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陳述的生活事例中都涉及“快”字,其中指加速度的是( )
A. 從溫州到杭州,如果乘動車很“快”就能到達
B. 在 110 米欄比賽中劉翔是選手中最“快”的
C. 運用 ABS 新技術,既能保證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的安全,又能使汽車很“快”停下來
D. 協(xié)和式客機在 20000m 高空飛得很“快”
2.如圖所示,“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象、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的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飛奔的駿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穩(wěn)穩(wěn)地踏在飛燕上,是因為馬的重心位置和飛燕(視為質點)在一條豎直線上。下列關于重力和重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到重力作用
B. 這件藝術品的重力大小總是恒定的
C. 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 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體上
3.2023年哈爾濱冰雪運動火遍全國,家長們紛紛帶著小孩前往體驗。如圖所示,一兒童坐在雪橇上,雪橇在與豎直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動了一段距離l。此過程中拉力F對雪橇做的功為( )
A. FcsθlB. FsinθlC. FlsinθD. Flcsθ
4.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從跳臺跳起到落下,以跳臺的水平面為零勢能面,該運動員的動能與重力勢能是如何變化的( )
A. 動能:一直減?。恢亓菽埽阂恢痹龃?br>B. 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
C. 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D. 動能:先增大后減?。恢亓菽埽合葴p小后增大
5.圖中的A、B、C和D球均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學生將足球踢向斜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球和斜面之間可能有彈力作用
B. B球和與C球間一定有彈力作用
C. 傾斜的細繩對D球可能有拉力作用
D. 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方向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6.電學實驗常常需要測量電壓、電流,如圖甲是用電壓表測量某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對應的示數(shù)(電壓小于3V),如圖乙是用電流表測量流過某條導線的電流對應的示數(shù)(電流小于1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壓表的精確度為0.1V,不需要估讀到0.01V
B. 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1.2V
C. 電流表的精確度為0.02A,需要估讀到0.001A
D. 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0.50A
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通過R1的電流是3A,已知R1=4Ω,R2=15Ω,R3=10Ω,則( )
A. 電路的總電阻是6ΩB. 通過R2的電流是4.5A
C. ab兩端的電壓是12VD. ac兩端的電壓是18V
8.大型商場或者大型超市為了方便顧客上下樓,都會安裝自動扶梯。如圖是一種無臺階式扶梯,將扶梯運送顧客上樓的過程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在這個過程中( )
A. 顧客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 顧客所受彈力是由于扶梯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 顧客隨自動扶梯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D. 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扶梯向下
9.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該物體( )
A. 第1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第2s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
C. t=1s時速度大小為2m/s
D. 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10.質量均為2kg的兩塊完全相同的磁體A、B緊緊吸在一起,疊放在地面上,如圖所示,磁體和地面之間無
磁力。當對磁體A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28N時,兩磁體恰好準備分離,重力加速度g=10m/s2。則以下
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B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大小為12NB. A、B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大小為0
C. 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40ND. 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12N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2分。
11.某同學在做“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1)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C.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各測出一組拉力與伸長量,可得出拉力與伸長量成正比
(2)如圖乙所示是某根彈簧所受拉力F與伸長量x之間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該同學用此彈簧制作成一把彈簧秤,某次測力時彈簧秤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則彈力大小為F= ______N。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8分。
12.如圖所示,一足球以速度v0=10m/s沿地面水平踢出,接下來足球在地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2s撞上球門柱,足球撞上球門柱時的速度大小為v1=5m/s,方向向右。足球與球門柱作用后反向彈回的速度大小為v2=5m/s,已知足球與門柱作用的時間0.1s,彈回過程加速度恒定。求:
(1)足球在地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2)足球在撞上球門柱彈回過程中加速度。
13.如圖所示,用跨過定滑輪的輕質細繩相連的A、B兩物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水平面上的A物塊的質量為4kg,B物塊的質量為1kg,繩與水平面夾角θ=30°,滑輪的摩擦不計,求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別是多少?(g取10m/s2)
答案解析
1.C
【解析】解:A、從溫州到杭州,如果乘動車很快就能到達,很快指動車速度大,故A錯誤;
B、在110m欄比賽中劉翔是選手中最快的,最快說明所用時間短,速度大,故B錯誤;
C、汽車剎車很快停下來,說明速度變?yōu)榱愕臅r間短,即剎車加速度大,因此“汽車很快停下來”中的“快”表示加速度,故C正確;
D、協(xié)和客機在20000m高空飛行得很快,中的“快”指速度大,故D錯誤。
故選:C。
正確理解加速度的含義,加速度和速度無關,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即速度的變化率大小的物理量,尤其是正確區(qū)分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速度、加速度的區(qū)別。
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對“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注意學習中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
2.D
【解析】解:A、物體是否受到重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地面附近一切物體無論處于何種運動狀態(tài),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在地球上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故重力G=mg不同,故B錯誤;
C、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豎直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的重力,當彈簧測力計和物體有加速度時,示數(shù)不等于物體的重力,故C錯誤;
D、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體上,故D正確;
故選:D。
物體是否受到重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在地球上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的重力;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體上。
本題考查重力和重心,知道重力的產(chǎn)生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C
【解析】解:拉力的功為W=Flcs(90°?θ)=Flsinθ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拉力與水平面成θ角,位移沿水平方向,根據(jù)做功公式作答。
注意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重力、摩擦力是否做功無關;要切實理解公式中θ的含義。
4.C
【解析】解:從跳臺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運動員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從最高點到接觸水面的過程中,運動員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根據(jù)動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結合運動的特點判斷即可。
本題主要把握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零。
5.B
【解析】解:A.假設A與斜面有彈力,則水平方向合力不為0,則小球不平衡,假設錯誤,因此A球和斜面之間沒有彈力作用,故A錯誤;
B.B球受重力,圓面給它的指向圓心的彈力和與它接觸的C球給它的沿他們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如果C球不給它沿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則不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故兩球間彈力的作用,故B正確;
C.假設傾斜的細繩有拉力,則水平方向合力不為0,不平衡,因此假設錯誤,故傾斜細繩對D球沒有拉力作用,故C錯誤;
D.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力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故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力方向垂直斜臺向左上方方向,故D錯誤。
故選:B。
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結合彈力的產(chǎn)生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主要考查接觸有無支持力和繩子有無彈力。
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反過來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是最近幾年高考常考的內(nèi)容,主要考查接觸有沒有支持力和接觸有沒有摩擦力,表現(xiàn)在此題的類型和判斷物體受力個數(shù)的問題上。
6.D
【解析】解:由圖示電壓表可知,其量程為3V,分度值為0.1V,這種量程需要估讀,指針指在12.0格位置,所以電壓表示為12.0×0.1V=1.20V;
由圖示電流表可知,其量程為0.6A,分度值為0.02A,這種量程不需要估計,指針指在25格處,所以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25×0.02A=0.50A,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根據(jù)電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關于電表的讀數(shù),要注意的是有些量程不需要估讀一位,有些量程要求估讀。
7.C
【解析】解:A.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阻特點可得電路中的總電阻是
R=R1+R2R3R2R3=4Ω+15×1015+10Ω=10Ω,故A錯誤;
B.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可知通過R2的電流是
I′=I?R3R2+R3=3×1015+10A=1.2A,故B錯誤;
C.ab兩端的電壓是
Uab=IR1=3×4V=12V,故C正確;
D.ac兩端的電壓是
Uac=IR=3×10V=30V,故D錯誤。
故選:C。
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電阻的特點分析;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特點計算;根據(jù)U=IR計算。
掌握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阻、電流的特點,能夠分清電路的結構是解題的基礎。
8.B
【解析】解:A、顧客所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故A錯誤;
B、彈力是由施力物體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顧客所受彈力是由于扶梯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B正確;
C、顧客與自動扶梯之間沒有相對滑動,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故C錯誤;
D、顧客有相對扶梯向下的運動趨勢,故顧客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扶梯向上,D錯誤。
故選:B。
明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不一定指向地心,也不一定垂直地面;知道彈力是由于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明確靜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知道靜摩擦力發(fā)生在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同時掌握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本題考查常見力的性質,要注意明確各力的性質,會分析它們的大小和方向。
9.C
【解析】解:A、第1s內(nèi)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第2s內(nèi)物體的速度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C、由圖可知,t=1s時速度大小為2m/s,故C正確;
D、物體的速度一直為正值,說明物體一直沿正方向運動,運動方向沒有發(fā)生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根據(jù)速度—時間圖像直接讀出物體的速度變化情況,從而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jù)速度正負表示速度方向,來分析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變化。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掌握速度—時間圖像的物理意義,知道在v?t圖像中,傾斜的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
10.D
【解析】解:AB、對A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F=mg+F吸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F吸=8N
故AB錯誤;
CD、對整體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F+FN=2mg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FN=12N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對AB物體,分別整體法和隔離法分析受力的情況,根據(jù)平衡方程列式求解。
本題考查受力平衡,學生需熟練的進行受力分析并列式求解,整體隔離中,隔離的物體盡可能受力分析簡單。
11.AC 200 2.70
【解析】解:(1)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否則彈簧會損壞,A正確;
彈簧的長度不等于彈簧的伸長量,伸長量等于彈簧的長度減去原長,B錯誤;
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要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使鉤碼的重力大小等于彈簧的彈力,要待鉤碼平衡時再讀數(shù),C正確;
應該用同一個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D錯誤。
(2)根據(jù)胡克定律F=kx可知,圖像的斜率大小等于勁度系數(shù),
根據(jù)圖乙可得勁度系數(shù)為k=105×10?2N/m=200N/m.
(3)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1N,指針在2.7,加上估讀位,故彈力大小為2.70N。
故答案為:(1)AC;(2)200;(3)2.70。
(1)根據(jù)彈簧的性質,結合實驗讀數(shù)的方法及控制變量法等分析;
(2)根據(jù)胡克定律分析求解;
(3)根據(jù)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規(guī)范進行讀數(shù),注意估讀位。
本題考查了“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熟悉彈簧測力計的特點,會讀數(shù)和用胡克定律求解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12.解:(1)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足球在地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
a1=v1?v0t1=5?102m/s2=?2.5m/s2
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向左;
(2)規(guī)定向左為正,足球在撞上球門柱彈回過程中加速度為
a2=v2?(?v1)t2=5?(?5)0.1m/s2=100m/s2
方向向左。
答:(1)足球在地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2.5m/s2,方向向左;
(2)足球在撞上球門柱彈回過程中加速度為100m/s2,方向向左。
【解析】(1)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求足球在地面上做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2)規(guī)定向左為正方向,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求足球在撞上球門柱彈回過程中加速度。
解答本題時,要明確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不僅要關注它們的大小,更要注意它們的方向。
13.解:以A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A受重力、支持力、繩子拉力、摩擦力.

B受力平衡,故:FT=mBg
對物體A受力分析并由平衡條件可得:mBgcs30°=f
FN+mBgsin30°=mAg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可得:f=5 3N,F(xiàn)N=35N
答: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別是35N和5 3N.
【解析】先以B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平衡條件求出繩子的拉力;
然后以A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根據(jù)平衡條件求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br>解決本題的關鍵能夠正確地進行受力分析,運用共點力平衡進行求解.

相關試卷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共2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連城縣第一中學高二(上)開學物理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福建省連城縣第一中學高二(上)開學物理試卷(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一中學高一(下)開學適應性練習物理試卷(含解析)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一中學高一(下)開學適應性練習物理試卷(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