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9分)
凋落物層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中一種獨特的結構層次,凋落物能夠有效地促進土壤的發(fā)育、維持土壤肥力、涵養(yǎng)水源,并在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養(yǎng)分平衡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吉林省東北部長白山北麓年平均氣溫4.9 ℃,年總降水量574.9 mm,森林覆蓋率81.4%,植被以云冷杉為主。下圖示意不同林地云冷杉林凋落物總量的月動態(tài)。完成下面兩題。
1.影響云冷杉林凋落物總量發(fā)生月動態(tài)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氣溫 ②風力 ③光照 ④水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2.云冷杉林凋落樹葉有利于( )
A.促進植被體內水分循環(huán)
B.減少植被體內養(yǎng)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發(fā)
D.降低森林火災發(fā)生概率
答案 B
角豆樹又稱長角豆,由于其用途廣、價值高而被叫作“黑色黃金”,一直在地中海沿岸種植,后來澳大利亞及美國加利福尼亞等地區(qū)也引種。近年來在我國很多地方開始引種。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3.下列有關角豆樹的生活習性的推測,說法正確的是( )
①冬季落葉 ②耐旱、耐火
③耐澇、耐貧瘠 ④根系發(fā)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4.我國下列地區(qū)最適合引種角豆樹的是( )
A.四川攀枝花干熱河谷
B.福建省武夷山地區(qū)
C.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qū)
D.陜西南部秦嶺地區(qū)
答案 A
金沙江干熱河谷山高谷深,南北連綿,平均蒸發(fā)量為降水量的3.76倍。生活在此地的人們過著自給自足、靠山吃山的生活。下圖示意金沙江北部干溫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熱河谷的植被演替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5.整個金沙江干熱河谷植被演替的主要趨勢是( )
A.多向進化 B.多向退化 C.單向進化 D.同向退化
答案 D
6.圖中甲地區(qū)內部干旱程度的差異主要取決于( )
A.土壤、水源 B.坡度、水源 C.海拔、植被 D.熱量、光照
答案 B
白馬雪山和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如下圖所示)。白馬雪山主峰為扎拉雀尼峰,海拔5 629米,目前仍有冰雪覆蓋,而其他山峰冰雪很少,曾經冰雪覆蓋的山頭,多數裸露,山頭呈現一些特色地貌。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為云南最高峰,海拔6 740米,周圍有13座海拔6 000米以上高峰在卡瓦格博峰周邊環(huán)繞。2022年7月某旅行者在游記中寫道:去梅里雪山的路上會經過白馬雪山,兩座雪山相比,梅里雪山欣賞冰雪景觀會更好。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7.關于兩座雪山所在區(qū)域地形特征及文中所指的山頭特色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該區(qū)域地形崎嶇、山河相間
②該區(qū)域海拔高,地形以高原為主
③山頭以U形谷為主
④山頭以角峰、冰斗、刃脊微地貌為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8.相比于梅里雪山,白馬雪山冰雪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低 B.海拔低
C.降水少 D.坡度大
答案 B
9.沿公路從德欽縣城至梅里雪山觀景臺僅約10千米,但幾乎所有的自駕游旅客反饋要走1個多小時,產生這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發(fā)生塌方、滑坡
B.此路段為單行線
C.坡度太大,汽車動力不足,速度慢
D.安全考慮,限速非常嚴格
答案 D
(2023長沙長郡中學月考四,3—4)1961—2020年,三江源地區(qū)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均呈現明顯增加趨勢。下圖示意1961—2020年三江源地區(qū)季節(jié)性凍土凍結初始日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10.影響三江源季節(jié)性凍土凍結初始日空間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海拔 B.緯度位置
C.植被覆蓋度 D.土層厚度
答案 A
11.有利于凍結初始日推遲的氣象條件是封凍期前 ( )
A.增暖、增濕
B.降溫、減濕
C.增暖、減濕
D.降溫、增濕
答案 A
硬葉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特有的植被類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數量稀少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存活并繁衍,成為該地區(qū)優(yōu)勢植被。川滇高山櫟是其建群種,從河谷至雪線均有分布,極低溫下仍終年常綠。下圖示意川滇高山櫟平均高度與海拔的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12.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前,其東南邊緣的優(yōu)勢植被最可能為( )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針葉林
C.常綠闊葉林 D.常綠硬葉林
答案 C
13.影響海拔3 200 m以下地區(qū)川滇高山櫟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A.人類干擾 B.熱量條件
C.河谷風速 D.水分條件
答案 A
非選擇題(共26分)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東側,屬祁連山支脈,平均海拔4 000米,夏季日月山東側降水多。青海湖在地質歷史時期曾作為黃河水系古布哈河—倒淌河的一個“過境湖”,后期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發(fā)生巨變。下圖示意青海湖周邊地形圖。
(1)分析夏季日月山東側降水多的原因。(4分)
(2)簡述日月山隆起對該地區(qū)水系特征的影響。(6分)
(3)分析倒淌河經常季節(jié)性干涸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 (1)山脈東側屬于季風區(qū),夏季風帶來較多的水汽;地處迎風坡,地形抬升明顯,降水多。
(2)倒淌河流向改變;黃河水系支流減少;黃河水系流域面積減小;布哈河、倒淌河由外流河變成內流河;青海湖由外流湖變成內流湖。
(3)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徑流量小且季節(jié)變化大;流程短,流域面積小,匯水量少;氣候干旱,蒸發(fā)強,且植被覆蓋率低,涵養(yǎng)水源能力差。
15.(2023湖南師大附中三模,1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烏魯木齊河發(fā)源于中國天山北坡中段,流域內有現代冰川、多年凍土和積雪,是典型的高寒山區(qū)流域。流域的干、濕季節(jié)分明,6—8月降水量占全年一半以上,而12月—次年2月降水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5%。據測量,近十年來,烏魯木齊河流域降水量不斷增加。下圖為烏魯木齊河部分流域冰川、凍土分布示意圖。
(1)描述圖中烏魯木齊河流域冰川和多年凍土的分布特征。(4分)
(2)指出烏魯木齊河干流水文特征在多年凍土區(qū)相對于在季節(jié)性凍土區(qū)的差異。(4分)
(3)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判斷烏魯木齊河流域范圍氣候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冰川多位于流域南部;多年凍土多分布在高海拔處,沿河彎曲。
(2)水量較小;斷流時間較長;含沙量較小;水位季節(jié)差異較小。
(3)暖濕化: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西風帶從大西洋上空帶來更多水汽,輸送到烏魯木齊河附近,從而使該地大氣降水增加;區(qū)域冰川加速融化,地區(qū)水循環(huán)活躍,使該地趨于暖濕化。
暖干化:長期來看,平均氣溫升高導致區(qū)域冰川、凍土消融殆盡,區(qū)域年均降水量可能會遠小于區(qū)域年均蒸發(fā)量,導致該河流域進一步暖干化。

相關試卷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一0過關檢測含答案:

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一0過關檢測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該機場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八過關檢測含答案:

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八過關檢測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圖示地區(qū)同城化演化過程中,“城中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并非“村中城”形成的原因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七過關檢測含答案:

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七過關檢測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東北地區(qū)人口密度的變化會導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五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五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四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四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二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二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一過關檢測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一過關檢測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