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為 100 分,考試用時 90 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涂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
一、選擇題:本題共 25 小題,1-20 題每小題 2 分,21-25 題每小題 3 分,共 55 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科學地選擇實驗材料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豌豆和果蠅均是研究遺傳學的常用實驗材料,下列不屬于兩者共同優(yōu)點的選項是( )
A.便于進行人工雜交實驗B. 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
C. 易于區(qū)分雌雄,便于研究伴性遺傳D. 子代數(shù)目多,利于實驗結果的分析
2.豌豆的高莖與矮莖分別受基因 D 和 d 控制。現(xiàn)將基因型為 DD、Dd 的豌豆以 2∶3 的比例種植。若兩種基因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tài)下,其子代基因型為 DD、Dd、dd 的數(shù)量之比為( )
A. 49∶42∶9B. 16∶8∶1C. 11∶6∶3D. 3∶2∶1
3.小麥粒色受獨立遺傳的三對等位基因 A/a、B/b、C/c 控制。A、B 和 C 決定紅色,每個基因對粒色增加效應相同且具有疊加性,a、b 和 c 決定白色。將粒色最淺和最深的植株雜交得到 F1,F(xiàn)1 自交后代中,與基因型為 aaBbcc 的個體表型相同的概率是( )
A. 1/32B. 3/32C. 15/64D. 3/64
4.下圖是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某家庭遺傳系譜圖,相關基因用 E、e 表示。據(jù)圖判斷 Ⅰ-1、Ⅰ-2 的基因型分別是( )
A. XEY、XEXeB. Ee、eeC. XeY、XEXeD. Ee、Ee
5.某二倍體昆蟲中,雌蟲是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雄蟲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而來的。某一對昆蟲雜交產(chǎn)生子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這對昆蟲的基因型是( )
A. BbEe 和 beB. BbEe 和 bEC. BbEe 和 BED. Bbee 和 BE
6.圖 1 表示雄性小鼠正常分裂細胞中某物質數(shù)量變化的部分曲線。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中染色體的正確排列、分離與粘連蛋白有關,粘連蛋白的水解是著絲粒分裂的原因,如圖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圖 1 縱坐標表示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則該曲線不可能表示減數(shù)分裂
B.若圖 1 縱坐標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則該曲線只能表示有絲分裂
C.若圖 1 縱坐標表示染色體數(shù)量,則 BC 段的變化與粘連蛋白的水解有關
D.水解粘連蛋白的酶在初級精母細胞中不發(fā)揮作用
7.下列關于遺傳學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薩頓提出了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B.摩爾根等發(fā)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相對位置的方法
C.YyRr 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一定是 YR∶Yr∶yR∶yr = 1∶1∶1∶1
D.若 A、a 基因位于 X、Y 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則其控制的性狀不與性別相關聯(lián)
8.下圖為進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①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過程②存在細胞的分裂、分化等過程
C.過程④中原始生殖細胞的染色體只復制一次
D.過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xiàn)多樣性
9.為了探究煙草花葉病毒(TMV)的遺傳物質,某小組進行了如下圖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 1 為空白對照組,以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增強實驗的可信度
B.根據(jù)實驗 1、2、3 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
C.實驗 4 是利用加法原理設計的一個補充實驗,可以進一步驗證實驗結論
D.該實驗與格里菲思的實驗都是設法將核酸和蛋白質分開后分別研究各自的作用
10.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甲組用未被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經(jīng) 32P 標記的大腸桿菌,乙組用未被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經(jīng) 35S 標記的大腸桿菌,在大腸桿菌裂解前攪拌、離心并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B.乙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C.甲組實驗中攪拌不充分,不會對實驗現(xiàn)象造成影響
D.乙組實驗由 35S 改為 3H 標記,實驗現(xiàn)象將發(fā)生改變
11.為了驗證 DNA 的半保留復制,某小組把一個只含 14N 的該 DNA 片段放到只含 15N 的培養(yǎng)液中,讓其復制 3 次。將每次復制的產(chǎn)物分別置于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結果分別對應圖中的 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 圖所示位置的條帶會隨著復制次數(shù)的增加而消失
B.本實驗利用 15N 的放射性判斷 DNA 在離心管中的位置
C.c 結果中只含 15N 的 DNA 分子占 100%
D.三個結果中密度為中的 DNA 分子的數(shù)量比為 1∶1∶1
12.DNA 指紋技術在親子鑒定、偵查罪犯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DNA 指紋技術需要較高濃度的 DNA,實驗過程中需要通過體外 DNA 復制技術得到較多的 DNA 樣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每個人的 DNA 指紋是獨一無二的,這體現(xiàn)了 DNA 分子的特異性
B.DNA 指紋圖譜顯示的是 DNA 分子上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C.人體不同 DNA 分子中(A+C)/(T+G)的比值相同
D.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體外 DNA 復制的準確性
13.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人類已經(jīng)滅絕的親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并進行測序。在古代生物遺體或遺跡中殘存的 DNA 片段,稱為古 DNA。DNA 序列的穩(wěn)定性很高,古 DNA 和現(xiàn)代生物的 DNA 沒有本質區(qū)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古 DNA 存在被降解甚至被其他生物 DNA 污染的問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破解古 DNA 的遺傳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B.人類基因組計劃需測定 24 條染色體上 DNA 的堿基序列
C.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是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其與人類的親緣關系
D.利用 DNA 分子雜交技術檢測古 DNA 與現(xiàn)代生物 DNA 分子的差異,雜合雙鏈區(qū)的部位越少,說明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
14.猴痘病毒是一種有包膜的病毒,含一個由 660 個堿基組成的核酸分子。在培養(yǎng)猴痘病毒時,研究者分別利用 3H 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甲組)和 3H 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乙組),發(fā)現(xiàn)僅甲組實驗檢測到了帶有放射性的猴痘病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含 3H 標記核苷酸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猴痘病毒
B.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猴痘病毒是一種 RNA 病毒
C.一個猴痘病毒增殖 3 次,帶標記的核苷酸鏈有 14 條
D.若一個猴痘病毒核酸中腺嘌呤占 30%,則胞嘧啶數(shù)量為 198 個
15.下圖為人體細胞內胰島素基因表達的部分圖解,其中 a、b、c 表示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 過程以基因的任意一條鏈為模板
B.人體內所有細胞都可以發(fā)生圖示 a、b 過程
C.b 過程在核糖體上進行,至少涉及三類 RNA
D.圖中 RNA 穿過核膜到達細胞質中發(fā)揮作用
16.科研人員從細胞中提取出半胱氨酸(Cys)- tRNA 復合物,將其中的半胱氨酸還原成丙氨酸(Ala),得到了 Ala - tRNA 復合物。若將該 Ala - tRNA 復合物重新輸回細胞,其可以正常參與翻譯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 tRNA 分子中只有三個堿基且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B.Ala-tRNA 復合物不改變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配對原則
C.新合成的肽鏈中,原來 Cys 的位置都會被替換為 Ala
D.mRNA 上每一個密碼子都有相應的反密碼子與之配對
17.中心法則概括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NA、RNA 和蛋白質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B.圖中 c、e 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完全相同
C.圖中 d、e 過程可分別發(fā)生在 HIV 和煙草花葉病毒體內
D.圖中 a、d 過程所需的原料不同,b、e 過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18.家鴿體內某兩種蛋白質可以形成含鐵的桿狀多聚體,該多聚體能識別外界磁場并自動順應磁場方向排列。編碼這兩種蛋白質的基因,僅在家鴿的視網(wǎng)膜中共同表達。研究表明,這兩個基因中的任何一個發(fā)生突變都會導致桿狀多聚體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進而使其功能喪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生物體中基因與性狀不都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
B.此事例說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家鴿的其他體細胞中編碼這兩種蛋白質的基因只轉錄,不翻譯成蛋白質
D.若要分別驗證這兩個基因對家鴿行為的影響,可運用減法原理設計實驗
19.“中普彩色小麥”是我國著名育種專家周中普應用獨創(chuàng)的三結合育種法(化學誘變、物理誘變和遠緣雜交)及航天育種技術精心培育而成,避免了育種界常用的“近親繁殖”造成的抗性差、易退化等缺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誘變可以大大提高突變率,一定能獲得所需性狀
B.通過遠緣雜交可以將不同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組合在一起
C.基因突變是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導致的,不一定會產(chǎn)生新基因
D.發(fā)生在配子和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都能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后代
20.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癌變的本質是抑癌基因突變?yōu)樵┗?br>B.原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能抑制細胞正常的生長和增殖
C.人和動物細胞的 DNA 上都存在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是因為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21.下列關于人體細胞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定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 I
B.有絲分裂前的間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不會因核 DNA 分子的復制而加倍
C.減數(shù)分裂 II 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與核 DNA 分子數(shù)目始終不變
D.細胞進入有絲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不發(fā)生改變
22.某種昆蟲的翅型有長翅、短翅、無翅三種類型,已知翅型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D/d 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E/e 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其中含有 dd 基因的個體均表現(xiàn)為無翅。若兩長翅昆蟲雜交,子代中長翅:短翅:無翅=9:3: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親本長翅昆蟲都能產(chǎn)生含 dXE 的配子
B.子代中長翅昆蟲的基因型有 6 種
C.子代中短翅個體均為雄性
D.子代的無翅與短翅個體雜交,后代無翅個體占 1/4
23.DNA 復制時,BrdU 可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摻入DNA 子鏈中。經(jīng)特殊染色后,DNA 雙鏈都摻入 BrdU的染色單體著色淺;而僅有一條鏈摻入 BrdU 的染色單體著色深。果蠅的精原細胞在含 BrdU 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后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并經(jīng)特殊染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此實驗中,DNA 中的堿基 A 可以與堿基 T、BrdU 進行配對
B.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單體之間均無顏色差異
C.減數(shù)分裂 I 前期,每個四分體中都有 3 個 DNA 分子含有 BrdU
D.減數(shù)分裂 II 中期,一條深色染色單體中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淺色片段
24.小鼠的黃色體毛受基因 Avy 控制,Avy 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一段特殊堿基序列)決定基因的表達水平。這段調控序列有多個可被甲基化的位點,這些位點甲基化后,Avy 基因的表達就受到抑制。將黃色體毛小鼠(AvyAvy)與黑色體毛小鼠(aa)雜交,子代小鼠基因型相同,毛色卻表現(xiàn)出從黃色向黑色的一系列過渡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子代小鼠的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
B.Avy 基因的表達受到抑制越明顯,小鼠體色越淺
C.甲基化修飾導致 Avy 基因的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
D.甲基化通過影響 DNA 聚合酶與調控序列結合抑制轉錄
25.翻譯過程可分為如下圖所示的三個階段。①~④表示參與翻譯的物質或結構,其中④是能引起肽鏈釋放的蛋白質。AUG 為起始密碼子,UAA 為終止密碼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③上任意的 3 個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
B.翻譯過程中,②將會沿③的 a 端向 b 端移動
C.④通過堿基互補配對識別 UAA 引起肽鏈釋放,翻譯過程終止
D.若不考慮 UAA,合成圖中肽鏈所對應的基因中至少含 27 個堿基對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4 小題,共 45 分。
26.(12 分)已知小鼠基因型為 Aa,其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 2n。圖 1 是小鼠某細胞的分裂示意圖(僅展示部分染色體)。圖 2、圖 3 表示不同時期小鼠細胞的染色體與核 DNA 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卮鹣铝袉栴}:
(1)圖 1 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其對應圖 2 中__________(填字母)。
(2)圖 1 中一條染色體上同時出現(xiàn) A 和 a 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該細胞分裂完成后,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有 aY 和__________。
(3)若圖 2 中 b~e 代表某細胞的一分裂過程的不同分裂期,則其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過程發(fā)生在圖 3 中的__________段。
(4)減數(shù)分裂時偶爾產(chǎn)生異常的卵細胞(XX),這種異??赡馨l(fā)生的時期__________。
27.(11 分)家蠶是二倍體生物(2n=56),其性別決定方式為 ZW 型。某研究所在野生家蠶資源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隱性純合突變體。這些突變體的表型、基因及基因所在染色體見表?;卮鹣铝袉栴}。
(1)幼蠶褐色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該性狀的遺傳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這種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__。
(2)表中所列的基因,不能與 b 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的是__________基因。
(3)雌家蠶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的細胞含有__________條 W 染色體。
(4)幼蠶不抗?。―)對抗病(d)為顯性,黑色(E)對褐色(e)為顯性。為鑒定一只不抗病黑色雄性幼蠶的基因型,某同學將其飼養(yǎng)至成蟲后,與若干只基因型為 ddZeW 的雌蠶成蟲交配,產(chǎn)生的 F1 幼蠶全部為黑色,且不抗病與抗病個體的比例為 1∶1,則該雄性幼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蠶的成蟲稱為家蠶蛾,已知家蠶蛾有鱗毛和無鱗毛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有純合的有鱗毛和無鱗毛的家蠶蛾雌、雄個體若干只,設計實驗探究控制有鱗毛和無鱗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 Z 染色體上(不考慮 Z、W 同源區(qū)段)。要求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
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觀察并統(tǒng)計 F1 個體的表現(xiàn)型。預期結果和結論:
①若__________,則說明控制有無鱗毛的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②若__________,則說明控制有無鱗毛的相關基因位于 Z 染色體上。
28. (10 分)下圖是細胞中 DNA 復制的部分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 DNA 復制原點(啟動 DNA 復制的特定序列)所在位置;泡狀結構叫作 DNA 復制泡,是 DNA 上正在復制的部分?;卮鹣铝袉栴}:
(1)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交替排列構成。圖中酶 2 是__________,DNA 復制過程中,除了需要模板、酶外,還需要的條件有__________。
(2)據(jù)圖分析,模板 DNA 鏈的端點 a、b 和新合成 DNA 子鏈的端點 c、d 中,表示 5'端的是__________,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
(3)某 DNA 分子含有 48502 bp(bp 表示堿基對),子鏈延伸的速度為 105 bp/min,則該 DNA 分子完成復制約需要 30s,而實際只需要 16s。據(jù)圖分析,DNA 復制時速率提升的原因有__________;在 DNA 復制的過程中,延伸的子鏈緊跟著酶 1,這體現(xiàn)了 DNA 復制的__________特點。
29. (12 分)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是一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若
BDNF 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fā)生。如圖為 BDNF 基因的表達及調控過程?;卮鹣铝袉栴}:
(1)圖 1 中甲過程需要__________酶的催化。乙過程的方向是__________(用 A、B 和箭頭表示)。乙過程中一個mRNA 通常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其意義是__________。
(2)圖 2 中 tRNA 的功能是__________,該 tRNA 上的氨基酸為__________。(部分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 UAC:酪氨酸;AUG:甲硫氨酸;CAU:組氨酸;GUA:纈氨酸)
(3)由圖 1 可知,miRNA-195 基因調控 BDNF 基因表達的機理是__________,使 BDNF 基因的 mRNA 無法與 核糖體結合。結合以上信息,該病患者與正常人相比,丙過程__________(填“減弱”或“不變”或“增強”)。
(4)基于上述分析,請?zhí)岢鲆环N治療該疾病的思路:__________。
濟寧市第一中學 2023-2024 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期中測試
生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CBDC 6-10 BBABC 11-15 DBDCC 16-20 BBCBC 21-25 BDCAD
二、非選擇題
26(12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
(1)初級精母細胞(1分) b(1分)
(2)基因突變(或 A 基因突變?yōu)?a 基因) aX 和 AX(aY 寫上也可)
(3)b-d-c-e CD
(4)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 I)后期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減數(shù)分裂 II)后期
27(11分,除標注外每空 2分)
(1)伴性遺傳(1分)
(2)a (1分)
(3)0 或 2
(4)DdZEZE (1分)
(5)讓純合的有鱗毛和無鱗毛家蠶蛾雌、雄個體進行正反交實驗
①若正反結果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或正反交結果相同)
②若正反交結果不同
28(10分,除標注外每空 1分)
(1)脫氧核糖和磷酸 DNA 聚合酶 原料(游離的 4 種脫氧核苷酸)、能量(ATP)(2分)
(2)a、c 子鏈延伸的方向是 5′→3′,模板鏈與子鏈反向平行(2分)
(3)雙向復制、多起點復制 邊解旋邊復制(2分)
29(12分,除標注外每空 1分)
(1)RNA 聚合 B→A(2分)
少量的 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2分)
(2)識別并轉運氨基酸 甲硫氨酸
(3)通過 miRNA-195 與 BDNF 基因表達的 mRNA 形成局部雙鏈結構(2分) 增強
(4)抑制 miRNA-195 基因的轉錄(或促進 BDNF 基因的轉錄)(2分)
子代性別
基因型
雌蟲
BBEE
BBEe
BbEE
BbEe
雄蟲
BE
Be
bE
be
突變體表型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體
第二隱性灰卵
a
12 號
第二多星紋
b
12 號
抗病
d
15 號
幼蠶褐色
e
Z
這是一份2024濟寧一中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試題生物含答案,文件包含4-濟寧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測試4月份月考高一生物試題docx、4-濟寧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測試4月份月考高一生物答案pdf、4-濟寧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測試4月份月考高一生物答題卡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濟寧鄒城高一11月期中考試生物試題,文件包含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docx、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濟寧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如圖表示DNA復制的過程,共同控制,生理機制如圖甲所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