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人:李漢輝
一、單項選擇
1. 李斯特氏菌屬于致死食源性細菌,會在人體細胞之間快速傳遞,使人患腦膜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李斯特氏菌與藍細菌的共性是均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B. 李斯特氏菌有擬核,儲存著染色體
C. 李斯特氏菌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
D. 對食物進行充分的熱加工可有效抑制該菌的傳染
2. 下列關于大腸桿菌和藍細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藍細菌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異養(yǎng)生物,而大腸桿菌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
B. 藍細菌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大多數(shù)種類的細菌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異養(yǎng)生物
C. 二者細胞中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但都有擬核,擬核中都有染色體
D. 二者都屬于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相比,細胞中都沒有核膜,沒有核糖體
3. 茶葉生產在中國已有3 000多年的歷史,其中信陽毛尖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盛名傳播國內外。下列關于茶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采摘的新鮮茶葉的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
B. 茶葉和人體所含元素種類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異
C. 制好的成品茶的化學元素含量依次是C>O>N>H
D. 新鮮茶葉的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Fe或S
4. 下列有關糖類和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淀粉和蔗糖均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
②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單糖
③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一般呈液態(tài)
④脂肪分子中氫的含量多于糖類,氧的含量比糖類少,是細胞內主要的能源物質
⑤纖維素、淀粉和幾丁質都是植物細胞特有的多糖
⑥細胞中糖類和脂質可以相互轉化,但是二者之間的轉化程度不同
A. 兩項B. 三項C. 四項D. 五項
5. 下列有關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雞蛋煮熟后蛋白質變性是由于肽鍵斷裂造成的
B. 若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則蛋白質的功能一定改變
C. 若某物質含有C、H、O、N等元素,且有催化作用,則可能是蛋白質
D. 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有關
6. 已知①蛋白酶、②抗體、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體內有重要作用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B.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
C.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骨架D. ④⑤⑥都是人體細胞內的能源物質
7. 下列關于生物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由M個氨基酸、N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個水分子
B. 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8種
C. 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目相同的蛋白質一定是同一種蛋白質
D. 蛋白質、多糖、核苷酸和脂肪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
8. 下圖為細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圖。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B. 功能②表示進入細胞的物質對細胞都有利
C. 胰島素調控生命活動可用上圖③表示D. 相鄰的高等植物細胞可通過功能④進行信息交流
9. (2023·湖北孝感高一期末)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探索一直是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基礎部分,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線粒體內膜的某些部位向內腔折疊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進行
B.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構成的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等有關
C. 染色質、染色體的不同形態(tài),分別適宜于間期和有絲分裂階段完成各自的功能
D. 為了加快與周圍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動物卵細胞的體積一般相對較大
10. 下列有關微生物分離、純化、計數(shù)及培養(yǎ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養(yǎng)溫度和培養(yǎng)時間
B. 菌落的大小、顏色、有無莢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為菌種鑒定的依據(jù)
C. 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微生物時,實驗結果往往偏小
D. 將好氧型菌株接種到培養(yǎng)液中需靜置培養(yǎng),防止培養(yǎng)液沾染試管壁引起污染
11. 下列對發(fā)酵工程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用誘變育種、基因工程等方法選育出性狀優(yōu)良的工程菌并進行擴大培養(yǎng)
B. 根據(jù)工程菌所需的營養(yǎng)精確地配制出合成培養(yǎng)基并進行嚴格地滅菌處理
C. 發(fā)酵過程中必須嚴格地檢測并控制發(fā)酵條件
D. 用適當?shù)姆椒ǚ蛛x提純產品并嚴格地進行質量檢查
12. “胡蘿卜—羊角芹”是科學家用植物細胞工程方法培育出的蔬菜新品種,培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也可用蝸牛消化道提取液實現(xiàn)
B. 過程②常用的方法有PEG融合法、電融合法和滅活病毒誘導法等
C. 過程④為脫分化,需要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進行
D. 過程⑤為再分化,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濃度大于細胞分裂素
13. 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愈傷組織形成的過程中,除適宜的溫度、pH和無菌條件外,還需要植物激素進行調節(jié)
B. 植物體細胞雜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然后再用滅活的病毒促進融合
C. 利用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動物是培育新物種的一種方式
D. 動物細胞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CO2的作用是為細胞提供碳源
14. 如圖表示某哺乳動物胚胎工程的流程圖。據(jù)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該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術,則①為減數(shù)分裂、②為有絲分裂
B. 若該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術,則①的形成需要體外受精
C. 若該工程為體外受精技術,則獲得的新個體為試管動物
D. 進行②過程前需對受體注射促性腺激素,以達到超數(shù)排卵和同期發(fā)情的目的
15.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因動植物間存在生殖隔離,故動物細胞的基因不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遺傳性狀
B. 目的基因和受體細胞均可來自動物、植物或微生物
C. 若檢測培育的抗蟲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應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進行個體水平的鑒定
D. 載體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
三、不定項選擇題(共5小題)
16. 下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狀態(tài)
B. ②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 ③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具有流動性
D. 蛋白質、DNA及RNA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隨意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
17. 新冠病毒出現(xiàn)后,我國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其核酸堿基序列的測定,并通過與其他病毒的核酸堿基序列對比 ,發(fā)現(xiàn)了新型冠狀病毒中的特異核酸序列。下列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其核酸的特異性體現(xiàn)在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不同
B. 與大腸桿菌相比,其核酸特有的含氮堿基為尿嘧啶
C. 其核酸徹底水解后可得到六種產物
D. 其核酸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18. 關于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安全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對待生物武器的態(tài)度應明確而堅定,即堅決禁止生物武器
B. 對轉基因植物外源DNA要進行認真選擇,避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
C. 中國對克隆人的態(tài)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進行生殖性克隆人實驗
D. 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常存在不同的觀點
19. 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②利用兩種不同限制酶處理,能避免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身環(huán)化
B. ②→③可用CaCl2溶液處理農桿菌,這樣有助于促進重組Ti質粒轉化到農桿菌細胞中
C. ③→④用農桿菌侵染植物細胞,重組Ti質粒整合到植物細胞的染色體DNA上
D. ④→⑤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具有抗蟲性狀的植株產生了可遺傳變異
20. 小鼠的成纖維細胞經相關因子誘導可成為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該細胞的出現(xiàn)可為新型再生療法帶來希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經誘導形成的iPS細胞的增殖能力增強,分化能力減弱
B. 細胞分化不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分化后的細胞中蛋白質的種類相同
C. iPS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發(fā)育成多種類型的細胞
D. 與胚胎干細胞相比,iPS細胞用于再生醫(yī)學可回避倫理爭議
四、非選擇題(共5小題)
21. 如圖甲表示組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________,在動物細胞中與A同類的重要儲能物質是________;d表示的物質是__________。
(2)若由b組成的某種物質分子結構簡式如圖乙,請據(jù)圖回答:該物質可稱為________肽。b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體細胞中構成C的基本單位c有________種,C中特有的堿基是________(寫中文名稱),單體c的結構簡圖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某B分子包含由20個b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17)組成的2條肽鏈,則該B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該B分子含有________個肽鍵。
22. 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B]________的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構成細胞膜基本支架的結構是[ ]________。
(2)與細胞膜的識別功能有關的結構是[ ]________。
(3)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細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決于細胞膜上的哪些結構不同?_______(填標號)。
(5)細胞膜的外側是________(填“M”或“N”)側,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細胞膜的這種結構模型被稱為________。O>N>H,C正確;新鮮茶葉的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其中通常含有元素Fe或S,F(xiàn)e是微量元素,但S是大量元素,D錯誤。
4. 【答案】B
【解析】淀粉是谷物中含量豐富的多糖,蔗糖是二糖,①錯誤;葡萄糖是細胞中生命的燃料、核糖、脫氧核糖分別是RNA和DNA的組成成分,因此,這三種單糖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單糖,②正確;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一般呈液態(tài),而動物中的脂肪大多為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成固態(tài),③正確;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遠遠多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比糖類少,脂質含有能量多,是細胞內主要的儲能物質,④錯誤;淀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中的多糖,幾丁質是許多真菌細胞壁和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外骨骼的重要成分,⑤錯誤;人體內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⑥正確。
5. 【答案】A
【解析】雞蛋煮熟后蛋白質變性是因為高溫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肽鍵并未斷裂,A項錯誤;結構決定功能,當?shù)鞍踪|的空間結構改變時,功能也一定改變,B項正確;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可能是蛋白質,C項正確;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有關,D項正確。
6. 【答案】B
【解析】③激素的化學本質有蛋白質、固醇等,所以有些激素分子中間連接的化學鍵不是肽鍵,A錯誤;①蛋白酶、②抗體、⑥核酸都屬于生物大分子,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B正確;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激素也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C錯誤;⑥核酸不是能源物質,D錯誤。
7. 【答案】A
【解析】肽鍵個數(shù)=氨基酸的個數(shù)-肽鏈數(shù),水解時消耗的水分子數(shù)與肽鍵數(shù)相等,即M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有N條肽鏈,其完全水解共需(M-N)個水分子,A正確;小麥細胞中含有DNA和RNA,故由A、G、T、C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2+2+1+2=7種,T只形成脫氧核糖核苷酸,B錯誤;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目相同的蛋白質未必是同一種蛋白質,因為決定蛋白質種類的因素有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決定的,C錯誤;多糖、蛋白質和核酸都是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脂肪不屬于生物大分子,D錯誤。
8. 【答案】B
【解析】細胞膜是生命系統(tǒng)的邊界,在生命起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將生命物質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產生了原始的細胞,并成為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A正確;功能②表示物質進出細胞,一般是吸收有利物質,但一些有害物質也能進入細胞,如病毒、病菌,說明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是相對的,B錯誤;激素調控生命活動需要靶細胞進行信號檢測,C正確;相鄰的高等植物細胞之間可通過功能④(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D正確。
9. 【答案】D
【解析】A、線粒體內膜的某些部位向內腔折疊形成嵴,增大了內膜的面積,有利于酶的附著,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進行,A正確;
B、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構成的網架結構,維持著細胞的形態(tài),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等有關,B正確;
C、染色質是絲狀存在于分裂間期、染色體是桿狀存在于分裂期,分別適宜于間期和有絲分裂階段完成各自的功能,C正確;
D、細胞越大物質運輸效率越低,動物卵細胞的體積一般相對較大,物質運輸效率低,D錯誤。
故選D。
10. 【答案】A
【解析】菌落的大小、顏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為菌種鑒定的依據(jù),但是有無莢膜通過肉眼無法觀察,B錯誤;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微生物時,因死菌、活菌都計算在內,所以,實驗結果往往偏大,C錯誤;將好氧型菌株接種到培養(yǎng)液中需振蕩培養(yǎng),D錯誤。
11. 【答案】B
【解析】發(fā)酵工業(yè)生產中,多采用天然的液體培養(yǎng)基,即用化學成分不明確的天然物質配制而成,如玉米粉、牛肉膏等,B項錯誤。
12. 【答案】A
【解析】蝸牛消化道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而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故科學家在制備植物原生質體時,有時用蝸牛消化道提取液來降解植物的細胞壁,A正確;過程②為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常用的方法包括PEG融合法、電融合法,但不包括滅活病毒誘導法,B錯誤;過程④為脫分化,脫分化過程應在避光條件下進行,C錯誤;過程⑤為再分化,再分化過程中應根據(jù)不同的生根或生芽需求,調整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D錯誤。
13. 【答案】A
【解析】滅活的病毒用于誘導動物細胞融合,B錯誤;克隆動物屬于無性繁殖,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不能培育出新物種,C錯誤;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有機物為其提供碳源,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D錯誤。
14. 【答案】C
【解析】若該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術,則①可以是卵裂球、桑葚胚或囊胚,②為胚胎移植,A錯誤;若該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術,則①是由供體細胞的細胞核和受體細胞的細胞質形成的重組細胞,不需要體外受精,B錯誤;若該工程為體外受精技術,則①是體外受精,②為胚胎移植,獲得的新個體為試管動物,C正確;胚胎移植前需要對受體注射孕激素以達到同期發(fā)情的目的,但不需要進行超數(shù)排卵處理,D錯誤。
15. 【答案】B
【解析】動物細胞的基因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遺傳性狀,A錯誤;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和受體細胞均可來自動物、植物或微生物,B正確;若檢測培育的抗蟲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應的害蟲侵染棉花植株進行個體水平的鑒定,C錯誤;載體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重組DNA分子的篩選,但不能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D錯誤。
16. 【答案】ABC
【解析】①表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如在分裂間期呈細絲狀,在分裂前期高度螺旋化,變成桿狀、圓柱狀的染色體,A正確;②表示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B正確;③表示核膜,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具有流動性,C正確;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核孔具有選擇透過性,D錯誤。
17. 【答案】AB
【解析】新冠病毒只含RNA一種核酸,其核酸的特異性體現(xiàn)在核糖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不同,A錯誤;大腸桿菌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因此與大腸桿菌相比,新冠病毒的核酸沒有特有的堿基,B錯誤;新冠病毒只含RNA一種核酸,其核酸徹底水解后可得到六種產物,即磷酸、核糖、四種堿基(A、C、G、U),C正確;新冠病毒只含RNA一種核酸,RNA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確。
18. 【答案】ABD
【解析】對待生物武器的態(tài)度應明確而堅定,即堅決禁止生物武器,A正確;對轉基因植物外源DNA要進行認真選擇,避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B正確;中國對克隆人的態(tài)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禁止進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實驗,C錯誤;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常存在不同的觀點,D正確。
19. 【答案】ABD
【解析】圖示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其中①為質粒,作為載體;②為重組Ti質粒;③為含有重組Ti質粒的農桿菌;④為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細胞;⑤為轉基因植株。①→②利用兩種不同限制酶處理,能避免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身環(huán)化,A正確;②→③可用CaCl2溶液處理農桿菌,使之處于易于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tài),這樣有助于促進重組Ti質粒轉化到農桿菌細胞中,B正確;③→④用農桿菌侵染植物細胞,重組Ti質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細胞的染色體DNA上,C錯誤;④→⑤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具有抗蟲性狀的植株產生了可遺傳變異,D正確。
20. 【答案】CD
【解析】經誘導形成的iPS細胞的增殖能力增強,分化能力也增強,A錯誤;細胞分化一般不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分化后的細胞中蛋白質的種類發(fā)生改變,B錯誤;iPS細胞類似于胚胎干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發(fā)育成多種類型的細胞,C正確;與胚胎干細胞相比,iPS細胞用于再生醫(yī)學可回避倫理爭議,D正確。
21. 【答案】(1)纖維素 糖原 維生素D (2)五 (3)四 胸腺嘧啶 (4)2 016 18
【解析】(1)分析圖甲可知,A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則A是纖維素,屬于多糖,多糖除了纖維素外還有淀粉和糖原,糖原是動物細胞特有的;d的功能是促進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說明d是維生素D。
(2)分析圖乙可知,該多肽鏈中的肽鍵數(shù)是4個,說明是由5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五肽。b(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
(3)C是DNA,c是脫氧核苷酸,根據(jù)堿基不同,脫氧核苷酸可以分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四種。DNA分子中特有的堿基是胸腺嘧啶(T)。單體c的結構簡圖為。
(4)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中所有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脫去的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20×117-18×(20-2)=2 016。該B分子含有20-2=18(個)肽鍵。
22. 【答案】(1)蛋白質 氨基酸 D 磷脂雙分子層
(2)E 糖蛋白
(3)流動性 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
(4)B
(5)M M側有糖類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細胞膜外側
(6)流動鑲嵌模型
【解析】觀察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時,先辨認各部分結構的名稱,A為糖類,B為蛋白質,C為磷脂分子,D為磷脂雙分子層,M側有糖類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E(糖蛋白),為膜的外側,N側為膜的內側。
23. 【答案】(1)誘變 基因工程
(2)擴大培養(yǎng) 增加菌種的數(shù)量,縮短生產周期
(3)發(fā)酵罐內發(fā)酵 微生物數(shù)量 產物濃度 必需的營養(yǎng)組分 溫度、pH和溶解氧
(4)微生物細胞(菌體) 過濾、沉淀
【解析】(1)高產青霉素菌種是通過誘變育種獲得的,啤酒酵母菌是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
(2)圖中①表示擴大培養(yǎng),目的是增加菌種的數(shù)量,縮短生產周期。
(3)③是整個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發(fā)酵罐內發(fā)酵,在此階段需隨時取樣、檢測微生物數(shù)量、產物濃度等,以了解發(fā)酵進程。隨著發(fā)酵進行,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還要及時添加必需的營養(yǎng)組分,同時嚴格控制溫度、pH和溶解氧等發(fā)酵條件。
(4)④是發(fā)酵工程產品微生物細胞(菌體),發(fā)酵結束后可采用過濾、沉淀等方法將菌體分離和干燥。
24. 【答案】(1)纖維素酶和果膠 細胞壁 原生質體 (2)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聚乙二醇(PEG) (3)高爾基體 (4)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脫分化 有絲分裂 (5)m+n 單倍體 (6)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番茄種子或幼苗
【解析】(1)由題圖可知,過程①為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兩種植物細胞以除去細胞壁,得到原生質體。(2)過程②表示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常用的化學試劑是聚乙二醇(PEG)。(3)過程③是雜種細胞再生出細胞壁,在此過程中高爾基體起重要作用。(4)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雜種植株的過程中,依據(jù)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圖中過程④表示脫分化,過程⑤表示再分化,在過程⑤中細胞進行有絲分裂。(5)植物體細胞雜交所得到的雜種細胞,其內的染色體數(shù)是兩兩融合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之和;若培育成的雜種植株是四倍體,則該雜種植株的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是單倍體,因為由配子(如花粉)發(fā)育而來的個體都是單倍體。(6)利用同一株植物的體細胞融合得到的植株是同源多倍體,更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植物種子或幼苗。
25. 【答案】(1)Sma Ⅰ破壞目的基因的結構 DNA半保留復制 耐高溫的DNA聚合
(2)再分化 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3)單倍體育種 都是純合子(或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解析】(1)題圖顯示目的基因中存在Sma I的酶切位點。若使用Sma Ⅰ切割外源DNA,則會破壞目的基因的結構,因此獲取目的基因時不能選擇Sma Ⅰ。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所依據(jù)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復制,擴增過程還需要加入耐高溫的DNA聚合酶(或Taq DNA聚合酶)。
(2)思路2是將重組質粒導入由花粉經過脫分化形成的愈傷組織中,由該愈傷組織形成單倍體玉米苗2,再經過人工誘導,使其染色體加倍,最終得到純合的玉米株3,因此操作④表示再分化過程,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是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3)結合(2)的分析可知,思路2所用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思路1是將重組質粒導入玉米的受精卵中,由該受精卵發(fā)育成的植株不一定都是純合子??梢?,與思路1相比,思路2的最大優(yōu)點是獲得的轉基因抗蟲玉米都是純合子(或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這是一份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關干細胞說法正確的是, 對下列生物分類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卷,共7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基因表達載體不具有的結構是,紅細胞生成素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