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期末]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版)第1頁](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0640/0-17201412252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70,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學][期末]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版)第2頁](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0640/0-17201412253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70,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學][期末]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版)第3頁](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0640/0-17201412254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70,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學][期末]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化學][期末]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解析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關(guān)于其中涉及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C. 蛋白質(zhì)在人體內(nèi)不斷分解,最終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淀粉[(C6H10O5)n]和纖維素[(C6H10O5)n]均屬多糖,二者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答案】B
【解析】
【詳解】A.糖類中淀粉、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單糖、二糖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zhì)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
B.油脂屬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在酸、堿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故B正確;
C.構(gòu)成蛋白質(zhì)的是氨基酸,因此蛋白質(zhì)在人體內(nèi)分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氨基酸,故C錯誤;
D.淀粉和纖維素分子式雖然相同,但n值不同,因此兩者不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故D錯誤;
答案為B。
2. 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NO2氣體B. 用棕色試劑瓶保存濃硝酸
C. 用干燥沙土撲滅著火的金屬鈉D. 用pH試紙檢驗SO2水溶液的酸性
【答案】A
【解析】
【詳解】A.NO2氣體易溶于水,且能與水發(fā)生反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錯誤;
B.濃硝酸見光或者受熱易分解,需用棕色試劑瓶保存,故B正確;
C.金屬鈉能與水反應;鈉在高溫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既能與水反應也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所以著火的金屬鈉用干燥沙土撲滅,故C正確;
D.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可用pH試紙檢驗酸性,故D正確;
答案選A。
3. 下列物質(zhì)中,可與Fe3+反應且能證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
A. KSCNB. NaOHC. H2SO4D. Fe
【答案】D
【解析】
【詳解】A.Fe3+遇SCN-互變?yōu)檠t色Fe(SCN)3,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不能證明Fe3+具有氧化性,A不符合題意;
B.Fe3+與OH-反應產(chǎn)生Fe(OH)3沉淀,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不能證明Fe3+具有氧化性,B不符合題意;
C.Fe3+與硫酸不能發(fā)生反應,因此不能證明Fe3+具有氧化性,C不符合題意;
D.Fe3+與Fe反應產(chǎn)生Fe2+,F(xiàn)e元素化合價由反應前Fe3+中的+3價變?yōu)榉磻驠e2+的+2價,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可以證明Fe3+具有氧化性,D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D。
4. 解釋下列事實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石英和焦炭制取粗硅的反應:
B. 氫氟酸雕刻玻璃發(fā)生的離子反應:
C. 燒堿溶液除去中少量的反應:
D. 氧化鐵溶于氫碘酸發(fā)生的離子反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焦炭與二氧化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單質(zhì)和一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故A錯誤;
B.氫氟酸為弱酸,不能拆為離子形式,離子方程式:,故B錯誤;
C.少量會與強堿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反應方程式:,故C正確;
D.氧化鐵溶于氫碘酸生成的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與碘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故D錯誤;
答案選C。
5. 氨氣含氫量高,是很好的氫源載體,燃料電池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b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 電池工作過程中從極向極移動
C. 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D. a極消耗的與極消耗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
【答案】C
【解析】
【分析】燃料電池中通燃料一極為負極,即a極為負極,通空氣或氧氣一極為正極,即b極為正極,依據(jù)原電池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即可;
【詳解】A.根據(jù)上述分析,b極為正極,正極上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故A說法正確;
B.根據(jù)原電池工作原理,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OH-向a極移動,故B說法正確;
C.負極上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電極反應式為2NH3-6e-+6OH-=N2+6H2O,故C說法錯誤;
D.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NH3-6e-+6OH-=N2+6H2O,得失電子數(shù)目守恒,因此a極消耗氨氣與b極消耗氧氣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故D說法正確;
答案為C。
6. 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發(fā)射,此次發(fā)射使用的是我國自主設計生產(chǎn)的運載火箭,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其反應為。下列有關(guān)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 偏二甲肼的結(jié)構(gòu)簡式:
B. 中子數(shù)為8的氮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 電子式表示H2O的形成過程:
D. 肼也可作火箭燃料,其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詳解】A.N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N形成三個共價鍵,使最外層達到8個電子,推出偏二甲肼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故A錯誤;
B.氮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7,即質(zhì)子數(shù)為7,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故B錯誤;
C.H2O為共價化合物,原子間共用電子對,不存在得失電子,因此水形成過程為,故C錯誤;
D.肼又稱為聯(lián)氨,結(jié)構(gòu)簡式為H2NNH2,球棍模型為,故D正確;
答案為D。
7. 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加成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碳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jié)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具有原子利用率100%的特點,產(chǎn)物僅有一種;
綜上可知A、C、D錯誤,答案選B;
8. 某實驗室的廢液中含有、、等,其提取磌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還原”過程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B. 操作X用到的主要儀器有分液漏斗和燒杯
C. “氧化”過程的離子反應:
D. 能用淀粉溶液檢驗“富集”后溶液中是否含
【答案】A
【解析】
【分析】含碘廢液中的碘與亞硫酸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和碘離子;四氯化碳不溶于水經(jīng)分液后得含碘離子溶液,經(jīng)氯氣氧化等得碘,據(jù)此回答。
【詳解】A.碘單質(zhì)作氧化劑得2e-,亞硫酸鈉作還原劑失2e-,即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zhì)的量為1:1,A錯誤;
B.操作X為分液,即用到的主要儀器有分液漏斗和燒杯,B正確;
C.“氧化”過程的離子反應:,C正確;
D.淀粉遇碘變藍,即能用淀粉溶液檢驗“富集”后溶液中是否含,D正確;
故選A。
9. 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對一氧化碳在金屬鉑表面氧化過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車尾氣凈化裝置。其中的三元催化器(催化利主要由、、等物質(zhì)和稀土材料組成)可將汽車尾氣中的NOx、CO、碳氫化合物轉(zhuǎn)化為無害氣體,有效降低對環(huán)境的危害。三元催化器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凈化原理如下圖:
關(guān)于上述材料中汽車尾氣及其凈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NOx在催化下,轉(zhuǎn)化為成N2和O2
B. 使用三元催化器既能增大反應的速率,又能影響平衡狀態(tài)
C. 向恒容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氦氣,上述反應的速率會增大
D. 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均來自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燒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jù)機理圖以及儲氧隨時供氧可知,說明NOx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氮氣和氧氣,故A正確;
B.催化劑只能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移動無影響,故B錯誤;
C.向恒容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非反應氦氣,組分濃度不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變,故C錯誤;
D.汽油來自于石油,石油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成分復雜,因此NO不是來自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燒,故D錯誤;
答案為A。
10. 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圖所示的裝置模擬汽車尾氣系統(tǒng)中CO與NO催化反應。
關(guān)于上述模擬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反應前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
B. 裝置a中的試劑起干燥、觀察氣體流速及混合氣體的作用
C. 裝置c為安全瓶,能防止d裝置中的溶液倒吸入b裝置
D. 裝置d中的溶液能完全吸收實驗中的有害尾氣
【答案】D
【解析】
【詳解】A.模擬有氣體參與的實驗,即實驗前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A正確;
B.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分別用兩支導管通入濃硫酸,即可通過氣泡觀察流速且使氣體混合,并干燥,B正確;
C.c裝置為安全瓶,能防止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吸,C正確;
D.d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可檢驗氣體二氧化碳,但不能與尾氣中的CO和NO反應,故不能吸收有害尾氣,D錯誤;
故選D。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1.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
【詳解】A.鈉與乙醇、水反應均能生成氫氣,在同一條件下,將相同體積和形狀的鈉塊分別投入到乙醇、水中,通過比較氣泡的產(chǎn)生速率,可以比較乙醇和水分子中氫原子的活性潑,故A正確;
B.石蠟油催化裂化的產(chǎn)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產(chǎn)物中有不飽和烴生成,但不能證明是乙烯,故B錯誤;
C.探究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要控制單一變量,題中過氧化氫的濃度不同、滴加試劑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均不同,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C錯誤;
D.一般來說,活潑金屬作原電池的負極,但鋁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鎂不能,則該原電池裝置不能證明金屬性Mg > Al,故D錯誤;
答案選A。
12. 如圖為一重要有機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芳香烴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 該有機物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
C. 1ml該物質(zhì)最多可以與1m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D. 與1ml該物質(zhì)反應消耗Na、NaOH、NaHCO3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1
【答案】BD
【解析】
【詳解】A.該有機物中除含C、H外,還含有O元素,該有機物屬于烴的衍生物,不屬于芳香烴,故A錯誤;
B.苯的空間構(gòu)型為平面正六邊形,乙烯的空間構(gòu)型為平面形,因此該有機物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故B正確;
C.1個苯環(huán)最多與3個氫氣發(fā)生加成,1個碳碳雙鍵與1個氫氣發(fā)生加成,因此1ml該有機物最多可以與4m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故C錯誤;
D.能與Na反應的官能團是-OH和-COOH,能與NaOH、NaHCO3溶液反應的官能團是-COOH,1ml該有機物中含有1ml-OH、1ml-COOH,因此消耗Na、NaOH、NaHCO3物質(zhì)的量為2∶1∶1,故D正確;
答案為BD。
13. 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由CO2和CH4轉(zhuǎn)化為高附加值產(chǎn)品CH3COOH的催化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催化劑參加了化學反應過程
B. CH4→CH3COOH反應過程中,有C-H鍵的斷裂和形成
C. ①→②過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鍵
D. 生成CH3COOH總反應的類型是加成反應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的過程,故A正確;
B.結(jié)合反應歷程圖可知,CH4→CH3COOH反應過程中,有C-H鍵的斷裂和C-O鍵C-C鍵的形成,無C-H鍵的形成,故B錯誤;
C.根據(jù)反應歷程能量變化可知,①→②過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鍵,故C正確;
D.由機理圖可知,產(chǎn)物只有一種,原子利用率百分之百,屬于加成反應,故D正確;
答案選B。
14. 180℃時將0.5mlH2和1mlCO2通入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甲醇蒸汽(CH3OH)和某無機產(chǎn)物,測得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內(nèi),反應仍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
B.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 和物質(zhì)的量之比不變時,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
D. 反應前后容器內(nèi)氣體的壓強之比為15:13
【答案】CD
【解析】
【分析】0-3 min內(nèi),CO2和H2的?n分別為0.1 ml和0.3ml,則其參加反應的比例為1:3,得出反應方程式為,根據(jù)平衡濃度,可以列出三段式如下
。
【詳解】A.根據(jù)分析中各物質(zhì)平衡濃度,3 min后,反應已到達平衡,A錯誤;
B.根據(jù)分析,反應的方程式為,B錯誤;
C.H2和CO2以1:2通入,但以3:1消耗,因此,反應過程中,H2和CO2比值一直變化,當物質(zhì)的量比值不變時,反應到達平衡,C正確;
D.恒溫恒容時,氣體壓強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n(前)=1+0.5=1.5 ml,n(后)=0.9+0.2+0.1+0.1=1.3 ml,因此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15:13,D正確;
答案選CD。
15. 一種可穿戴電池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其中凝膠電解質(zhì)不易漏液,耐火性能良好。其電池的總反應為。關(guān)于該電池工作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為負極
B. 正極反應式為
C. 電子由負極經(jīng)隔離膜流向正極
D. 凝膠電解質(zhì)可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該電池的總反應為,鋅化合價升高為負極,V2O5在正極,據(jù)此回答。
【詳解】A.反應中Zn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因此Zn負極,A正確;
B.正極得電子,因此正極的電極反應為,B正確;
C.電子只能通過導線由負極流向正極,不能在電解質(zhì)體系中移動,C錯誤;
D.若電解質(zhì)為溶液則可能會腐蝕容器材料或者會泄漏,有安全隱患,因此凝膠電解質(zhì)可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D正確;
故選C。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16. 已知A、B、C、D、E、G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溫下元素A的單質(zhì)分子由雙原子構(gòu)成,元素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元素D原子的M層電子數(shù)比K層少1個,元素E的簡單離子在同周期中半徑最小,G與C處于同一主族?;卮鹣铝袉栴}: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
(2)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用濃鹽酸和固體制取少量G單質(zhì),并驗證其氧化性比碘單質(zhì)強的微型裝置:
證明G單質(zhì)氧化性比碘單質(zhì)強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從原子結(jié)構(gòu)的角度解釋是___________;裝置生成G單質(zhì)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a.元素A、B組成的化合物常溫下一定呈氣態(tài)
b.元素D、E、G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均能發(fā)生反應
c.離子半徑:C>A
d.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B>G
(4)能證明元素D的金屬性強于元素E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a.單質(zhì)熔點:DAl
實驗方案
方案
假設
實驗操作
1
該反應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向燒杯中加入10mL0.ml·L-1溶液和10mL0.3ml·L-1NaHSO3溶液,___________。
2
反應生成的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
取10mL0.1ml·L-1溶液于燒杯中,先加入少量___________固體,再加入10mL0.3ml·L-1NaHSO3溶液。
3
溶液酸性增強,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
分別向標號為①②的2只燒杯中加入10mLKClO3溶液;燒杯①中再加入1mL水;燒杯②中再加入1mL0.2ml·L-1鹽酸;再分別向兩燒杯中加入10mL0.3ml·L-1NaHSO3溶液。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棗莊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質(zhì)的名稱正確的是, 下列分子屬于極性分子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