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題(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題(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閉卷考試,考試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 選擇題(共3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要求,請將符合要求的選項在答題卡對應位置涂黑。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下列物體的重力最接近500N的是( )
A. 一枚笨雞蛋B. 一瓶礦泉水
C. 一名中學生D. 一輛小汽車
【答案】C
【解析】
【詳解】A.重為500N的物體的質量為
一枚笨雞蛋的質量約為50g=0.05kg,故A不符合題意;
B.一瓶礦泉水約為500g=0.5kg,故B不符合題意;
C.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故C符合題意;
D.一輛汽車的質量約為1000kg,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香蕉球”又稱“弧線球”,是足球運動的技術名詞。指運動員的腳踢在球的恰當?shù)奈恢?,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從力的三要素分析這里的“恰當?shù)奈恢谩?,是指力的? )
A. 大小B. 方向
C. 作用點D. 以上都是
【答案】C
【解析】
【詳解】如果足球在向前運動的過程中,同時自身還在轉動,那么足球兩側流向后方的空氣流速就會發(fā)生變化;與轉動方向一致的那一側空氣流速較大,壓強較小,這樣一來,足球兩側就會受到一個壓強差,使得足球在向前的同時,作弧線運動;當腳踢在球中點偏左時,球向右作弧線運動,當腳踢在球的中點偏右時,球向左作弧線運動;因此“恰當?shù)奈恢谩笔侵噶Φ淖饔命c。
故選C。
3. 下列事例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它選項不同的是( )
A. 包餃子B. 踢足球
C. 捏泥人D. 拉彈弓
【答案】B
【解析】
【詳解】包餃子,餃子皮的形狀發(fā)生變化,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踢足球,足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捏泥人,泥受到力的作用,變成人的形狀,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拉彈弓,彈弓受到拉力變長,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根據(jù)分析可知,選項B是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ACD是力改變物體形狀。
故選B。
4. 關于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別是0~5N和1N
B.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C. 使用彈簧測力計只能測出豎直方向上的拉力
D.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4N
【答案】D
【解析】
【詳解】AD.由圖示彈簧測力計可以看出,其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4N,故A錯誤,D正確;
B.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所受的拉力越大,它的彈簧伸長就越長,故B錯誤;
C.使用彈簧測力計既能測出重力又能測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只要掛鉤與外殼平行即可,故C錯誤。
故選D
5. “過大年,貼年畫”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小偉利用自制的重錘線貼年畫時的情景如圖所示,為了把年畫貼正,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轉動年畫,使年畫的長邊與重錘線平行
B. 轉動重錘線,使重錘線與年畫的長邊平行
C. 上下移動年畫的位置
D. 換用質量較大的重錘
【答案】A
【解析】
【詳解】A.因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如果畫框和鉛垂線是平行的,則畫框的豎邊是豎直的,否則畫框的豎邊不豎直,由圖知,畫的左端偏高,為了把畫貼正,調整掛畫,使掛畫的長邊與鉛垂線平行,故A正確;
BD.轉動重錘線,使重錘線與年畫的長邊平行、換用質量較大的重錘,年畫的位置不變,仍然左端偏高,故BD錯誤;
C.畫的左端偏高,上下移動年畫的位置,不能把年畫貼正,故C錯誤。
故選A。
6. 冰壺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如圖所示,在冰壺運動的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冰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 冰壺離開手后仍然會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受到力的作用
C. 刷冰員不停地刷冰面是為了增大冰壺與冰面間的摩擦力
D. 如果摩擦力為零、運動的冰壺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
【詳解】A.一對平衡力需要滿足:等大、反向、共線、同物。冰壺對冰面的壓力,受力物體是冰面,冰壺受到的重力,受力物體是冰壺,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
B.冰壺離開手后仍然會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
C.隊員用冰刷刷冰面的過程中,因摩擦生熱使得部分冰面熔化產生水,減小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減小了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力,故C錯誤;
D.如果摩擦力為零,冰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運動的冰壺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7. 下列生活現(xiàn)象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 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B. 跳遠運動員跳遠時要助跑
C. 駕駛員開車時要系安全帶D. 汽車行駛時要保持車距
【答案】B
【解析】
【詳解】A.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
B.跳遠運動員跳遠時要助跑,起跳后,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利用慣性來提高成績,故B符合題意;
C.駕駛員開車時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帶來的傷害,故C不符合題意;
D.汽車行駛時要保持車距,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而造成追尾事故,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 下列四幅圖中,利用相關部件減小壓強的是( )
A. 鐵軌下的路枕
B. 推土機的土鏟
C. 破窗錘的錘頭
D. 篆刻刀的刀刃
【答案】A
【解析】
【詳解】A.鐵軌下面鋪枕木,即通過增大受力面積而減小壓強,故A符合題意;
B.推土機的鏟子比較尖,即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破窗錘的錘頭比較尖,即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
D.篆刻刀的刀刃很薄,即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 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與其它工作原理不同的是( )
A. 向吸管口吹氣,噴出水霧
B. 用吸管吸飲料,飲料上升
C. 吸盤上掛毛巾,毛巾不掉
D. 用滴管取液體、液體不落
【答案】A
【解析】
【詳解】從B管右端向管內吹氣時,A管上端的空氣流速快、壓強??;而A管下端的大氣壓較大,從而形成了向上的壓強差,所以水從A管上端噴出,其原理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吸管吸飲料、吸盤被壓在墻上、用滴管取液體液體不落,這些現(xiàn)象都是大氣壓的作用,所以A與其它選項原理不同。
故選A。
10. 如圖為帕斯卡實驗,在一個封閉的木桶內裝滿水,從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向細管里只灌了幾杯水,就把木桶壓裂。這個實驗說明液體壓強大小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
A. 液體的重力B. 液體的體積
C. 液體的深度D. 液體的密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液體壓強和液體的密度以及深度有關,向細管里只灌了幾杯水,液體密度不變,由于管很細,所以木桶所處的深度深,所以木桶被壓裂,這個實驗研究的是液體壓強和深度的關系。
故選C。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70分)
二、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11小題6分,12小題8分,13小題8分,14小題8分,15小題6分,共36分)
11. 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讓同一小車滑到接觸面分別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實驗過程中應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較如圖所示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就越________。
(3)由此可以推斷: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車剛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遠 (3)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
【小問1詳解】
因為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與其所受阻力和剛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有關,因此在研究阻力對小車運動影響時,必須使小車剛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必須讓小車在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小車分別在粗糙程度不斷減小的平面上運動,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長。
【小問3詳解】
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長,速度減小得越慢,當小車所受阻力為零時,它的速度將不會減小,即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12. 如圖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1)本次實驗前,應在________(填“豎直”或“水平”)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
(2)如圖甲,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________的知識可知,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3)如圖乙,在木塊上加放砝碼,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平 (2) ①. 二力平衡 ②. 等于
(3)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解析】
【小問1詳解】
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本次實驗前,應在水平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
【小問2詳解】
[1][2]如圖甲,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木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小問3詳解】
如圖乙,在木塊上加放鉤碼,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變大,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即改變壓力,多次實驗后得出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13. 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用一塊海綿和兩塊規(guī)格相同的長方體磚塊做了圖所示的系列實驗。請你解答:
(1)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較圖中______和______兩次實驗,可得出: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他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經(jīng)過分析得到的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他得出的結論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
【答案】 ①. 海綿的凹陷程度 ②. 乙 ③. 丙 ④. 錯誤 ⑤.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解析】
【詳解】(1)[1]實驗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來確定,這是轉換法的應用。
(2)[2][3]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只改變壓力大小,故應分析比較圖乙、丙中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4][5]小明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壓力變化,受力面積同時也發(fā)生變化,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這個實驗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不同,就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是錯誤的。
14. 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是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潛水器,創(chuàng)造了下潛7062.68米的“中國深度”,實踐小組的同學想知道下面的問題:
A.蛟龍?zhí)栐谕簧疃鹊牟煌较蚴艿降囊后w壓強是否相同;
B.蛟龍?zhí)栐诓煌S颍êK芏炔煌┑耐簧疃仁艿降囊后w壓強是否相同;
C.蛟龍?zhí)栐谕缓S虻牟煌疃仁艿降囊后w壓強是否相同。
于是同學們利用實驗室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并收集數(shù)據(jù)如下表。
(1)該實驗中的儀器是根據(jù)________來反映被測液體壓強大小的。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比較序號為________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②比較序號3、4、5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________。
③比較序號5和6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在同一深度處,液體的________越大,壓強越大。
【答案】(1)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
(2) ①. 1、2、3 ②. 同種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 密度
【解析】
【小問1詳解】
當壓強計的探頭受到擠壓時,會使得U形管內兩邊液面產生高度差,故壓強計是根據(jù)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來反映被測液體壓強大小的。
【小問2詳解】
[1]要探究同一深度處不同方向壓強情況,要控制液體密度和深度相同,方向不同,故選擇1、2、3組的數(shù)據(jù)。
[2]分析3、4、5三組數(shù)據(jù),液體種類相同,探頭所處深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體壓強和深度的關系,故結論為同種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5、6兩組數(shù)據(jù),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液體密度越大,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在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15. 小夢在游樂場看到:坐在旋轉飛椅上的人在空中旋轉時,人和旋轉飛椅受到了鐵鏈的拉力,如圖甲所示。根據(jù)此現(xiàn)象,小夢猜想:鐵鏈拉力的大小可能與人和飛椅的運行速度及總質量有關。根據(jù)自己的猜想,設計了實驗方案:在一根橡皮筋上連接10g的鐵球,讓鐵球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以較慢的速度做圓周運動,如圖乙所示。實驗時多次改變鐵球的運動速度,將實驗結果及現(xiàn)象記錄在表格中。
(1)實驗時,通過分析________來比較拉力的大小。
(2)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小夢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鐵鏈拉力的大小與人和飛椅的總質量的關系,在不改變上述實驗用品的基礎上,你認為還需要添加________。
【答案】(1)橡皮筋伸長后的長度
(2)鐵球質量一定時,鐵球的速度越大,拉力越大
(3)兩個質量不同且不等于10g的鐵球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jù)轉換法,實驗時通過分析橡皮筋伸長后的長度來比較拉力的大小。
【小問2詳解】
從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小球的運動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長后的長度就越長,因此可得結論:鐵球質量一定時,鐵球的速度越大,拉力越大。
【小問3詳解】
由于要探究拉力與質量的關系,所以應該控制鐵球的速度不變,使用不同質量的鐵球進行實驗,因此可以添加兩個質量不同且不等于10g的鐵球。
三、綜合應用(本大題共8個小題,16、17、18小題各4分,19小題8分,20小題2分,21小題4分,22小題4分,23小題4分,共34分)
16. 物理學的發(fā)展有力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不少科學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科學家是________,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將他的名字命名為________的單位。
【答案】 ① 牛頓 ②. 力
【解析】
【詳解】[1]英國科學家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2]為了紀念牛頓,以將他的名字命名為力的單位。
17. 如圖所示,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里面灌入適量的水(水中無氣泡),兩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當水面靜止時,在與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標記,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證兩處的高度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①. 連通器 ②. 相同
【解析】
【詳解】[1][2]由于塑料軟管中裝有水,兩管子兩端開口,并且相連通,符合連通器的結構特征;連通器中的同種液體自由靜止時,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標記下此時兩液面的高,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
18. 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象分別如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當t=3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
【答案】 ①. 3 ②. 5
【解析】
【詳解】[1]由圖知,物體在0—2s內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等于3N,故當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3N;
[2]再由圖丙知,在4~6s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此時
f=F =5N ,
當t=3s時,由于接觸面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不變,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是5N,拉力大于摩擦力,物體做加速運動。
19.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天問”登“陸”
火星是與地球環(huán)境最相似的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體積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引力約為地球的三分之一。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橢圓形環(huán)火軌道經(jīng)歷三個月的運行后變軌,減速降落于火星表面。其減速過程為:第一階段氣動減速,利用大氣摩擦急剎車,減小90%的速度;第二階段降落傘減速,速度減至342km/h;第三階段動力減速,發(fā)動機點火噴氣反推,速度減至3.6m/s;第四階段著陸緩沖,調整發(fā)動機反推力大小,在100m高度懸停,對地相機拍攝下方圖像,選擇著陸點。之后是軟著陸過程,探測器在發(fā)動機的控制下緩慢下降直至觸地。這時,通過著陸腿緩沖機構抵消剩余的動能,實現(xiàn)平穩(wěn)降落。
(1)探測器在第一階段減速時,使其快速減速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
(2)第三階段噴氣反推減速時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達到減速目的。
(3)第四階段著陸緩沖時,探測器懸停在高空時受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4)最后軟著陸過程中著陸腿緩沖機構的作用是可以________,實現(xiàn)平穩(wěn)降落。
【答案】(1)大氣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 (4)抵消剩余的動能
【解析】
【小問1詳解】
第一階段氣動減速,利用大氣摩擦急剎車,減小90%的速度,使其快速減速的施力物體是大氣。
【小問2詳解】
第三階段動力減速,發(fā)動機點火噴氣反推,發(fā)動機向前噴出高溫高壓的氣體,高溫高壓的氣體對發(fā)電機產生向后的反推力,體現(xiàn)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問3詳解】
第四階段著陸緩沖時,探測器懸停在高空時,屬于平衡狀態(tài),一定受平衡力。
【小問4詳解】
軟著陸過程中,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最后軟著陸過程中著陸腿緩沖機構的作用是可以抵消剩余的動能,實現(xiàn)平穩(wěn)降落。
20. 如圖所示是一個用細繩系于地面飄飛的氫氣球。請畫出此時氫氣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圖。
【答案】
【解析】
【詳解】重力作用點在重心,重力G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過重心做豎直向下的帶箭頭的線段,并在箭頭旁邊標上符號G,表示球受到的重力,如圖所示:
21. “安全出行,遠離危險”。乘坐汽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如圖所示。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乘坐汽車必須系好安全帶的原因。
【答案】見詳解
【解析】
【詳解】汽車行駛的速度較大,一旦急剎車,車身停止運動,而前排乘客身體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運動,容易給駕駛員和乘客造成傷害,所以公安部門要求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乘客也必須使用安全帶。
溫馨提示:22、23小題的解題過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計算公式和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結果無計算過程不得分。
22.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四輪長航程極地漫游機器人,科考隊員在附近遙控機器人.若機器人質量為500 kg,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000 cm2.則:
(1)機器人的重力為多少?
(2)若南極某處冰面能承受的壓強為4.2×104 Pa,該機器人能順利通過該冰面嗎?
【答案】(1)5000N;(2)能
【解析】
【詳解】(1)機器人的重力:G=mg=500kg×10N/kg=5000N;(2)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機器人對冰面的壓強:p機器= 1=1.25×104Pa,
因p機器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物理][期中]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試卷,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