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共48分)
1.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說法錯誤的是( )
A.體細胞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B.植物組織培養(yǎng)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是無性繁殖
C.植物快速繁殖技術有保持植物原有遺傳特性,繁殖速度快的特點
D.高度分化的細胞只有處于離體狀態(tài)時才有可能表現(xiàn)出全能性
2.光是綠色植物正常生命活動的必須條件,植物吸收不同顏色(波長)的光可產生不同的效果。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布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和液泡中的色素可以影響葉片顏色
B.植物體接收紅外光時,植物的生命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C.離體葉綠體懸浮液在適當條件下照紅光會發(fā)生放氧反應
D.藍光能參與光合作用,也可作為信號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
3.細胞之間的連接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包括封閉連接、錨定連接和通訊連接。其中,緊密連接是封閉連接的典型,細胞膜之間通過某些物質的特異性結合進行連接;錨定連接包括橋粒與半橋粒,通過其中的中間纖維進行連接;通訊連接則是通過通訊通道等通訊方式進行連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緊密連接中進行連接的“某些物質”指的是細胞膜表面的磷脂分子
B.錨定連接是上述三種連接方式中最穩(wěn)定的一種
C.地衣的細胞間的胞間連絲屬于通訊連接的結構
D.藍細菌體內通過緊密連接的方式保證了其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4.某細胞在分裂過程中,若共用一個著絲點的兩條染色單體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不可能是因為發(fā)生了( )
A.基因突變
B.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
C.染色體數目變異
D.染色體結構變異
5.為滿足人們對雞蛋的需求,人工選擇培育出了產蛋量高的蛋雞,蛋雞與原種群個體仍可交配繁殖并產生可育后代。生產實踐中發(fā)現(xiàn)冬季延長光照時間能增加雞的產蛋量,養(yǎng)雞場采用晚上補充光照的方法來提高產蛋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人工選擇淘汰產蛋量低的個體可引起雞種群的進化
B.延長光照時間會導致與產蛋有關的基因發(fā)生突變
C.蛋雞與原種群沒有生殖隔離,但可能存在地理隔離
D.人工選擇的方向可決定雞進化的方向
6.普通小麥的單倍體含有三個染色體組,有21條染色體。雜交小麥是一種人工培育的植物,由不同的小麥品種或物種交配而產生。比如為了改良小麥品種,育種工作者將黑麥(2N=14)與普通小麥雜交,再將F1幼苗進行低溫處理、篩選可獲得可育的雜交小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普通小麥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2條
B.雜交小麥在減數分裂時可形成28個四分體
C.雜交小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含16個染色體組
D.普通小麥與黑麥不是同一物種,兩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7.S型肺炎鏈球菌的某種“轉化因子”可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研究“轉化因子”化學本質的部分實驗流程如圖所示,細胞提取物來自于S型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向細胞提取物中加入不同的酶利用了“加法原理”
B.實驗現(xiàn)象中①⑤兩組不出現(xiàn)了S型菌
C.實驗中加酶處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底物完全水解
D.本實驗能證明肺炎鏈球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8.“熱習服”是指在高溫環(huán)境的反復刺激下,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水鹽平衡調節(jié)和心血管功能得到了改善,熱應激的適應能力逐步增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從低溫環(huán)境進入高溫環(huán)境,“熱習服”的人和普通人一樣,都比低溫環(huán)境下散熱少
B.“熱習服”鍛煉者在鍛煉過程中,血漿滲透壓增加的時候,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進入低溫環(huán)境中,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來減少散熱,增加產熱,達到新的平衡
D.“熱習服”鍛煉之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調節(jié)更靈敏,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
9.人體如果感染了釀膿鏈球菌,會引起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這種細菌的一種物質與心臟瓣膜上的一種物質成分非常相似,所以當人體針對釀膿鏈球菌發(fā)生免疫應答之后,產生的抗體在與該細菌結合的同時,也會攻擊心臟瓣膜,導致人患風濕性心臟病。關于上述現(xiàn)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常人體的心臟瓣膜會作為抗原引起免疫應答,產生特異性抗體
B.因為抗體會誤傷正常組織,所以風濕性心臟病屬于過敏反應
C.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設法增強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D.釀膿鏈球菌引起咽炎、扁桃體炎時某些白細胞正在吞噬病原體
10.由于肝臟器官的短缺,肝細胞移植被作為肝移植的替代策略。用海藻酸鹽微膠囊包裹可增殖人肝細胞獲得類器官(ELO),并用于移植是治療肝衰竭的一種有前途的策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供體肝組織需先用胰蛋白酶將其分散,再進行原代培養(yǎng)
B.開放式培養(yǎng)肝細胞,有利于細胞代謝產生CO2及時溢出
C.異體移植細胞會發(fā)生免疫排斥,用海藻酸鹽包裹有利于形成免疫保護屏障
D.若ELO與空微囊治療組的效果相當,可證明微膠囊包裹不影響肝細胞功能
11.大熊貓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大熊貓可以利用自己的尿液來標記領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大熊貓以竹子為食,大熊貓吃進去竹子的量即為其總次級生產量
B.大熊貓以肉為食進化為以竹子為食,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定向的改變
C.大熊貓用尿液在其生活領地周邊做標記以警示同類,這屬于化學信息
D.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以改善大熊貓的棲息環(huán)境,可以提高大熊貓的環(huán)境容納量
12.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tǒng)也就是稻田養(yǎng)魚,是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保護試點項目。該系統(tǒng)通過“魚食昆蟲雜草一魚糞肥田”的方式,使系統(tǒng)自身維持正常循環(huán)。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稻田養(yǎng)魚模式實現(xiàn)了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不需要外界提供肥料
B.稻魚共生系統(tǒng)比普通稻田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能量傳遞效率高
C.稻田養(yǎng)魚模式可增強土壤肥力,實現(xiàn)系統(tǒng)內部的廢棄物資源化
D.稻魚共生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可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
13.下列有關生態(tài)學內容及生態(tài)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tài)學和系統(tǒng)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產力或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B.土壤的結構和化學成分決定了在這一區(qū)域內定居和繁衍的植物和動物的種類,說明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C.在農村綜合發(fā)展型生態(tài)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還未成熟時就將果穗和秸稈一起收獲,直接作為牛羊的青飼料,稱為青貯
D.生態(tài)足跡是指維持某一人口單位所需的生產資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積,而碳足跡中不包括水域(海洋)面積
14.健康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為人類提供可持續(xù)的服務,且具有較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受到外界干擾時能夠較快地恢復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關于生態(tài)平衡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其結構基本保持穩(wěn)定
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越多,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就越強
C.生物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穩(wěn)定
D.處于平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生產量和分解量基本相等
15.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機遇和財富,也給帶來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轉基因植物只要不食用,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B.治療性克隆不會面對倫理問題,應大力支持
C.生殖性克隆是以獲得人體器官為目的,應給予支持
D.生物武器具有傳染性和無差別殺傷的特點,應全面禁止
16.植物組織培養(yǎng)是將植物組織或細胞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然后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使其形成完整植株的過程。植物組織培養(yǎng)有多種形式,如原生質體培養(yǎng)、懸浮細胞培養(yǎng)、花藥培養(yǎng)、組織培養(yǎng)、器官培養(yǎng)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愈傷組織培養(yǎn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進行植物體細胞雜交時,需要經歷原生質體的培養(yǎng)階段
B.對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進行培養(yǎng)時,都用到了固體培養(yǎng)基
C.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脫分化和再分化階段,培養(yǎng)條件沒有差異
D.動物細胞培養(yǎng)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最終的目的都是獲得完整個體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本題6分)為了更好的了解雜交水稻,小明與家人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的家鄉(xiāng)——湖南,參觀了“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如圖1表示水稻幼苗的某些生理過程,圖2為甲、乙兩種不同品質的水稻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圖。
(1)圖1中的②表示植物的 作用,可以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2)圖1中雜交水稻細胞內始終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 作用,該生理活動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
(3)圖2中光照強度為d時,甲光合作用的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的速率。
(4)小明查閱相關資料,當地白天的光照強度主要在圖2中c~d之間。依據圖2中曲線分析,甲、乙兩種不同品質的水稻,你推薦當地農民伯伯種植 種水稻。
18.(本題8分)請仔細閱讀以下資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大熊貓的基因組測序,發(fā)現(xiàn)大熊貓的體細胞共有21對染色體,2萬多個基因,它的性別決定與人類相似。
材料二:將同一品種的玉米種子分成兩等份,分別種植在兩塊肥力不同的地里,結果在較肥沃那塊地里的玉米莖稈明顯高于另一塊地里的玉米莖稈。
材料三:融水沙田柚香甜可口、汁多脆嫩,還具有健胃、化痰、養(yǎng)顏等功效。
(1)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 。大熊貓的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 條;精子中性染色體的組成是 。
(2)材料二中,由于土壤肥力不同而導致兩塊地里的玉米莖稈高度不同,這樣的現(xiàn)象 (屬于|不屬于)變異, (能|不能)遺傳給后代。
(3)材料三中,為保持沙田柚的優(yōu)良性狀,生產上常用 的方式繁殖,該繁殖方式需將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貼合在一起,以保證成活率。沙田柚的優(yōu)良性狀主要由 控制的。
19.(本題10分)細胞因子風暴綜合征是指免疫系統(tǒng)產生過多炎癥信號,有時會導致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一組相關疾病。當病人體內的免疫效應細胞被過度激活,細胞因子會大量釋放,而細胞因子會引起引發(fā)炎癥,使人體腫脹、疼痛、發(fā)熱甚至引發(fā)休克?;卮鹣铝袉栴}:
(1)病原體入侵人體,首先需要突破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如皮膚表面的黏膜)和化學防御(如 )。
(2)若該病原體已經感染過人體,記憶B細胞再次接觸該病原體時,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 細胞和 細胞。此外,被感染的體細胞還會釋放 刺激周圍細胞產生抑制病毒復蛋白質。
(3)細胞因子風暴導致人體腫脹是因為炎癥使毛細血管的 升高,同時細胞因子風暴還會導致一氧化氮的大量釋放,一氧化氮具有促進血管擴張的作用。據上述信息推測細胞因子風暴引發(fā)人體休克的原因是 。
(4)臨床上可使用 激素來治療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風暴綜合征是一種 。
A.過敏反應 B.免疫缺陷病 C.自身免疫病
20.(本題16分)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的荒蕪地區(qū)。隨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北大荒變成了現(xiàn)今的北大倉。北大荒的興凱湖是世界上不多見的森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東方白鸛、興凱赤松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丹頂鶴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水生植物等為食。
回答下列問題:
(1)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的過程屬于 演替;當荒蕪地區(qū)演替至草本和灌木階段時,草本植物的數量減少,其原因是 。
(2)在興凱湖中的丹頂鶴和魚之間的種間關系為 。某興趣小組在分析水草→草魚→丹頂鶴這條食物鏈時,發(fā)現(xiàn)該草魚和丹頂鶴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并不符合10—20%。原因是:①能量傳遞效率是 之間;② 。
(3)若要調查興凱湖的東方白鸛的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為 ,東方白鸛性寧靜而機警,不容易再次被捕捉,估算出的種群密度較實際值 。直接決定東方白鸛的種群密度大小的種群特征是 。
(4)興凱赤松是生長在湖崗上的常綠針葉樹,具有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若要研究興凱赤松的 ,通常要研究其在興凱湖區(qū)域內出現(xiàn)的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興凱湖濕地頂極群落的形成,主要是由該處的 決定的。
21.(本題12分)在免疫學、傳染病、癌癥生物學和再生醫(yī)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免疫缺陷小鼠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模型工具。某科研小組計劃利用CRISPR/Cas9 基因組編輯系統(tǒng)定向敲除基因來培養(yǎng)免疫缺陷小鼠。CRISPR/Cas9 基因組編輯系統(tǒng)由向導RNA(sgRNA)和Cas9 蛋白組成,向導RNA識別并結合靶基因DNA,蛋白切斷雙鏈形成兩個末端。這兩個末端通過“斷裂修復”重新連接時通常會有個別堿基對的插入或缺失,從而實現(xiàn)基因編輯?;卮鹣铝袉栴}:
(1)利用基因工程敲除小鼠的 基因需要如下操作,第一步:根據 的已知序列設計對應的片段;第二步:構建含有對應 片段的表達載體和 蛋白基因的表達載體;第三步:將上述兩種表達載體的體外轉錄產物和 導入小鼠的 細胞。
(2)體外培養(yǎng)獲得的敲除了 基因的胚胎需要移植到受體子宮內發(fā)育成個體,外來胚胎能在受體子宮內存活的理論基礎是 。
(3)若想要獲得遺傳背景完全相同的免疫缺陷小鼠,可以通過 技術獲得小鼠,該技術屬于 (填“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該技術的操作對象一般是 時期的胚胎。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共48分)
1-5.BBCCB
6-10.CDBDD
11-15.ACBBD
16.A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每空1分,6分)(1)蒸騰
(2) ①呼吸作用(2分) 能量
(3)大于
(4)甲
18.(8分)(1) DNA和蛋白質(2分) 21 X或Y
(2) 屬于 不能
(3) 嫁接 基因
19.(每空2分10分)(1)油脂、胃酸
(2) 效應B細胞 記憶細胞 干擾素(1分)
(3) 通透性(1分) 細胞因子風暴導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氧化氮的大量釋放,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導致休克
(4) 糖皮質激素 C
20.(每空1分16分)(1) 次生 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在爭奪陽光的競爭中更占優(yōu)勢,導致草本植物大部分被淘汰(2分)
(2) 種間競爭和捕食(2分) 相鄰營養(yǎng)級間 草魚的能量還可以流到其他生物,丹頂鶴的能量還可以來自其他生物(2分)
(3) 標記重捕法 偏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2分)
(4) 間接 生態(tài)位 平均溫度和年降雨量(2分)
21.(每空2分12分)(1) 基因 受精卵
(2)受體子宮一般不會對外來胚胎產生免疫排斥反應
(3) 胚胎分割 無性生殖 桑葚胚或囊胚
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學年安徽阜陽臨泉縣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田家炳實驗中學)(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生物2024~2025學年安徽阜陽臨泉縣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田家炳實驗中學解析版pdf、生物2024~2025學年安徽阜陽臨泉縣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田家炳實驗中學原題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績溪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績溪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圖Ⅰ表示某動物細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