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I卷
一、選擇題(本卷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土豆喜光、喜溫涼、喜水肥,但怕霜凍。南美洲智魯島為土豆的原產(chǎn)地之一,居民將土壤堆高起壟,于壟中播種土豆,再覆蓋枯草,以獨特而傳統(tǒng)的方式種植200多種本地土豆,被列為世界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地。土豆傳入歐洲后被廣泛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圖1為“智魯島示意圖”,圖2為“智魯島種植土豆的傳統(tǒng)方式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 該島有著大面積土豆種植區(qū),其主要分布在該島嶼( )
A. 東部B. 西部C. 南部D. 北部
2. 該地土豆種植措施對土豆生長的有利影響有( )
A 覆蓋枯草,限制水分下滲量B. 堆高起壟,吸收優(yōu)質地下水
C. 覆蓋枯草,減小晝夜溫度差D. 堆高起壟,降低土壤溫度
3. 馬鈴薯成功跨洋傳播的主要驅動力是( )
A. 人口擴散遷移B. 交通工具變化
C 文化語言交流D. 經(jīng)濟水平提高
虹吸效應是中心城市從周邊地區(qū)集聚生產(chǎn)要素和經(jīng)濟活動,而擴散效應則反之。二者綜合后為溢出效應,如果擴散大于集聚,則溢出效應為正值。下圖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間溢出效應的時間演變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 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間發(fā)展差距開始縮小的時間是( )
A. t0B. tlC. t2D. t3
5. 下列城市群中,最有可能處于Ⅲ階段的是( )
A. 京津冀城市群B. 長三角城市群C. 北部灣城市群D. 遼中南城市群
6. 為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處于I階段的城市群戰(zhàn)略重心是( )
A. 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B.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區(qū)
C. 增強外圍空間承接能力D. 改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
毛烏素沙漠東南邊緣的無定河流域某段(圖)地處半干旱區(qū)與半濕潤區(qū)過渡帶,河流兩岸均有沙漠分布,風水交互作用對沙漠、河流特征的影響季節(jié)差異顯著。完成下面小題。
7. 與北岸沙漠比,推測南岸沙漠( )
A. 厚度大,粒徑細B. 厚度大,粒徑粗C. 厚度小,粒徑細D. 厚度小,粒徑粗
8. 在風水交互作用下,圖示河段彎曲程度季節(jié)變化明顯,下列時間段河道彎曲程度變化及其原因正確是( )
A. 12—2月河道彎曲程度大,風力堆積B. 6—9月河道彎曲程度變小,流水堆積
C. 12—2月河道彎曲程度小,風力侵蝕D. 6—9月河道彎曲程度變大,流水侵蝕
太原盆地長約105km,寬達40km,下圖為該盆地構造示意圖。地質時期,上地幔頂面變化引起湖泊盆底變化,若下降則形成盆底1,發(fā)生湖侵;反之形成盆底2,發(fā)生湖退。湖侵—湖退影響湖水外泄量(外泄口海拔高度不變),并引起下游河流侵蝕強度的改變。完成下面小題。
9. 湖退會引起該地( )
A. 盆底下降B. 外泄水量減少C. 湖面擴大D. 湖相沉積減弱
10. 湖侵—湖退會引發(fā)下游河流階地的形成,符合這一過程的是( )
A. 湖侵→下游水量減少→河流側蝕減弱→水位上升→形成階地
B. 湖侵→下游水量減少→河流下切減弱→水位上升→形成階地
C. 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下切加劇→水位下降→形成階地
D. 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側蝕加劇→水位下降→形成階地
青海省夏吾曲河小流域平均海拔3590m,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每年5~10月溫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寒冷干燥、多大風天氣。矮蒿草是該流域高寒草甸主要類型之一,也是優(yōu)良的天然放牧場地。研究發(fā)現(xiàn),該流域中矮蒿草除在河漫灘濕地無分布外,其他生境均有分布。正常放牧情況下矮蒿草在灘地所在生境下為優(yōu)勢種,在不放牧的情況下與群落中的高大禾本科植物競爭時處于劣勢。下圖為夏吾曲河流域地形及生境描述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與山坡相比,河漫灘濕地( )
A. 土壤水分條件差B. 土壤肥力較高C. 面積變化小D. 生物總量少
12. 矮嵩草形態(tài)特征在山頂表現(xiàn)為( )
A. 葉片面積大B. 葉片厚度小C. 植物株體高D. 植物根系長
13. 在土壤含水量適當?shù)那闆r下,若放牧強度加大,該區(qū)域灘地上植被變化為( )
A. 禾本科植物植株數(shù)量增多,矮嵩草植物植株數(shù)量增多
B. 禾本科植物植株數(shù)量增多,矮嵩草植物植株數(shù)量減少
C. 禾本科植物植株數(shù)量減少,矮嵩草植物植株數(shù)量增多
D. 禾本科植物植株數(shù)量減少,矮嵩草植物植株數(shù)量減少
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國土面積使澳大利亞大氣活動中心的勢力、位置、性質發(fā)生季節(jié)變化。下圖為某日澳大利亞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 據(jù)等壓線推測,該日最接近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 )
A. 驚蟄B. 小暑C. 寒露D. 立冬
15. 圖中鋒的性質及其移動方向為( )
A. 冷鋒,順時針B. 冷鋒,逆時針C. 暖鋒,順時針D. 暖鋒,逆時針
16. 甲、乙、丙、丁四地( )
A. 甲地氣壓值可能1036hPaB. 圖示季節(jié)乙地氣候干燥少雨
C. 圖示時刻,丙地天氣晴朗干燥D. 圖示時刻丁地逐漸形成颶風
第Ⅱ卷
二、綜合題(本卷共3題,共52分)
17.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二甘肅省定西市屬于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地區(qū),年降水量33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境內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梁茆坡地侵蝕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脆弱。近年來,當?shù)貙嵤┝诵×饔蚓C合治理工程,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修筑梯田和淤地壩等工程。
材料二圖1為會寧市黃土溝壑區(qū)局部地貌景觀圖,圖2為該地區(qū)小流域綜合治理示意圖。
(1)結合會寧氣候特征,簡析梁峁坡地受外力侵蝕的季節(jié)差異。
(2)與梁峁坡地相比,簡析溝谷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優(yōu)勢條件。
(3)結合圖2具體說明會寧小流域治理措施體現(xiàn)的地理學思想。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考隊員考察黃河的晉陜峽谷(圖中虛線部分)時發(fā)現(xiàn),晉陜峽谷以北甲處地層的河流沉積物來自附近的呂梁山,地質時期峽谷南北兩側的水系尚未貫通。距今800萬年前,東亞夏季風開始顯著增強:此時,陰山、呂梁山也快速隆升,斷層發(fā)育,形成大量碎屑物質。距今130萬年前,晉陜峽谷中部的分水嶺在內外力作用下貫通,促進現(xiàn)代黃河水系基本形成(左圖)。右圖為晉陜峽谷以北甲處地層剖面及實地考察的地層剖面示意圖。
(1)說明地殼運動在甲處造成了哪些地形地貌的變化,從而促進晉陜峽谷兩側水系的貫通
(2)東亞夏季風顯著增強后,說明流水作用對晉陜峽谷貫通的促進作用。
(3)科考隊員在晉陜峽谷以南乙處考察河流沉積地層發(fā)現(xiàn)晉陜峽谷貫通的證據(jù)。請你列舉其中一個證據(jù),并加以論證。
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在南極洲冰蓋邊緣地區(qū),冰面湖面積和數(shù)量變化較大。在巨厚且堅硬的冰蓋底部,受冰蓋壓力、地熱和火山等影響,部分冰融化成水,這些水在冰層和基巖之間低洼處形成冰下湖。下圖為冰湖示意圖。
(1)分別指出形成冰面湖和冰下湖的能量來源。
(2)全球氣候變化與冰面湖變化存在相互放大效應,請解釋此效應。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原卷版docx、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7頁。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4屆高三一??荚嚨乩碓囶}(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一??荚嚨乩碓囶}原卷版docx、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一模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