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一條DNA單鏈部分堿基序列是-GATACTCTATGGA-,其對應的互補鏈中含有A和G堿基數目是
A. 2和4B. 4和2C. 4和3D. 3和4
2. 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動物的種群密度都需要用標志重捕法調查
B. 性別比例既可影響出生率也可影響死亡率
C. 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現狀說明我國人口的年齡組成是衰退型
D. 預測種群數量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是年齡組成
3. 下列細胞中屬于果蠅的配子并能用于形成正常受精卵的是
A. B. C. D.
4. 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主要應用在種子資源保存、無病毒苗木培育和植物離體快繁等領域。下圖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利用培養(yǎng)的愈傷組織進行誘變育種,可以定向突變?yōu)橄胍男缕贩N
B. 培養(yǎng)愈傷組織時,可以用秋水仙素處理直接獲取純合子植株
C. 取材部位、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可能對愈傷組織生根產生影響
D. 為了彌補人工合成培養(yǎng)基的不足,常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適量動物血清
5. 雄性果蠅 M的基因型為 EeFfGg,其體內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發(fā)生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若果蠅 M 與基因型為 eeffgg 的雌性果蠅雜交,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基因 F(f)與E(e)、G(g)之間都可發(fā)生基因重組
B. 果蠅 M 能產生基因組成為 EfG、EFG、eFg、efg 的四種精子
C. 雜交后代中基因型為 eeffgg 的果蠅出現的概率為 1/4
D. 果蠅 M 的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
6. 某高一生物興趣小組在最適溫度、pH以及蔗糖酶量一定的條件下,研究蔗糖的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時發(fā)現,當蔗糖的濃度達到a值后,隨著蔗糖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不再增大。請結合你所學知識分析,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a值后的酶促反應速率的有幾項( )
①增加蔗糖酶的數量;②增大pH;③升高溫度;④通過改變酶的空間結構增強其活性。
A. 一項B. 兩項C. 三項D. 四項
7.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生態(tài)倫理思想,如“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張、“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等,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正確處理人與資源、環(huán)境的關系,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是人類唯一正確選擇
B. 在群落演替進程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能改變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對瀕危動植物進行遷地保護符合“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張
D. 人類在利用自然時,應遵循自然界的規(guī)律,才能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生、持續(xù)發(fā)展
8. 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中,依次觀察到的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②指細胞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到乙的變化是由于結構①的伸縮性比②大
B. 丙圖細胞達到滲透平衡時,無水分子進出原生質層
C. 與甲圖細胞相比,乙圖細胞的細胞液吸水能力較強
D. 細胞發(fā)生滲透作用至丙狀態(tài)時,細胞內外溶液濃度相等
9. 酵母人工染色體(YAC)是由酵母細胞中必需的端粒、著絲點和復制起始序列等與目的基因和質粒構建成的表達載體,具有易在真核細胞中表達的特點。下圖表示利用整合有人源抗體IgM基因的YAC,培育能分泌人源抗體的小鼠的三個技術路線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過程中將YAC導入受體細胞的常用方法有:鈣離子處理法和顯微注射法
B. ④過程中獲得融合細胞能表現小鼠和酵母菌的所有遺傳特性
C. ⑤⑥過程均需涉及胚胎移植
D. 從YAC—轉IgM基因小鼠體內提取到的抗體不是單克隆抗體
10. 如圖表示生物體的同化量在三個主要生命活動間分配的情況:①用于與其他物種爭奪相同資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的能量;③用于產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能量分配模式說明該物種的種群密度呈增大趨勢
B. 乙能量分配模式說明該物種與其他物種的生態(tài)位有較大重疊
C. 為降低某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乙丙丁三種能量分配模式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D. 丁能量分配模式說明該種群的數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
11. 現建立“動物精原細胞(2n=4)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模型。1個精原細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正常培養(yǎng),分裂為2個子細胞,其中1個子細胞發(fā)育為細胞①。細胞①和②的染色體組成如圖所示,H(h)、R(r)是其中的兩對基因,細胞②和③處于相同的分裂時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①一定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但不一定發(fā)生了等位基因的互換
B. 細胞②中最多有三條染色體含有32P
C. 細胞②和細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體數相等
D. 細胞⑥⑦的基因型相同
12. 甲、乙兩種遺傳病分別由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其系譜圖如下,家系中無基因突變發(fā)生。女性中乙病的發(fā)病率為1/40000。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Ⅱ3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
B. Ⅰ4和Ⅲ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18
C. 若Ⅱ5與Ⅱ6再生一個孩子,其基因型可能有4種
D. Ⅱ7與Ⅱ8結婚,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為1/402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多選、錯選、不選得0分。
13. CAR-T細胞療法是通過設計CAR基因,并導入癌癥患者的T細胞中,使其轉化為CAR-T細胞,CAR-T細胞膜上的CAR蛋白與癌細胞表面抗原特異結合后,可激活CAR-T細胞使其增殖、分化,從而實現對癌細胞的特異性殺傷和記憶,主要過程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CAR蛋白的胞外結合區(qū)可特異性識別癌細胞的表面抗原
B. CAR基因缺少啟動子,無法在T細胞中復制,故過程②在導入T細胞前完成
C. 重組分子導入T細胞后,應當用PCR技術檢驗指導CAR合成的基因是否表達成功
D. CAR-T細胞療法具有持久性是因為CAR-T細胞能夠在體內形成記憶細胞
14. 圖甲是內蒙鄂爾多斯大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模式圖,圖乙是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生物種群之間形成的食物網模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缺少的碳流動方向是b→a,c→a
B. 圖甲中的b對應圖乙中的I
C. 圖乙只缺少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D. 調在結果顯示,一段時間內種群I和V同化的總能量分別為a和b,則此時種群IV同化的能量最多為(a-5b)/25
15. 目前已發(fā)現T4噬菌體有數千種突變型,這些突變來自同一個基因的突變或者不同基因的突變??茖W家利用T4噬菌體的兩種突變型A和B進行了如下實驗(突變型A和B分別與野生型相比,基因組成上只有一處差異)。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注:噬菌體不發(fā)生新的突變和基因重組
A. T4噬菌體DNA復制所需原料和酶來自宿主細胞
B. 基因突變中的堿基對缺失不會導致基因數目減少
C. 突變型A和突變型B的突變發(fā)生在不同的基因內
D. 突變型A與突變型B未突變基因共同決定其增殖
16. 為研究某種植物高莖與矮莖、紫花與白花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科研人員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雜交實驗。下列預期結果正確的是( )
A. 控制兩對性狀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 高莖與矮莖性狀由兩對基因控制
C. F2中矮莖白花個體有5種基因型
D. F1測交結果的表型比為3:1:9:3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 為提高小對磷元素的吸收能力,研究人員通過質粒P把水稻耐低磷因導入小麥細胞得到耐低磷轉基因小麥,基本流程如下圖。質粒P含3種限制酶(NheⅠ、EcRⅠ、SalⅠ)切割位點,全部切割可以得到F1、F2、F3、F4片段,標記基因和啟動子分別位F1和F2片段中。耐低磷基因兩側的限制酶切割位點為NheⅠ和SalⅠ,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法,還有基因槍法和我國科學家獨創(chuàng)的______法。
(2)有人將質粒P用NheⅠ與SalⅠ雙酶切割后,與耐低磷基因混合,加入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反應,得到重組質粒不一定都是所需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需采取以下步驟進行重組質粒的構建:
第一步,取質粒P用______和______酶切割,從中選取______片段備用;
第二步,另取質粒P用______和______酶切割,從中選取______片段備用;
第三步,將耐低磷基因與前兩步選取的片段用DNA連接酶連接即可得到所需重組質粒。
(3)剝取小麥種子的幼胚接種在誘導培養(yǎng)基上經______形成愈傷組織,該過程需要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將重組質粒導入愈傷組織,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還需要轉移至______培養(yǎng)基上。
18.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促進鳶尾素(蛋白類激素)的分泌。該激素可加快脂肪細胞內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還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敏感性高低可反映出單位胰島素作用效果的強弱)。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動物激素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___________而發(fā)揮作用。
(2)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的原因有__________(一點即可)。研究發(fā)現,青磚茶水提取物能夠促進糖尿病患者分泌鳶尾素且能提高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蒲腥藛T通過實驗驗證了上述發(fā)現
①請完善下面的實驗步驟:
a.取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隨即均分為兩組,標記為甲、乙,另取正常小鼠20只為丙組(對照),并測量___________。
b.甲組灌胃適量的__________,乙組,丙組分別灌胃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再次測量兩組小鼠的鳶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PI3K含量高,胰島素作用效果好)。
②結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甲組的____________,則說明青磚茶水提取物能夠促進糖尿病患者分泌鳶尾素且能降低血糖濃度。
19. 1889年,科學家發(fā)現切除胰腺的狗會患糖尿病,據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種抗糖尿病的物質(后被命名為胰島素)的假說。為證明該物質的存在,科學家努力制備胰腺提取物,并注射入由胰腺受損誘發(fā)糖尿病的狗體內,但收效甚微。后來科學家又發(fā)現以實驗方法結扎胰管會引起胰腺萎縮,而胰島保持完好,機體不會患糖尿病?;卮鹣铝袉栴}:
(1)胰島素能使血糖水平下降,結扎胰管的狗卻不患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
(2)科學家摘取狗的整個胰腺制備胰腺提取物對糖尿病療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組欲證實芹菜素對糖尿病家兔具有降血糖作用,請完善實驗方案。
材料與試劑:生理狀況相同的健康家兔若干只、芹菜素(用生理鹽水配制)、生理鹽水、血糖測定儀、鏈脲佐菌素溶液(STZ,可破壞胰島B細胞,誘發(fā)糖尿病)。
I.制備糖尿病家兔模型
隨機取20只健康家兔用高脂高糖飼料喂養(yǎng)8周后,左下腹注射65mgekg'STZ制作糖尿病家兔模型。
Ⅱ.檢驗芹菜素降血糖效果
①取10只健康家兔作為甲組,將實驗Ⅰ制備的糖尿病家兔隨機均分為乙、丙兩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天對乙組的每只家兔__________,每天對甲組和丙組的每只家兔___________,均連續(xù)注射4周。期間各組家兔均飼喂普通飼料。
④4周后,用血糖測定儀測定各組家兔的血糖濃度,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取平均值。
Ⅲ.實驗結果:___________(用柱形圖表示)
Ⅳ.實驗結論:芹菜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但仍高于正常血糖水平。
20. 目前基因工程在農業(yè)生產、醫(yī)學研究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對人類生活的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為獲得抗病毒的馬鈴薯植株,往往采用轉基因技術,將病毒復制酶基因轉移到馬鈴薯體內。其過程大致如下圖所示。
(1)上述過程中,將目的基因導入馬鈴薯細胞并在細胞中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該方法是將目的基因插入到農桿菌Ti質粒的T-DNA上,然后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使目的基因進入植物細胞,并插入到植物細胞的___________上。
(2)目的基因在馬鈴薯體內能否成功轉錄,可采用的檢測方法是___________,該轉基因馬鈴薯產生的配子中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材料(二):人類疾病的轉基因動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機理的探討及治療藥物的篩選。利用正常大鼠制備遺傳性高血壓轉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圖所示。
(3)圖中的高血壓相關基因通??梢詮幕蛭膸熘蝎@取,含有一種生物所有基因的文庫稱為___________獲得人體高血壓相關基因后可以利用PCR技術擴增,其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在PCR過程中不斷消耗的物質有___________。
(4)子代大鼠如果在體內能檢測到____________和出現高血壓,即可分別在分子水平和個體水平上說明高血壓相關基因已成功表達,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壓轉基因動物模型。
21. 回答下列問題:
I、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可利用太陽能合成糖類,相關裝置及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質,模塊3中的反應過程與葉綠體基質內糖類的合成過程相同。
(1)該系統(tǒng)中執(zhí)行相當于葉綠體中光反應功能的模塊是_____,模塊3中的甲可與CO2結合,甲為_____。
(2)若正常運轉過程中氣泵突然停轉,則短時間內乙的含量將_____(填:“增加”或“減少”)。若氣泵停轉時間較長,模塊2中的能量轉換效率也會發(fā)生改變,原因是_____。
(3)在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況下,該系統(tǒng)糖類的積累量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_____。
(4)干旱條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由于對環(huán)境中水的依賴程度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區(qū)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II、為了探究空間搭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以粳稻東農416(DN416)為材料,進行了系列研究。請回答問題:
(5)研究人員將DN416的種子空間搭載12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環(huán)境中種植,測定其幼苗的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氣孔張開的程度)和葉綠素含量的變化,結果如下表。
表中數據顯示_____,說明空間搭載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從而降低了DN416的凈光合速率。
(6)為探究空間搭載后葉綠素含量變化影響DN416光合作用的機制,研究人員做了進一步檢測。
①光系統(tǒng)是由蛋白質和葉綠素等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具有_____光能的作用,包括光系統(tǒng)I(PSI)和光系統(tǒng)II(PSII)。如圖所示,PSII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將_____分解為氧氣和H+,間時產生的電子經傳遞,可用于NADP+和H+結合形成NADPH。另一方面,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_____濃度梯度提供分子勢能,促使ADP與Pi反應形成ATP。
②葉綠素熒光參數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狀況的數值,F反映葉綠素吸收光能的能力,Fv/Fm反映PSII的電子傳遞效率。研究人員測定了(1)中不同組別的葉綠素熒光參數,發(fā)現實驗組中F和Fv/Fm均比對照組低,說明DN416_____含量的減少,降低了光能的吸收和轉化效率,進而降低光合作用速率。組別
處理
結果
1
用突變型A侵染大腸桿菌
噬菌體不增殖
2
用突變型B侵染大腸桿菌
噬菌體不增殖
3
突變型A、突變型B同時侵染同一個大腸桿菌
噬菌體增殖(A、B型組成)
鳶尾素(相對值)
PI3K(相對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丙
0.735
0.785
對照組
實驗組
Pn
25.52±2.32
18.46±1.30
Gs
253.62±21.61
191.84±19.91
葉綠素含量(mg/g)
35.12
26.35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斑馬湖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生物試題(解析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酵母人工染色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斑馬湖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斑馬湖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斑馬湖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原卷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35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