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有下列各項物質各100克,能夠提供的能量比其它各項物質多的是( )
A. 蛋白質B. 糖類C. 脂肪D. 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有蛋白質、糖類(淀粉)、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各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蛋白質、糖類、脂肪能提供能量。糖類是主要的功能物質,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原料,脂肪是備用能源物質。
【詳解】A.蛋白質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質主要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組織修復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故A錯誤。
B.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相同質量的糖類含有的能量最多,故B正確。
C.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質,但是人體內的大部分脂肪作為備用能源貯存在皮下等處,屬于貯備能源物質,故C錯誤。
D.水分不提供能量,故D錯誤。
故選B。
2. 當某物體突然出現在眼前時,我們往往會“下意識”的眨一下眼睛。這屬于( ),是一種簡單反射。
A. 排尿反射B. 復雜反射C. 眨眼反射D. 縮手反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性的反應活動。反射必須有神經系統的參與,沒有神經系統參與的生理活動就不是反射。
【詳解】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當某物體突然出現在眼前時,我們往往會“下意識”的眨一下眼睛。這屬于眨眼反射,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3. 早上升旗時,某同學因為沒有吃早餐而感到頭暈,站立不穩(wěn)。班主任見到后,立刻攙扶他回班級并拿出( )給他吃。
A. 酸奶B. 冰塊C. 西紅柿D. 糖塊
【答案】D
【解析】
【分析】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
【詳解】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的一切活動,包括學習、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缺乏時會出現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癥狀。葡萄糖水的營養(yǎng)素是糖類,且易于人體吸收,早上升旗時,某同學因為沒有吃早餐而感到頭暈,站立不穩(wěn)。所以要想立刻緩解癥狀,最好給他補充糖類食物,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4. 1型糖尿病往往是由于______不再分泌胰島素或分泌的胰島素不夠用。( )
A. 唾液腺B. 胰島C. 汗腺D. 肝臟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激素分泌異常會引起人體患病。
【詳解】A.唾液腺主要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用于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但它并不分泌胰島素,A錯誤。
B.胰島是胰腺中的內分泌部分,其中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B正確。
C.汗腺是皮膚的附屬結構,主要功能是分泌汗液,幫助調節(jié)體溫,與胰島素的分泌無關,C錯誤。
D.肝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種功能,包括解毒、代謝、儲存能量等。雖然肝臟在血糖調節(jié)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通過糖原的合成與分解來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但它并不直接分泌胰島素,D錯誤。
故選B。
5. 通過對人類生殖的描述,可知精子與卵細胞在女性的( )內相遇并融合,形成受精卵。
A. 子宮B. 大腸C. 卵巢D. 輸卵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子宮是胚胎、胎兒發(fā)育的場所;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
【詳解】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場所在輸卵管,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6. 下列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有不利影響的是( )
A. 推廣可再生能源B. 植樹造林
C.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D. 毀林開荒
【答案】D
【解析】
【分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yè)和公眾共同努力。通過制定科學的計劃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我們可以逐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希望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動中來。
【詳解】A.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使用不危及未來供應量的自然資源上產生的能源。它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多種形式。這些能源的共同特點是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可再生性和清潔性,推廣可再生能源在總體上對環(huán)境是有利的,因為它有助于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溫室氣體的排放,A不符合題意。
B.植樹造林具有多重好處,包括保持水土、抵擋風沙、經濟建設、清除空氣污染、調節(jié)氣候、提供就業(yè)機會、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活質量、教育和文化價值以及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因此,植樹造林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B不符合題意。
C.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環(huán)境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和水質、促進綠色技術的發(fā)展、推動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增強生態(tài)系統恢復力、促進國際合作、提高公眾環(huán)保意識以及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因此,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措施,也是實現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C不符合題意。
D.毀林開荒對環(huán)境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響,包括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氣候變化以及生態(tài)系統服務功能的下降。因此,我們應該采取更加可持續(xù)的農業(yè)實踐,以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D符合題意。
故選D。
7. 人體的神經系統是由腦、______以及它們發(fā)出的神經組成的( )
A. 腦B. 腦神經C. 脊髓D. 脊神經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詳解】人體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組成的。其中,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
故選C。
8. 我國自1998年起,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對健康成年人來說,一次獻血( ),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
A. 800~1000毫升B. 1200~1500毫升
C. 600~800毫升D. 200~300毫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無償獻血是指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將自己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yè),而獻血者不向采血單位和獻血者單位領取任何報酬的行為。
【詳解】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鼓勵公民自愿獻血,無償獻血的年齡是18~55周歲,男體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體重大于等于45公斤,經檢查身體合格者,可以參加獻血。每次可獻血200~400毫升,兩次獻血間隔期應為6個月。血液的總量占體重的7%~8%。一個健康的人,按規(guī)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因此,對健康成年人來說,一次獻血200~300毫升,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由此可見,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9.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睪丸的功能是產生( )細胞和分泌雄性激素。
A. 精子B. 體C. 卵D. 干
【答案】A
【解析】
【分析】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睪丸的功能是產生精子以及雄性激素。
【詳解】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精囊、輸精管、睪丸、陰莖等,其中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10. 以下各標志中,代表AA 級綠色食品的標志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品標志是指粘貼、印刷、標記在食品或者其包裝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稱、質量等級、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相關信息的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綠色食品是對產自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的食品的總稱。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類。
【詳解】A.AA級綠色食品標志不僅是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正式注冊的質量證明商標,而且它的設計和使用也受到法律的保護。該標志由三部分組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整個圖形為正圓形,顏色為綠色。AA級綠色食品代表著出自純凈、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同時,它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也有嚴格的標準和規(guī)定,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A符合題意。
B.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主要由一個藍色地球和黃色麥穗組成,配有無公害農產品的中文名稱和標志代號。這個設計不僅代表了農產品,還象征著環(huán)保和安全。具體來說,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征環(huán)保和安全,B不符合題意。
C.有機食品標志的設計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圓形構圖,以手掌和葉片為創(chuàng)意元素。這個設計包含了兩種景象:一種是一只手向上持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另一種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C不符合題意。
D.A級綠色食品的標志與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這種顏色設計有助于突出綠色食品的環(huán)保和健康特性,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 肺循環(huán)開始時,血液從右心室經由肺動脈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網之前的血液成分為( )
A. 靜脈血B. 血細胞C. 動脈血D. 血漿
【答案】A
【解析】
【分析】(1)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的;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作用。
(2)血液的顏色是由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決定的。動脈血中血紅蛋白含氧量多時呈鮮紅色,而靜脈血中含較多二氧化碳,含氧量少,因此呈暗紅色。
【詳解】A.肺循環(huán)開始時,血液確實是從右心室出發(fā),經由肺動脈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網。在這個過程中,血液的成分為靜脈血。這是因為在體循環(huán)結束后,血液返回右心房并進入右心室,隨后通過肺動脈進行肺循環(huán),此時血液中的含氧量較低,因此被稱為靜脈血,A符合題意。
B.血細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細胞,它們隨血液流動,遍布全身。人體的血細胞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B不符合題意。
C.肺循環(huán)開始時,血液是從右心室出發(fā)的,其成分為靜脈血,而非動脈血。在肺循環(huán)的過程中,血液在肺部毛細血管網處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使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時吸收肺泡中的氧氣,最終使得血液由靜脈血轉變?yōu)閯用}血,C不符合題意。
D.血漿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呈淡黃色液體,其中懸浮著各種血細胞。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2. 組成人體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各器官中,( )是兩個系統共用的器官。
A. 咽B. 鼻C. 喉D. 肺
【答案】A
【解析】
【分析】咽既是呼吸道的結構,又是消化道的結構。
【詳解】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和肝臟。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由此可知,咽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共用器官,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13. 實驗操作考試開始了。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看到如下圖的視野,描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①是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二氧化碳
B. 若細胞②的數量高于10×10?,則很可能身體有炎癥
C. 細胞②是白細胞,成熟后沒有細胞核
D. 細胞①成熟以后仍然有細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圖中①紅細胞,②白細胞。
【詳解】AD.細胞①是紅細胞,紅細胞是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故AD錯誤。
BC.細胞②是白細胞,有細胞核,白細胞的正常范圍是4×10?-10×10?,②白細胞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護的作用,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故B正確,C錯誤。
故選B。
14. 王小明經過醫(yī)生診斷確診得了佝僂病,以下方案對他康復有幫助的是( )
①多宅在室內;②適量補充維生素 D;③多運動;④適當多喝牛奶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無機鹽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多,約占體重的4%,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原料,如鈣和磷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無機鹽還參與人體的各種代謝活動,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
(2)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yǎng)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甚至患病。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規(guī)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等。
【詳解】①多宅在室內不利于佝僂病患者的康復,因為室內環(huán)境限制了陽光的照射,而陽光是人體自然合成維生素D的一個重要途徑,①不符合題意。
②對于佝僂病患者來說,補充維生素D是重要的,因為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②符合題意。
③適量的運動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發(fā)育,但是過量的運動不利于病情的恢復,③不符合題意。
④牛奶是鈣的良好來源,對于佝僂病患者來說,適當多喝牛奶能夠補充鈣,因為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④符合題意。
故選D。
15. 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人體通過排尿排出尿素等廢物。人體產生尿液的器官是( )
A. 尿道B. 輸尿管C. 膀胱D. 腎臟
【答案】D
【解析】
【分析】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組成,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腎臟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儲存到一定量時,人就會產生尿意。排尿時,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
【詳解】A.人體產生尿液的器官是腎臟,而非尿道;尿道是尿液排出體外的通道,A錯誤。
B.輸尿管在泌尿系統中的作用是輸送尿液,而不是生成尿液,B錯誤。
C.膀胱是暫時儲存尿液的器官,它不是產生尿液的器官;膀胱由平滑肌組成,位于骨盆內,其后端的開口與尿道相通;膀胱能夠儲存尿液,并在尿液充盈時通過排尿反射將尿液排出體外,C錯誤。
D.腎臟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它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來濾過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從而形成尿液,D正確。
故選D。
16. 青春期發(fā)育的青少年,膳食結構應該以谷物,新鮮蔬菜、水果和魚肉蛋類合理搭配。根據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以下各項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常吃適量魚、肉、蛋類
B. 魚、肉、蛋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常吃谷物粗糧
C. 蔬菜水果為主,多吃魚、肉、蛋類,偶爾吃谷類
D. 谷類為主,多吃魚、肉、蛋類,常吃適量蔬菜水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合理營養(yǎng)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yǎng)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yǎng)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
【詳解】ACD.根據合理營養(yǎng)的要求和平衡膳食寶塔,飲食中要食物多樣,谷類為主,蔬菜、水果和薯類含豐富的維生素等,魚、肉、蛋類含豐富的蛋白質,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常吃適量魚、肉、蛋類利于身體健康,故A正確,CD錯誤。
B.飲食應以谷物類為主,故B錯誤。
故選A。
17. 某患者的血型是AB型,如果預計手術中需要為其輸血,一定要提前準備好( )型血。
A. RhB. OC. ABD. A或B
【答案】C
【解析】
【分析】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情況下,AB血型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得太快太多,輸進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
【詳解】由分析可知,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因此,某患者的血型是AB型,如果預計手術中需要為其輸血,一定要提前準備好AB型血,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8. 發(fā)生在肺部的氣體交換過程中,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 )壁,進入血液,隨血液循環(huán)到達組織細胞。
A. 動脈B. 靜脈C. 毛細血管D. 支氣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
【詳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是肺泡中的氧氣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9.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根據人聽覺的形成過程,以下各項中排序正確的是( )
①感覺細胞將聲音信息傳導到聽覺中樞,產生聽覺;②聲波經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震動;③震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感覺細胞。
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qū)域(聽覺中樞)。
【詳解】聽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的②聲波由耳郭收集后,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③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①感覺細胞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 步入初中后,同學們即將進入青春期。對于青春期心理特點的描述,不相關的一項是( )
A. 遇到挫折有依賴性B. 身高突增,體重增加
C. 有強烈的獨立意識D. 內心世界逐漸復雜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青春期,對于自己身體的變化,特別是性器官的發(fā)育、第二性征的出現,以及遺精或月經現象,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詳解】青春期間有強烈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逐步明晰,內心世界趨向復雜,遇到挫折又有依賴性,性意識也開始萌動,常表現為從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而“身高突增,體重增加”則屬于青春期身體變化特點,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1. 病人不能正常進食時,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這是因為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 蛋白質B. 脂肪C. 糖類D. 無機鹽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營養(yǎng)物質分為能源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和非能源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詳解】A.蛋白質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質主要是構成組織細胞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組織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等的物質基礎,A不符合題意。
B.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質,但是人體內的大部分脂肪作為備用能源貯存在皮下等處,屬于貯備能源物質,B不符合題意。
C.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麥芽糖、淀粉都屬于糖類。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糖類的氧化分解,約占人體能量供應量的70%,C符合題意。
D.無機鹽屬于無機物,不能提供能量,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 一個在母體內發(fā)育了34周就出生的早產兒,比正常出生的胎兒少在母體內內發(fā)育了大約( )
A. 38周B. 266天C. 6周D. 4周
【答案】D
【解析】
【分析】受精卵的形成標志著人體發(fā)育的正式開始。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形成后,會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fā)育成胚泡。這個過程中,受精卵攜帶著遺傳信息,這些信息決定了個體的性別、相貌等特征。隨后,胚泡緩慢移動到子宮中,并植入子宮內膜,這一過程稱為懷孕。在子宮內,胚泡繼續(xù)分裂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并在懷孕后8周左右發(fā)育成胎兒。在這個過程中,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獲取營養(yǎng)和氧氣。經過大約38周的發(fā)育,胎兒成熟后,會通過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
【詳解】由分析可知,人體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一般來說,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第38周(266天)時,胎兒就發(fā)育成熟了。所以,發(fā)育了34周就出生的早產兒,比正常出生的胎兒少在母體內發(fā)育了大約4周,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3. 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主要包括( )兩條循環(huán)途徑。
①冠脈循環(huán);②肺循環(huán);③體循環(huán);
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循環(huán)分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其循環(huán)途徑如下圖:
【詳解】①冠脈循環(huán)是指血液從主動脈基部的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到達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經靜脈流回右心房;冠脈循環(huán)的意義在于給心臟肌肉細胞提供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運走代謝廢物??梢姡诿}循環(huán)是體循環(huán)的一部分,①不符合題意。②③根據分析可知,血液循環(huán)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②③符合題意。由此可見,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4. 呼吸道的作用包括:保證氣體順暢通過、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 )
A. 允許食物進入胃內
B. 令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C. 幫助人類感知環(huán)境
D. 完全避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到達肺部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肺部的通道,而且具有對吸入空氣進行加溫、濕潤及過濾的作用,以及嗅覺和發(fā)聲的功能。其復雜的組織結構使其能夠有效地保護身體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同時確保氣體交換的順利進行。
【詳解】A.呼吸道和食物的通道是分開的。食物由口腔經咽再進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氣經過咽再進入氣管。因此,食物進入胃內是通過咽部這一結構完成的,A不符合題意。
B.呼吸道在人體呼吸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保證氣體順暢通過,還能通過對吸入空氣的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從而有效地保護肺部,減輕外界空氣對肺部的刺激,B符合題意。
C.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實現氣體交換、清潔、溫暖和濕潤空氣以及保護呼吸系統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而人類的感知環(huán)境是通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系統來實現的,C不符合題意。
D.呼吸道通過其結構和功能,盡可能地保護肺部免受外界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影響,但并不能做到完全避免,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5. 炎炎夏日,我們需要補充適量的水。適量飲水能夠讓人體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的代謝廢物之一是( )
A. 尿素B. 水C. 無機鹽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分析】適量飲水確實有助于人體通過泌尿系統排出代謝廢物,包括尿素、尿酸等。水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和排泄廢物的重要媒介,它可以幫助稀釋尿液,減少尿液中的廢物濃度,從而促進這些廢物的排出。
【詳解】A.適量飲水確實有助于人體通過泌尿系統排出代謝廢物,包括尿素。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主要通過腎臟過濾血液,隨尿液排出體外。充足的水分攝入可以稀釋尿液,幫助腎臟更有效地清除這些廢物,從而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健康。因此,保持適當的水分平衡對于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泄是非常重要的,A符合題意。
B.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體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以及尿素等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輸,因此,水不是代謝廢物,B不符合題意。
C.代謝廢物是指在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物質,例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無機鹽是指無機化合物中的離子形式,如鈉、鉀、鈣、鎂等離子。這些無機鹽在生物體中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維持細胞膜的電位、調節(jié)酸堿平衡、參與神經傳導等,因此,無機鹽不是代謝廢物,C不符合題意。
D.適量飲水確實有助于人體通過泌尿系統排出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等。然而,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的,而不是通過泌尿系統,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26. 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
呼吸,是生命的基礎。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也是我們每天進行的最基本的生理行為之一。通過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戶外運動、遠離吸煙、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飲食調節(jié)和深呼吸練習,可以保護我們的呼吸系統,延長肺部的健康壽命。
某生物小組嘗試制作胸腔容積變化與肺通氣的模型:
a.用剪刀將塑料瓶從中間剪開,保留上半部。
b.將2 只小氣球分別套在Y 型管的兩個管口上,粘牢密封。
c.將Y 型管塞入塑料瓶中,并用軟陶泥封瓶口,確認瓶口與Y 型管之間盡量密封。
d.拉伸、松弛底部大氣球,如圖甲、乙,觀察到底部大氣球的伸縮會改變塑料瓶的容積,從而使得Y 型管下端的兩只小氣球變大或變小。
e.這一現象模擬了膈肌的運動與胸腔容積的變化。膈肌收縮時胸腔容積增大,氣體進入肺內(甲),膈肌數張時胸腔容積減小,氣體從肺內呼出(乙)。
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模型中的小氣球②,模擬的是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______。
(2)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吸入人體所需的________,排出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
(3)圖乙模擬的是膈肌松弛,胸腔容積減小,肺被動_____(吸氣/呼氣)的狀態(tài)。
(4)人體的呼吸運動可以實現肺與外界的______交換。
【答案】(1)肺 (2)氧氣
(3)呼氣 (4)氣體
【解析】
【分析】(1)外界空氣經過呼吸道處理進入肺,在肺里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地擴大和縮小,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
(2)通過實驗裝置模擬膈肌的運動,玻璃罩模擬胸廓,玻璃管模擬氣管和支氣管,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上推和下放橡皮膜,觀察氣球體積變化和橡皮膜位置變化的關系。說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
【小問1詳解】
在人體呼吸模擬實驗中,小氣球是用來模擬肺的。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在呼吸過程中,肺部的擴張和收縮是通過氣球的變化來表現的。具體來說,當氣球被拉緊時,它就模擬了肺部擴張時的狀態(tài);而當氣球放松時,它則模擬了肺部收縮的狀態(tài)。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觀察者和學習者更直觀地理解呼吸過程中肺部的變化情況。
【小問2詳解】
呼吸功能是呼吸系統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它涉及到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氧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在那里與肺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然后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個組織,供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同時,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肺泡壁進入肺泡,再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
【小問3詳解】
膈肌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間的重要肌肉,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收縮和松弛來改變胸腔的容積。當膈肌松弛時,它會向上移動,導致胸腔的容積減小,這意味著胸腔內的空間變小,壓力增加,使得肺內的氣體被擠壓出去,這就是被動呼氣的過程。
【小問4詳解】
人體的呼吸運動確實可以實現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在吸氣過程中,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這導致胸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徑都增大。胸廓容積的增加使得胸腔擴大,肺也隨之擴張。這種擴張使得肺內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從而外界的空氣被吸入肺內。 呼氣過程呼氣過程的機制與吸氣過程相反,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舒張時,胸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徑都會減小,胸腔縮小,肺被動回縮。這種縮小使得肺內的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從而肺內的氣體被排出體外。
27. 如圖是某小組同學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設計的實驗,請分析并回答:
(1)在滴加碘液后試管A 中的現象是_______。
(2)試管B的作用是與試管A 形成________。
(3)把試管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的目的是模擬______溫度。
(4)實驗探究的變量是______。
(5)結論:淀粉在口腔內能夠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為____糖。
【答案】(1)變藍 (2)對照
(3)口腔 (4)唾液
(5)麥芽
【解析】
【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會變藍,麥芽糖遇到碘液不會變藍。
(3)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高溫和低溫都會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強。
【小問1詳解】
A試管所用的實驗材料是清水,攪拌,清水中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會變藍。
【小問2詳解】
試管B加入的是等量的唾液,所以B的作用是與試管A 形成以唾液為變量的對照實驗。
【小問3詳解】
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強,因此把試管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的目的是模擬口腔溫度。
【小問4詳解】
該實驗探究的變量是唾液。
【小問5詳解】
淀粉在口腔內能夠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為麥芽糖。
28. 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下圖是人體心臟解剖圖,請結合圖示回答:

(1)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收縮最有力的一個腔是________。
(2)肺循環(huán)的終點是心臟四個腔中的3-_________心房。
(3)與左心室相連接,將血液送往全身各器官的是4-________動脈。
(4)下圖是眼球部分結構及視覺形成、視力矯正示意圖。人眼能夠看清外界物體,是因為眼球內有結構②______可以將物體反射入眼的光線進行折射匯聚,并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5)如果同學們因為長期采取不正確的讀寫姿勢,沒有注意適當的讀寫距離,可能會導致晶狀體屈光度過大,造成清晰的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形成近視。近視需配戴_____透鏡(就是近視鏡)進行矯正。
【答案】(1)左心室 (2)左
(3)主 (4)晶狀體
(5)凹
【解析】
【分析】題圖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主動脈;①睫狀體,②晶狀體,③視網膜。
【小問1詳解】
心臟的四個腔中,心房收縮把血液壓向心室,心房壁??;右心室把血液輸送到肺,右心室壁比心房厚;左心室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距離長,需要更強的收縮力,因此,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收縮最有力的一個腔是左心室。
【小問2詳解】
血液循環(huán)途徑:
可見,肺循環(huán)的終點是心臟四個腔中的3左心房。
【小問3詳解】
依據第二小題的體循環(huán)途徑可知,與左心室相連接,將血液送往全身各器官的是4主動脈。
【小問4詳解】
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進入你的眼睛,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當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過視覺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的特定區(qū)域,大腦立即處理有關信息,形成視覺。因此,人眼能夠看清外界物體,是因為眼球內有結構②晶狀體可以將物體反射入眼的光線進行折射匯聚,并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小問5詳解】
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由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因此,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29. 為提高廣大市民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災難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每年適當時間,學校都會進行相應的應急疏散演練。請分析并回答:
(1)學生聽到學校廣播指令后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疏散,這屬于______反射。
(2)以上動作需要_______系統的調節(jié)才能迅速完成。
(3)與_______有關的反射是最復雜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4)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它們的分泌物稱為______,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huán)到達各器官。
(5)演練時同學們行動敏捷,同時呼吸加速,心跳加快,這是人體神經調節(jié)和_______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1)復雜 (2)神經
(3)語言或文字 (4)激素
(5)激素
【解析】
【分析】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下,各系統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
【小問1詳解】
學生聽到學校廣播指令后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疏散,是出生以后產生的,由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活動,屬于條件反射。
【小問2詳解】
在產生運動的過程中,神經調節(jié)起主要作用,所以,題干中的人體動作需要神經系統的調節(jié)才能迅速完成。
【小問3詳解】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因此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條件反射。 可見,與語言或文字有關的反射是最復雜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小問4詳解】
人體分泌腺的類型有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導管的腺體,分泌物由導管排出;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它們的分泌物稱為激素,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huán)到達各器官。
【小問5詳解】
人的各項生命活動都是由神經系統和激素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所以演練時同學們行動敏捷,同時呼吸加速,心跳加快,這是因為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結果,這體現了人體神經系統和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
30. 閱讀分析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每年4~9月是織紋螺旺汛期,同時也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因其會富集河豚毒素,其毒性比砒霜還高數倍,且至今沒有特效藥,預防中毒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不吃這種食物。
(1)分析材料內容可知,我們在夏季要更多關注_______安全。
材料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準則是:一、食物多樣,合理搭配;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三、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六、規(guī)律進餐,足量飲水;七、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八、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2)有如下晚餐:米飯、醋溜瓜片和尖椒干豆腐。從合理營養(yǎng)的角度看,你認為應該再增加( )
A. 咸菜絲B. 鍋包肉C. 涼拌豆芽
材料三:科學家為了研究甲狀腺的功能,破壞了蝌蚪的甲狀腺,發(fā)現蝌蚪停止了發(fā)育,不能發(fā)育成蛙。若此時加入甲狀腺激素,則上述蝌蚪可以發(fā)育成蛙。若將正常的蝌蚪飼養(yǎng)在加入甲狀腺激素的水中,則蝌蚪提前發(fā)育成蛙,但蛙只有蒼蠅大小。
(3)通過材料可知,甲狀腺激素能夠調節(jié)動物或人體的生長和_______。
材料四:綠色,是讓人悸動的生命之色。但由于人類的過度開發(fā),我們原本綠意盎然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所幸的是,人類已經認識到綠色發(fā)展的重要性。英國《自然》旗下期刊曾發(fā)表一份研究報告稱,自2000年以來,我們的地球正在變綠,其中中國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沒。
(4)分析材料可知,人類活動既有可能破壞環(huán)境,也可以_____環(huán)境。
材料五:骨傳導耳機是一種避免直接將聲音傳輸至外耳道的新式耳機。其減少了對鼓膜的潛在損害,對聽力的影響較小,但它們對人的聽力也并非完全沒有危害。因為聽力的產生仍然是震動經傳導至耳蝸中的感受器形成神經沖動并傳導至大腦的一定區(qū)域,產生聽覺。若長時間使用骨傳導耳機,如果音量過高,仍有可能導致聽力下降或損傷。
(5)通過材料可知,聽覺的形成是在大腦中的一定區(qū)域——_______中樞完成的。
(6)請你對“保護哈爾濱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表一句話的看法:______。
【答案】(1)食品 (2)B
(3)發(fā)育 (4)改變
(5)聽覺 (6)通過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參與植樹造林活動,實踐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經濟、生態(tài)保護等措施,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解析】
【分析】(1)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大腦的一定區(qū)域(聽覺中樞)→聽覺。
(2)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
(3)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4)食品安全是指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采取措施確保食品不受污染,符合衛(wèi)生要求,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小問1詳解】
每年4~9月確實是織紋螺的旺汛期,也是其毒性最強的時候。由于織紋螺會富集河豚毒素,其毒性比砒霜高很多倍。因此,公眾在這段時間內應特別警惕,避免購買和食用織紋螺,以確保自身健康安全。
【小問2詳解】
米飯中含有糖類、醋溜瓜片含有維生素、尖椒干豆腐里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C。從合理營養(yǎng)的角度看,食物多樣,葷素搭配,因此,應該再添加B鍋包肉,故選B。
【小問3詳解】
甲狀腺激素在調節(jié)動物或人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通過促進蛋白質合成和骨骼生長、調節(jié)基礎代謝率、影響神經系統功能等多種機制,確保機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代謝平衡。同時,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也需要與其他激素相互協調,以維持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小問4詳解】
分析材料四可知,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人類的活動,如工業(yè)生產、農業(yè)活動、城市化進程等,可能會導致環(huán)境污染、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另一方面,人類也可以通過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采取環(huán)保措施,如推廣清潔能源、實施廢物回收利用、開展生態(tài)修復等,來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
【小問5詳解】
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將聲音信息傳到大腦皮層的特定區(qū)域(聽覺中樞),產生聽覺。因此,聽覺的形成是在大腦中的聽覺中樞完成的。
【小問6詳解】
保護哈爾濱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它不僅關乎當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是對未來世代的承諾。通過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參與植樹造林活動,實踐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經濟、生態(tài)保護等措施,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相關試卷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docx、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注意[ ]填序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docx、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初一(上)生物期末試題及答案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2023-2024學年初一(上)生物期末試題及答案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學科期末測試題(含答案)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學科期末測試題(含答案)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學科期末測試題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生物學科期末測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