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材料一: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獨特的現(xiàn)代化屬性和文化性質,既是相對世界文明、外國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明而言的。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要處理好一些關系。
物質文明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物質基礎,對不斷發(fā)展生產力、積累物質財富提出了新要求。精神文明是國家強盛、社會進步的精神支撐,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精神基礎,對不斷發(fā)展先進文化、豐富精神財富提出了新要求。要處理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必須并駕齊驅,比翼雙飛,在“兩個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中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
發(fā)展是硬道理,要一以貫之地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增長,打牢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物質基礎。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首先要求物質文明的豐富,表現(xiàn)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核心動力是生產力的發(fā)展。應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yè)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xiāng)融合和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推動經(jīng)濟實現(xià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文化是軟實力,要一以貫之地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鞏固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精神基礎。精神文明建設,確立的是理想信念,弘揚的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是文明風尚,促進的是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為此,要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筑起中華民族新的精神高地,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jīng)驗,把中國經(jīng)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xiàn)精神上的完全獨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凝聚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精神偉力。
我們必須扎根中國式現(xiàn)代化偉大實踐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以現(xiàn)代文明因素為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活力與發(fā)展動力,讓中華文明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煥發(fā)新的時代光彩。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不是在真空中生成的,而是在世界文明的萬花筒中、在與其他文明的互動過程中、在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中生長的。要處理好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在交流互鑒中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以獨立自主的基點塑造中華文明的現(xiàn)代形象,從“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宏偉進程中又煥發(fā)出新的光輝。中華文明既是人類文明史的“活化石”,又是現(xiàn)代文明史的“親歷者”,有著鮮明和普遍的世界意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要求我們在體認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時,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內在精髓發(fā)揚光大,挖掘中華文明蘊含的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和智慧,闡釋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同時,要加快構建中華文明的話語體系,打破“有理說不清”的傳播藩籬,將中國的故事在國際社會中講好、傳播好,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
以開放包容的氣度構建現(xiàn)代文明的中國形式,以“世界的”滋養(yǎng)“民族的”。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與其他文明相互借鑒,才造就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底蘊。我們要主動融入世界發(fā)展浪潮之中,尋找發(fā)展道路的“契合點”、價值理念的“共同點”、文化建構的“接合點”,創(chuàng)造出融通中外、匯通古今的現(xiàn)代文明新成果。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在建構自身的同時也為全世界展示了民族文明現(xiàn)代化的中國方案,在確立文化自信的同時也強化著各國人民對自身文明的信心。
(摘編自何虎生《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三重進路》)
材料二: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展現(xiàn)出強大的文明韌性、不竭的文明活力和深厚的文明智慧,為人類文明的生存發(fā)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推動了文明間交流互鑒、平等相待與和諧共存。
近代以來,西方在全球推行其價值觀念、政治制度和生活習俗,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本土文化、傳統(tǒng)習俗和語言被逐漸邊緣化,文明的獨立性和多元性受到?jīng)_擊。中華文明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包容開放的文明張力和創(chuàng)新的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路徑,保持了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塑造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為維護和豐富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綿延五千年而未中斷的中華文明的現(xiàn)代形態(tài),有突出的連續(xù)性、突出的創(chuàng)新性、突出的統(tǒng)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的有機統(tǒng)一,是具有中國特色與時代特性的社會主義文明樣態(tài)。
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展現(xiàn)了與眾不同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路徑和形態(tài)。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探索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展現(xiàn)出優(yōu)勢,克服了西方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的弊病。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以人民為中心,西方文明以資本為中心;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注重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的有機統(tǒng)一,西方文明強調發(fā)展經(jīng)濟;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追求和平發(fā)展,西方文明追求掠奪擴張。這打破了“現(xiàn)代化=西方化”的論調,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現(xiàn)代文明建設提供了新的選擇。
近千年來,人類文明在戰(zhàn)爭沖突與矛盾對抗中跌宕走過,探索一種和平與平等的文明互動方式至關重要。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堅持所有文明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倡導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世界各文明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理念和社會生活習慣,從不試圖改造或取代其他文明,也不會將自身文明理念強加給其他文明,這破解了“西方中心論”和“文明優(yōu)越論”。
(摘編自呂虹《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物質文明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所以物質文明建設比精神文明建設更重要。
B.精神文明建設指的就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人在精神上的完全獨立自主。
C.中華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從未中斷的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xù)性。
D.現(xiàn)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才展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路徑。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發(fā)展是硬道理,我們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推動經(jīng)濟實現(xià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B.我們在體認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時,也要挖掘中華文明蘊含的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和智慧,闡釋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
C.近代以來,文明的獨立性和多元性受到?jīng)_擊。中華文明保持了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塑造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D.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堅持所有文明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倡導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注重自我發(fā)展、獨立發(fā)展。
3.下列關于兩則材料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材料一中“……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運用了比喻論證,使說理非常生動、形象。
B.材料一采用總一分式結構,先總說,提出觀點,再分層深入論證,層層遞進,論證有說服力。
C.材料一引用“有理說不清”的俗語,論證了要加快構建中華文明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
D.材料二將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與西方文明進行了對比,闡述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展現(xiàn)出優(yōu)勢。
4.根據(jù)材料二,下列選項不屬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世界意義”范疇的一項是( )
A.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為豐富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貢獻。
B.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為其他國家的現(xiàn)代文明建設提供選擇。
C.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D.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推動了文明間的對話和交流。
5.兩則材料都談論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但材料內容側重點不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記懶人
老舍
一間小屋,墻角長著些兔兒草,床上臥著懶人。他姓什么?或者因為懶得說,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大家只呼他為懶人,他也懶得否認。
在我的經(jīng)驗中,他是世上第一個懶人,因此我對他很注意:能上“無雙譜”的總該是有價值的。
幸而人人有個弱點,不然我便無法與他來往;他的弱點是喜歡喝一盅。三杯下去,他能暫時的破戒——和我說話。我還能舍不得幾瓶酒么?所以我成了他的好友。
他的話極其天真,因為他的腦子是懶于搜集任何書籍上的與旁人制造的話的。他沒有常識,因此他不討厭。他確是個寶貝,在這可厭的社會中。
據(jù)他說,他是自幼便很懶的。懶人的媽媽懷了他一年半,因為懶得生產。他的生日,沒人曉得;媽媽是第一個忘記了它,他自然想不起問。他的媽媽后來也死了,他不記得怎樣將她埋葬??墒?,他還記得媽媽的面貌。媽媽,雖在懶人的心中,也難免被想念著;懶人借著酒力嘆了一口十年未曾嘆過的氣;淚是終于懶得落的。
他入過學。懶得記憶一切,可是他不能忘記許多小四方塊的字,因為學校里的人,自校長至學生,沒有一個不像活猴兒,終日跳動;所以他不能不去看那些小四方塊,以得些安慰。最可怕的記憶便是“學生”。他記得“學生”——一群推他打他擠他踢他罵他笑他的活猴子。他是一塊木頭。被猴子們向四邊推滾。他似乎也畢過業(yè),但是懶得去領文憑。“老子的心中到底有個‘無為’縈繞著,我連個針尖大的理想也沒有?!彼扬嬃税肫堪拙?,閉著眼說。
我決定了下次再來,須帶白蘭地;普通的白酒還不夠打開他的說話機關的。
白蘭地得著了空前的勝利,他坐起來了!我的驚異就好似看見了死人復活。我要盤問他了。
“朋友,在過去的經(jīng)驗中,你可曾不懶過一回沒有呢?”
過了好久,他點了點頭,又喝下一杯酒,慢慢的說:
“有過一次。許久許久以前的事了。設若我今年是四十歲,那必是我二十來歲的事了?!?br>他的眼合成一道縫,好像看著心中正在構成著的一張圖畫。然后向自己念道:“想起來了!”
“一株海棠樹,”他大概是形容他心里那張畫,“第一次見著她,便是在海棠樹下。開滿了花,像藍天下的一大團雪,圍著金黃的蜜蜂。我與她便躺在樹下,臉朝著海棠花,時時有小鳥踏下些花片,像些雪花,落在我們的臉上。記得那是最快活的一天:聽著蜂聲,閉著眼用臉承接著花片,花蔭下見不著陽光,可是春風吹拂著全身,安適而溫暖。我們倆就像埋在春光中的一對愛人,最好能永遠不動,直到宇宙崩毀的時候。她是我理想中的人兒。她能領略花木樣的戀愛;蜜蜂的嗡嗡使我半睡半醒,半死半生;在生死之間我得到完全的恬靜與快樂。這個快樂是一睜開眼便會失去的?!?br>他停頓了一會兒,又喝了半杯酒。他的話來得流暢輕快了:“海棠花開殘,她不見了。大概是回了家,大概是。我自然懶得去打聽,更提不到去找她。想她的時候,我便在海棠樹下靜臥一天。第二年花開的時候,她沒有來,花一點也不似去年那么美了,蜂聲更討厭。”
這回他是對著瓶口灌了一氣。
“又看見她了,已長成了個大姑娘。但是,但是,”他的眼似乎不得力的眨了幾下,微微有點發(fā)濕,“她變了。她一來到,我便覺出她太活潑了。她的話也很多,幾乎不給我留個追想舊時她怎樣靜美的機會了。到了晚間,她偷偷的約我在海棠樹下相見。我不該赴約,可是我去了。她接連說我怎么還這么懶,我始終沒開口,她落了淚,走開。我便在海棠下睡了一夜,懶得再動。她又走了。不久聽說她出嫁了。不久,聽說她被丈夫給虐待死了。懶是不利于愛情的。但是,她,她因不懶而喪了一朵花似的生命!假如我聽她的話改為勤謹,也許能保全了她,可也許喪掉我的命。假如她始終不改懶的習慣,也許我們到現(xiàn)在還是同臥在海棠花下,雖然未必是活著,可是同臥在一處便是活著,永遠的活著。只有成雙作對才算愛,愛不會死!”
“到如今你還想念著她?”我問。
“哼,那就是那次破了懶戒的懲罰!一次不懶,終身受罪;我還不算個最懶的人?!彼峙P在床上。
我將酒瓶挪開。他又說了話:
“假如我死去——雖然很懶得死——請把我埋在海棠花下,不必費事買棺材。我懶得理想,可是既提起這件事,我似乎應當永遠臥在海棠花下——受著永遠的懲罰!”
過了些日子,我果然將他埋葬了。在上邊臨時種了一株海棠;有海棠樹的人家沒有允許我埋人的。
(載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益世報》,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懶人不記得怎樣將媽媽埋葬,但他還記得媽媽的面貌,可見懶人終究不能超脫世俗。
B.懶人懶得記憶有關學校的事,是因為“學生”推他打他擠他踢他罵他笑他,欺辱他。
C.“我”帶白蘭地來打開懶人說話的機關,體現(xiàn)了“我”對懶人精神世界的好奇和關注。
D.懶人在回憶戀愛故事時,認為如果自己改為勤謹也許能保全了“她”,因此悔恨不已。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善用伏筆和照應,前文說懶人“入過學”,“似乎也畢過業(yè)”,為后文懶人用詩化的語言形容“心里那張畫”埋下伏筆,形成前后照應。
B.作者善用傳神的細節(jié)描摹人物,如懶人“眼微微有點發(fā)濕”,以典型細節(jié)展現(xiàn)人物悲傷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立體可感、生動豐富。
C.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我”是“懶人”過往故事的發(fā)掘者、講述者,也是評論者,體現(xiàn)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tài)度。
D.懶人講述的,不只是一個愛而不得的傷感故事,里面還包含著對理想與現(xiàn)實、“懶”與“不懶”、生與死的深沉思考。
8.小說運用了多種手法以取得語言的幽默效果,請結合相關語句加以分析。
9.懶人這一人物形象既有荒誕之處,又給人以真實感。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Q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饗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
(節(jié)選自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材料二: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痿、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節(jié)選自柳宗元《捕蛇者說》)
10.材料二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
吾祖死A于是B吾父死C于是D今吾嗣E為之F十二年G幾死者H數(shù)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類,指相似、類似,與《項脊軒志》中“大類女郎也”的“類”意思相同。
B.當,指充當、沖抵,與《蘭亭集序》中“當其欣于所遇”的“當”意思不同。
C.旦旦,指天天、每天,與《氓》中“信誓旦旦”的“旦旦”意思相同。
D.聞,指聽見、聽到,與《陳情表》中“臣具以表聞”的“聞”用法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材料一中的郭橐駝種樹技藝高超,能夠采取正確的種樹方法,順應樹木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
B.材料二中的蔣氏三代都是捕蛇人,相比于鄉(xiāng)鄰們的窘迫生活,他們能安享天年心滿意足。
C.兩則材料表面上是寫人,實際是借人展開議論,觀點的闡發(fā)都建立在人物形象的基礎上。
D.兩則材料文體不同,但都因事明理、針砭時弊,體現(xiàn)了“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小人輟飧饗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14.兩則材料都由人物經(jīng)歷表達對社會問題的看法,請簡要概括。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題。
壬寅新春①
陸游
半生常是道邊人,歲晚初收事外身。
濁酒一樽聊永日,小園三畝亦新春。
尚無枕寄邯鄲夢②,那有衣沾京洛塵。
門外煙波三百里,此心惟與白鷗親。
【注】①淳熙九年正月作于山陰,詩人時年五十八歲。②邯鄲夢:一名“黃粱夢”。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用其所授瓷枕,于睡夢中歷數(shù)十年富貴榮華。及至醒來,店主蒸的黃粱飯尚未熟。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句時間跨度很大,概括了詩人半生風塵仆仆的經(jīng)歷,蘊含著無窮的感慨。
B.第三,四句寫詩人雖欣賞小園春景,卻因春日漸長感到無聊,只能飲酒打發(fā)時光。
C.第五句寫出了詩人無心榮華富貴,比較含蓄地表達了詩人淡泊的情懷。
D.第六句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與“素衣莫起風塵嘆”的意思亦有相似之處。
16.“白鷗”是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請聯(lián)系黃庭堅的《登快閣》,試分析本詩末句寫“白鷗”所用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情感。
四、默寫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中以行路為喻,強調“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相》中,杜甫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高度評價、由衷贊美了諸葛亮的才干和德行。
(3)“舟”乘載了五味人生,盡顯眾生百態(tài),在千百年的反復歌吟中,“舟”成為一種特殊意義的詩學語詞。在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舟”意象的使用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陶淵明是否懂音律會彈琴,向來A____________。問題起于他有一張無弦琴。《晉書·隱逸傳》揣測,陶淵明不懂音律,但雅好琴韻,便弄了一張弦徽不具的琴,每每與朋友酒酣耳熱之際,即撫而和之,還自我解嘲地說,“( )”。但我認為,陶洲明自云“和以七弦”,不可能不通琴藝。載奔載欣回到故里,陶淵明頓時覺得B____________,慶幸自己在迷途上走得還不算太遠。他下定決心要皈依田園,采菊東籬,種豆南山,通過與土地建立樸素關系維生。陶淵明的確有一張無弦琴,應該是琴弦壞了,他再也沒有更換。勞作之余,陶淵明撫弄無弦琴,但出發(fā)點不是C____________,而是聊以寄意。大美無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那些懂音律的朋友通過他嫻熟的指法聽到了潺潺的水聲、浮云的低唱,看到了山之黛、月之白、菽之青、菊之黃……
或許原本就無所謂有沒有無弦琴,它不過是取自于廣漠之野的一段朽木,到了陶淵明手里,即化腐朽為神奇。倘有好事者趁他沉浸于一曲,悄然將木頭拿開,陶淵明也依然會將心曲進行到底。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下列句子中的“然”與文中加粗的“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
B.這使我知道,一個小生命是怎樣鄙棄了一切的浮夸,孑然一身擔當著一個大宇宙。
C.對于他的主張,天文學家中不以為然者大有人在,但梁武帝并未迫害那些不相信蓋天說的人。
D.請選擇與你的研習課題有關的一本社會科學著作,認真讀完,然后按要求撰寫一份讀書報告。
20.下列詩句,適宜填入文中括號內的一項是( )
A.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B.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C.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D.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阿Q并不__________這田家樂,卻只是走,因為他直覺的知道這與他的“求食”之道是很遼遠的。但他__________走到靜修庵的墻外了。
庵周圍也是水田,粉墻__________在新綠里,后面的低土墻里是菜園。阿Q遲疑了一會,四面一看,并沒有人。他便爬上這矮墻去,扯著何首烏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腳也索索的抖;終于攀著桑樹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__________,但似乎并沒有黃酒饅頭,以及此外可吃的之類??课鲏κ侵駞玻旅嬖S多筍,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還有油菜早經(jīng)結子,芥菜已將開花,小白菜也很老了。
阿Q沒有說完話,拔步便跑;追來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這本來在前門的,不知怎的到后園來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經(jīng)要咬著阿Q的腿,幸而從衣兜里落下一個蘿卜來,那狗給一嚇,略略一停,阿Q已經(jīng)爬上桑樹,跨到土墻,連人和蘿卜都滾出墻外面了。只剩著黑狗還在對著桑樹嗥,老尼姑念著佛。
2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
A.賞鑒 終于 突出 郁郁蔥蔥B.賞鑒 始終 突兀 蒸蒸日上
C.賞識 終于 突兀 蒸蒸日上D.賞識 始終 突出 郁郁蔥蔥
22.文中有帶“一”的動詞“一看”“一嚇”,分析它們和“看看”“嚇著”相比,表達效果上分別有什么不同。
六、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Ⅱ提到“全球激烈的科技競爭背后,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稱得上“人才”?古語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今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杰出的人才。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項,強加因果,前后不構成因果關系;“更重要”于文無據(jù)。B項,“指的就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人在精神上的完全獨立自主”以偏概全,精神文明的內涵外延豐富。D項,“……才……”分析不當,原文是“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展現(xiàn)了與眾不同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路徑和形態(tài)……這打破了‘現(xiàn)代化=西方化’的論調,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現(xiàn)代文明建設提供了新的選擇”。
2.答案:D
解析:“注重自我發(fā)展、獨立發(fā)展”曲解文意,文中強調交流互鑒,尊重其他文明。
3.答案:B
解析:“層層遞進”分析不當,分說部分是“并列”關系,不是“遞進”關系。
4.答案:C
解析:C項,“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闡述的是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特點,不屬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世界意義”范疇。
5.答案:①材料一側重闡述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要處理好兩組關系:處理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在“兩個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中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處理好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在交流互鑒中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②材料二側重闡述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為人類文明的生存發(fā)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推動了文明間交流互鑒、平等相待與和諧共存。
解析:
6.答案:C
解析:世俗的依據(jù)。B項歸因片面,懶人懶得記憶學校的一切,主要是因為他覺得校長和學生都是“活猴子”,不得清靜。D項“悔恨不已”不準確。
7.答案:A
8.答案:①運用修辭手法。如運用比喻手法,把好動的學生比作“活猴子”,把安靜的懶人比作“一塊木頭”,比喻形象生動,令人忍俊不禁;運用夸張手法,“懶人的媽媽懷了他一年半,因為懶得生產”,把懶人媽媽“懶”得不合常理之處放大,制造幽默效果。②采用“京味”語言。運用節(jié)律性強、兒化、淺易口語化等特點的“京味兒”語言,如“大家只呼他為懶人”“他確是個寶貝”“沒有一個不像活猴兒”“理想中的人兒”“我懶得理想”等,獨具幽默。③利用“矛盾”詞語。如“懶得記憶一切”卻記得“許多小四方塊的字”;“他沒有常識”但“他確是個寶貝”;“也許能保全了她”但“也許喪掉我的命”等,相互矛盾的詞語造成反差,達到幽默的效果。
解析:本題考查品味作品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一點2分,答出兩點即給滿分。
①從文章運用的修辭角度分析:本文的比喻修辭生動形象,令人忍俊不禁。②從語言風格角度分析:本文是老舍創(chuàng)作的具有京味兒的作品,其特點為節(jié)律性強、兒化、淺易口語化等,獨具幽默。③從文章的用詞角度分析:文章運用了大量表現(xiàn)矛盾的詞語,讓人讀起來感覺文章有幽默感。
9.答案:①“世上第一個懶人”的懶人形象設定脫離現(xiàn)實生活,懶人形象的外在表現(xiàn)夸張地呈現(xiàn)出“懶”的極致,給人以荒誕之感。②懶人天真質樸,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如他對愛情的憧憬和懷念,都給人以真實感。③懶人以消極厭世的姿態(tài)表達對自我的堅守,折射出特定人群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
10.答案:BDG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1)我們小民停止吃飯來慰勞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么能使我們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
(2)我將向管事的人報告,讓他更換你的差使,恢復你的賦稅,你看怎樣?
解析: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問的人說:“把你種樹的方法,轉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嗎?”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罷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職業(yè)。但是我住在鄉(xiāng)里,看見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fā)號施令,好像是很憐愛(百姓)啊,但百姓最終反因此受到禍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來大喊:‘長官命令:催促你們耕地,勉勵你們種植,督促你們收獲,早些煮繭抽絲,早些織你們的布,養(yǎng)育你們的小孩,喂大你們的雞和豬。’一會兒打鼓招聚大家,一會兒鼓梆召集大家,我們小民停止吃飯來慰勞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么能使我們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所以我們既困苦又疲乏,像這樣(治民反而擾民),它與我種樹的行當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問的人說:“不也是很好嗎!我問種樹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蔽覟檫@件事作傳把它作為官吏們的鑒戒。
材料二:
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特的蛇:它有著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紋;如果這種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沒有能夠抵擋傷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拿來做藥引,可以用來治愈麻瘋、手腳拳曲、脖腫、惡瘡,去除死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起初,太醫(yī)用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這種蛇兩次,招募能夠捕捉這種蛇的人,充抵他的賦稅繳納,永州的人都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有個姓蔣的人家,享有這種好處已經(jīng)三代了。我問他,他卻說:“我的祖父死在捕蛇這件差事上,我父親也死在這件事情上?,F(xiàn)在我繼承祖業(yè)干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好幾次也險些喪命?!彼f這番話時,臉上很憂傷的樣子。
我同情他,并且說:“你怨恨捕蛇這件事嗎?我將向管事的人報告,讓他更換你的差使,恢復你的賦
稅,你看怎樣?”蔣氏聽了更加悲傷,滿眼含淚地說:“你是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然而我干這差事的不幸,還比不上恢復我繳納賦稅的不幸那么厲害呀。假使從前我不干這差事,那我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自從我家三代住到這個地方,累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年了,可鄉(xiāng)鄰們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們土地上生產出來的都拿去,把他們家里的收入也盡數(shù)拿去交租稅仍不夠,只得號啕痛哭輾轉逃亡,又饑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帶毒的疫氣,一個接一個死去,常常死人互相壓著。從前和我祖父同住在這里的,現(xiàn)在十戶當中剩不下一戶了;和我父親住在一起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兩三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四五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遷走了??墒俏覅s憑借捕蛇這個差事才存活了下來。兇暴的官吏來到我鄉(xiāng),到處吵嚷叫囂,到處騷擾,那種喧鬧叫嚷著驚擾鄉(xiāng)民的氣勢,即使雞狗也不能夠安寧??!我就小心翼翼地起來,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還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養(yǎng)蛇,到規(guī)定的日子把它獻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著田地里出產的東西,來度過我的余年。估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其余時間我都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哪像我的鄉(xiāng)鄰們那樣天天都有死亡的威脅呢!現(xiàn)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與我的鄉(xiāng)鄰相比,我已經(jīng)死在他們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這件事呢?”
我聽到他的講訴,更加悲傷??鬃诱f:“苛酷的統(tǒng)治比老虎還要兇暴??!”我曾經(jīng)懷疑過這句話,現(xiàn)在根據(jù)蔣氏的遭遇來看這句話,還真是可信的。唉!誰知道苛捐雜稅的毒害,比這種毒蛇的毒害更厲害呢!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來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14.答案:①材料一由種樹之道指出為官者政令頻出的危害。
②材料二由捕蛇之事揭露官吏橫征暴斂的殘酷。
15.答案:B
解析:“卻因春日漸長感到無聊,只能飲酒打發(fā)時光”錯誤?!傲摹痹谠娭惺枪们?、暫且之意,不是“無聊”的意思。另從全詩來看,詩人心情很閑適,并不“無聊”。
16.答案:①手法:用典,末句化用了《列子?黃帝》中海邊有人和鷗鳥玩耍的典故,將情感表達得較為含蓄委婉。②情感:詩人通過用典,寫自己從此只與白鷗親近,抒發(fā)了遠離塵世、歸隱江湖之情。
解析:本詩首聯(lián)直抒胸臆,“半生常是道邊人”寫詩人半生輾轉各地,“事外身”寫詩人感覺自己與世事無緣,一生悠閑,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厭倦。領聯(lián)寫詩人借酒澆愁,“濁酒一樽聊永日”,只能借飲酒來消磨時間,“小園畝亦新春”寫詩人因欣賞小園春景而欣喜,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苦悶。頸聯(lián)用典抒情,“尚無枕寄邯鄲夢”借用黃粱夢的典故,寫詩人無心富貴,表達了詩人對仕途的厭倦。尾聯(lián)借物抒情,“此心惟與白鷗親”寫詩人的心只與白鷗親近,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17.答案: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3)示例: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彩舟云淡,星河鷺起
解析:
18.答案:A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執(zhí)己見);B今是昨非(昨非今是、今是昔非);C附庸風雅(嘩眾取寵、裝點門面)
解析:本句語境是人們對陶淵明是否懂音律會彈琴看法不一,可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執(zhí)己見)”。眾說紛紜:意思是人多嘴雜,各有各的說法,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各執(zhí)己見:是指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本句語境是說陶淵明回到故里之后頓悟到自己從前誤入在迷途上,現(xiàn)在歸家是正確的選擇,可用“今是昨非(昨非今是、今是昔非)”。三個成語均是指現(xiàn)在是對的,而過去是錯的。本句語境是陶淵明撫弄無弦琴出發(fā)點是聊以寄意而不是突顯自己會彈琴,可用“附庸風雅(嘩眾取寵、裝點門面)”。附庸風雅: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本身缺乏真正的文化素養(yǎng),卻通過與文化人交往或參與文化活動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嘩眾取寵:意思是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裝點門面:意思是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
19.答案:B
解析:B項中的“然”與文中加粗的“然”都是形容詞后綴。A項,“然”,如此,這樣;“不然”合在一起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說的情況,就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下文所說的情況;C項,“然”,對,不錯;D項,“然”,如此,這樣;“然后”合在一起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20.答案:B
解析:前文說“陶淵明不懂音律,但雅好琴韻,便弄了一張弦徽不具的琴,每每與朋友酒酣耳熱之際,即撫而和之,還自我解嘲地說”,不通音律且是自我解嘲之意,所以此處的詩句應是不求音律好壞,能傳達內心意趣就好。只有B項符合,詩句意思是只要懂得其中樂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撫出美妙的音樂呢。故選B。
21.答案:A
解析:“賞鑒”指欣賞鑒別,側重于對事物的欣賞和評判;“賞識”指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子以重視或贊揚,側重于對人的才能的重視。此處是說阿Q對“田家樂”的態(tài)度,不欣賞,不喜歡,用“賞鑒”更合適?!敖K于”表示經(jīng)過較長過程最后出現(xiàn)某種情況(多用于希望達到的結果);“始終”指從開始到最后的整個過程。這里強調阿Q最終走到靜修庵的墻外,是阿Q希望的結果,用“終于”恰當。“突出”指超過一般地顯露出來;“突?!敝父呗柕臉幼印sw現(xiàn)墻在綠色中的顯眼,用“突出”更好?!坝粲羰[蔥”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蒸蒸日上”形容事業(yè)等興旺發(fā)達,不斷向上。這里形容靜修庵里的景象,用“郁郁蔥蔥”更能展現(xiàn)植物繁茂的樣子。故選A。
22.答案:“一看”相較于“看看”,更簡潔有力,突出了阿Q觀察時動作的迅速和短暫?!耙粐槨北绕稹皣樦保鼜娬{驚嚇這一動作的突然性和短暫性,使讀者更能感受到狗被驚嚇時瞬間的反應。
解析:“一看”中的“一”有“短暫、迅速”的意味,強調看的動作短暫、急促,突出了阿Q的警惕和小心;而“看看”相對比較平和、隨意,沒有這種緊迫感“一嚇”中的“一”強調驚嚇的突然和短暫,突出狗被蘿卜驚嚇這一瞬間的反應;“嚇著”更側重于描述受到驚嚇的狀態(tài),相對比較平緩。
23.答案:
何為人才?
“功以才成,業(yè)由才廣?!碑斀袷澜?,全球激烈的科技競爭背后,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那么,究竟什么樣的人可以稱得上“人才”?
古語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今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也向我們展現(xiàn)了人才的多元標準。我認為,人才并非囿于單一標準,而是擁有多元價值的群體。他們或在各自領域精耕細作,推動社會進步;或心懷家國,用行動踐行責任擔當;或身懷絕技,用匠心雕琢時代精品。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人才無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他們潛心科研,攻克技術難關,為國家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科學院院士鐘南山,數(shù)十年如一日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生命守護生命,詮釋了科學家的責任與擔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為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故事激勵著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砥礪前行??萍既瞬庞弥腔酆秃顾?,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貢獻力量,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先鋒。
然而,人才的定義并非僅限于推動科技進步。那些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行動傳遞溫暖和希望的
人,同樣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才?!案袆又袊宋铩比~連平,扎根鄉(xiāng)村教育40余年,用愛點亮了大山深處
孩子們的求學夢;“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徐立平,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航天航空發(fā)動機焊接崗位,用精湛技藝為國之重器保駕護航。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平凡中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誠然,人才的評判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演變。當今中國,正處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大批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具有過硬專業(yè)技能的專門人才,更要注重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人才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笆陿淠?,百年樹人?!蔽覀円M一步加強教育投入,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人才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要完善人才評價體系,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建立健全以能力、素質、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要鼓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激發(fā)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匱?!比瞬刨Y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實現(xiàn)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的關鍵因素。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營造尊重人才、培養(yǎng)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更多優(yōu)秀人才涌現(xiàn)出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試卷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有答案):

這是一份[語文]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有答案),共10頁。

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默寫題,語言表達,基礎知識,材料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答案)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答案)

_語文|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語文試卷及答案

_語文|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4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語文試卷及答案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語文試題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語文試題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