所示,起點位于山西省,簡稱晉;終點在海南省,簡稱瓊。
(2)B省區(qū)是內蒙古自治區(qū),賽馬、射箭、摔跤等比賽屬于那達慕大會的傳統(tǒng)比賽項目,是蒙古族傳統(tǒng)盛大的節(jié)日。
(3)圖①是蒙古包,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蒙古包便于拆卸,這反映了當地逐水草而居的特點;圖②是竹樓,位于云南省,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氣候濕熱,底層鏤空是為了防潮防蟲;圖③是窯洞,位于陜西省,黃土土質疏松,直立性強,降水日數相對較少,適合建窯洞。
(4)我國海岸線漫長,內陸面積廣大,海陸兼?zhèn)洌衫寐L的海岸線發(fā)展海洋事業(yè),同時海上交通便利,可發(fā)展港口及海運,有利于對外往與合作;我國陸上疆界長,鄰國多,利于與周邊國家發(fā)展邊境貿易。

相關試卷

[地理]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01(人教版(2024)):

這是一份[地理]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01(人教版(2024)),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期末綜合學習模擬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期末綜合學習模擬卷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湘教版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期中模擬】(湘教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 期中模擬熱身卷2.zip

【期中模擬】(湘教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 期中模擬熱身卷2.zip

【期中模擬】(湘教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 期中模擬熱身卷1.zip

【期中模擬】(湘教版)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學期 期中模擬熱身卷1.zip

(2023春)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級下冊-黃岡360°定制密卷_第一次月考密卷

(2023春)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級下冊-黃岡360°定制密卷_第一次月考密卷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答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