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形象思維是借用形象來思考問題,是具體形象的變幻;邏輯思維是借用概念來思考問題,是邏輯的推演。
我們讀詩、詞、曲、散文、小說,實際上是在接收、玩味紙上的形象。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到底在說什么,他只給你“春蠶吐絲”“蠟炬成灰”這兩個形象,你去想吧。人們想了一千多年,有琢磨不盡的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邏輯思維之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形象思維之下,卻有無窮的解。
元曲《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里沒有邏輯推理,沒有因果關(guān)系,甚至沒有一個動詞,我們看到的只是形象。從“枯藤”到“斷腸人”連用十一個具體形象,如拼圖一樣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圖,產(chǎn)生了震撼人心的美。這是形象思維的力量,邏輯思維辦不到。
唐詩是詩歌這種藝術(shù)形式的高峰,實際上是形象運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來了。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代已被做完?!笨傮w而言,唐之后無好詩,是因為詩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詩形象少得可憐,只剩下說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讀來味同嚼蠟。
作品中的形象雖然是具體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萏僖苍绮皇悄莻€枯藤,昏鴉也早不是那個昏鴉,而是它們背后的情緒。人除了個體的思維,還參與群體思維,互相交流磨合,錢學森稱之為“社會思維”。人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形象模塊”,一一對應(yīng)內(nèi)心的某種情緒。比如繪畫中,藍色為冷,紅色為熱,黃色為暖。生活中,東風表歡悅,西風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時不直接說出那個“情”字,而取一個形象來指代,美就這樣產(chǎn)生了。辛棄疾本來要說愁,但說出口的卻是“天涼好個秋”,孟郊本來要說中榜后的狂喜,說出口的則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都是用相應(yīng)的形象來進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弊髡哌€常精選形象來最后壓軸,這叫“結(jié)情于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辛棄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鐘聲驚醒:“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彼徽f心中的凄涼,卻說“卷地西風”。蔣捷的《一剪梅》寫鄉(xiāng)愁,寫時光流逝的無奈,結(jié)句卻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都成了傳頌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筆者幾篇寫歷史人物的文章,當然都是對這些人物的解析、褒獎和崇敬,但收尾時卻無一字言情說理,而只取一形:
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亂世中的美神》)
只見湖邊星星點點,隔不遠處就會現(xiàn)出幾株古柳,但不管哪一棵,則一律于枝端發(fā)出翠綠的新枝,密濃如發(fā),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陽中綻出恬靜的微笑。(《左公柳,西北天際的一抹綠云》)
我在祠中盤桓半日,臨別時又在武侯像前佇立一會兒,他還是那樣,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凈,手中的羽肩輕輕抬起,一動也不動。(《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
注意以上結(jié)尾,在大形象中分別添加了只屬于他們個人標配的小形象來強化人物,細微處好像重要場合男人不同的領(lǐng)帶和女人不同的胸花。這就是形象思維的象征性,一形勝千言。邏輯思維沒有這個隱語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層層推理,是一種線性思維,形象思維有外溢的美,邏輯思維卻只謹守規(guī)矩,只看腳下的路。
五彩成錦繡,變化才有美。形象思維把許多形象的模塊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沒有因果,相互融合,渾然一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連模塊本身也找不見了,只是一團美感。就像制酒,酒成后只聞酒香,不見高粱。這種隨機組合,依據(jù)背景、語境的不同,可以變幻無窮。同是面對秋天的樹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是積極興奮的;“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是消極愁怨的。有時還將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國古代山水畫,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間,點上幾個小人兒,李漁有一段寫芭蕉的小品:“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蔭。坐其下者,男女皆入圖畫。”明明是寫蕉,卻突然請來人的形象,讓其坐在蕉葉下,人的靈魂轉(zhuǎn)附于蕉葉之上,頓然滿紙生輝。
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在邏輯思維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維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麗、浪漫。這種美像瓷器的窯變一樣,不可預(yù)知、永不重復(fù),有時連作者都驚訝手中的筆怎么會走到這一步。
形象思維是畫家手里的一個調(diào)色盤,可以隨意蘸取顏色,明暗冷暖,掌控畫面的情緒。比如筆者的《萬里長城一紅柳》寫長城上一群環(huán)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鑒《天凈沙·秋思》,但置換了形象模塊,就拼出另一種情緒:“長城古寺戍樓,藍天綠野羊牛。栽樹種瓜種豆。紅柳樹下,有緣人來聚首?!?br>又如《風沙行》,主要寫風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艱苦,但這類文字多顯沉重,有壓抑感。這時就要扳回一點,拼入幾個溫暖可愛的形象:“沙地的可詠可嘆之物還有許多。有一種紅柳,生長很慢,極耐旱,枝通紅。細枝可用來編筐子,我剛住下時房東送來一只新的紅柳籮筐,橫紋豎線,細編密織,就像是一只大紅燈籠,紅艷照人。放于墻角頓覺陋室生輝,寒窯生暖。”
“別看風沙脾氣大,平歇下來也溫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覺醒來正涼風過野,細沙打在窗紙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夢,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冬花暗香浮動。這時憶親人,懷遠方,心也溫暖,情也安寧?!?br>總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狀、顏色、聲音、寓意等來創(chuàng)造和平衡美感的。
(節(jié)選自梁衡《形象思維與文章之美》,有改動)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形象思維是借用形象來思考問題,有外溢的美。邏輯思維是借用概念來思考問題,追求概念清楚,謹守規(guī)矩。
B.真正偉大的文學作品富有意蘊,耐人尋味,善于借助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不需講究邏輯推理和因果關(guān)系。
C.作者認為宋人的詩大多不如唐人,是因為宋詩中形象力下降,說理太多,味同嚼蠟,少了震撼人心的美。
D.作者認為一個文學形象,邏輯思維不一定合理,但在形象思維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麗、浪漫。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學作品中“借景抒情”、“以景結(jié)情”手法,依據(jù)的正是形象模塊的象征性。
B.作者認為即使是相同形象,依不同語境、背景隨機組合,亦可表達出不同情感。
C.只要置換形象模塊,就會帶來情緒的變化,如文中《萬里長城一紅柳》與《天凈沙·秋思》,前者的形象換了,情感也不同。
D.本文作者引用自己的作品,體現(xiàn)了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消化、吸收及運用之效。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例子來印證劃線句子觀點的一項是( )
A.《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別里科夫的雨鞋、黑眼鏡。
B.《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變成的大甲蟲。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山神廟里的大石頭。
D.《百合花》中小戰(zhàn)士槍筒里插的野菊花。
4.如何借助形象思維增強文章之美?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
5.請結(jié)合本文觀點,賞析《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的凄涼之美。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夜晚的潛水艇
陳春成
1966年一個寒夜,博爾赫斯站在輪船甲板上,往海中丟了一枚硬幣。1985年,一位澳洲富商被一首《致一枚硬幣》的詩猝然擊中。
1997年,在十余年成功的商業(yè)生涯后,這位商人成了博爾赫斯的頭號崇拜者。同年春天,他資助了一場史上最荒誕的壯舉。他要找到博爾赫斯扔進海里的那枚硬幣。他買下一艘當時最先進的潛艇,聘請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察專家。富商向他們承諾,將為他們的海底考察提供長久的資助,要求僅是他們在科研工作之余,順便找尋一下那枚硬幣的蹤跡。陳隊長問他:“如果一直都找不到呢?”“那我就一直資助下去。”
富商明白找到的希望微乎其微,但他認為找尋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向博爾赫斯致敬,像一種朝圣。
1999年底,潛艇失去聯(lián)系。次年,富商病逝。他的孫女在翻看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錄影帶。其中有一段不可思議的影像:
潛艇于1998年11月駛?cè)胍蛔缮汉鳂?gòu)建的迷宮。隊員們誤估了兩座珊瑚礁之間的距離,導致潛艇被卡住。六小時后,鏡頭拍到遠方駛來一艘藍色潛艇,向潛艇發(fā)射了兩枚魚雷。魚雷精準地擊碎了珊瑚礁,艇身得以松動。那艘潛艇則像幽靈般消失在深海,此后的航行中再未和它相遇過。
我國知名印象派畫家、象征主義詩人陳透納去世后公開的手稿中,有一篇他追憶早年生活的散文,也許能為這一神秘事件提供另一種解釋:
國慶時回了趟老家。晚飯時母親說起,上禮拜沈醫(yī)生過世了,以前給你看過病的,你還記得吧。我含著筷子嗯了一聲。中學那幾年,我像著了魔一樣沉浸在病態(tài)的妄想里。
更小一些,他們還夸我想象力豐富。四年級起我開始迷上看山水畫。我看到美術(shù)課本上印著的《秋山晚翠圖》,一下子就著了迷,我從畫底的云煙里攀上山腳的怪樹,在畫中花了三天,在現(xiàn)實中則用了兩節(jié)課。初中后我的幻想越發(fā)繁茂地滋長起來。我的腦袋像伸出了萬千條藤蔓,遇到什么就纏上去,纏得密密實實的,還要在上面旋轉(zhuǎn)著開出一朵花。爸媽常常嘆氣,我倒覺得沒什么。我能在蓮蓬里睡覺,到云端游泳,在黑板上行走,追蹤墨水瓶里的藍鯨。
有一晚睡前,我想象自己在莫奈的睡蓮間遨游,清晨醒來后,枕邊還有淡淡幽香。由此我推測,只要將幻想營造得足夠細致,就有可能和現(xiàn)實世界交融。
于是,我發(fā)明出了最讓我著迷的一個游戲:我造了一艘潛水艇。
我爺爺是個海洋學家。我七歲那年,他受邀參加了一次海洋考察,再也沒有回來。我時常思念我爺爺。初三上學期,我決定開始經(jīng)營一次海底的幻想。我在課堂筆記的背面設(shè)計出了一艘潛水艇。艇身為藍色。我的房間就是駕駛室。我是船長。
每天夜里,我坐到書桌前,桌面就變成控制臺,我果決地說:出發(fā)!潛艇就在夜色般的海水中平穩(wěn)地行駛起來。這一路我經(jīng)歷了很多冒險。被巨型章魚追擊過,一整夜都在高速行駛。在珊瑚的叢林里穿行,那里像一座華美的神殿。遇到一艘潛艇卡在那里,出手救了它。
高二的一天夜里,我下了晚自修,興奮地小跑回家,今晚要去馬里亞納海溝探險了。進門,發(fā)現(xiàn)爸媽都坐在客廳里,茶幾上放著我的筆記本,每一頁都畫著潛水艇。那晚他們對我談了很多,傾訴了他們這些年的憂慮。正常一點,他們對我的要求僅限于此。
第二天,我試圖專心聽講,發(fā)現(xiàn)已無法做到。我腦中伸出萬千藤蔓,每一條藤蔓又伸出無數(shù)分叉,漫天枝葉在教室中無聲地蔓延,直到把所有人都淹沒。
第三天晚上,我想好了對策,我讓所有的想象力都集中到腦部。它們是一些淡藍色的光點,像螢火蟲的尾焰。它們匯聚成一大團淡藍色的光芒,從我頭上飄升起來,漸漸脫離了我。這就是我的對策:①我想象我的想象力脫離了我,于是它真的就脫離了我。那團藍光向窗外飄去。
次日,我再也不會抓住一個東西就開始浮想聯(lián)翩。聽課時,對身邊一切都能視而不見,這種適度的麻木真是令人舒適。
后來,我考上了不錯的大學,進了一家廣告公司,結(jié)了婚。我的腦中再也不會伸出藤蔓,成了一個普通的腦袋了。
——如文中所提,上文作于陳透納三十歲時,晚年,他在回憶錄《余燼》中說:
“……五十歲后,很多人說我江郎才盡。其實不是的。我的才華早在十六歲那年就離我而去,飛出天外了。我中年開始作畫,不過是想描繪記憶中那些畫面。直到有一天,我把以前的夢境都畫完了,就不再畫了。我一度擁有過才華,但這才華太過強盛,我沒辦法用它來成就現(xiàn)實中任何一種事業(yè)。沒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歡樂了。我的火焰,在十六歲那年就熄滅了,我余生成就的所謂事業(yè),不過是火焰熄滅后升起的幾縷青煙罷了?!?br>陳透納遺書的最后一段,他寫道:“②我反復(fù)畫過一張畫。深藍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藍。人們猜想其中的隱喻。其實沒有任何含義,那是一艘潛水艇。我的潛水艇。它行駛在永恒的夜晚。它將永遠,永遠地懸停在我深藍色的夢中?!?br>公元2166年一個夏天的傍晚,有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海浪沖上來一小片金屬疙瘩,銹蝕得厲害。小孩撿起來看了看,一揚手,又扔回海里去了。
6.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由博爾赫斯丟失的一枚硬幣為切入口,一位大富商斥資資助,要千方百計尋找這枚掉進海里的硬幣,使得文章充滿了神秘色彩。
B.文章又寫到印象派畫家陳透納去世后公開的手稿,講述了一個樂于做夢的男孩如何在房間里幻想駕駛著一艘潛水艇在海上游歷的故事。
C.文中的“我”想象自己在莫奈的睡蓮間遨游,清晨醒來后,枕邊還有淡淡幽香。由此“我”推測,幻想是有可能和現(xiàn)實世界交融的。
D.陳透納的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由夸獎發(fā)展到憂慮,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父母希望孩子不要沉迷幻想,而要通過勤奮學習達到名利雙收的愿望。
7.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筆下的想象基于他本人一定的知識儲備,它沒有脫離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并非完全懸浮、無根無據(jù)。
B.文章敘述“我”四年級在《秋山晚翠圖》中幻想的事件,是為下文對潛水艇的設(shè)計與航行的幻想做鋪墊。
C.①劃線處化抽象為具象,“想象力”仿佛是可以看得見的,增強了生動鮮活感,有利于讀者從中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D.②劃線處的語言質(zhì)樸。作者運用質(zhì)樸、簡單、生活化的語言來描述“夜晚的潛水艇”,使之具體可感,富有畫面感。
8.小說的結(jié)尾有什么意蘊?請簡要分析。
9.小說為什么在講述陳透納完整的故事之前還要概述富商的故事呢?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材料一: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
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厄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節(jié)選自《鴻門宴》)
材料二:
沛公之從雒陽①南出軒轅②,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宜荊荊隨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③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懈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蹦朔鈴埩紴榱艉睢8叩郾?,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
[注]①雒陽:洛陽。②軒轅:山名。③酈食其:人名。
10.材料二畫框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yīng)位置。
為五萬人A具食B益為張C旗幟D諸山上E為疑兵F令酈食其持G重寶H啖秦將
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亡,指逃跑,與成語“亡羊補牢”的“亡”詞義不相同。
B.安,指怎么,與《赤壁賦》中的“而今安在哉”的“安”詞義不相同。
C.孰與,指兩者相比,詢問哪一個更甚,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孰與”詞義相同。
D.啖,指吃,與《鴻門宴》中“拔劍切而啖之”的“啖”詞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聽到項羽要攻打自己時,劉邦虛心向張良請教,并且虛心采納張良的建議。
B.面對危局,劉邦能言善辯,既能快速將錯誤推到別人頭上,又能放低身份拉攏項伯。
C.張良深謀遠慮,獻言獻策,沒費一兵一卒,一舉替沛公拿下了秦之咸陽。
D.張良謙虛自持,不居功自傲。高帝因其功大,欲賜三萬戶食邑,張良婉拒。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2)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懈擊之。
14.材料二中,劉邦對張良的能力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請結(jié)合材料二概括說明為擊破秦峣下軍,張良為劉邦提出了哪些良好建議?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秋興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②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④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注]①《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時創(chuàng)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②信宿:再宿。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對君命或廷議有所抑制,上疏進諫。④傳經(jīng):漢宣帝令劉向講論五經(jīng)于石渠,漢成帝即位后又詔向領(lǐng)校中五經(jīng)秘書。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描繪了山村的家家戶戶灑滿了秋晨的霞光,青綠色的山擁簇著江樓——這是多么靜謐安詳。
B.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繼續(xù)寫景,描繪逍遙的漁人泛舟水上、似曾相識的燕子空中翻飛的動態(tài)美景。
C.頸聯(lián)運用典故,詩人借用歷史上匡衡和劉向之事,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D.本詩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懷,將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結(jié)合一起。
1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四、默寫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侍坐》中曾皙描繪的春游圖可用一副對聯(lián)概括:呼朋引伴踏春去,戲水沐風盡興來。其中下聯(lián)與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應(yīng)。
(2)善用對比可使說理透徹?!吨G太宗十思疏》中,把誠心待人能使人團結(jié)一致與“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結(jié)果進行對比;把國君勞神苦思,代替臣下司職的做法與“_______________”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形成鮮明對比。
(3)《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對保守思想浸染的強大社會勢力進行分析,指出“怨誹”的由來。
五、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敘事要引人入勝,A_______________。一般而言,敘述視角是指作者記敘的觀察點、立足點,也可以說,是指作者以什么樣的身份、站在什么樣的位置來進行敘述的。敘述視角的特征通常是由敘述人稱決定的,有以下幾種:作者以當事人的口吻展開敘述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如《祝福》中的“我”;作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以局外人的身份展開敘述的,是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選擇敘述視角,B_______________,并非隨意而為。從題材上看,真實而范圍較小的題材,①尤其是作者所親歷的親身體驗,多用第一人稱;②虛構(gòu)或范圍較廣的題材,多用第三人稱。③從體裁上看,關(guān)于日記、書信、自傳等敘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稱。④從敘述效果上看,如果想要讓敘事顯得真實、親切、動人,拉近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便于抒發(fā)感情,宜用第一人稱;⑤如果想要拉近敘述者和人物之間的距離,達到對話、交流、抒情的效果,宜用第二人稱;⑥如果想要全面、自由而又深入地敘事,宜用第三人稱。⑦有時文章可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靈活的人稱,但要注意,不能前后不統(tǒng)一甚至出現(xiàn)矛盾,以致讓讀者費解。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19.文中第二段,在畫線序號①~⑦處,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作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并將修改后的正確句子抄寫在答題卡上。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自從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見,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種信念,便植入我的腦海,像宜荊荊隨夜空里的一顆星,時時在閃光。這是一種思想,一種意志,一種思索,一種信息。一有綠色這個媒介,她便會釋放出來,叫我心里翻騰不已。
我見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訪時。你敲門進來,坐在沙發(fā)上。你已50歲,皮膚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臉上也已爬上皺紋。我腦際本裝著你傳聞中的英姿,你動人的歌聲,爽朗的笑語。我心里一頓,沒有想到你會是這個樣子。你對我笑笑,坐在沙發(fā)上,等我先問話。窗外綠柳紅花。
你開始敘述往事,雙眸中又閃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隨軍進疆時還是一個十八歲的姑娘。炎熱的麥收時節(jié),你在南疆的農(nóng)場里,在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杏樹下看場。在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餅的西北,綠蔭比金子還寶貴。你心里萌生起一個念頭,一心一意學林業(yè)去,要讓綠色染滿戈壁。
畢業(yè)后你來到石河子,這一片黃沙之野,正是涂抹綠色的最廣闊天地。報到的第一天,這里還沒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隊友一道睡在工棚廚房里。白天你們一起扛著標桿去測量,去規(guī)劃。冬天,沒膝的深雪將你單薄的褲腿凍成冰棍;在春天里,風沙肆虐,你秀氣的臉上長出皺紋;夏天,炎炎的烈日將你嫩白的皮膚曬成黑炭。你這位水鄉(xiāng)姑娘,執(zhí)著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
20.請參考示例,梳理文中加粗的“一”的義項,任選三條填于表中。( )
21.請改寫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之與前后句形成整句,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改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2.閱讀下面一段人物對白,請結(jié)合課文簡要分析加粗的詞所體現(xiàn)的人物心理和形象特點。
周樸園:“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惠,也很規(guī)矩。有一天夜里,①忽然地投水死了……”
魯侍萍:“她是個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聽說她跟那時周公館的少爺有點不清白,生了兩個兒子。生了第二個,才過三天,②忽然周少爺不要她了……”
六、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時候,我們“觀察”事物,或是為了盡情的把玩欣賞,或是為了仔細地揣摩研究;還有些時候,我們是“看一眼”事物:我們的眼睛掠過它們,或是云淡風輕地看一眼,或是漫不經(jīng)心地瞧一下而已。
請以“觀察與看一眼”為話題,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談?wù)勀銓@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B.“真正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講究邏輯推理和因果關(guān)系”錯。原文列舉了元曲《天凈沙·秋思》為例,是說明文學作品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維”來產(chǎn)生震撼人心之美,原文表述是“這里沒有邏輯推理,沒有因果關(guān)系,甚至沒有一個動詞,我們看到的只是形象”,但就此不能推出真正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講究邏輯推理和因果關(guān)系”,選項曲解文意。
2.答案:C
解析:C“只要---就---”充分條件關(guān)系表述太絕對。
3.答案:C
解析:“大石頭”無象征義。
4.答案:①選擇適宜的形象和手法表情達意,增強含蓄蘊藉之美;②借助約定俗成的具象,表達某種特定的情緒,增強簡約凝練之美;③選取多種形象隨機組合,有機融合,增強豐富變幻之美;④創(chuàng)新形象模塊,表達新的旨趣,增強獨特新奇之美;⑤將物、人形象相融,渾然一體,增強融洽和諧之美。
解析:
5.答案:①選用落花、游絲、落絮等典型形象,描繪出一幅落紅滿地、柳絮飄飛的凄涼之景,強化視覺審美;②借物抒情,以花之凋零表現(xiàn)人之青春短暫,絮之紛飛表達人之孤苦飄零;③將暮春凄涼之景與愁苦的賞花之人融為一體,并以反問強化詞人內(nèi)心的苦悶,營造出震撼人心的凄涼之境,引發(fā)情感共鳴。
解析:
6.答案:D
解析:“名利雙收”于文無據(jù)。
7.答案:D
解析:“語言質(zhì)樸,生活化”分析有誤。
8.答案:①“金屬疙瘩”寓指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意外的事物,隱喻著想象力或才華。
②孩子“撿到又扔回海里”的行為寓指面對這意外的事物,孩子們已經(jīng)喪失了探尋的興趣,對事物已經(jīng)沒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隱喻了想象力、才華的得到與失去。
③“公元2166年”寓指時光流逝,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完全喪失,引人深思。(或二百年后,多人尋找的硬幣被孩子撿到又輕易扔掉,如同“我”好不容易擁有想象力又被扼殺,強化了循環(huán)的悲劇。)
解析:
9.答案:①豐富并補充了文本的內(nèi)容:在陳透納的故事之外加上了富商的故事,使文本的內(nèi)容更豐富,又通過“爺爺”“藍色潛水艇”等要素將兩個獨立的故事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互為補充。
②情節(jié)更完整:富商對夢想的不懈堅持,“我”的無奈放棄,沙灘小孩的好奇心的喪失,故事形成了一個整體,完整的呈現(xiàn)了人的好奇心、想象力由強烈到無的過程。
③人稱、視角轉(zhuǎn)換,擴展了敘事空間:文章由第三人稱視角“富商”的故事轉(zhuǎn)變?yōu)椤拔摇钡囊暯?,宕開一筆,使敘事富有變化。
④豐富了主題?!案簧獭睂粝氲闹了缊猿趾汀拔摇睂Σ湃A的無奈放棄,構(gòu)成對比,“我”擁有后又失去才華和“小孩”撿到硬幣又扔掉硬幣構(gòu)成映照,深化了主題,引發(fā)讀者思考。
⑤引出下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由富商故事中的藍色潛水艇被卡情節(jié)引出陳透納手稿中的故事,同時也與手稿中藍色潛水艇的故事相照應(yīng),增加了神秘性,使文章更富張力。
解析:
10.答案:BEF
解析:原文斷句: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
11.答案:D
解析:“亡羊補牢”的“亡”指丟失。而今安在哉”的“安”指哪里。“啖秦將”的“啖”指利誘,收買。
12.答案:C
解析:“沒費一兵一卒,一舉拿下秦之咸陽”錯誤。
13.答案:(1)派軍隊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
(2)這只是他們的將領(lǐng)想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不聽從就一定會有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去襲擊他們。
解析:
14.答案:①以利相誘;②巧設(shè)疑兵;③攻其懈怠。
解析:【參考譯文】
材料一略
材料二:
沛公從洛陽向南穿過軒轅山時,張良率兵跟從沛公。沛公想用兩萬人的兵力攻打秦朝峣下的軍隊,張良勸告說:“秦軍還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峣下的守將是屠戶的兒子,商人容易以利相誘。希望沛公暫且留守軍營,派人先去,給五萬人預(yù)備吃的東西,在各個山頭上多增掛旗幟,作為疑兵,叫酈食其帶著貴重的寶物利誘秦軍的將領(lǐng)?!鼻剀姷膶㈩I(lǐng)果然背叛秦朝,打算跟沛公聯(lián)合一起向西襲擊咸陽,沛公想聽從秦將的計劃。張良說:“這只是他們的將領(lǐng)想反叛罷了,恐怕部下的士兵們不聽從。士兵不從必定帶來危害,不如趁著他們懈怠時攻打他們?!迸婀谑锹时ゴ蚯剀姡髷潮?。
張良多病,不曾獨立帶兵作戰(zhàn),一直作為出謀劃策的臣子,時時跟從漢王。漢四年(前203),韓信攻下齊國而想自立為齊王,漢王大怒。張良勸告漢王,漢王才派張良授予“齊王信”的印信。漢六年(前201)正月,封賞功臣。高帝說:“出謀劃策于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里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睆埩颊f:“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jīng)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于是封張良為留侯。高祖駕崩,過后八年,留侯去世,定謚號為文成侯。
15.答案:B
解析: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漁人,仍泛著小舟在江中漂流,流露出漂泊之苦,并非逍遙;清秋燕子上下翻飛,燕之辭歸,好像故意奚落詩人的不能歸,所以說它故意飛來繞去,并非似曾相識;這兩句詩人所見之景也并非美景。故選B
16.答案:①首聯(lián)“日日”江樓獨坐體現(xiàn)出厭倦乏味,煩躁不安;②頷聯(lián),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漁人,仍泛著小舟在江中漂流,暗指詩人長期流落在外的漂泊之苦;清秋燕子上下翻飛,燕之辭歸,好像故意奚落詩人的不能歸,一個“故”字,表現(xiàn)出詩人思鄉(xiāng)之苦;③頸聯(lián)借用兩個典故:學匡衡那樣上疏直諫結(jié)果功名不就,像劉向那樣授經(jīng)傳經(jīng)也事與愿違,表達詩人多年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悒郁不平之情;④尾聯(lián)“同學少年”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生活;而我這樣的忠君愛國之士反而飄零草野、冷落潦倒,借此表達詩人的痛心、鄙視之情,更以得意者反襯詩人的功業(yè)無成。
解析:
17.答案:
(1)浴乎沂,風乎舞雩
(2)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鳴琴垂拱
(3)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解析:
18.答案:A首先要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敘述視角;B要以題材、體裁和敘述效果為依據(jù)
解析:
19.答案:①重復(fù),搭配不當,應(yīng)改為:“親歷的事件”;或者刪去“所親歷”③濫用介詞,缺主語。去掉“關(guān)于”。⑦定語狀語語序錯位,應(yīng)改為:“文章可靈活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稱”。
解析:
20.答案:①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fā)生,后面經(jīng)常與“便”配合。例如:“一旦、一經(jīng)”(或“強調(diào)”也可:一有綠色這個媒介);
②表示專一(或“整個、全”):一心一意;
③表示動作是一次(或“動作短暫”或“猛然發(fā)出某種動作、突然出現(xiàn)某種情況”):心里一頓;④表示一同:一道、一起。
解析:
21.答案:春天,肆虐的風沙將你秀氣的臉龐沖出溝壑
解析:根據(jù)前文“冬天,沒膝的深雪將你單薄的褲腿凍成冰棍”,后文“夏天,炎炎的烈日將你嫩白的皮膚曬成黑炭”,將劃線句子改成結(jié)構(gòu)相同的句子,同時仿照“凍成冰棍”“曬成黑炭”運用合適修辭進行修改。
22.答案:①周樸園以自欺欺人說謊的方式來推卸責任,體現(xiàn)他心虛、惴惴不安并帶有一絲恐慌的心理;表明他是一個虛偽、自私的人物形象。②魯侍萍則是在揭發(fā)周樸園的劣跡,體現(xiàn)她對周樸園的嘲諷、憤怒和痛苦的心理;表明她是一個自尊堅強的人物形象。
解析:
23.答案:略
解析:這個作文題目的寫作角度很多?!翱匆谎邸笨梢允抢淠目础⒑鲆暼鮿萑后w的看、不在意的看、魯迅筆下的看客的看;也可以是豁達而一笑置之地看?!坝^察”可以是觀察社會,也可以是觀察自然。可以是科學觀察,也可以是藝術(shù)觀察?!坝^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梢允乾F(xiàn)實觀察,也可以是歷史觀察。可以是加來道雄觀察金魚、林庚觀察木葉、魯迅觀察社會。這些都是觀察很好的角度。藝術(shù)觀察是藝術(shù)欣賞的前奏;社會觀察體現(xiàn)著批判精神;科學觀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必要前提等等。而且這些角度,都可以跟現(xiàn)行教材(必修下冊)進行有效的銜接。
當然,這是一個二元思辨的話題,應(yīng)該著力闡述“觀察與看一眼”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比如說“觀察”歷史,可以以古為鑒,究古今之際,通天人之變,成一家之言。也可以“看一眼”歷史,可以云淡風輕,慣看秋月春風、管他誰家興盛誰成敗。比如說,“觀察”與“看一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各得其所。
參考立意:
(1)讓觀察與看一眼齊飛
(2)觀察固然好,看一眼未必孬
(3)動靜相宜,各得其所——簡議“觀察與看一眼”的關(guān)系
“一”的義項卡片
【示例】最小正整數(shù):一顆、一種



相關(guān)試卷

2024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一下學期6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一下學期6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docx、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聯(lián)考語文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三下學期5月聯(lián)考(二模)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2024屆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三下學期5月聯(lián)考(二模)語文試題,共8頁。

語文-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試題及答案:

這是一份語文-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試題及答案,共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3-2024學年湖北省荊州中學宜荊荊隨恩高二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23-2024學年湖北省荊州中學宜荊荊隨恩高二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

湖北省宜荊荊隨恩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

2023年宜荊荊隨恩高三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宜荊荊隨恩高三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4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二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24湖北省宜荊荊隨恩高二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