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納馬夸蘭地區(qū)是世界上著名野生多肉植物“王國”,下圖示意納馬夸蘭地區(qū)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壓線分布(百帕)。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納馬夸蘭南部地區(qū)雨季時的水汽來源主要是
A. 東南風B. 東北風
C. 偏北風D. 偏西風
2. 多肉植物葉小、肉厚反映了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特征是
A. 晝夜溫差大B. 干旱的氣候
C. 徑流量豐富D. 多霧的環(huán)境
讀下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3. 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地降水季節(jié)變化幅度比甲地大B. 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
C. 氣溫年較差甲地大于乙地D. 年平均氣溫甲地大于乙地
4. 關(guān)于甲、乙兩地降水的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降水多時,與西南季風有關(guān)B. 乙地降水多時,與東南信風有關(guān)
C. 兩地降水少時,與副熱帶高壓有關(guān)D. 兩地降水多時,與風帶移動有關(guān)
截至2019年底,歐洲已并網(wǎng)海上風電裝機總量達到22072MW,分布在歐洲12個國家的110個海上風電場。其中英國占45%、德國占34%、丹麥占8%、比利時占7%、荷蘭占5%。目前,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主要在北海(77%)、愛爾蘭海(13%)和波羅的海(10%)(如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5. 歐洲西部國家將風電場布局于海上,其主要目的是( )
A. 營造壯觀景致,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B. 節(jié)省建設投資,降低維修費用
C. 控制海水漲落,保障航運安全D. 獲取穩(wěn)定風能,節(jié)省土地資源
6. 北海海域風電場集中分布,主要是由于北海( )
A. 周邊國家風力發(fā)電規(guī)模較大B. 相鄰的國家經(jīng)濟實力較強
C. 航運發(fā)達,便于運輸零部件D. 海域遼闊,風力資源豐富
貝加爾湖為世界第一深水湖,湖面每年1-5月封凍,冰厚可達90厘米,下圖為貝加爾湖地區(qū)等高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 關(guān)于貝加爾湖的成因及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 內(nèi)流湖,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B 構(gòu)造湖,地殼斷裂陷落,集水而成
C. 火口湖,古火山口集水而成
D. 堰塞湖,滑坡阻斷河流而形成
8. 關(guān)于貝加爾湖湖面結(jié)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結(jié)冰時使氣溫降低B. 湖面中心結(jié)冰早于邊緣
C. 南部封凍期短于北部D. 結(jié)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雅江縣城(30°N,101°E)位于雅礱江中游南北走向的河谷西側(cè)。2024年3月16日下午該縣發(fā)生森林火災,煙塵隨高空風飄散到成都上空。下圖為該日雅江縣城氣象要素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 9:00-13:00,該縣城經(jīng)歷了一次明顯的升溫過程,是因為( )
①受東南暖濕氣流影響增強②氣壓降低,保溫作用增強
③位于河谷西側(cè),氣流下沉增溫④太陽高度增大,太陽輻射增強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 導致煙塵飄散到成都的高空氣壓狀況是( )
A. AB. BC. CD. D
如圖為我國某地面觀測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連續(xù)4天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的通量逐小時觀測結(jié)果。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依次表示( )
A. 地面長波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
B. 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
C 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
D. 大氣逆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
12. 觀測期間該地( )
①第1天晴朗無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氣透明度低
④可能經(jīng)歷了降水過程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猛犸象曾是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廣泛生活在亞歐大陸北部。因氣候變化滅絕后,其尸骨被封存在永久凍土層中。近年來,西伯利亞地區(qū)出現(xiàn)了挖掘猛犸象牙的“淘金熱”,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
13. 西伯利亞地區(qū)出現(xiàn)猛犸象牙“淘金熱”的主要自然背景是當?shù)兀? )
A. 氣溫升高B. 降水增多C. 人口增加D. 森林面積減少
14. 猛犸象牙“淘金熱”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 )
①水土流失減輕②凍土融化加速③地表水量增加④生物多樣性減少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打算利用五一假期乘飛機前往圣赫勒拿島旅游觀光。下圖為圣赫勒拿島等高線(單位:m)示意圖。
15. 估算圣赫勒拿島的面積,正確的是( )
A. 60km2B. 120km2C. 500km2D. 1000km2
16 飛機從北京沿最短航線飛往圣赫勒拿島,則( )
A. 由東半球飛至西半球B. 飛越了太平洋
C. 先向東北飛再向西南飛D. 飛越了非洲大陸
二、綜合題: 共3大題,52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早在18世紀就存在海上絲路——海參貿(mào)易航線。??_人在每年12月從望加錫出發(fā)到澳大利亞北部再向東至卡奔塔利亞灣進行海參捕撈、加工,于7月向北回到望加錫;再通過華商將海參輸送到中國廈門,這些海參能滿足當時中國海參需求量的約1/4。
材料二:下圖為中澳海參捕撈、貿(mào)易路線圖,下表為望加錫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資料。
(1)說明望加錫和艾利安格拉降水特點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2)根據(jù)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規(guī)律,分析??_人前往澳大利亞北海岸進行海參捕撈的時間與航線的合理性。
(3)根據(jù)材料,分析望加錫遠洋海參捕撈業(yè)發(fā)展有利條件。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高加索山脈位于亞歐大陸的內(nèi)陸地區(qū),從黑海塔曼半島延伸至里海阿普歇倫半島,綿亙1200km。該山脈山勢陡峻,一般海拔在3000~4000m,4800m以上的山峰有15座。圖11為大高加索山地形等高線(單位:m)示意圖,表①示意山地各個區(qū)域地理差異。
(1)北高加索地區(qū)冬季氣溫較低,解釋其成因。
(2)南高加索地區(qū)降水較多,描述其形成過程。
(3)說明東高加索地區(qū)降水較少的原因。
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是一種在石灰?guī)r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喀斯特地貌形態(tài),是發(fā)育在碳酸鹽巖層中從地下通向地面的陷坑狀負地形。奉節(jié)縣地處重慶市東北部的石灰?guī)r覆蓋區(qū),這里天坑喀斯特地貌廣布,并在地質(zhì)時期頻繁的間歇式地殼升降和外力作用下發(fā)育了許多的上下嵌套的多層天坑,而且天坑底部崩塌物上發(fā)育有良好的植被。下圖示意奉節(jié)縣多層天坑剖面圖。
(1)重慶奉節(jié)縣天坑喀斯特地貌廣布,請給出合理性的解釋。
(2)描述地質(zhì)時期地殼升降在重慶奉節(jié)縣多層天坑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3)重慶奉節(jié)縣天坑底部崩塌物上發(fā)育有良好的植被,試分析其自然原因。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望加錫降水量/mm
734
533
391
235
127
66
48
15
32
83
273
549
艾利安格拉降水量/mm
204
243
269
181
37
10
4
1.3
4
16
55
161
1月平均氣溫/℃
7月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mm
北高加索
-4.0~-6.0
23~25
200~600
南高加索
4.5~6.0
23~24
1200~1800
東高加索
1.0~3.0
25~29
200~400
這是一份福建省龍巖市某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龍巖市某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龍巖市某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福建省龍巖市某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