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每題2分)
下圖為某河流域等高線地形圖,甲、乙、丙為該河干流沿線三個地區(qū)。讀圖回答下列兩題。
1. 該流域早期開發(fā)中,植被破壞嚴重,會導致( )
A. 甲地區(qū)河水泛濫嚴重
B. 乙地區(qū)河流含沙量增多
C. 丙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
D. 全流域河流水污染嚴重
2. 下列關(guān)于該流域的治理措施,敘述合理的是( )
A. 甲地區(qū)修建大壩,改善航運
B. 乙地區(qū)修建大壩,調(diào)節(jié)徑流
C. 丙地區(qū)修建大壩,減輕洪澇
D. 全流域梯級開發(fā),保持水土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甲地區(qū)位于河流上游,植被破壞不會導致河水泛濫嚴重,A錯誤。植被破壞會導致乙地區(qū)河流含沙量增多,B正確。丙地區(qū)位于河流下游,地形以平原為主,水土流失不會嚴重,C錯誤。水污染嚴重的原因是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污水的排放,D錯誤。故選B。
【2題詳解】
在甲地區(qū)修建大壩,調(diào)節(jié)徑流,A錯誤。在乙地區(qū)修建大壩,改善航運,減輕洪澇,B錯誤。丙地區(qū)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不易修建大壩,C錯誤。全流域梯級開發(fā),保持水土,D正確。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河流的開發(fā)和治理等相關(guān)知識點。判斷出圖中甲乙丙分別處于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以及地形特征是解題的關(guān)鍵。
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旅游。下圖為該山區(qū)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⑥處為露營和觀景的備選地點。
3. 最適宜觀日出的地點是( )
A. ③B. ④C. ⑤D. ⑥
4. 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3. D 4. B
【解析】
【3題詳解】
5月初,全球非極晝區(qū)皆日出東北,因此地勢較高且東北方向沒有障礙物阻擋的地點最適宜觀日出;結(jié)合等高線地形圖和指北針,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地最適宜,③東北方向有陡崖遮擋,④東北方向有山峰遮擋,⑤東北方向由山峰和山脊遮擋。ABC錯誤,D正確;故選D。
【4題詳解】
露營地應(yīng)該遠離危險地段。②地地勢平坦開闊,且離河有些距離,避免山洪,比較適合露營。5月初我國東南部已經(jīng)進入雨季,降水較多,①地離河流太近,地勢低洼,一旦河水上漲可能被淹沒。③地處于陡崖下方,有落石危險。④地位于山頂附近,易受強風吹襲。ACD錯誤,B正確;故選B。
【點睛】露營營地的注意事項:近水:必須靠近水源地,如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的地方。但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或溪流邊,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fā)區(qū),因一旦下暴雨或上游水庫放水、山洪暴發(fā)等,就有生命危險。背風:在一些山谷、 河灘上,應(yīng)要選擇背風的地方扎營。同時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向。背風不僅是考慮露營,更適用于用火。遠崖: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方,以防有落石等危險。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qū),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等容易招至雷擊的地方。
2017年11月8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由上海出發(fā),為建設(shè)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做準備。下圖為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5. 擬建考察站( )
A. 緯度低于中山站B. 地處盛行西風帶
C 位于長城站西南D. 瀕臨大西洋
6. 考察船出發(fā)時( )
A. 南半球晝短夜長B. 地中海地區(qū)正值旱季
C. 華北地區(qū)冬小麥進入收獲季節(jié)D.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時針運動
7. 從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慮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 )
A. 一直向正東方向走B. 先向東南,再向東北走
C. 先向東南,再向西北走D. 先向東北,再向東南走
【答案】5. C 6. D 7. D
【解析】
【5題詳解】
中山站緯度低于70°N,擬建考察站緯度高于70°N,A項錯誤;擬建考察站地處極地東風帶,B項錯誤;擬建考察站更靠近南極點,位置在南,在擬建考察站所在的經(jīng)線和長城站所在的經(jīng)線之間做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判斷長城站在東,擬建考察站在西,綜上擬建考察站在長城站西南方向,C項正確;擬建考察站在180°附近,該區(qū)域為太平洋,D項錯誤。故選C。
【6題詳解】
考察船出發(fā)時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時南半球晝長夜短,A項錯誤;地中海地區(qū)為冬季,地中海冬季溫和多雨,B項錯誤;冬小麥的收獲時間為夏初,C項錯誤;北印度洋的洋流夏順冬逆,此時應(yīng)為逆時針轉(zhuǎn)動,D項正確。故選D。
【7題詳解】
地球上兩點間最短航線為球面最短距離,即經(jīng)過兩點的大圓的劣弧長度,甲乙兩地同處在同一緯線上,乙位于甲的東面,兩地在北半球且緯度較高,所以,經(jīng)過兩點間的大圓的劣弧偏向高緯彎曲。所以,從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是先向東北,后向東南走,D正確,ABC錯,故選D。
【點睛】北印度洋海區(qū)的洋流深受季風影響形成季風環(huán)流,其中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洋流順時針方向運動;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洋流逆時針方向運動。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8. 若陰影所示范圍是東半球,也是晝半球范圍,則下列地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
A. 剛果盆地B. 東北平原
C. 巴西高原D. 阿爾卑斯山脈
9. 若陰影所示范圍是地球上4月24日分布的所有范圍,則北京時間可能是( )
A. 4月24日8:00B. 4月25日20:00
C. 4月23日8:00D. 4月24日20:00
【答案】8. C 9. A
【解析】
【8題詳解】
東西兩半球的分界線是160°E和20°W,圖示范圍為東半球,則圖的左側(cè)經(jīng)度為20°W,右側(cè)經(jīng)度為160°E;東半球為晝半球即西半球為夜半球,剛果盆地在東半球,東北平原在東半球,巴西高原在西半球,阿爾卑斯山在東半球。C正確,ABD錯誤。故選C
【9題詳解】
若陰影所示范圍是地球上4月24日分布的所有范圍,即24日的范圍為12個時區(qū),跨經(jīng)度180°,則東十二區(qū)的區(qū)時應(yīng)為24日的12時,計算北京時間為24日8:00,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地方時一般是東早西晚,經(jīng)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經(jīng)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全球分為24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相差1小時。
“工業(yè)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fā)工業(yè)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shè)成臺階式的“梯田”,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qū)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0. 該市擬在圖示地區(qū)發(fā)展“工業(yè)梯田”的建設(shè),下列最合適的地點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1. 該市發(fā)展“T業(yè)梯田”建設(shè)的最主要目的是( )
①集約利用郊區(qū)荒山坡地②減輕城市環(huán)境污染③促進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④保護郊區(qū)耕地面積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題詳解】
“工業(yè)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fā)工業(yè)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shè)成臺階式的“梯田”,從圖中可以看出,①地坡度較小,海拔較低,適宜發(fā)展“工業(yè)梯田”,所以A正確。
【11題詳解】
該市發(fā)展“工業(yè)梯田”建設(shè)的最主要目的是集約利用郊區(qū)荒山坡地、保護郊區(qū)耕地面積,所以C正確。
讀圖完成問題。
12. 甲城位于乙城的( )
A. 東南方向B. 西南方向
C. 東北方向D. 西北方向
13. 如果甲城游客7時欣賞海上日出,則此刻乙城( )
A. 海上日落B. 晝短夜長
C. 明月當空D. 日已偏西
14. 與甲圖相比,乙圖( )
A. 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內(nèi)容詳盡B. 比例尺較小,表示的內(nèi)容詳盡
C. 比例尺較小,表示的內(nèi)容粗略D. 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內(nèi)容粗略
【答案】12. B 13. D 14. A
【解析】
【12題詳解】
根據(jù)圖中緯度變化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所以甲位于乙的南方。根據(jù)圖中經(jīng)度變化可知,甲介于115°E~120°E,乙介于120°W~130°W,兩地經(jīng)度之和大于180°,所以甲位于乙的西方。綜合分析,甲位于乙的西南方,故選B。
【13題詳解】
7時欣賞海上日出,日出時刻晚于當?shù)?點,表明當?shù)貢兌桃归L,所以太陽直射北半球,所以乙城晝長夜短。甲位于東八區(qū),乙位于西八區(qū),甲地為7時,乙地區(qū)時大約在15時前后(上一天),此時日已偏西。D正確,ABC錯。故選D。
【14題詳解】
在甲圖中,經(jīng)線跨5個緯度對應(yīng)的實際距離約為555km,該實際距離在甲圖中對應(yīng)的圖示距離記為a(可以在圖中通過尺子量?。T谝覉D中,經(jīng)線跨5個緯度對應(yīng)的實際距離依然約為555km,該實際距離在乙圖中對應(yīng)的圖示距離記為b(可以在圖中通過尺子量?。瑢Ρ瓤芍?,a小于b,即表明相同的實際距離下,乙圖中對應(yīng)的圖上距離更長,由于比例尺=圖示距離/實際距離,所以乙圖的比例尺更大,表示的內(nèi)容越詳細,故選A。
【點睛】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地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實地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略。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家鄉(xiāng)地理考察活動并繪制了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圖中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對高差可能是( )
A. 500mB. 600mC. 700mD. 800m
16. 圖中MNPQ四處河段中,水流最緩慢的是( )
A. N處B. M處C. Q處D. P處
【答案】15. B 16. D
【解析】
【分析】
【15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最低處位于圖的下方,海拔100—200米;最高處位于圖的左上方,海拔700—800米。則圖中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對高差為500—700米。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6題詳解】
地形越平坦,水流速度越慢;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稀疏,地形越平坦。四地相比,P處等高線最稀疏,故選D。
【點睛】本題重點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與等高線計算基礎(chǔ)知識,較容易。
下圖是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7. 圖中湖泊的面積約為( )
A. 8km2B. 80km2C. 800km2D. 8000km2
18. 圖中最高處與甲處最大落差是( )
A. 500mB. 450mC. 510mD. 560m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題詳解】
結(jié)合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中湖泊長約為10km,寬約為8km,面積約為80km2,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8題詳解】
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為50m,算出圖中最高處位于西南部,海拔為950m-1000m之間, 甲處在450m-500m之間, 兩點落差450m<H<550m,BD錯誤;最大落差應(yīng)選擇接近550m的選項, C正確,A錯誤。故選C。
【點睛】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選某一指定基準面垂直距離。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19. 地殼中最多的礦物是( )
A. 大理巖B. 石英C. 云母D. 磁鐵礦
【答案】B
【解析】
【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前幾位的排序為O、Si、Al、Fe 。因此地殼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硅酸鹽及二氧化硅,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地殼中最多的礦物是石英,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關(guān)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眾多假說,最為人熟知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說??茖W家發(fā)現(xiàn)中生代末期的地層內(nèi)銥元素是相鄰巖層的30多倍,而銥元素在地球表面罕見,在隕石中常見。據(jù)此推測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200km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fā)生強烈爆炸,并造成超級火山噴發(fā),大量煙塵彌漫天空,引起地球氣候變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20. 請推測超級火山噴發(fā)對地表氣溫的影響及原因( )
A. 變暖;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B. 變冷;大氣逆輻射減弱
C. 變暖;地球表面長波輻射增強D. 變冷;到達地面的短波輻射減弱
21. 關(guān)于中生代末期地層,以下推測最有可能的是( )
A. 中生代裸子植物茂盛,可能存在大量煤礦
B. 其下部為新生代地層,可能找到鳥類化石
C. 其上部為古生代地層,可能找到蕨類植物化石
D. 其下部為中生代早期地層,可能找到人類活動遺跡
22. 火山噴發(fā)的巖漿來自( )
A. 上地幔上部B. 上地幔頂部C. 下地幔D. 外核
【答案】20. D 21. A 22. A
【解析】
【20題詳解】
超級火山噴發(fā)攜帶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層,大氣層雜質(zhì)和灰塵增多,大氣的削弱作用增強,攔截大量太陽輻射,即到達地面的短波輻射。因此地表氣溫變冷,故B正確;火山活動主要造成地表變冷,地球表面長波輻射應(yīng)該減弱,大氣逆輻射則應(yīng)該增強。故排除A、B、C,選擇D。
【21題詳解】
中生代,蘇鐵、銀杏、松柏等裸子植物開始茂盛。煤是古生代或中生代植物遺體變成的,中生代,氣候暖濕,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茂盛,大量植物遺體在湖邊或淺海邊被河流帶來的泥沙掩埋,逐漸碳化,最后變成了煤。故A正確;鳥類出現(xiàn)在白堊紀,故B排除;蕨類植物最早出現(xiàn)在石炭二疊紀,故C排除;中生代早期人類還未出現(xiàn),故D排除;因此排除B、C、D,選擇A。
【22題詳解】
火山噴發(fā)的巖漿來自上地幔上部,即軟流層。故A正確。上地幔頂部屬于上地幔,也就是上地幔軟流層以上部分。軟流層以上都是固態(tài)巖石組成,故沒有巖漿,因此B排除;下地幔和外核沒有巖漿,故C、D排除。因此排除B、C、D,選擇A。
【點睛】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巖石高溫軟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巖漿的發(fā)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巖石圈的組成部分。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zhì)呈可塑性固態(tài)。
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fā)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3. “石老人”地貌屬于( )
A. 喀斯特地貌B. 河流地貌C. 風沙地貌D. 海岸地貌
24. “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A 冰川侵蝕、風化作用B. 海浪侵蝕、風力侵蝕
C. 風化作用、海浪侵蝕D. 冰川侵蝕、風力侵蝕
25. “石老人”的體積未來最可能會( )
A. 不斷變小B. 先變小后變大C. 不斷變大D. 先變大后變小
【答案】23. D 24. C 25. A
【解析】
【23題詳解】
“石老人”位于青島市沿海,受海浪影響作用,形成的海岸地貌,D正確;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A錯誤;河流地貌主要是河流侵蝕和堆積作用形成,B錯誤;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區(qū),C錯誤;故選D。
【24題詳解】
“石老人”坍塌主要是濱海地區(qū),空氣濕潤,海水鹽度高,在風化作用下,巖石變得松軟,在海浪侵蝕作用下,逐漸坍塌,C正確;冰川侵蝕主要高山和高緯地區(qū),A錯誤;風力侵蝕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區(qū),BD錯誤;故選C。
【25題詳解】
“石老人”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最終會越來越小,A正確;風化侵蝕等外力作用其主要表現(xiàn)就是使地表趨于平緩,使基礎(chǔ)性巖石被不斷打磨,變小,所以變大不太可能;BCD錯誤,故選A。
【點睛】風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作用下,發(fā)生崩解破碎并保留在原地的過程。
某中學在舉行接力賽,比賽鳴槍時間顯示為9:00,右圖為某運動員經(jīng)過跑道甲點位置示意,此時,該運動員已經(jīng)跑了24分鐘。3小時后該樓房影長大致與樓高相等。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6. 該中學所在的城市為( )
A. 北京(40°N,116°E)B. 蘭州(36°N,104°E)
C. 濟南(37°N,117°E)D. 鄭州(34°N,114°E)
27. 該運動會舉辦的日期可能是( )
A. 3月8日B. 5月8日C. 9月8日D. 11月8日
【答案】26. D 27. D
【解析】
【26題詳解】
當運動員跑至甲點時,已經(jīng)跑了24分鐘,說明此時應(yīng)為北京時間9:24,由圖中樓房的影子朝向可知(由教室樓房陰影可知,此時太陽方位與正南方向夾角為45°),此時約為當?shù)貢r間9:00,則當?shù)氐慕?jīng)度約為114°E,所以為D。
【27題詳解】
據(jù)上題可知,該地為鄭州,當運動員在甲地時,當?shù)貢r間約為9:00,3小時后,即為當?shù)卣纾瑯欠坑伴L與樓高大致相等,說明正午太陽高度角為45°,按照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可知,太陽直射點應(yīng)在11°S,日期大約為11月8日,所以為D。
【點睛】時差的計算:經(jīng)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jīng)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再根據(jù)兩地東西方向進行“東加西減”;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90°-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間的緯度差。
杭州日報報道,天文科普專家介紹,2022年最后一場流星雨——小熊座流星雨將于12月23日迎來極大期,極大時每小時天頂流量(ZHR)為10,平均每6分鐘一滴“雨”。下表為12月23日杭州(120°E,30°N)的日出、日落時間。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8. 上午11時,杭州某中學操場上旗桿的影子朝向( )
A. 東北B. 東南C. 西北D. 西南
29. 該日杭州日出時,地球上處于12月23日的范圍約占全球的( )
A. 1/4B. 1/3C. 3/4D. 2/5
30. 6月21日杭州的夜長約為( )
A. 10小時B. 11小時C. 13小時D. 14小時
【答案】28. C 29. D 30. A
【解析】
【28題詳解】
12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上午11時,太陽在東南方位,日影朝向西北。故選C。
【29題詳解】
日出時,120°E為12月23日6點52分30秒,可以計算180°經(jīng)線地方時為12月23日10點52分30秒,根據(jù)180°經(jīng)線為幾點,新一天就占幾個小時,可得出新日期占全球的范圍大約是2/5。故選D。
【30題詳解】
根據(jù)對稱規(guī)律,12月23日杭州的晝長與6月21日夜長相等,計算可得12月23日晝長為10時11分41秒,即6月21日夜長約為10小時。故選A。
【點睛】國際日期變更線是1884年國際經(jīng)度會議規(guī)定的一條假想的線。隨著標準時計時的區(qū)時系統(tǒng)的確立,東西十二區(qū)重疊,計時相同但日期不同,為避免混亂,公認180°經(jīng)線作為日期變更線,因為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的日期變更線。這條“日期變更線”就叫“國際日期變更線”。
我國D市(46.5°N,125°E)某公司辦公樓周圍有多處露天停車位,2023年6月某日天氣晴好,公司小李8點到單位時僅剩余a、b、c、d四個車位(如圖),他泊車于辦公樓剛好為汽車擋住陽光的車位。完成下面小題。
31. 小李選擇的車位是( )
A. 車位aB. 車位bC. 車位cD. 車位d
32. 為確保18時下班前愛車不被陽光暴曬,他應(yīng)該( )
A. 最遲11:40左右挪車位B. 最遲12時左右挪車位
C. 最遲15:20左右挪車位?D. 最遲16時左右挪車位
【答案】31. D 32. C
【解析】
【31題詳解】
據(jù)材料所知,該地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25°E,當北京時間八點時,當?shù)氐胤綍r為8:20,太陽在東南方向,此時辦公樓擋住陽光的車位有車位a和車位d。依據(jù)材料信息“他泊車于辦公樓剛好為汽車擋住陽光的車位”,而車位a上午沒有陽光照射,A不符合題意,車位d為剛好為擋住陽光的車位,D正確;車位b、車位c上午一直被陽光照射,BC錯誤。故選D。
【32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該地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25°E,當北京時間八點時,當?shù)貢r間為8:20,此時辦公樓剛好擋住車位d的陽光,下午與上午光照對稱,從當?shù)貢r間8:20到正午12點,有3小時40分鐘,當?shù)貢r間15:40陽光剛好照射到車位d,因此要在當?shù)貢r間15:40即北京時間15:20之前移動車位才能避免陽光暴曬,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有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地區(qū):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日出東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日出東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兩分日直射赤道,日出正東,日落 正西。
二、綜合題36分
33. 由于地球的公轉(zhuǎn)和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進行回歸運動。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a、b、c、d四個點分別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節(jié)氣。
(2)當南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點。(填字母)
(3)當太陽直射點在d位置時,日期是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后,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全球晝長達到最大值的地區(qū)是_________。
(4)當太陽直射點位于位置b時,30°S~40°S大陸西岸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春分 ②. 夏至 ③. 秋分 ④. 冬至
(2) ①. a ②. c ③. e
(3) ①. 12 ②. 22 ③. 自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④. 南半球
(4)溫和多雨
【解析】
【分析】本題以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圖為情境,設(shè)置四道小題,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與30°S~40°S大陸西岸的氣候特點等知識點,重點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根據(jù)圖示太陽直射點位置判斷,b位置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為夏至日;d位置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為冬至日;進而分析a為春分日,c為秋分日。
【小問2詳解】
根據(jù)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故當南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時,即兩地距離太陽直射點的距離相等,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即a、c、e位置。
【小問3詳解】
圖示d位置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為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為自太陽直射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故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而南半球晝長達一年中最長。
【小問4詳解】
圖示太陽直射點位于b位置時,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30°S-40°S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則此時南半球為冬季,30°S-40°S的大陸西岸受盛行西風控制,溫和多雨。
34. 讀圖,回答問題。
(1) BD為___________。(晨線/昏線)該圖為____________(北極點/南極點)的俯視圖。
(2)A點的地方時_________。此時,北京時間為_____________。
(3)ABCF四點線速度從大到小排序為_________,角速度大小關(guān)系為_________。
(4)圖中新的一天的范圍是 ________________。新的一天范圍占全的幾分之幾?____
(5)假如北斗導航衛(wèi)星定位點成功后,其位于地面對應(yīng)點(D點)連續(xù)兩次日出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_小時。
(6)某導彈部隊假如從E點向正南方向發(fā)射導彈,射程為3000KM,那么,導彈將落在發(fā)射點的偏___(東、西)方向。
【答案】 ①. 昏線 ②. 南極點 ③. 3:00 ④. 17點 ⑤. C〉A(chǔ) = F>B ⑥. A=B=C=F(相等) ⑦. 135°W向東到180° ⑧. 7/8 ⑨. 24 ⑩. 東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地球自轉(zhuǎn)的特征和意義。
【詳解】(1)BD順著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由白天進入黑夜,是昏線;由自轉(zhuǎn)方向順時針,可判定為南極俯視圖。
(2)C點為晨線與赤道相交的點,赤道上晝夜等長,故地方時為6點,經(jīng)度每差15°,時間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A點與C點相隔45°,故A點的地方時為3點。
(3)地球自轉(zhuǎn)的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故線速度由大到小為C〉A(chǔ) = F>B;角速度除南北極點之外,其余各點均相等,故各點角速度為A=B=C=F。
(4)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圍是從0點經(jīng)線向東到180°經(jīng)線,從圖中可知,45°E是平分晝半球的經(jīng)線,故地方時為12點,所以,地方時為0點的經(jīng)線是135°W,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圍為從135°W向東一直到180°經(jīng)線;新的一天的范圍占全球的比例為180°經(jīng)線的時刻數(shù)/24,由45°E為12時,可推知180°為21時,故新的一天占全球21/24,,故新一天占全球7/8。
(5)地球表面的某一點連續(xù)兩次日出的時間間隔為以太陽為參考系,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長度是24小時。
(6)由E點向正南方向發(fā)射導彈,在南半球做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左偏轉(zhuǎn),故將順自轉(zhuǎn)方向偏離經(jīng)線,故在發(fā)射點的偏東方向著落。
35. 下面兩圖中,左圖是“地球公轉(zhuǎn)軌道上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圖”,右圖是“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shù)厍蜻\動到左圖中標注的位置時,對應(yīng)的節(jié)氣分別是: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D_________。
(2)左圖中地球公轉(zhuǎn)運動從A到B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右圖的移動過程是_________(字母表示);從C到D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右圖的移動過程是_________(字母表示)地球公轉(zhuǎn)速度是_____ 。
(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經(jīng)過a-b-c-d四個過程,所用的時間為_____。
A.一個回歸年B.一個恒星年 C.一個太陽日 D.一個恒星日
【答案】 ①. 夏至 ②. 秋分 ③. 冬至 ④. 春分 ⑤. a ⑥. c ⑦. 先變快后變慢 ⑧. A
【解析】
【詳解】(1)當?shù)厍蜻\動到左圖中標注的位置時,地軸北極靠近太陽的位置是夏至日,結(jié)合公轉(zhuǎn)方向,對應(yīng)的節(jié)氣分別是,A是夏至、B 是秋分、C 是冬至、D是春分。
(2)左圖中地球公轉(zhuǎn)運動從A到B期間,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到赤道,在右圖的移動過程是a。從C到D期間,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到赤道,在右圖的移動過程是c。地球公轉(zhuǎn)經(jīng)過近日點,公轉(zhuǎn)速度是先變快,后變慢。
(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經(jīng)過a-b-c-d四個過程,所用的時間為一個回歸年,A對。一個恒星年是地球公轉(zhuǎn)一周360°所用的時間,B錯。一個太陽日、一個恒星日是地球的自轉(zhuǎn)周期,C、D錯。
日期
日出
日落
2022年12月23日
06:52:30
17:04:11
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