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球是太陽系中的( )
A. 恒星B. 彗星C. 衛(wèi)星D. 行星
2.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約為6m/sB. 家用冰箱的電功率約為1000W
C. 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40℃D. 正常人10次脈搏時間約為1min
3.同一小車先后兩次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先后兩次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小車第一次運動時( )
A. 速度大B. 慣性大C. 合力小D. 摩擦力小
4.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時,小明用木塊和輕質小卡片分別設計了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裝置,同學們認為乙設計方案更好一些,你認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用小卡片可減少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B. 用小卡片可減少摩擦對實驗的影響
C. 用小卡片才能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D. 從中間剪開小卡片便于探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5.如圖所示,這是一個廚房天然氣安全監(jiān)控的部分電路原理圖。電源電壓不變,R0為定值電阻,R是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氣敏電阻,其阻值會隨天然氣濃度的升高而變小。閉合開關S,若廚房里的天然氣濃度升高,則( )
A. 電路中的總阻值變大 B. 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C. 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D. 電壓表示數(shù)和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6.小明同學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放大的像,同時他也看到透鏡表面有兩個像,其中一個是正立的,一個是倒立的,對于透鏡表面的兩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透鏡表面的兩個像,正立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透鏡表面的兩個像,都是光照到透鏡表面反射形成的虛像
C. 透鏡表面的兩個像,都是光照到透鏡表面折射形成的實像
D. 透鏡表面的兩個像,倒立的是實像,正立的是虛像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5分,共24分。
7.人們用智慧創(chuàng)造著古今文明,如圖所示,古人“鉆木”能“取火”,說明______能改變物體的內能;現(xiàn)今智能手機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QQ、微信、電子郵件的使用讓信息傳遞更加簡單、高效,手機間信息的傳遞靠的是______.
8.如圖是小軍家里的電能表,他將電熱水壺單獨接在電路中燒水,壺內水的質量為1.2kg,初溫為20℃,加熱5min水溫升高到70℃,則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J,此過程中電能表的轉盤轉了240轉,電熱水壺的實際功率是______W[c水=4.2×103J/(kg?℃)]。
9.如圖所示,把兩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計分別放在不同液體的甲、乙燒杯中,會豎直立在液體中,靜止時兩燒杯中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則甲、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ρ甲 ______ρ乙(選填“>”“=”或“ =
10.左 0.05
11.10 4.5×106 減小
12.A R2
13.大氣壓強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0.92 通過數(shù)據(jù)可得在360千米的太空中氣壓為0,宇航員穿著航天服就能在太空中正?;顒樱f明航天服能起到維持氣壓的作用
14.解:根據(jù)圖示可知,小磁針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可知,螺線管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根據(jù)安培定則,螺線管中的電流應由左側流進,右側流出,所以電源左端為正極,右端為負極;螺線管外部磁感線由N極到S極,如圖所示:
。
15.解:忽略籃球體積的變化,體積一定時,密度與質量成正比,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故籃球內氣體密度隨質量變化的大致圖像如圖所示:
16.解:由題知,m=5kg,t0=20℃,t=50℃,c水=4.2×103J/(kg?℃),
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t?t0)=4.2×103J/(kg?℃)×5kg×(50℃?20℃)=6.3×105J。
答:水吸收的熱量是6.3×105J。
17.解:(1)由圖可知: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6s時,通過的路程為6m,則物體的速度
v=st=6m6s=1m/s;
(2)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P=Wt=Fst=Fv=10N×1m/s=10W。
答:(1)該物體的速度為1m/s;
(2)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W。
18.解:(1)閉合開關,兩電阻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通過電路的電流,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IR1=1A×10Ω=10V;
(2)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2=U?U1=24V?10V=14V,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R2=U2I=14V1A=14Ω;
(3)由(2)可知電壓表接入電路的量程為0~15V,所以電壓表示數(shù)最大為15V,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此時特點電路的電流最小,
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1′=U?U2′=24V?15V=9V,
則最小電流:I最大=U1′R1=9V10Ω=0.9A,
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50Ω 1.5A”字樣,串聯(lián)電路各處電流相等,則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為1.5A,
電路正常工作過程中電流表示數(shù)的最大變化量ΔI最大=I最大?I最小=1.5A?0.9A=0.6A。
答:(1)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10V;
(2)此時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為14Ω;
(3)在電路安全工作的情況下,移動變阻器R2的滑片,電流表示數(shù)的最大變化量為0.6A。
19.解:(1)物體B靜止在容器A底部,受力面積:S=(10cm)2=100cm2=0.01m2,
對杯底的壓力:F=G=6N,
物體B靜止在容器A底部,物體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FS=6N0.01m2=600Pa;
(2)如圖2所示,當物體B靜止時(細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物體B漂浮,則F浮=G=6N;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F浮ρ水g=6N1.0×103kg/m3×10N/kg=6×10?4m3;
(3)木塊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0.1m)3=10N,
因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F浮′=G+F拉,
則細線對物體B的拉力:F拉=F浮′?G=10N?6N=4N。
答:(1)物體B對容器底的壓強為600Pa;
(2)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6×10?4m3;
(3)細線對物體B的拉力為4N。
20.0.7 平均電功率 缺少實驗序號一欄 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C、D 海拔高度?/千米
0
0.1
0.2
0.3
0.4
1
1.5
2
3
4
5
6
7
大氣壓強p/105帕
1.0
0.99
0.98
0.97
0.96
0.9
0.85
0.8
0.7
0.62
0.54
0.47
0.41
電壓U/V
0.5
1.3
2
2.5
3
電流I/A
0.16
0.22
0.26
0.28
0.3
電功率P/W
0.08
0.286
0.52
0.7
0.9
發(fā)光情況
不發(fā)光
很暗
較亮
正常發(fā)光
較亮
平均電功率P/W
2.486
U/V
1.2
1.4
1.8
2.2
2.6
I/A
0.24
0.28
0.36
0.44
0.52
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qū)四校聯(lián)考中考物理模擬試卷(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上海市虹口區(qū)2024年四校聯(lián)考中考模擬試題(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qū)四校聯(lián)考中考物理模擬試卷(有答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