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熔點低
B.密度大
C.硬度大
D.不易被腐蝕
答案:A
2.(2022·新高考廣東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文明中獨樹一幟,漢字居功至偉。隨著時代發(fā)展,漢字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nèi)涵,其載體也發(fā)生相應變化。下列漢字載體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答案:B
3.(2023·浙江1月選考)硫酸銅應用廣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
B.硫酸銅屬于強電解質(zhì)
C.硫酸銅溶液呈酸性
D.硫酸銅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
解析:選A。A.Cu為29號元素,位于第ⅠB族,屬于ds區(qū)元素,故A錯誤;B.硫酸銅屬于鹽,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zhì),故B正確;C.硫酸銅為強酸弱堿鹽,銅離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確;D.銅離子為重金屬離子,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故D正確。
4.(2022·新高考海南卷)膽礬(CuSO4·5H2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組以生銹的銅屑為原料[主要成分是Cu,含有少量的油污、CuO、CuCO3、Cu(OH)2]制備膽礬,流程如下?;卮鹣铝袉栴}:
(1)步驟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②中,若僅用濃硫酸溶解固體B,將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污染環(huán)境。
(3)步驟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經(jīng)步驟④得到的膽礬,不能用水洗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證明,濾液D能將I-氧化為I2。
ⅰ.甲同學認為不可能是步驟②中過量H2O2將I-氧化為I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學通過實驗證實,只能是Cu2+將I-氧化為I2,寫出乙同學的實驗方案及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解析:(1)生銹的銅屑表面含有少量的油污,Na2CO3溶液呈堿性,可以除去生銹的銅屑表面的油污。
(2)在加熱條件下,銅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生成CuSO4、SO2和H2O,其中SO2是一種大氣污染物。
(3)步驟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硫酸,生成CuSO4和H2O,化學方程式為Cu+H2O2+H2SO4===CuSO4+2H2O。
(4)膽礬晶體易溶于水,用水洗滌會導致膽礬的產(chǎn)率降低。
(5)ⅰ. H2O2受熱易分解,因此甲同學認為不可能是步驟②中過量H2O2將I-氧化為I2,理由是溶液C經(jīng)步驟③加熱濃縮后H2O2已完全分解。ⅱ.要證明濾液D中Cu2+將I-氧化為I2,較簡單的方案是除去濾液中的Cu2+,證明剩余的濾液不能將I-氧化為I2,故操作為取少量濾液D,向其中加入適量Na2S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顏色不變藍色,證明I-不能被除去Cu2+的溶液氧化,故只能是Cu2+將I-氧化為I2。
答案:(1)除去生銹的銅屑表面的油污 (2)SO2 (3)Cu+H2O2+H2SO4===CuSO4+2H2O (4)膽礬晶體易溶于水 (5)ⅰ.溶液C經(jīng)步驟③加熱濃縮后H2O2已完全分解
ⅱ.取濾液D,向其中加入適量Na2S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顏色不變藍色漢字
載體
選項
A.獸骨
B.青銅器
C.紙張
D.液晶顯示屏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真題演練第5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25講硅無機非金屬材料,共3頁。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真題演練第5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氯及其化合物,共3頁。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真題演練第4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6講鎂鋁及其化合物,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