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學習目標1.結合“熱力環(huán)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2.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3.結合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
1.大氣環(huán)流(1)概念:全球性________的大氣運動。(2)意義:使高緯度和低緯度之間、海洋和陸地之間的____和____得到交換,對各地的天氣和氣候具有重要影響。(3)成因:高、低緯度地區(qū)的_________和地轉偏向力。
2.三圈環(huán)流(以北半球為例)(1)在上圖中適當位置填上氣壓帶的名稱。(2)在上圖中適當位置畫出風向。(3)在上圖中適當位置標注極鋒,并畫出極鋒鋒面。
[指點迷津] 熱力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的區(qū)別(1)注意三圈環(huán)流與熱力環(huán)流的區(qū)別,熱力環(huán)流是指大氣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環(huán)流形成的基礎。(2)我們平時所指的大氣環(huán)流主要是指三圈環(huán)流中形成的氣壓帶、風帶以及季風環(huán)流等。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讀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示意圖,回憶下列知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1)圖中A代表冬至日,B代表________分日,C代表________日。(填節(jié)氣)(2)原因:太陽直射點的________移動。(3)規(guī)律:在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特別提醒]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的緯度數(shù)小于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數(shù),移動幅度為5~10個緯度。判斷季節(jié)可參照副熱帶高壓帶與30°N的位置,如副熱帶高壓帶在30°N以北,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過中間為春、秋季。氣壓帶、風帶南北移動在時間上滯后于太陽直射點移動,七月最北,一月最南。
能力點 氣壓帶、風帶的判讀1.抓“動力”——突破氣壓帶形成(1)熱力型成因: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氣壓低,溫度低、氣壓高。①赤道低壓帶:近地面受熱,空氣膨脹上升。②極地高壓帶:近地面冷卻,空氣收縮下沉。(2)動力型成因:與溫度無關,與氣流垂直運動有關。氣流上升,則氣壓低;氣流下沉,則氣壓高。①副熱帶高壓帶:高空氣流堆積下沉而成。②副極地低壓帶:近地面暖空氣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2.抓“偏轉”——突破風帶、風向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高、低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再根據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具體風向。(如上圖)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斷(1)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90°附近分別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2)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3)判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近年來,高考常涉及局部圖和變式圖的考查,但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
4.抓“移動”——突破季節(jié)影響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fā)生季節(jié)變化,如下圖所示:
[方法技巧] 氣壓帶、風帶的判斷方法(1)位置法:如回歸線附近一般是副熱帶高壓帶,赤道附近為赤道低壓帶,中緯度為西風帶等。(2)時間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緯30°~40°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歐亞大陸東岸為夏季風,副熱帶高壓帶在中國東部地區(qū)向北逐漸推移,澳大利亞西北部為東南風等。(3)特征法:如西南風可能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風,也可能是南亞的西南季風;少雨地區(qū)可能是高壓控制,也可能是離岸風帶或山地背風坡;多雨地區(qū)可能是低壓帶影響,也可能是某風帶的迎風坡。
[典例] [全國Ⅱ卷]恩克斯堡島(下圖)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徐徐升起,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正式舉行。據此完成下題。?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迎風飄揚。推測紅旗常年飄揚的主要方向是(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圖是小明同學在學習大氣環(huán)流時手繪的北半球某季節(jié)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甲、乙示意風帶,其盛行風向分別為(  )A.東南風、西北風 B.東南風、西南風C.東北風、西南風 D.東北風、西北風2.圖中氣流運動方向表示錯誤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甲風帶位于0°~30°N之間,其盛行風向為東北風,乙風帶位于30°N~60°N之間,其盛行風向為西南風,C正確。
解析:第2題,圖中乙為中緯度大氣環(huán)流圈,高空大氣應由高緯流向低緯,C符合題意。
[2021·海南卷]研究表明,中緯西風厚度從近地面可達對流層的上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近地面西風帶會被破壞。下圖示意亞洲部分地區(qū)某季節(jié)高空(海拔約5 500米高度)西風的位置。據此完成1~2題。
1.此季節(jié)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現(xiàn)持續(xù)高溫天氣,其原因是(  )A.中緯西風向南快速移動B.南海熱帶氣旋活動頻繁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陸D.北方冷空氣快速向北退縮
解析:第1題,江西、湖北等地屬于長江流域,其出現(xiàn)持續(xù)高溫天氣是該地伏旱,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故選C。
2.圖示高空西風(  )A.向南移動最遠到30°N附近B.南北移動是地球自轉引起的C.不受地轉偏向力影響D.南側是副極地低壓帶
解析:第2題,圖示高空西風為中緯度地區(qū)上空的氣流,向南移動最遠到30°N附近,A正確;南北移動是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結果,B錯誤;高空的風要受到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C錯誤;南側是副熱帶高氣壓帶,D錯誤。故選A。
[2024·山東實驗中學月考]每年隨著干、濕季節(jié)的變化,為了尋找水源和食物,東非高原上數(shù)以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在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qū)間來回遷徙。下圖為野生食草動物遷徙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當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時,當?shù)厥?  )A.赤道低壓帶控制B.信風帶控制C.副熱帶高壓帶控制D.西風帶控制
解析:第3題,圖示區(qū)域是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時,高溫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炎熱干燥。所以當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時,當?shù)厥艹嗟赖蛪簬Э刂?,A正確。
4.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的時間可能是(  )A.2~4月 B. 5~7月C.8~10月 D.11~12月
解析:第4題,食草動物逐水草遷移,從②地遷徙到③地的時間應是太陽直射南半球且赤道低氣壓帶向北移的時候。所以可能是2~4月,A正確。
5.[2023·全國乙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夏威夷島人口密度低,以第三產業(yè)為主。該島海拔2 400米以上區(qū)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 800米以下區(qū)域受信風控制。1958年以來,科學家在夏威夷島上的觀測站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展觀測,是全球最早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持續(xù)觀測的站點。觀測得到的數(shù)據被普遍認為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變化,為科學認識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下圖示意夏威夷島位置與地形。從大氣環(huán)流角度,分析該島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對觀測數(shù)據未構成明顯干擾的原因。(8分)
答案: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源自較低海拔(1 800米以下)區(qū)域,受信風控制易擴散。觀測站海拔高于3 000米,受副熱帶高壓的下沉氣流控制,較低海拔區(qū)域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難以向觀測站擴散。
解析:我們知道島上的人為排放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區(qū),而圖中顯示觀測站處于3 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qū),根據材料所給出的“該島海拔2 400米以上區(qū)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 800米以下區(qū)域受信風控制”信息可知,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的集中區(qū)和觀測站分別受到信風和副熱帶高壓控制。穩(wěn)定的信風有利于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水平方向上的輸送與擴散,使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難以在島上長時間停留而造成聚集;副熱帶高壓大范圍下沉氣流則為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設定了上邊界,使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難以向上擴散到2 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qū),從而不對觀測造成明顯干擾。

相關課件

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22課時水循環(huán):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22課時水循環(huán),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梳理,關鍵能力提升,隨堂鞏固訓練,水汽輸送,海陸間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地下徑流,植物蒸騰,動態(tài)平衡,地表形態(tài)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26課時洋流: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26課時洋流,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梳理,關鍵能力提升,隨堂鞏固訓練,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千島寒流,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西風漂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38課時土壤: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中地理全程復習PPT課件第38課時土壤,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梳理,關鍵能力提升,隨堂鞏固訓練,土壤的組成,3土壤剖面構造,腐殖質,成土母質,知識體系構建,3氣候,4地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輪復習第五章大氣的運動第18課時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輪復習第五章大氣的運動第18課時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課件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8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8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2023統(tǒng)考版高中地理全程復習課件:第25講 第2課時 工業(yè)地域的形成

2023統(tǒng)考版高中地理全程復習課件:第25講 第2課時 工業(yè)地域的形成

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氣壓帶和風帶課前預習課件ppt

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氣壓帶和風帶課前預習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