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第1~12題每題2分;第13~16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guān)性狀均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兔的白毛與黑毛,棉花的細絨與長絨B.玉米植株的高莖與粗莖
C.人頭發(fā)發(fā)質(zhì)的粗與直D.豌豆花的頂生與腋生
2.在下列有關(guān)遺傳實例中,能判斷出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有( )
①高莖玉米與矮莖玉米雜交,后代全為高莖玉米
②高莖玉米與矮莖玉米雜交,后代有高有矮,數(shù)量比接近于1:1
③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圓粒豌豆與皺粒豌豆分別占3/4和1/4
④短毛兔與短毛兔雜交,后代既有短毛兔,也有長毛兔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D.③
3.用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含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4次。下列結(jié)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的脫氧核苷酸鏈占1/16
C.復制過程中需游離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00個
D.復制后共產(chǎn)生16個DNA分子
4.某生物實驗小組做有關(guān)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在甲桶中放入10個黃色彩球,10個藍色彩球,在乙桶中放入15個黃色彩球,15個藍色彩球
B.搖動兩個小桶,使小桶內(nèi)的彩球充分混合
C.分別從兩個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彩球組合在一起,直到抓完為止
D.重復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5.正常情況下,人的卵原細胞在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中含有的X染色體條數(shù)最多的是( )
A.1B.2C.3D.4
6.如圖為從實驗鼠身上獲取到的不同細胞的分裂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為①、②和④B.①②③④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C.③細胞的子細胞必為次級精母細胞D.④是次級精母細胞或者第一極體
7.編碼某蛋白質(zhì)的基因有兩條鏈,一條是模板鏈(指導mRNA合成),其互補鏈是編碼鏈。若編碼鏈的一段序列為5′—ATG—3′,則該序列所對應(yīng)的反密碼子是( )
A.5′—UAC—3′B.5′—CAU—3′C.5′—TAC—3′D.5′—AUG—3′
8.下圖為中心法則圖解,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a(chǎn)表示DNA復制B.b表示轉(zhuǎn)錄,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
C.e表示RNA復制D.c過程不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
9.如圖表示藍藻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密碼子、反密碼子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圖分析可知①鏈應(yīng)為DNA中的α鏈
B.DNA形成②的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細胞核
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碼子分別是AUG、CUA
D.圖中②與③配對的過程需要在核糖體上進行
10.某熱帶雨林中某鱗翅目昆蟲的幼蟲以植物甲的葉片為食。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植物甲產(chǎn)生的某種毒素抵制了該昆蟲的取食,昆蟲也相應(yīng)地產(chǎn)生解毒物質(zhì),避免自身受到傷害,二者之間形成了復雜的相互關(guān)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昆蟲和植物甲之間存在著協(xié)同進化現(xiàn)象
B.該昆蟲的捕食不利于植物甲的適應(yīng)性進化
C.植物甲產(chǎn)生的毒素對昆蟲造成了選擇壓力
D.非生物因素會影響該昆蟲和植物甲的進化
11.小鼠長期高脂肪攝入,會使脂肪酶基因的部分堿基發(fā)生甲基化修飾,抑制基因的表達,導致小鼠肥胖,這種修飾對表型的影響可以遺傳給后代。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基化修飾改變了DNA的堿基序列導致發(fā)生基因突變
B.甲基化修飾后胞嘧啶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發(fā)生了改變
C.甲基化修飾可能通過抑制轉(zhuǎn)錄過程來抑制基因的表達
D.上例表明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12.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有( )
①減數(shù)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局部交換可導致基因重組;
②異卵雙生兄弟間的性狀差異主要是基因重組導致的;
③染色體中一段片段的缺失或重復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
④白化病和先天性愚型(21三體綜合征)都可以通過診斷致病基因來檢測出;
⑤人類的大多數(shù)疾病與基因有關(guān),與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無關(guān)。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⑤D.③④
13.研究人員在連續(xù)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某植物的一種新性狀,初步分析該變異可能是由A基因突變?yōu)閍1或者a2引起,研究人員的推測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特點是( )
A.不定向性B.隨機性C.普遍存在D.頻率很低
14.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高莖與矮莖分別由A與a控制,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若基因型為Aa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子一代中高莖植株數(shù)是矮莖植株數(shù)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6
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5倍
D.親本產(chǎn)生的含A的雌配子數(shù)與含A的雄配子數(shù)相等
15.某自花傳粉植物的花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A/a、B/b控制,這兩對基因與花色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F(xiàn)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自交獲得F1,則F1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
A.白色:粉色:紅色=4:3:9B.白色:粉色:紅色=5:3:4
C.白色:粉色:紅色=4:3:5D.白色:粉色:紅色=6:9:1
16.先天性夜盲癥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相關(guān)基因用B、b表示),患者視網(wǎng)膜視桿細胞不能合成視紫紅質(zhì)。下圖為某家族中此病的患病情況,以及第Ⅲ代個體的基因檢測結(jié)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該病為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Ⅱ-3與Ⅱ-4均攜帶致病基因,因此后代Ⅲ-7患病
C.Ⅱ-5的小腸上皮細胞和初級卵母細胞中均含有致病基因
D.若Ⅲ-8與正常男性結(jié)婚,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12分)我國為確保糧食安全,在糧食生產(chǎn)與儲存方面做了大量科研。科研人員通過測序確認水稻突變型lx3基因與野生型的基因相比,只在編碼區(qū)第1497位核苷酸發(fā)生“G→A”的替換,如圖所示,導致脂肪氧化酶缺失。脂肪氧化酶是催化稻谷本身脂質(zhì)降解的關(guān)鍵酶,脂肪氧化酶缺失可延緩稻谷的陳化變質(zhì)。已知UAG、UAA、UGA為終止密碼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圖分析,野生型與突變型的lx3基因轉(zhuǎn)錄得到的mRNA之間長度關(guān)系是:野生型的mRNA__________(填“長于”“短于”或“等于”)突變型的mRNA;但在翻譯過程,野生型與突變型lx3的基因翻譯得到的多肽之間長度關(guān)系是:野生型的多肽__________(填“長于”“短于”或“等于”)突變型的多肽;從基因表達的角度分析,突變型的脂肪氧化酶缺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多肽合成過程中,tRNA“搬運”氨基酸到核糖體上,氨基酸結(jié)合部位在tRNA的__________端,在翻譯時,一個核糖體上可以結(jié)合__________(2、3或多)個tRNA。
(3)在翻譯過程中一條mRNA鏈可結(jié)合多個核糖體,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Ⅰ.果蠅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果蠅性別決定是XY型,但X、Y存在同源區(qū)段與非同源區(qū)段,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常作為遺傳學研究實驗材料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
(2)若果蠅的某對相對性狀由A與a控制,而且基因位于Ⅱ2段上,則該果蠅種群共有基因型__________種;若基因位于Ⅰ段上,則該果蠅種群中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所有基因型),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寫出所有基因型)。
Ⅱ.番茄果實的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關(guān)于番茄果實顏色的3個雜交實驗及其結(jié)果,分析回答:
(3)番茄的果色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這一結(jié)論是依據(jù)實驗組__________。
(4)寫出實驗1的遺傳圖解:
19.(11分)如下圖為對黃牛生殖器官切片進行顯微觀察后繪制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僅畫出部分染色體),黃牛的基因型均為AaBb。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知該牛的性別為__________(雌性、雄性),細胞丁的名稱是__________;上圖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圖乙中一定發(fā)生的變異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于圖中的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過程。
(3)在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中,通常先進行有絲分裂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請用→將上圖中分裂先后進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下圖是某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該病由一對等位基因D和d控制),請分析回答下列相關(guān)問題:
(1)該病屬于__________遺傳。
(2)8號基因型是寫__________。
(3)10號和12號婚配后,他們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4)14號基因型是__________,他是純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21.(14分)在風景壯麗的某高原上,有一群松鼠快樂地生活著。大約一萬年前,由于地質(zhì)和氣候的變化,該地區(qū)被一條河流分隔成甲、乙兩個區(qū)域。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區(qū)域中的所有松鼠構(gòu)成一個__________,它是生物進化的__________。
(2)有人將來自甲、乙兩區(qū)域的一些松鼠混合養(yǎng)殖,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jīng)不能進行相互交配,說明甲、乙兩區(qū)域松鼠的基因庫已存在很大差異,導致它們之間產(chǎn)生了__________,這也是形成新__________的必要條件。
(3)某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乙地松鼠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20%、30%和50%,則a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若乙地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使得aa個體每年減少10%,AA和Aa個體每年增加10%,則下一年乙地松鼠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約為__________。
(4)某生物學習小組對當?shù)厝祟惖纳は嚓P(guān)遺傳病進行調(diào)查,男、女各調(diào)查了100人,發(fā)現(xiàn)男子色盲6人,女子色盲2人,攜帶者17人,則色盲Xb的基因頻率約為__________。
2024年春季期高一年級期末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測
生物學科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第1~12題每題2分;第13~16題每題4分,共40分。
1.【答案】D
【詳解】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型。
2.【答案】A
【詳解】①高莖(AA)×矮莖(aa)→高莖(Aa),說明高莖為顯性;②高莖×矮莖→高莖:矮莖=1:1,顯性可能為高莖,也可能為矮莖;③圓粒(Rr)×圓粒(Rr)→圓粒(RR、Rr):皺粒(rr)=3:1,可知圓粒為顯性;④短毛(Bb)×短毛(Bb)→短毛(BB)、短毛(Bb)、長毛兔(bb),有性狀分離,可知短毛為顯性。
3.【答案】A
【詳解】依據(jù)半保留復制,子代所有DNA都含有,A錯;復制4次共產(chǎn)生16個DNA分子,32條脫氧核苷酸鏈,有2條含,占比2/32,B正確;依題意,C=60,G=60,所以A=40,代入公式:m×(2n-1),C正確;D復制4次,共產(chǎn)生16個DNA分子,正確。
4.【答案】C
【詳解】A.在甲桶中放入10個黃色彩球,10個藍色彩球,在乙桶中放入15個黃色彩球,15個藍色彩球,在此過程中,可以把甲桶當做母本,兩種彩球數(shù)量相等,都是10個,正確;把乙桶當作父本,兩種彩球數(shù)量相等,都是15個,也是正確的,因為在生物體內(nèi),雄配子數(shù)量往往大于雌配子,所以A正確。B.使小桶內(nèi)的彩球充分混合,正確;C.隨機抓取一個彩球記錄后應(yīng)放回桶內(nèi),錯誤。D.略。
5.【答案】D
【詳解】正常女性個體卵原細胞中有2條X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斷裂,染色體暫時加倍。
6.【答案】D
【詳解】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是②和④,A錯;①②③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④不含有同源染色體,B錯;④為減二后期,由于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者第一極體,而且實驗鼠是雌雄異體,所以③細胞的子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第一極體,C錯;所以選D。
7.【答案】B
【詳解】DNA中進行mRNA合成模板的鏈為模板鏈,與模板鏈配對的為編碼鏈,因此mRNA上的密碼子與DNA編碼鏈的堿基序列相近,只是不含T,用U代替,據(jù)此答題。若編碼鏈的一段序列為5′—ATG—3′,則模板鏈的一段序列為3′—TAC—5′,則mRNA堿基序列為5′—AUG—3′,該序列所對應(yīng)的反密碼子是5′—CAU—3′,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8.【答案】D
【詳解】A.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a表示DNA復制,A正確;B.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即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b表示轉(zhuǎn)錄,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B正確;C.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e表示RNA復制,C正確;D.c表示翻譯,翻譯過程中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D錯誤。
9.【答案】D
【詳解】A.形成mRNA(②鏈)與β鏈互補,所以①鏈是β鏈,A錯誤;
B.藍藻是原核生物,無細胞核,B錯誤;
C.攜帶酪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AUG,則酪氨酸的密碼子是UAC,同理,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GAU,C錯誤;
D.翻譯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D正確。
10.【答案】B
【詳解】A.該昆蟲和植物甲之間存在著協(xié)同進化現(xiàn)象,正確;B.該昆蟲的捕食有利于植物甲的適應(yīng)性進化,錯誤;C略;D略。
11.【答案】C
【詳解】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但部分堿基發(fā)生了甲基化修飾,抑制了基因的表達,進而對表型產(chǎn)生影響。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xiàn)同樣的表型。像這樣,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xiàn)象,叫作表觀遺傳。A.由圖可知,甲基化修飾沒有改變DNA的堿基序列,沒有導致基因突變的發(fā)生,A錯誤;B.甲基化修飾后,胞嘧啶(C)仍然與鳥嘌呤(G)配對,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jīng)]有發(fā)生改變,B錯誤;C.基因的表達過程包括轉(zhuǎn)錄和翻譯,轉(zhuǎn)錄和翻譯的模板分別是DNA的一條鏈和mRNA,甲基化修飾可能通過抑制轉(zhuǎn)錄過程來抑制基因的表達,C正確;D.小鼠長期高脂肪攝入,會使脂肪酶基因的部分堿基發(fā)生甲基化修飾,抑制基因的表達,導致小鼠肥胖,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D錯誤。故選C。
12.【答案】A
【詳解】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jié)構(gòu)的改變,進而產(chǎn)生新基因;
(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包括兩種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②交叉互換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而發(fā)生重組。
(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①②③正確,④中的先天性愚型是多1條染色體,并沒有致病基因;⑤中多基因遺傳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
13.【答案】A
【詳解】題中信息點到:該變異可能是由A基因突變?yōu)閍1或者是a2引起,所以是不定向性。
14.【答案】B
【詳解】由“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讓基因型為Aa的親本進行自交時,各配子的概率分別為:雌配子A:1/2,a:1/2,雄配A:2/3,a:1/3;所以子代中:AA=1/2×2/3=2/6,Aa=1/2×1/3+1/2×2/3=3/6;aa=1/2×1/3=1/6。所以選B。
15.【答案】A
【詳解】依題意可知:紅色基因:A_B_,粉色基因:A_bb,白色基因:aa_,親本基因型AaBb自交可書寫為:AaBb×AaBb=(Aa×Aa)×(Bb×Bb)=(AA、Aa、Aa、aa)×(BB、Bb、Bb、bb);所以A_B_占9/16,A_bb占3/16,aa_占4/16。
16.【答案】B
【詳解】由Ⅱ-3、Ⅱ-4與Ⅲ-7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又由圖中第Ⅲ代個體的基因檢測結(jié)果,可知Ⅲ-10不攜帶致病基因;若該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Ⅱ-6的基因型應(yīng)該是bb,必將一個b基因傳給Ⅲ-10,即Ⅲ-10必攜帶致病基因;所以該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A正確;由于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Ⅱ-4不應(yīng)該攜帶致病基因,B錯誤;Ⅱ-5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正常體細胞中都含有致病基因,C正確;由圖可知Ⅲ-8為攜帶致病基因,XBXb×XBY,生育患病后代的概率是1/4,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12分,每空2分)
(1)等于(唯一答案) 長于(唯一答案)
突變型lx基因轉(zhuǎn)錄得到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使肽鏈合成提前終止,從而導致脂肪氧化酶缺失
(2)3′(唯一答案) 2(唯一答案)
(3)短時間內(nèi)合成大量的蛋白質(zhì)或提高翻譯的速度
18.(13分,除注明外,其它每空2分)
(1)易飼養(yǎng),繁殖快,相對性狀明顯等(2分,對1點得1分)
(2)5(1分) XAXA、XAXa、XaXa(2分) XAYA、XAYa、XaYA、XaYa(2分)
(3)紅果(1分) 2或3(2分,填2、填3不全得1分)
(4)如下圖(3分)
19.(11分,除注明外,其它每空2分)
(1)雄性(1分) 次級精母細胞 甲、乙、丙 基因重組
(2)乙 (3)丙→甲→乙→丁
20.(10分,每空2分)
(1)常染色體隱性 (2)Dd (3)1/6 (4)Dd或DD 1/3
21.(14分,每空2分)
(1)種群 基本單位 (2)生殖隔離 物種
(3)65% 61.5% (4)9%實驗組
親本表型
F1的表型和植株數(shù)目
紅果
黃果
1
紅果×黃果
492
504
2
紅果×黃果
997
0
3
紅果×紅果
1511
508
這是一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青秀區(qū)南寧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生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百河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寫答題卡的內(nèi)容用2B鉛筆填寫,提前 xx 分鐘收取答題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上林縣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