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本卷)
1. 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地上的樹影B. 橋在水中的倒影
C. 鉛筆好像折斷了D. 幕布上的皮影
【答案】B
【解析】
【詳解】A. 地上的樹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
B. 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符合題意;
C. 水中的鉛筆好像“斷了”是光的折射形成了虛像,造成的錯覺,不符合題意;
D. 幕布上的皮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對諺語中涉及的的物態(tài)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A. “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一雨的形成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B.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一冰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吸熱
C.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需要放熱
D.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一雪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答案】C
【解析】
【詳解】A.雨的形成是由于高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
B.物體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過程需要放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放熱,故C正確;試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價下載,歡迎訪問。D.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3. 編鐘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關于編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編鐘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 編鐘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編鐘振動產生的
C.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D. 人們能把編鐘和其它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區(qū)分開,是依據(jù)聲音的響度不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聲音傳播時必須靠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編鐘發(fā)出的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錯誤;
B.編鐘發(fā)出的樂聲是編鐘在敲打后,由于它的振動而產生的,故B正確;
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編鐘發(fā)出的音色是相同的,因頻率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C錯誤;
D.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能把編鐘和其它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區(qū)分開,故D錯誤。
故選B。
4. 華為新產品手機搭載麒麟芯片,該芯片是在國內完成制造的,標志著中國芯片正在崛起。芯片是指含有集成電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 半導體材料B. 超導材料
C. 磁性材料D. 絕緣材料
【答案】A
【解析】
【詳解】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鎵等。芯片的核心部件是其中的電子芯片,是半導體硅制成的。
故選A。
5. 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 課桌的高度約為1.5m
B. 托起一個雞蛋的力約為0.5N
C.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約為10m/s
D. 一塊橡皮的質量約為1kg
【答案】B
【解析】
【詳解】A.課桌的高度約為0.8m,故A不符合題意;
B.一個雞蛋質量約為50g,則托起一個雞蛋的力約為
故B符合題意;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約為1.1m/s,故C不符合題意;
D.一塊橡皮的質量約為20g,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 某電熱水壺有兩個開關S1、S2,當水沸騰后壺內積聚了大量水蒸氣使S1自動斷開,壺停止加熱;若壺中沒水,壺的溫度提高到125C時S2自動斷開(防止干燒功能),壺停止加熱。圖中能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電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當水沸騰后壺內積聚了大量水蒸氣使S1自動斷開,壺停止加熱;若壺中沒水,壺的溫度提高到125℃時S2自動斷開(防止干燒功能),壺停止加熱;則兩開關只要有一個斷開后都會使壺斷開,兩開關是串聯(lián)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 如圖所示,小陽用力拉著栓在小車前面的繩子,使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繩子對小車的拉力與小車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 小車受到的拉力與小車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C. 小陽撤掉對繩子的拉力后,小車仍然做勻速直線運動
D. 小車突然失去繩子的拉力,是不能立即停止運動的
【答案】D
【解析】
【詳解】A.小車對繩子的拉力和繩子對小車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和繩子對小車的拉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小陽撤掉對繩子的拉力后,小車仍然受阻力的影響,無法保持平衡狀態(tài),不能繼續(xù)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由于小車具有慣性,當其突然失去繩子的拉力,不能立即停止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8. 如圖是小明家的部分電路,他將電水壺的插頭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工作的電冰箱突然停止工作,但電燈仍正常發(fā)光,拔出電水壺的插頭,電冰箱仍不能工作,用試電筆分別測試插座的左、右兩孔氖管均發(fā)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 )
A. 電冰箱所在電路的b、c間斷路
B. 電冰箱所在電路的b、c間短路
C. 電路的a、b間導線斷路
D. 電路的c、d間導線斷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正在工作的電冰箱突然停止工作,但電燈仍正常發(fā)光,由于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互不影響,這說明電路存在斷路,不是短路;用試電筆分別測試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發(fā)光,說明插座的左右兩孔與火線之間是接通的,即c點通過電冰箱與火線相連,所以是c、d間導線斷路了,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9. 如圖所示,用剪刀將一張紙片緩慢地一刀剪開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得是( )
A. 此剪刀是省力杠桿
B. 剪刀刃的厚度更薄一些,是為了減小壓強
C. 手施加的動力不變
D. 手施加的動力逐漸變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用剪刀將一張紙片緩慢地一刀剪開的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大小不變,阻力臂越來越大,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越來越大。
故選D。
10. 如圖甲所示是一款磁懸浮音箱,使用時,閉合開關,音箱可懸浮空中。圖乙為其電路原理圖,音箱底部有一磁鐵A,下方底座內部有電磁鐵。下列對此款音箱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音箱底部磁體的A端應是N極
B. 底座電磁鐵周圍磁感線的方向為由下向上
C. 向右移動滑片P可以降低音箱的懸浮高度
D. 在更高的位置穩(wěn)定“懸浮”后,音箱受到的電磁鐵對它的斥力變大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由安培定則和圖示可知,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螺線管的上端,則螺線管的上端為N極、下端為S極,磁懸浮音箱利用了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所以音箱底部磁體的A端應該是N極,故A正確;
B.音箱底部磁體的A端應該是N極,磁感線從N極出發(fā),指向S極,所以磁感線方向是由上向下,故B錯誤;
C.由圖可知,閉合開關,使音箱懸浮后,向右調節(jié)滑片P,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增大,磁性增強,音箱受到的磁力變大,音箱與底座之間的距離變大,“懸浮”的高度升高,故C錯誤;
D.在更高的位置穩(wěn)定懸浮后,音箱仍然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故斥力等于重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11. 將體積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個實心小球,分別輕輕放入三個裝滿水的相同燒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懸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
B. 三個小球的質量大小關系是
C. 三個燒杯底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是
D. 三個燒杯中的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甲、乙、丙三個實心小球體積相同,由圖可知,甲球和丙球排開水的體積相同,乙球排開水的體積最小,根據(jù)可知三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故A錯誤;
B.甲沉底,則甲球的密度大于水,乙漂浮,則乙球的密度小于水,丙懸浮,則丙球的密度等于水,則三球密度關系為,三個實心小球體積相同,根據(jù),三個小球的質量大小關系是,故B錯誤;
C.設原本容器和水的總重力為,則放入小球后,甲球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根據(jù),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乙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則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丙球懸浮,浮力等于重力,則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則三個燒杯底部對桌面的壓力關系為
燒杯底面積相同,則三個燒杯底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故C正確;
D.三個燒杯中水高度相同,根據(jù),三個燒杯中的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故D錯誤。
故選C。
12. 如圖是小明設計的高溫報警電路,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R1是定值電阻,R2是熱敏電阻,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當電流表示數(shù)大于某一值I時,就會觸發(fā)報警。電流表示數(shù)為I時,環(huán)境溫度為警戒溫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熱敏電阻是由超導材料制成的
B. 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降低,電路中電流變大
C. 若換用電壓更大的電源,可以降低警戒溫度
D. 若換用阻值更小的定值電阻R1,可以提高警戒溫度
【答案】C
【解析】
【詳解】A.熱敏電阻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故A錯誤;
B.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降低,熱敏電阻阻值變大,定值電阻阻值不變,根據(jù)串聯(lián)電阻規(guī)律可知,串聯(lián)總電阻變大,總電壓不變,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流變小,故B錯誤;
C.若換用電壓更大的電源,設定電流一定時,根據(jù)可知,電路中電阻變大,定值電阻阻值不變,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大,設定溫度減小,可以降低警戒溫度,故C正確;
D.總電壓不變,設定電流不變,根據(jù)可知,電路中總電阻不變,若換用阻值更小的定值電阻R1,根據(jù)串聯(lián)電阻規(guī)律,則熱敏電阻阻值變大,設定溫度降低,可以降低警戒溫度,故D錯誤。
故選C。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3. 某同學利用圖所示的裝置及相同高度的蠟燭等器材進行實驗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與水平紙面垂直,將同一支蠟燭先后放置在白紙上與平板透明玻璃距離不同的A、B兩點,觀測兩次蠟燭所成像的高度。則,
(1)該同學探究的問題是;物體通過平板透明玻璃所成像的高度與______(選填“物的高度”或“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是否有關;
(2)最終得到結論,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高度與物體到平面鏡B支架的距離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3)若將玻璃板傾斜,蠟燭的像將______(填“仍然”或“不再”)與蠟燭關于玻璃板對稱。
【答案】 ①. 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②. 無關 ③. 仍然
【解析】
【詳解】(1)[1]該同學改變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觀察每次像的高度,探究的是平面鏡成像高度與物體到平面鏡距離的關系。
(2)[2]平面鏡成等大的像,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最終得到結論,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高度與物體到平面鏡B支架的距離無關。
(3)[3]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若將玻璃板傾斜,蠟燭的像仍與蠟燭關于玻璃板對稱。
14. (1)下表為小陽“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時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得出:該物質熔化時的溫度______;
A.不斷升高 B.保持不變 C.先升高后不變再升高
(2)接著小陽繼續(xù)“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利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實驗:
①觀察氣泡可判斷圖甲中水處于______(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狀態(tài);
②小陽和鄰組同學(兩組同學的實驗裝置相同)將各自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乙中A、B所示。由圖像可知,小陽和鄰組同學所用水的質量大小關系mA______mB(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B ②. 沸騰時 ③. 大于
【解析】
【詳解】(1)[1]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第2分鐘時達到48℃,物質溫度有一段時間不再升高,說明已達到了熔點,此時物質開始熔化。該物質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該物質是晶體。
故選B。
(2)①[2]水沸騰前,下層水溫度高于上層水溫度,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氣泡越來越小; 水沸騰時,整個容器內水溫相同,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變?yōu)樗魵膺M入氣泡,氣泡越來越大。由此可知,圖甲中水處于沸騰時的狀態(tài)。
②[3]因為裝置相同,所以相同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相同,由圖像可知,A的初溫比B的大,但加熱相同時間后同時沸騰,吸收的熱量相同,由此判斷兩組同學所用水的質量大小關系是
mA>mB
15. 某實驗小組用帶有定滑輪的木板(定滑輪高度可調)、材料和粗糙程度都相同且大小不等的正方體物塊A和B、細繩、彈簧測力計,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是否有關”。
(1)下面是他們的主要實驗過程,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①把木板放到水平桌面上,組裝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準備拉動正方體A時,有組員發(fā)現(xiàn)裝置安裝過程中存在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______;
A.沒有沿水平方向拉動物體A
B.物體A所受拉力大小不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②消除錯誤后,他們緩慢勻速的豎直向上提升彈簧測力計,使A物體在水平木板上滑動,并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③用B替換A,調整好定滑輪支架的傾斜角度,仿照步驟②進行操作,讀出測力計示數(shù);
(2)分析比較,______;(選填“=”或“>”或“ ③. 不能
【解析】
【詳解】(1)[1] 實驗中是根據(jù)二力平衡,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來表示摩擦力的大小的,而圖中的裝置在組裝時不能讓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物體,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等于摩擦力。故選A。
(2)[2] A、B材料相同,即密度相同,A的體積較大,根據(jù)和可知A的重力較大,則A對木板的壓力較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較大,即>。
(3)[3]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是否有關”實驗過程中,應該控制壓力大小相等,而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等,在改變物體的接觸面積的同時也改變了壓力的大小,所以不能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的結論。
16. 小軍想利用兩塊已調零的電流表和阻值已知的電阻R0等符合實驗要求的器材,測量電阻RX的阻值.他連接的部分電路如圖所示.
(1)請你只添加一根導線,完成實驗電路連接.
( )
(2)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I1;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I2.請你利用I1、I2和R0表示Rx.Rx=_____.
【答案】 ①. ②. R0
【解析】
【詳解】(1)將定值電阻的右接線柱與電流表負接線柱連接起來,如下所示:
(2)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A1示數(shù)為I1,即為總電流,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I2,為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為:,由歐姆定律,電源電壓:,由歐姆定律,待測電阻的大?。?br>三、計算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計算題只寫結果不得分)
17. 在深圳某科技節(jié)上,某同學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牛奶加熱器,設計電路簡圖如圖所示,已知滑動變阻器R0的最大阻值為100Ω,用于加熱的電阻絲R1的阻值為55Ω。求閉合開關S后:
(1)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電熱絲的最大加熱功率?
【答案】(1)1.4A;(2)880W
【解析】
【詳解】(1)當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的阻值最大時,電路中電流最小,此時滑片P處于b端,電路的總電阻
電路中的最小電流
(2)當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阻值最小時,電熱絲的加熱功率最大,此時滑片P處于a端,
則最大加熱功率
答:(1)電路中的最小電流1.4A。
(2)電熱絲的最大加熱功率880W。
18. 如圖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輪組將一個重為300N的貨箱在6s內勻速提升4m。此過程中,工人做功的功率恒定為0.25kW,求:
(1)工人所做的功;
(2)滑輪組機械效率。
【答案】(1);(2)
【解析】
【詳解】解:(1)工人所做的功為
(2)有用功為
則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答:(1)工人所做的功為;
(2)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19. 下表為某型號載重卡車的技術參數(shù),當卡車在水平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勻速通過某長度為3公里的隧道時,求:
(1)卡車通過該隧道所用時間;
(2)已知該隧道的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該卡車滿載時通過該隧道是否會對路面造成損壞?(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1);(2)會
【解析】
【詳解】解:(1)卡車通過該隧道所用時間為
(2)該卡車滿載時對地面壓力
則該卡車滿載時對地面壓強為
所以會對路面造成損壞。
答:(1)卡車通過該隧道所用時間為2min;
(2)該卡車滿載時通過該隧道會對路面造成損壞。
20. 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12V,閉合開關S后,當滑片P從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過程中,小燈泡的I-U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溫度對滑動變阻器阻值的影響。求:
(1)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2)閉合開關S,當滑片P在最右端和在最左端時,通電2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比。
【答案】(1);(2)
【解析】
【詳解】解:(1)分析電路可知,燈泡和變阻器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電流,電壓表測燈泡電壓。當滑片P在最左端時,電路中只有燈泡,此時電流最大為2A,燈泡電壓為12V,則電源電壓為12V;當滑片P在最右端時,電阻最大,此時電流最小,由乙圖可知最小電流為1A,此時燈泡電壓為3V,則變阻器電壓為
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2)由乙圖可知最小電流為1A,電流最大為2A,則通電2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比為
答:(1)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2)閉合開關S,當滑片P在最右端和在最左端時,通電2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比為。
四、綜合題(本題包括4小題,21和22題每題4分,23和24題每題5分,共18分)
21. 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
(1)A、B兩個凸透鏡焦距分別為10cm和15cm。如圖甲,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小明選擇的是________(填字母)凸透鏡;
(2)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需將透鏡向________調節(jié),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間;
(3)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鏡片靠近凸透鏡的左側,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又出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老師戴的鏡片是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
(4)如圖乙,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C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C點的距離為L;在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D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C、D之間的距離s=________(用L0、L表示)。
【答案】 ①. A ②. 下 ③. 凹 ④. L0-2L
【解析】
【詳解】(1)[1]由圖甲可知,此時物距為30cm,像距15cm,物距大于像距,且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說明此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擇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即A凸透鏡。
(2)[2]蠟燭在燃放中不斷縮短,向下移動,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動光屏,或向上移動蠟燭或向下移動凸透鏡。
(3)[3]將一副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又出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成的像在原來像的右邊,像距增大了,光線延遲會聚,說明放置的眼鏡是使光線發(fā)散的凹透鏡。
(4)[4]由圖乙可知,當凸透鏡位于C點時,物距小于像距,此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則
f

相關試卷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化學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化學試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O-16 C-12 H-1,我國神舟14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下列圖示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9%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共19頁。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202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202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2022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 (word版無答案)

2022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 (word版無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