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一年一度的杜鵑節(jié),即將來臨。濱河中學生物興趣小組在今年3月30號,利用周末時間,提前探訪了看杜鵑的景區(qū)——龜峰山?;卮鹣旅嫘☆}
1. 七(2)班何偉同學發(fā)現(xiàn),杜鵑花枝條上的芽還太小,遠遠沒有印象中的繁花錦簇?;ㄑ恳_出花朵來,要經(jīng)歷許多變化。其中,由分生組織形成的營養(yǎng)組織和輸導組織,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差異很大,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變化的原因是( )
A. 細胞分裂B. 細胞分化
C. 細胞生長D. 細胞衰老
2. 七(1)小明同學在溪流的旁邊看到一種植物,葉的排列呈輻射狀。葉片有分枝的葉脈,葉的下表面有呈線性排列的褐色孢子囊群(如圖)。這種植物屬于( )
A. 苔蘚植物B. 蕨類植物
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
3. 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有同學將40顆飽滿的種子平均分成4組,按下表進行操作,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①中的種子一定能萌發(fā)
B. ①③變量是水的多少
C. 實驗中必須加土壤,種子才能萌發(fā)
D. 若④中的種子萌發(fā)成幼苗,可能不如①中幼苗健壯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分析】(1)細胞分裂是細胞數(shù)量增多的過程,新產(chǎn)生的細胞與原來的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相似。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形成不同的細胞類型。細胞生長是細胞體積增大的過程。細胞衰老是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
(2)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葉片下有孢子囊,能產(chǎn)生孢子,屬于孢子植物。
(3)種子萌發(fā)的外部條件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氧氣和適量的水分。
【1題詳解】
A.雖然細胞分裂是細胞數(shù)量增多的過程,但它本身并不導致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的差異。因此,細胞分裂不是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變化的原因,A不符合題意。
B.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形成不同的細胞類型。這與題目中描述的由分生組織形成的營養(yǎng)組織和輸導組織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差異是一致的。因此,細胞分化是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變化的原因,B符合題意。
C.細胞生長是細胞體積增大的過程,它并不導致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的差異。因此,細胞生長不是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變化的原因,C不符合題意。
D.細胞衰老是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它與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構上的差異無關。因此,細胞衰老不是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變化的原因,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題詳解】
A.苔蘚植物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所以沒有分枝的葉脈,這與題目描述不符,A不符合題意。
B.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nèi)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葉片下有孢子囊,能產(chǎn)生孢子,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成熟后從孢子囊內(nèi)以特化的孢子形式散布出去,遇到適宜的環(huán)境就能萌發(fā)和生長。這與題目中描述的植物特征相符,B符合題意。
C.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這與題目描述不符,C不符合題意。
D.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這與題目描述不符,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題詳解】
A.雖然①組提供了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這是種子萌發(fā)的兩個基本條件,但種子萌發(fā)還需要充足的空氣以及種子本身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fā)育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由于題目中并未提及這些條件是否滿足,所以我們不能確定①中的種子一定能萌發(fā),A錯誤。
B.①③兩組的變量并不是水的多少,而是空氣的有無。在①組中,種子得到了適量的水,同時也有充足的空氣;而在③組中,種子被水淹沒,缺乏空氣,B錯誤。
C.土壤并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種子萌發(fā)需要的是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充足的空氣以及種子本身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fā)育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土壤只是提供了一個可能包含這些條件的自然環(huán)境,但并不是必需的,C錯誤。
D.④組中的種子去除了部分子葉,子葉是種子儲存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部分。去除部分子葉后,種子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就會減少,這可能會影響幼苗的生長和發(fā)育,使其不如①組中的幼苗健壯,D正確。
故選D。
4. 二十四節(jié)氣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國悠久的農(nóng)耕文明,融匯了先進的農(nóng)學思想,“夏至種豆,重陽種麥”體現(xiàn)了什么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A. 溫度B. 水分C. 陽光D. 空氣
【答案】A
【解析】
【分析】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tài)因素。生態(tài)因素可分為兩類: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 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詳解】夏至種豆,重陽種麥指的是夏至是種豆的好時節(jié),重陽是種麥的好時節(jié),主要原因是不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溫度不一樣。
故選A。
5.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币涣7N子從萌發(fā)到長大,需要經(jīng)歷各種考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是( )
A. 種子萌發(fā)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光照
B. 幼根生長僅靠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數(shù)量
C. 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葉芽發(fā)育成的
D. 油菜開花季節(jié),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不會造成油菜減產(chǎn)
【答案】C
【解析】
【分析】種子在環(huán)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fā)。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詳解】A.種子萌發(fā)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不是光照),A錯誤。
B.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qū)細胞的體積的增大,B錯誤。
C.葉芽的結構中,生長點可以使芽軸不斷伸長,葉原基將來發(fā)育成幼葉,幼葉將來發(fā)育成葉,芽軸將來發(fā)育成莖,芽原基將來發(fā)育成側芽??梢?,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葉芽發(fā)育成的,C正確。
D.開花和結果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一朵花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要經(jīng)歷傳粉和受精兩個過程。油菜開花季節(jié),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引起傳粉不足,進而會造成油菜減產(chǎn),D錯誤。
故選C。
捕蠅草是一種可以利用葉片形成的一種特殊結構捕食昆蟲的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可以開花、結果。下圖的捕蠅草正處于花期,它可以自花傳粉,也能借助昆蟲異花傳粉,其中異花傳粉更有利于其變異和進化。請回答下列小題。
6. 下列關于捕蠅草花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花是營養(yǎng)器官B. 含有雌蕊和雄蕊
C. 胚珠能產(chǎn)生精子D. 子房發(fā)育成種子
7. 從進化與適應角度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捕蠅草能捕食蒼蠅,不需要光合作用
B. 捕蟲夾受蒼蠅刺激合攏屬于復雜反射
C. 捕蠅草花柄高可以避免誤食傳粉昆蟲
D. 昆蟲攜帶的油菜花粉可給捕蠅草傳粉
【答案】6. B 7. C
【解析】
【分析】1.在完成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結構凋落,只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珠被發(fā)育為種皮,受精卵發(fā)育為胚,受精極核發(fā)育為胚乳。
2.捕蠅草是一種特殊的食蟲植物,它的花柄較長的特點有助于避免誤食傳粉昆蟲?;ū母叨茸寕鞣劾ハx更容易注意到并直接進入花蜜區(qū)域,而不會陷入草的捕蠅袋中。這樣,捕蠅草可以通過吸引傳粉昆蟲來獲取必要的營養(yǎng),而不會誤傷那些對其傳粉有益的昆蟲。
【6題詳解】
A.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和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梢?,捕蠅草的花是生殖器官,故A錯誤。
B.自花傳粉是一朵花的花粉,從花藥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現(xiàn)象。捕繩草可以自花傳粉,說明它的花含有雌蕊和雄蕊,是兩性花,故B正確。
C.捕蠅草的花蕊分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藥和花絲,花藥里有許多花粉,花粉能產(chǎn)生精子。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子房內(nèi)有一個或多個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細胞,故C錯誤。
D.結合分析可知,子房發(fā)育成果實,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故D錯誤。
故選B。
【7題詳解】
A.捕蠅草能捕食蒼蠅,同時捕蠅草屬于植物,具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捕蠅草需要光合作用,故A錯誤。
B.人體或動物體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nèi)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就叫反射。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jīng)結構——反射弧完成的。由于捕蠅草是植物,沒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因此捕蠅草的捕蟲夾受蒼蠅刺激合攏,不屬于反射,屬于應激性,故B錯誤。
C.結合分析可知,捕蠅草花柄高可以避免誤食傳粉昆蟲,故C正確。
D.油菜和捕蠅草是兩種生物,因此昆蟲攜帶的油菜花粉,不可給捕蠅草投粉,故D錯誤。
故選C。
8. “面色蒼白、身體消瘦,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而造成上述狀況的是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接種卡介苗可以有效預防結核病,其作用機理是( )
A. 卡介苗能促進人體各項生理代謝活動,增強抵抗力
B. 卡介苗能使人產(chǎn)生與結核桿菌特異性結合的抗體
C. 卡介苗注入人體能直接消滅人體中的結核桿菌
D. 卡介苗能激活人體的吞噬細胞將結核桿菌吞噬
【答案】B
【解析】
【分析】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生物制劑。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體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使人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詳解】A.卡介苗不能促進人體各項生理代謝活動,A不符合題意。
B.卡介苗能刺激淋巴細胞,使人產(chǎn)生與結核桿菌特異性結合的抗體,B符合題意。
C.卡介苗注入人體不能直接消滅人體中的結核桿菌,需要通過產(chǎn)生抗體才能消滅結核桿菌,C不符合題意。
D.從免疫特點來看,疫苗相當于抗原,能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再由抗體消滅抗原,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 人的有耳垂和無耳垂是一對相對性狀。有耳垂性狀由顯性基因A控制,無耳垂性狀由隱性基因a控制,則無耳垂個體的基因組成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詳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nèi)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或一個 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xiàn)出來;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才會表現(xiàn)出隱性性狀。已知有耳垂性狀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無耳垂性狀是由隱性基因a控制,則有耳垂個體的基因組成是AA或Aa,無耳垂個體的基因組成是aa。由此可見,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0. 下列實驗中相關的步驟正確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1)霉菌常為絲狀的有機體,青霉、曲霉都是由菌絲構成的。營養(yǎng)菌絲深入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吸收營養(yǎng),直立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頂端產(chǎn)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顏色。
(2)在草履蟲培養(yǎng)液的表層溶解的氧氣多,下層溶解的氧氣少,草履蟲的呼吸需要氧氣,故草履蟲大都聚集在表層。
(3)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4)小魚尾鰭內(nèi)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的血液流動應該用低倍的顯微鏡,低倍鏡比高倍鏡的視野亮且視野寬。
【詳解】A.觀察霉菌時應用解剖針挑取少許長有孢子的菌絲,而孢子位于直立菌絲上而不是營養(yǎng)菌絲上,A錯誤。
B.用吸管從草履蟲培養(yǎng)液中取草履蟲樣本最好部位是表層,因為表層含氧多,草履蟲數(shù)量多,B正確。
C.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應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以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防止葉綠素的顏色干擾實驗結果,C錯誤。
D.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時應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nèi)血液的流動而不是高倍鏡,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 如圖甲表示發(fā)生在植物體內(nèi)的某些生理過程,圖乙表示植物的一個葉肉細胞,圖丙是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實驗裝置。請據(jù)圖回答:
(1)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成分,主要原因是它能完成甲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過程,該生理過程在乙圖的【 】________中進行(【 】中填序號,________上填名稱)。
(2)水分進入植物體后絕大部分通過甲圖中生理過程________(填字母)散失到植物體外,從而促進了生物圈的________。
(3)若用丙圖裝置探究甲圖中植物的生理過程B,應將其放在________環(huán)境中,若幾小時后發(fā)現(xiàn)燒杯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據(jù)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6葉綠體
(2) ①. C蒸騰作用 ②. 葉綠體
(3) ①. 黑暗##無光 ②. 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1.圖甲中:A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表示光合作用;B吸收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吸作用;C釋放水蒸氣,表示蒸騰作用。
2.圖乙中,1細胞壁,2液泡,3細胞膜,4細胞質(zhì),5細胞核,6葉綠體。
【小問1詳解】
A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6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zhuǎn)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梢姡参锬芡瓿杉讏D中的A光合作用過程,該生理過程在乙圖的6葉綠體中進行。
【小問2詳解】
植物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shù)通過C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去了,蒸騰作用不僅對植物自身有重大意義;對調(diào)節(jié)氣候、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也有重大作用。
【小問3詳解】
呼吸作用,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題圖甲中的B過程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將整個裝置放在黑暗環(huán)境中,以避免光合作用對實驗的干擾。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所以,若實驗結果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這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
12. 5月,長沙某中學開展了主題為“愛農(nóng)興農(nóng)”的研學實踐活動,同學們分成若干項目小組,對研學基地常見農(nóng)作物的形態(tài)結構、種植方式和生長過程等情況展開研究。某項目小組以辣椒為研究對象,將部分研究內(nèi)容記錄如下:
(1)形態(tài)結構:辣椒植株高約30~40厘米,其中①為花,②為果實,③為________.屬于被子植物。從開花到結出辣椒,需要經(jīng)歷傳粉和________兩個過程。
(2)種植方式:采用雙行種植,株行距約為35厘米,合理的行距可避免葉片相互遮擋,能充分利用________。
(3)生長過程:辣椒生長過程中要注意中耕除草、科學施肥和防治病蟲害。
①科學施肥能為辣椒植株的生長提供________,提高辣椒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②基地菜農(nóng)常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殺蟲劑防治病蟲害,這種防治方式屬于________,能減少農(nóng)藥污染。
(4)拓展延伸:該項目小組查詢資料發(fā)現(xiàn),長沙地區(qū)的辣椒種植在“壟”上,而西北地區(qū)的辣椒種植在“溝”里(如下圖所示),且這種農(nóng)作物種植方式的差異自古有之,古稱“畎畝法”。分析以上兩地種植方式差異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 ①. 種子 ②. 受精
(2)光照 (3) ①. 無機鹽 ②. 生物防治
(4)兩地氣候存在差異,長沙地區(qū)雨水多,“壟”上地勢高排水快,有利于辣椒根部呼吸;西北地區(qū)干旱少雨,“溝”中水分更充足。
【解析】
【分析】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種子的萌發(fā),植株的生長、發(fā)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圖中的①是花,②是果實,③是種子。
【小問1詳解】
觀圖可知,圖中的①是花,②是果實,③是種子。被子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因此辣椒屬于被子植物。傳粉和受精是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的必要條件。從開花到結出辣椒,需要經(jīng)歷傳粉和受精兩個過程。
【小問2詳解】
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間距和株距科學合理,使植物的葉片互不遮擋。合理密植,有利于農(nóng)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小問3詳解】
①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因此,給農(nóng)作物施肥實際是為農(nóng)作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
②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生物來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等;基地菜農(nóng)常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殺蟲劑防治病蟲害,這種防治方式屬于生物防治,能減少農(nóng)藥污染。
【小問4詳解】
長沙地區(qū)的辣椒種植在“壟”上,而西北地區(qū)的辣椒種植在“溝”里。這是因為兩地氣候存在差異,長沙地區(qū)雨水多,“壟”上地勢高排水快,有利于辣椒根部呼吸;西北地區(qū)干旱少雨,“溝”中水分更充足。
13. 濕地又稱“地球之腎”,具有蓄洪抗旱,凈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修復”。麻城浮橋河濕地經(jīng)過幾年的修復和打造,已經(jīng)變成了麻城人民休閑的好處去,也吸引了生態(tài)保護的同學前來實踐和研究。
(1)如今的浮橋河濕地公園。春天,櫻花、海棠、美人梅、玉蘭等爭奇斗艷,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細胞的______中。深秋,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五彩斑斕,影響樹葉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2)濕地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社團同學經(jīng)過調(diào)查后,繪制了該濕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網(wǎng)(如圖),其中鳙魚和白鷺的關系是______,寫出一條包含中華絨螯蟹的最短食物鏈______。
(3)濕地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這些修復時種植的植物對水質(zhì)有凈化作用嗎?同學們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對菖蒲吸收磷酸鹽的情況進行探究(磷酸鹽主要存在于洗衣服、清潔劑中,隨著生活污水流入水域,造成水體污染):
①取甲、乙2個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兩個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檢測磷酸鹽的含量。
②將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溫度等條件相同且適宜環(huán)境中,連續(xù)培養(yǎng)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從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樣,分別檢測磷酸鹽含量,計算出磷酸鹽減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凈化指標之一)。結果如下:
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______,由此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______。
(4)同學們從浮橋河采集了動植物及河水等材料制作了生態(tài)瓶。下列利于生態(tài)瓶能較長時間維持平衡的做法是______。
A. 選擇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態(tài)瓶裝置
B. 對加入的河水、河泥進行消毒
C. 加入適量水生動植物
D. 所選動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鏈
E. 生態(tài)瓶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
(5)濕地修復和維護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為了保護修復好的濕地,你去濕地游玩時應該怎樣做?______。
【答案】(1) ①. 液泡 ②. 溫度
(2) ①. 捕食和競爭 ②. 水生植物→中華絨螯蟹→白鷺
(3) ①. 菖蒲 ②. 菖蒲對水質(zhì)有凈化作用 ③. 生物影響環(huán)境 (4)ACDE
(5)注意不要隨意丟棄垃圾,特別是塑料袋等難以降解的物品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nèi),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chǎn)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細菌、真菌)組成。
【小問1詳解】
液泡內(nèi)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zhì)?;ò曛械幕ㄇ嗨刂饕嬖谟诩毎囊号葜?。正常生長的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是綠色的,這是因為這樣的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在正常光合作用期間,葉綠體中的色素對綠光的吸收量非常少,幾乎都反射出來了,造成了葉片的綠色。而到了秋天,葉片衰老,由于葉綠素不夠穩(wěn)定,逐漸分解,而失去了反射綠光的作用,而這時花青素的顏色就顯現(xiàn)出來了,花青素又稱紅色素,位于葉片細胞中的液泡內(nèi),它與葉片中其他色素不同,不參與光合作用。深秋,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五彩斑斕,影響樹葉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
【小問2詳解】
鳙魚和白鷺都吃脊尾白蝦,白鷺吃鳙魚,因此鳙魚和白鷺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關系。該食物網(wǎng)共有6條食物鏈:水生植物→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鳙魚→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鳙魚→白鷺。寫出一條包含中華絨螯蟹的最短的食物鏈:水生植物→中華絨螯蟹→白鷺。
【小問3詳解】
分析題干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菖蒲,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菖蒲能吸收磷酸鹽,時間越長去除率越高。因此得出結論:菖蒲對水質(zhì)有凈化作用。這也說明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
【小問4詳解】
A.生態(tài)瓶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選擇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態(tài)瓶裝置,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維持碳氧平衡,A正確。
B.對加入的河水、河泥進行消毒,分解者死亡,不能維持長時間平衡,B錯誤。
CD.加入適量的水生動植物,所選動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鏈,能維持生態(tài)瓶的平衡,C、D正確。
E.生態(tài)瓶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給生物提供適宜的溫度,E正確。
故選ACDE。
【小問5詳解】
為了保護修復好的濕地,我們在濕地游玩時應該注意不要隨意丟棄垃圾,特別是塑料袋等難以降解的物品。同時,我們也不要隨意采摘濕地中的植物或捕捉濕地中的動物,以免破壞濕地的生態(tài)平衡。此外,我們還應該避免在濕地中引入外來物種,以免對濕地的原生物種造成威脅。
14. 我國疆域遼闊,是世界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表列舉了我國部分生物類群的相關信息(資料來源:《生物地理學》,2014年版)。請據(jù)表回答問題:
(1)表中占世界種數(shù)百分比最高的植物類群,其命名依據(jù)是種子外無_____包被。
(2)小秦想探究泥炭蘚(苔蘚植物)和陜西黃土保水能力的差異,在保證溫度和光照等因素相同的條件下,設計了如下實驗:
小秦進行了一次實驗后,得出了實驗結論:泥炭蘚的保水能力比陜西黃土強。
①實驗中采取的“相同”和“50毫升”等措施,目的是______。
②不考慮泥炭蘚和陜西黃土的濕度差異,請你指出該實驗的不足之處:_____。
③經(jīng)完善后,上述實驗結論正確。根據(jù)實驗結論,請你提出有利于家庭盆栽植物保水的小妙招:______。
(3)針對表中種數(shù)最少的動物類群,為了提高其數(shù)量,從水資源保護角度出發(fā),我們可 采取的具體措施是_______。
(4)入侵我國的紫莖澤蘭(一種植物),生命力非常旺盛,能抑制其他物種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導致本地植物的衰退和消失,使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3%~18%。我們中學生在防止生物入侵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
【答案】(1)果皮 (2) ①. 控制單一變量 ②. 沒有設置重復實驗 ③. 可以在盆栽植物的土上覆一層泥碳蘚,既透氣又透水,有利植物的生長
(3)我們應當減少施用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保持水質(zhì)優(yōu)良,保護兩棲動物的棲息地
(4)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知識的宣傳(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發(fā)達的根、莖、葉,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沒有花、果實這兩個器官。
(2)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莖內(nèi)無導管,葉內(nèi)無葉脈,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小問1詳解】
種子植物都能產(chǎn)生種子,用種子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沒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實。被子植物的種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可見,表中占世界種數(shù)百分比最高的植物類群是裸子植物,其命名依據(jù)是種子外無果皮包被。
【小問2詳解】
①對照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在一組對照實驗中,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必須相同,確保實驗結果的變化只與所探究的變量有關,而與其他無關。可見,實驗中采取的“相同”和“50毫升”等措施,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得出的實驗結果更科學和具有說服力。
②不考慮泥炭蘚和陜西黃土的濕度差異,該實驗的不足之處是:沒有設置重復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不科學和缺少說服力。
③在沼澤地或森林中,生長著一種苔蘚植物,稱為泥炭蘚。它平時呈淡綠色,干燥時呈灰白色或黃白色,叢生成墊狀。這種植物能吸收自身體重的10~25倍重的水分,是吸水能力最強的植物。提出有利于家庭盆栽植物保水的 小妙招:可以在盆栽植物的土上種植一層泥碳蘚,既透氣又保水,有利植物的生長。
【小問3詳解】
針對表中種數(shù)最少的動物類群——兩棲動物,為了提高其數(shù)量,從水資源保護角度出發(fā),我們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是應當減少施用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保持水質(zhì)優(yōu)良,保護兩棲動物的棲息地。
【小問4詳解】
外來物種入侵主要是指外來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種對農(nóng)林牧漁業(yè)的生產(chǎn)、自然環(huán)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造成生物災害的原因是引種的植物在新環(huán)境如果缺乏天敵的制約,會迅速蔓延擴張成為優(yōu)勢植物。因此,我們中學生在防止生物入侵方面能做的是: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知識的宣傳等。(合理即可)組次
①
②
③
④
操作
25℃、適量水
25℃、干燥
25℃、水淹沒種子
25℃、適量水、去除部分子葉
選項
實驗名稱
實驗步驟
A
觀察霉菌
用鑷子挑取少許長有孢子的營養(yǎng)菌絲
B
觀察草履蟲
從草履蟲培養(yǎng)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yǎng)液
C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把葉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
D
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nèi)血液的流動
組別
第一周(去除率)
第二周(去除率)
第三周(去除率)
甲
0
0
0
乙
52.3%
80.6%
90.2%
類群名稱
種數(shù)(種)
占世界種數(shù)百分比(%)
苔蘚植物
2200
12.72
裸子植物
約250
33.33
昆蟲
51000
6.79
兩棲動物
284
7.08
哺乳動物
581
13.39
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原卷版docx、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原卷版docx、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黃岡市啟黃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黃岡市啟黃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湖北省黃岡市啟黃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