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 物理學習小組的同學利用圖-1體驗“模擬引力”,提出了如下問題:繩子的拉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并提出了以下三個猜想:
【猜想與假設】
猜想A:與小球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
猜想B:與小球運動的快慢有關;
猜想C:與繩子的長度有關.
【設計與進行實驗】
為了驗證猜想,物理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一根細繩的一端拴住一個小球,用手抓住繩子的另一端,掄動細繩,讓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圓圈做勻速運動,如圖-2所示.實驗中,用手感受繩子的拉力大小.多次實驗后,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上表:
【分析與論證】
(1)實驗中,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小球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這一現(xiàn)象可說明繩子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________;若繩子斷了,小球將________(選填“繼續(xù)運動”或“保持靜止”),這是因為小球________.
(2)分析對比________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驗證猜想A;分析對比2、3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驗證猜想________(選填“A”“B”或“C”).
(3)分析對比3、4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在小球的質(zhì)量和運動的快慢一定時,繩子受到的拉力大小與________有關.
(4)若將上述器材中的細繩換成有彈性的橡皮繩,橡皮繩相比細繩的優(yōu)點或缺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實戰(zhàn)演練
1.(2022陜西黑白卷)學校最近開展了一項“節(jié)能環(huán)保再利用”活動,某物理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在污水或污泥中插入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就可以制成一個“微生物電池”.于是,同學們猜想該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極板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有關.
【設計與進行實驗】
他們選用不同金屬作為極板插入污泥中進行微生物電池實驗,如圖所示,始終保持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不變,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兩塊極板之間的電壓,然后僅改變兩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記錄兩塊極板之間的電壓;再改變極板材料,重復上述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分析與論證】
(1)由圖可知,該微生物電池的正極是________(選填“銅片”或“鋅片”).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3、4,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不變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兩塊極板的材料有關.
(3)為使上述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還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題意,你還可以提出的一個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5)整個實驗過程中,是將污泥的_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結合實驗結論,利用實驗______(填實驗序號)的方式處理污水效果更好.
2.(2022陜西真題)如圖1所示,人眼的功能類似于照相機.學習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明對人眼和照相機如何成清晰的像,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猜想與假設】
(1)人眼結構中,視網(wǎng)膜到晶狀體的距離不變,相當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________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能否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可能與晶狀體的焦距有關;使用變焦照相機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時與焦距和像距有關.于是他用圖2裝置進行探究.
圖1 圖2
【設計與進行實驗】
(2)實驗前,調(diào)節(jié)“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是為了使像呈現(xiàn)在________.
(3)實驗主要步驟: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換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調(diào)節(jié)“F”光源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記錄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_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換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調(diào)節(jié)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記錄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分析與論證】
(4)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物體的高度H=5.0 cm
①分析________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當像距不變時,物距變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要變大.
②分析4、5、6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當物距不變時,凸透鏡焦距越________,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據(jù)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過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焦距來看清遠近不同物體的;用變焦照相機在同一位置拍攝同一物體時,是通過同時調(diào)節(jié)焦距和像距,使物體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交流與合作】
(5)實驗結束后,小明和同學們進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長時間看近處物體,眼睛容易疲勞.學習較長時間后,建議同學們適當遠眺,使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變________(選填“厚”或“薄”) ,焦距變大,舒緩眼疲勞,保護眼睛.
②用變焦相機拍完西安鐘樓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鐘樓上的鐘拍得更大一些,應該把照相機的鏡頭________(選填“向前伸”或“往后縮”)同時增大焦距.
3. (2022陜西預測卷)小明同學做“比較兩種材料保溫性能的好壞”的實驗,他?、倥菽芰?、②衛(wèi)生紙兩種材料作保溫材料,其他實驗器材有:兩根相同的溫度計,兩個相同的大玻璃燒杯,鐘表和熱開水,以及細線、硬紙片、剪刀.他用硬紙片做了兩個相同的硬紙盒,把兩個盛有熱水的燒杯放入兩個硬紙盒中,將泡沫塑料和衛(wèi)生紙分別塞滿兩個硬紙盒,裝置如圖所示.自然冷卻,實驗過程中室溫基本不變,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設計與進行實驗】
(1)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衛(wèi)生紙外,還應保持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分析與論證】
(2)兩種材料保溫性能的好壞可以通過降低相同溫度時,比較____________來判斷.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1組實驗中的熱水從80 ℃降到24 ℃約用時110 min,第2組用時________min,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較好的是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你還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4)小明夏天到集市上買菜,看到賣魚攤位上,都有一些泡沫塑料盒子,里面放著冰塊和魚,請你解釋一下使用泡沫塑料盒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典例精講
例 (1)運動狀態(tài) 繼續(xù)運動 具有慣性 (2)1、2 B (3)繩子的長度 (4)優(yōu)點是繩子拉力大小可通過繩子形變體現(xiàn)出來(或缺點是不易控制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等)
【解析】(1)實驗中,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小球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這一現(xiàn)象可說明繩子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若繩子斷了,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將會沿繩斷時刻的運動方向繼續(xù)運動;
(2)要驗證猜想A,繩子的拉力與小球質(zhì)量的關系,應控制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小球的質(zhì)量,比較繩子拉力的大小,因此應比較1、2兩組數(shù)據(jù);分析對比2、3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小球的質(zhì)量和繩子的長度均相同,小球運動的快慢不同,繩子的拉力大小也不同,因此可得出繩子的拉力與小球運動的快慢有關,即可驗證猜想B;
(3)分析對比3、4兩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小球的質(zhì)量與運動快慢均相同,繩子的長度不同,繩子的拉力也不同,因此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小球的質(zhì)量和運動的快慢一定時,繩子受到的拉力大小與繩子的長度有關;
(4)將細繩換成有彈性的橡皮繩,優(yōu)點是繩子拉力大小可通過繩子形變體現(xiàn)出來,缺點是不易控制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等.
實戰(zhàn)演練
1.(1)銅片 (2)兩塊極板材料一定,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越深,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越大 1、3(或2、4) (3)更換不同材料的電極進行多次實驗(或改變電極插入污泥的深度多次實驗) (4)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兩極板之間的距離有關(或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污泥所含物質(zhì)種類有關) (5)化學 2
【解析】(1)由圖可知,銅片與電壓表正接線柱相連,所以該微生物電池的正極為銅片;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3、4,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不變時,兩塊極板材料一定,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越深,電壓表示數(shù)越大,即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3或2、4,當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不變時,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相同,兩塊極板材料改變,電壓表示數(shù)不同,從而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微生物電池兩端的電壓與兩塊極板的材料有關;
(3)實驗中電極材料僅有2種情況,且插入污泥的深度也只有2種情況,所以為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可以更換極板材料或者改變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進行多次實驗;
(4)根據(jù)題意,完成猜想一、二時,始終保持兩極板間的距離不變,所以微生物電池的電壓可能與兩極板間的距離有關;污泥所含物質(zhì)種類不同,會影響污泥的導電性,所以微生物電池的電壓也可能與污泥所含物質(zhì)種類有關;
(5)根據(jù)題意,微生物電池是將污泥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壓表示數(shù)越大,說明處理污水效果越好,從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2電壓表示數(shù)較大,說明用實驗2的方式處理污水效果更好.
2.(1)光屏 (2)光屏中央 (3)②“F”光源 (4)①1、2、3 ②大(或長)
(5)①薄 ②向前伸
【解析】(1)人眼結構中,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所以視網(wǎng)膜到晶狀體的距離不變,就相當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即像距不變;(2)實驗前,調(diào)節(jié)“F”光源和光屏中心在凸透鏡主光軸上,就是為了使光源、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在同樣的高度上,這是為了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
(3)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即保持像距不變,改變焦距,探究的是像距不變、焦距改變時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②要探究物距不變、焦距改變時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因此應該保持“F”光源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變;
(4)①探究像距不變時物距和焦距的關系,要保持像距不變,改變焦距、調(diào)節(jié)物距,所以要分析1、2、3三組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論是:當像距不變時,物距變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的焦距要更大些,同時成像更??;②探究物距不變時,像距和焦距的關系,分析4、5、6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物距不變時,凸透鏡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對應的像也越大;
(5)①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變薄,焦距變大,可以舒緩眼疲勞,有利于預防近視;②拍攝全景后要把鐘樓上的鐘拍大些,即在不改變物距的條件下使像變大,而物距不變時凸透鏡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對應的像也越大,所以要增大凸透鏡的焦距同時增大像距,即把鏡頭向前伸.
3. (1)質(zhì)量 初溫 (2)降溫時間 65 泡沫塑料 (3)高溫物體降溫速度先快后慢(或水與環(huán)境的溫度差越大,溫度降低的速度越快,或實驗時的室溫約為20 ℃) (4)因為泡沫塑料盒的保溫性能好,夏天用泡沫塑料盒裝魚使魚保持低溫,從而不易變質(zhì)
【解析】(1)在實驗時,還需要控制水的質(zhì)量和初溫相同;
(2)實驗中可以使水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降溫時間來比較保溫性能的好壞;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塞泡沫塑料的紙盒中的水從80 ℃降到24 ℃用了110 min,而塞衛(wèi)生紙的紙盒中的水從80 ℃降到24 ℃用了65 min,所以降低相同的溫度,泡沫塑料所用時間長,衛(wèi)生紙所用時間短,這說明泡沫塑料的保溫性能好;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材料中隨著時間的增加,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水與環(huán)境的溫度差越大,溫度降低的速度越快,水的溫度達到20 ℃后基本上不再變化,跟室溫差不多,所以實驗時的室溫約為20 ℃;
(4)因為塑料泡沫的保溫效果好,所以夏季用泡沫塑料包裹冰塊和魚,能保持低溫,不易使魚變質(zhì).
實驗次數(shù)
小球質(zhì)量/g
運動快慢
繩子的長度/cm
繩子的拉力
1
15
慢
10
很小
2
20
慢
10
小
3
20
快
10
大
4
20
快
15
很大
序號
極板材料
極板插入污泥的深度/cm
電壓表示數(shù)/V
1
銅片—鋅片
2
0.6
2
銅片—鋅片
6
0.8
3
鐵片—銅片
2
0.4
4
鐵片—銅片
6
0.5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焦距f/cm
像的高度h/cm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材料
t/min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
170
195
泡沫塑料
T1/℃
80
72
64
59
54
49
45
41
37
33
29
26
24
22
21
20
20
20
衛(wèi)生紙
T2/℃
80
65
56
48
42
37
32
28
26
24
22
22
21
21
20
20
20
20
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物理中考熱點備考重難專題:效率類綜合應用題(課后練習),共9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物理中考熱點備考重難專題:歐姆定律實驗對比復習(課后練習),共6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物理中考熱點備考重難專題:實際應用類綜合應用題(課后練習),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V,30 Ω) =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