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
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神舟十七號飛船按計劃2023年10月將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對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下圖為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根據所學知識,下列不屬于天體的是( )
A.在軌的中國空間站 B.落在月球上的探測器
C.繞日公轉的天王星 D.飛向深遠太空的飛行器
2.與空間站所屬的天體系統(tǒng)無隸屬關系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構成②天體系統(tǒng)的基本天體主要是( )
A.行星和衛(wèi)星 B.流星和恒星 C.彗星和行星 D.恒星和星云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3年10月13日11時44分在麥夸里島以西海域(51.75°S,139.65°E)發(fā)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此次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該島旅行的游客在旅店感受到( )
A.先左右晃動后上下顛簸 B.只左右晃動
C.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晃動 D.只上下顛簸
翼裝飛行是運動員穿戴具有雙翼的服裝或者降落傘從飛機、熱氣球以及懸崖等高處一躍而下的運動。迄今為止,人類高空下落的極限是奧地利探險家鮑姆加特納從空中39km下落創(chuàng)造的。下圖為某飛行愛好者在某次翼裝飛行過程中抓拍的照片,據此完成6~7題。
6.鮑姆加特納下落時所處的大氣圈層和此次翼裝飛行期間所處的大氣圈層分別是( )
A.平流層 對流層 B.對流層 對流層 C.平流層 臭氧層 D.高層大氣 平流層
7.翼裝飛行期間運動員會感覺翼裝因湍流很難控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大氣中的雜質 B.大氣中的逆溫 C.大氣中的水汽 D.空氣的對流
霧凇是指水汽凝結在枝葉上形成的冰晶,由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華而成,是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南北朝時宋·呂忱所編的《字林》里,其解釋為:“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边@是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及霧凇景觀圖。據此完成8~10題。
8.霧凇多發(fā)生于( )
A.下午 B.黎明 C.正午 D.黃昏
9.與霧凇的發(fā)生關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10.據統(tǒng)計,吉林省的豐滿水電站附近是我國霧凇現象最多發(fā)的區(qū)域,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 B.植被 C.地形 D.水汽
樹池是城市綠化過程中留在所種樹木周圍的沒有硬化的土地。下圖為城市綠化中的兩種樹池的樣式甲(鵝卵石樹池),乙為網格狀塑料板(樹篦子)。據此完成11~12題。
11.與樹池周邊不透水路面相比,樹池內覆蓋鵝卵石或塑料板會使得( )
A.下滲量增多 B.地下徑流減少 C.水汽輸送減少 D.地表徑流增多
12.與覆蓋鵝卵石相比,樹篦子( )
A.成本相對較低 B.地面蒸發(fā)量較大 C.地面輻射更強 D.更利于樹木生長
海洋對人類活動具有深遠的影響,人們在海邊的許多活動都要充分認識并利用海水運動的規(guī)律。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最佳趕海時間通常為低潮前的兩小時。沖浪是利用海水運動進行的極限運動,浪高的高度要在1m左右,最低不小于30cm。下圖為某日潮汐時刻表曲線圖。據此完成13~15題。
13.沖浪是利用了(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嘯
14.最適合趕海的時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圖中乙時刻適合( )
①觀潮 ②沖浪 ③船舶進港 ④海濱日光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16.(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筆石是一類早已滅絕的海洋動物,是對筆石綱化石的統(tǒng)稱,其化石像是用筆在巖石上畫的圖案而被稱為筆石,我國最主要的頁巖氣資源正好處在含筆石的頁巖層地層中,因筆石演化速度快,可以被當作判斷地層年代的“黃金卡尺”。其生活的地質時期,三葉蟲和鸚鵡螺繁盛,其中尤以三葉蟲的種類和數量最多。下圖為不同的地質年代距今時間(左圖)以及地球整個歷史曾經歷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右圖)。
(1)筆石生存的地質年代及對應圖中的序號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推測筆石繁盛時期全球氣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2分)
(3)簡述筆石被當作判斷地層年代的“黃金卡尺”的原因。(4分)
(4)說出距今1—2億年地質歷史時期地球動,植物的演化情況。(4分)
17.(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tǒng),包括太陽、八大行星,近500個衛(wèi)星和至少120萬個小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下圖為太陽系八大行星距太陽遠近位置示意圖。
(1)指出甲、丁、已、辛所代表的行星的名稱。(4分)
(2)與地球相比,分析火星遭受小行星撞擊的幾率較大的原因。(4分)
材料二 金星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也是最早被探測的地內行星。下表為金星主要數據。
(3)分析金星地表溫度高于地球的原因。(4分)
18.(1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谷風通常包含山坡風和谷底風。山坡近地面與谷內同一高度晝夜受熱和放熱產生差異,從而在它們之間形成溫度差,隨之引起空氣密度變化,山谷間形成熱壓梯度,晝夜熱壓梯度方向相反,這樣就形成了上坡風和下坡風。山谷風環(huán)流是山谷經常出現的現象,通常在大尺度天氣風速較弱時,這種局地熱力環(huán)流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下圖為我國漢水谷地位置圖,漢水谷地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
(1)說出與夏季相比,冬季漢水谷地山谷風發(fā)育更明顯的原因。(4分)
(2)繪制漢水谷地白天山谷風示意圖及谷地等壓面示意圖。(6分)
(3)簡述漢水谷地南北坡谷風的差異并說明成因。(4分)
19.(15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為大西洋某季節(jié)表層海水密度、溫度和鹽度隨緯度變化分布圖。
(1)指出圖中表示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的曲線,并描述全球海水密度的分布規(guī)律。(5分)
(2)指出該圖所代表的季節(jié)并說出判斷依據。(6分)
(3)指出②曲線在北緯20°附近出現峰值的原因。(4分
新高中創(chuàng)新聯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級12月調研考試·地理
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
1.B 本題以我國太空探索為背景,主要考查天體判讀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區(qū)域定位的地理素養(yǎng)。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天體是太空中多種多樣的物質,一般超出于大氣上界且不屬于天體的附著物,在軌的中國空間站、飛向深遠太空的飛行器和繞日公轉的天王星都屬于天體,而落在月球上的探測器屬于月球的附著物,不屬于天體,A、C、D錯誤,B正確。綜上,B項正確。
2.C 本題以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和級別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臻g站所屬的天體系統(tǒng)為地月系,屬于③——太陽系,太陽系屬于①——銀河系;不屬于④——其他恒星系和河外星系——②,A、B、D項錯誤,C項正確。
3.D 本題以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根據材料信息可知,②天體系統(tǒng)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僅次于總星系與銀河系并列的天體系統(tǒng),幾乎包含所有的天體類型,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類型是恒星和星云,D選項正確。
4.B 本題以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圈層結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區(qū)域定位的地理素養(yǎng)。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此次震源深度為10千米,可以推得最可能位于地殼,圖中②為地殼,B正確。
5.C 本題以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地震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地震發(fā)生時,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傳遞,因縱
波比橫波傳遞的快,在賓館的旅客感受到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晃動,A、B、D錯誤,C項正確。
6.A 本題以翼裝飛行為背景,主要考查大氣垂直分層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中緯度地區(qū)對流層平均厚度大約為10~12千米,根據材料“鮑姆加特納從空中39km下落創(chuàng)造的”可知,跳躍時位于平流層,而照片所涉及的翼裝飛行的照片周邊有大量云霧,故最可能位于對流層,A項正確,B、C、D項錯誤。
7.D 本題以翼裝飛行為背景,主要考查大氣組成及垂直分層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大氣中的逆溫是上暖下冷的大氣現象,氣流運動較穩(wěn)定,不會存在湍流,對流層空氣的對流運動會產生大氣亂流,大氣不規(guī)則的上下運動進而導致翼裝兩翼不穩(wěn)定,B錯誤,D正確;空氣中的水汽和雜質不會引起湍流,A、C錯誤。
8.B 本題以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及霧凇景觀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知識,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由題意可知霧凇是指水汽凝結在枝葉上形成的冰晶,需要有降溫凝結的條件。地面白天接受太陽輻射,氣溫升高;到了夜間地面不僅失去日照增溫,反而以長波輻射方式向空中散發(fā)熱量,使夜間氣溫下降,這就是地面輻射降溫。晚上尤其是日出前后,地面輻射降溫強,并常有逆溫層,使大氣層結構穩(wěn)定,極易形成霧凇。故黎明最容易發(fā)生,綜上,B項正確。
9.C 本題以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及霧凇景觀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霧凇發(fā)生時往往伴隨低溫晴朗的天氣,夜晚③所示地面輻射降溫明顯;天氣晴朗導致④所示大氣逆輻射弱,因此易形成霧凇,故選C。
10.D 本題以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及霧凇景觀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霧凇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以及水汽凝結形成,與其他地區(qū)相比,吉林省的豐滿水電站不是緯度最高的地區(qū),地形和植被也無特殊性,但因地處水電站附近,水汽充足是主因,D項正確。
11.A 本題以樹池為背景,主要考查水循環(huán)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與樹池周邊不透水路面相比較,樹池內覆蓋鵝卵石或樹篦子,孔隙大,有利于增加雨水下滲,A正確;下滲增多,使得地表徑流減少,地下徑流相應增多,與水汽輸送關系不大,故B、C、D錯誤。
12.B本題以樹池為背景,主要考查水循環(huán)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與鵝卵石相比,樹篦子孔隙較大,地面蒸發(fā)量較大,B正確。樹
篦子材質為塑料的,容易損壞。且隨著樹木生長需要定期進行更換,成本相對較高;鵝卵石的地面輻射較樹
篦子強;樹篦子相對固定,與鵝卵石相比,相對不利于樹木生長,故A,C、D錯誤。
13.A 本題以海邊活動為背景,主要考查海水運動類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根據材料“沖浪是利用海水運動進行的極限運動。浪高的高度要在1m左右,最低不小于30cm”可知,沖浪是以波浪為動力的極限運動,因此沖浪時人們利用了波浪的能量,A項正確,B,C錯誤;海嘯是地震導致的海水的嘯動。屬于海洋災害,D項錯誤。
14.C 本題以某日潮汐時刻表曲線圖為背景,主要考查潮汐規(guī)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趕海一般在低潮前的兩小時最佳,海灘出露面積最大,海水退的遠,特別是貝類等行動較為遲緩,當海水退下去的時候這些貝類就被擱置在沙灘或泥灘上了,收獲量大。由圖可知,丙時刻在低潮前的兩小時內,最適宜趕海,C項正確。
15.C本題以某日潮汐時刻表曲線圖為背景,主要考查潮汐規(guī)律應用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由圖可知乙時刻潮高較大,水位深,適合船舶進港和觀潮,①③正確;水位高,沖浪危險性大,海濱沙灘淹沒多,日光浴不合適,故②④錯誤。故選C項。
16.(1)古生代(2分) ③(2分)
(2)溫暖濕潤(2分)
(3)分布廣泛,數量大,形成的化石多;筆石演化速度快,和地質年代吻合;大多形成于沉積巖地層,分層明顯;海洋環(huán)境,保存較完整。(每點2分,任答2點,共4分)
(4)此地質歷史時期為侏羅紀至白堊紀,鳥類出現;小型哺乳動物出現;恐龍繁盛;被子植物出現;裸子植物繁盛。(每點1分,任答4點,共4分
【解析】本題以不同的地質年代距今時間及地球整個歷史曾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為切人點,考查地球
地質年代的相關知識。側重對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第(1)題,根據材
料“筆石生活的地質時期,三葉蟲和鸚鵡螺繁盛,其中尤以三葉蟲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可知:三葉蟲生活的年
代為古生代,距今為2.52億年—5.41億年。第(2)問,三葉蟲和鸚鵡螺繁盛,說明海洋生物占主導地位,海洋面積較大,說明全球氣候較溫暖,且較濕潤。第(3)問,由材料可知,筆石演化速度快,且在沉積巖地層形成,故形成具有連續(xù),完整,分層及保存好的特點,故可作為判斷地層年代的“黃金卡尺”第(4)問,距今1—2億年地質歷史時期,大約處于侏羅紀至白堊紀,該時期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出現,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出現。
17.(1)水星、火星、土星和海王星。(4分)
(2)小行星帶處在火星和木星之間,距離火星較近;火星表層缺少厚厚的大氣層保護,因此遭受小行星撞擊的幾率較大。(每點2分,共4分)
(3)金星距離太陽近,獲得的太陽輻射強;公轉周期短,年均溫變化小;大氣密度大,厚度大,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強;氣體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保溫作用強。(每點1分,共4分)
【解析】本題以太陽及太陽系八大行星距太陽遠近位置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大氣的受熱過程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區(qū)域定位的地理素養(yǎng)。(1)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由內向外依次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故甲、丁、已、辛所代表的行星依次是水星、火星、土星和海王星。
(2)小行星的撞擊既取決于距小行星帶的位置,還和大氣層的厚度對小行星的摩擦有密切關系。與地球相比,火星大氣層厚度小且距離小行星帶距離近,故遭受小行星撞擊的幾率大。
(3)太陽輻射的多少首先取決于距離太陽的遠近以及大氣的厚度及大氣成分。與地球相比金星距離太陽近且大氣厚度大并且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
18.(1)冬季盛行偏北風,北側的東西走向山脈對冬季風有阻擋作用,導致背景風弱,山谷風明顯;夏季盛行東南風,漢水谷地開口面向東南,夏季風削弱了山谷風,導致山谷風較不明顯。(每點2分,共4分)
(2)氣流運動方向畫對得4分,等壓面彎曲畫對得2分。(注意等壓面和箭頭都不要畫到地面以下,也可逆時針畫在右側)
(3)南北坡風向不同,因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坡為偏南風,南坡為偏北風;南北兩坡谷風出現的時間有差異,北坡為向陽坡,接受光照時間早于南坡,升溫快,谷風開始的早。(每點2分,共4分)
【解析】本題以我國漢水谷地位置圖為背景,主要考查熱力環(huán)流成因、影響因素及地理圖形繪制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的地理素養(yǎng)。第(1)問,本問可結合圖文材料,通常在大尺度天氣風速較弱時,這種局地熱力環(huán)流就表現得十分明顯,該地冬季盛行偏北風,而夏季盛行偏南風,北側山脈可以阻擋冬季風,而開口面向東南的河谷不能阻擋夏季風。第(2)問,根據圖文材料可知,白天谷地溫度低,密度大,氣壓高,等壓面向高處凸,氣流下沉,而山頂受熱,溫度高,多上升氣流,形成左側順時針右側逆時針的環(huán)流。第(3)問,由題意可知,南北坡受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向有差異,此外北坡為陽坡,升溫早且快,故谷風最先進行。
19.(1)①為海水溫度;②為海水鹽度;③為海水密度。(3分)規(guī)律:大致以赤道為中心分別向高緯度遞增。(2分)
(2)季節(jié):北半球夏季。(2分)依據:①曲線為海水溫度,北半球同緯度整體溫度高于南半球;且較高緯度溫度在10℃左右,故推測為北半球的夏季。(4分)
(3)北緯20°附近位于副熱帶海域,溫度高,蒸發(fā)旺盛,降水少,導致鹽度高。(4分)
【解析】本題以大西洋某季節(jié)表層海水密度、溫度和鹽度隨緯度變化分布圖為背景,主要考查海水性質的分布、差異,成因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區(qū)域定位的地理素養(yǎng)。第(1)問,本問可結合圖文材料,①曲線大致以赤道為中心遞減,可判斷為溫度,②曲線以副熱帶為中心向兩側遞減為鹽度。③的變化和①曲線呈負相關為密度。第(2)問,根據圖文材料可知。①曲線北半球同緯度整體溫度高于南半球,且較高緯度溫度在10℃左右,故推測為北半球的夏季。第(3)問,北緯
20°附近為副熱帶海域,氣溫高,蒸發(fā)大,降水少,導致鹽度高。
質量(地球=1)
體積(地球=1)
周期
大氣成分
溫度
大氣密度(地球=1)
0.8
0.88
自轉243天公轉224天
以CO2為主
平均464℃
100
這是一份河南省新高中創(chuàng)新聯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 地理試題,文件包含ZQ242773D-地理DApdf、地理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新高中創(chuàng)新聯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調研考試地理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由圖可知,海南島降水主要來自,萬山區(qū)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調研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