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下哪個物體的重力最接近0.5N( )
A. 一張課桌B. 一雙籃球鞋C. 一個雞蛋D. 一瓶礦泉水
【答案】C
【解析】
【詳解】重力為0.5N的物體質(zhì)量為
A.一張課桌的質(zhì)量約為10kg,故A不符合題意;
B.一雙籃球鞋的質(zhì)量約為0.5kg,故B不符合題意;
C.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50g,故C符合題意;
D.一瓶礦泉水的質(zhì)量為500g,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小明背著書包上學(xué),書包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 )
A. 小明的手B. 地面C. 書包D. 小明的肩膀
【答案】D
【解析】
【詳解】小明背著書包上學(xué),書包給小明的肩膀施加一個壓力,小明的肩膀給書包一個支持力,所以書包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小明的肩膀,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3. 如圖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墻時常用鉛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 )
A. 重力的方向B. 重力的大小C. 重力的作用點D. 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答案】A
【解析】
【詳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收到的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鉛垂線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用重力的方向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該試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價下載。故選A。
4. 正在水平面上滾動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A. 立即停下來B. 慢慢停下來
C. 做勻速直線運動D. 改變運動方向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時,總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因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滾動,所以當(dāng)外力消失時,它仍會保持那一瞬間的方向和速度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C。
5. 下列情景中,屬于利用慣性是( )
A. 交通運輸中禁止超載
B. 跳遠(yuǎn)時要快速助跑
C. 乘坐汽車時要系安全帶
D. 汽車拐彎時需減速慢行
【答案】B
【解析】
【詳解】A.交通運輸中,禁止超載,是因為超載時,整個汽車的質(zhì)量增大、慣性增大,剎車后汽車滑行的距離增大,容易帶來危險,這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而不是利用慣性,故A不符合題意;
B.跳遠(yuǎn)運動員助跑是為了在起跳前使自己獲得較大運動速度,起跳后人由于慣性會跳得更遠(yuǎn),屬于利用慣性,故B正確;
C.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否則在剎車時人由于慣性而向前傾,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傷害,故C不符合題意;
D.汽車拐彎時減速慢行屬于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 同學(xué)們在寫作業(yè)時,下列做法可以減小摩擦的是( )
A. 用力握緊筆桿
B. 用力擦去鉛筆痕跡
C. 用筆尖有小滾珠的筆書寫
D. 在筆桿的握筆處套上一個較粗糙的橡膠套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用力握緊筆桿,是在接觸面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
B.用力擦去鉛筆痕跡,是在接觸面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
C.用筆尖有小滾珠的筆書寫,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
D.在筆桿的握筆處套上一個較粗糙的橡膠套,握筆之處做得比較粗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 以下所給的四種現(xiàn)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的有( )
A. 勻速轉(zhuǎn)彎的汽車B. 守門員踢出的足球
C. 正在蕩秋千的小孩D. 平直鐵軌上勻速前進(jìn)的列車
【答案】D
【解析】
【詳解】A.勻速轉(zhuǎn)彎的汽車速度不變,但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因此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
B.正在蕩秋千的小孩,其速度和方向都在發(fā)生變化,因此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守門員踢出的足球,在運動過程中速度會越來越小,方向也不一定是直線,因此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
D.平直鐵軌上勻速前進(jìn)的列車,速度和方向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8. 如圖所示,對于靜止在桌面上的書來說,下列各組力屬于平衡力的是( )
A. 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
C. 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D. 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答案】D
【解析】
【詳解】A.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都豎直向下,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
B.桌子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桌子的重力和書的重力),所以這兩個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
C.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這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這兩個力滿足了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等大、反向、共線、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二、填空題(第9~13題,每空1分,第11~17題,每空2分,共30分)
9. 熟了的蘋果向地面掉落,這是由于蘋果受到______力的作用,蘋果在下落的過程中,這個力的大小______。
【答案】 ①. 重 ②. 不變
【解析】
【詳解】[1][2]由于蘋果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因此熟了的蘋果會落回地球,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蘋果在下落的過程中,這個力的大小不變。
10. 游泳比賽中,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身體就向前運動。使運動員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此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①. 水 ②. 相互的
【解析】
【詳解】[1][2]游泳比賽中,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給水向后的作用力,水給手向前的反作用力,身體就向前運動,使運動員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此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 如圖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靜立一細(xì)長木塊,若要使其更易向左傾倒,你會在___________(選填“A”或“B”)點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___有關(guān)。
【答案】 ①. A ②. 作用點
【解析】
【詳解】[1][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靜立一細(xì)長木塊,若要使其向左傾倒,應(yīng)在A點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12. 2023年1月17日10時49分,我國第56顆北斗導(dǎo)航衛(wèi)星成功升空進(jìn)入軌道。衛(wèi)星的慣性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消失、助推器噴氣調(diào)整衛(wèi)星的運行軌跡,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
【答案】 ①. 不會 ②. 運動狀態(tài)
【解析】
【詳解】[1][2]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第56顆北斗導(dǎo)航衛(wèi)星成功升空進(jìn)入軌道,衛(wèi)星慣性不會消失,衛(wèi)星通過助推器噴氣給衛(wèi)星反沖作用,調(diào)整運行軌跡,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3. 跳水是一項優(yōu)美的水上運動。跳板的表面做得比較粗糙是為了______摩擦;運動員在向下壓跳板的過程中、跳板發(fā)生了______(選填“彈性”或“塑性”)形變。
【答案】 ①. 增大 ②. 彈性
【解析】
【詳解】[1]跳水時跳板的表面做的比較粗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運動員在向下壓跳板的過程中、跳板發(fā)生了形變,運動員跳下后跳板恢復(fù)原狀,此過程中跳板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14. 在冬奧會的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由于具有______會繼續(xù)向前運動;如圖所示,比賽時運動員刷冰、冰面熔化,則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停止刷冰后,冰壺在相同的水平冰面上減速滑行的過程中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①. 慣性 ②. 變小 ③. 不變
【解析】
【詳解】[1]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由于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
[2]比賽時運動員刷冰、冰面熔化,使接觸面變得光滑,則冰壺受到的摩擦力變小。
[3]冰壺在相同的水平冰面上減速滑行過程中,冰壺對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冰壺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將不變。
15. 吊車以2m/s的速度將重力1×105N的重物勻速向上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是 __________N;若鋼索改為以3m/s的速度使重物勻速下降,此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 _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
【答案】 ①. 1×105 ②. 不變
【解析】
【詳解】[1]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與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故拉力為1×105N。
[2]物體勻速下降,也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與重力平衡,拉力的大小不變。
16. 如圖是小明制作的“當(dāng)心滑倒”和“當(dāng)心絆倒”兩張警示標(biāo)識牌,但是忘記配上警示語,請你幫他配上警示語:甲:______;乙:______。
【答案】 ①. 當(dāng)心絆倒 ②. 當(dāng)心滑倒
【解析】
【詳解】[1][2]當(dāng)腳被絆到時,腳由運動變?yōu)殪o止,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向前跌倒,故甲圖為“當(dāng)心絆倒”。當(dāng)?shù)孛孑^滑時,摩擦力減小,腳加速向前運動,上半身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向后跌倒,故乙圖為“當(dāng)心滑倒”。
17. 重力為8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學(xué)用30N的力水平向左推木箱,沒有推動,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為______N;接著小明用40N的力水平向左推木箱,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_N,方向是_____。
【答案】 ①. 30 ②. 40 ③. 水平向右
【解析】
【詳解】[1]小明同學(xué)用30N的力水平向左推木箱,沒有推動,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水平方向上摩擦力與推力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因此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30N。
[2][3]小明用40N的力水平向左推木箱,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推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40N,方向與推力的方向相反,推力水平向左,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三、計算題(每題5分,共10分)
18. 一位登月宇航員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為 588N,已知地球?qū)ξ矬w的吸引作用約是月球?qū)ξ矬w的吸引作用的6倍,即g地=6g月,求:
(1)宇航員的質(zhì)量 m;
(2)當(dāng)他登上月球表面時,他所受到的重力 G月。
【答案】(1)60kg;(2)98N
【解析】
【詳解】解:(1)宇航員的質(zhì)量為
(2)當(dāng)他登上月球表面時,他所受到的重力為
答:(1)宇航員的質(zhì)量為60kg;
(2)當(dāng)他登上月球表面時,他所受到的重力為98N。
19. 一輛載有砂石的卡車,總重,行駛至一座橋的橋頭時,司機(jī)看到橋頭處有一塊如圖所示的警示牌,不考慮車輛的限重。
(1)通過計算說明該車過橋是否安全;
(2)若安全,卡車經(jīng)過此橋時,最多還可以裝載多少牛的砂石。
【答案】(1)該車過橋安全;(2)3×104N
【解析】
【詳解】解:(1)標(biāo)志牌限重
因為,所以該車過橋安全。
(2)還可以裝載砂石的重量
答:(1)該車過橋安全;
(2)還可以裝載3×104N砂石。
四、簡答題(每題3分,共6分)
20. 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鎂粉,這是為什么?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詳解】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前,會在手上涂鎂粉,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1. 如圖所示,將作業(yè)本貼在墻壁上,手握中性筆在作業(yè)本上寫字,筆頭朝上,書寫了一會兒,中性筆就無法寫出字了,請用所學(xué)物理知識解釋這個現(xiàn)象。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詳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書寫時,筆中的墨是靠重力流出的;筆尖朝上書寫時,筆里的墨水不能流向筆尖,所以就不能寫出字了。
五、作圖、實驗與探究題(第22題每題2分、第23~26題每空1分。共30分)
22. 如圖所示,畫出海鷗所受重力的示意圖(黑點為其重心)
【答案】
【解析】
【詳解】海鷗所受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過重心做豎直向下的線段,標(biāo)上重力的符號,即為重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3. 在圖中畫出人走路時腳底A點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
【詳解】人在走路時,后腳向后蹬地,腳相對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所以地面對腳有向前的摩擦力,由此作出腳底A點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4. 如圖所示,小球靜止放置在一豎直彈簧上,請作出小球所受彈力F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
【詳解】小球靜止在豎直放置的彈簧上,受到彈簧對其豎直向上的彈力,過小球重心沿彈力方向畫一條豎直向上的線段,用F來表示,如圖所示:
25. 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實驗中,用小車替換木塊,是為了減小______對實驗的影響;
(2)向兩吊盤中加砝碼,當(dāng)兩盤中的砝碼質(zhì)量______時,小車靜止;
(3)在步驟(2)上,將小車在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到小車______(選填“仍能”或“不能”)保持靜止、該現(xiàn)象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_________才能平衡;
(4)如果將小車換成一個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在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N的砝碼(不計吊盤、細(xì)繩的質(zhì)量和滑輪摩擦),則彈簧測力計靜止時的示數(shù)為______N。
【答案】 ①. 摩擦力 ②. 相等 ③. 不能 ④. 同一條直線上 ⑤. 5
【解析】
【詳解】(1)[1]實驗中,用小車替換木塊,是變滑動摩擦力為滾動摩擦力,是為了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2]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兩個水平拉力作用,當(dāng)兩盤砝碼相等時,小車受到的拉力相等,小車靜止。
(3)[3][4]在步驟(2)中兩個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兩個拉力則不在一條直線上,釋放后,小車不能在此位置平衡。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研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是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4)[5]如果將小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N的砝碼,其受到的拉力還是一對平衡力,其讀數(shù)應(yīng)為5N。
26. 在“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
(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前,應(yīng)先將測力計在______方向調(diào)零;
(2)如圖甲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圖像,由圖像可知: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zhì)量成______;
(3)在空間站用同樣的器材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
(4)如圖乙所示,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______N,示數(shù)為______N。
【答案】 ①. 豎直 ②. 正比 ③. 不能 ④. 0.2 ⑤. 2.4
【解析】
【詳解】(1)[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前,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為了消除彈簧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應(yīng)先將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diào)零。
(2)[2]由圖甲可知,重力與質(zhì)量的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是正比例函數(shù),由圖像可知: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
(3)[3]在空間站處于失重狀態(tài),不能用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天平的原理是基于杠桿原理它通過比較兩個托盤上物體的重力來平衡,從而確定物體的質(zhì)量,在空間站這種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不會對天平的托盤產(chǎn)生壓力,因此天平無法通過杠桿原理來測量質(zhì)量,因此在空間站用同樣的器材不能完成該探究。
(4)[4][5]如圖乙所示,該彈簧測力計1N分成了5個小格,每個小格是0.2N,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4N。
27.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車,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
(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將小車從同一斜面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其目的是使小車進(jìn)入水平面時的______相同;
(2)小車在______表面速度減小得最慢,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停下的原因是______;
(3)在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以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但是通過符合邏輯的______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答案】 ①. 相同 ②. 速度 ③. 木板 ④. 小車受到阻力作用 ⑤. 推理 ⑥. 不需要
【解析】
【詳解】(1)[1][2]實驗時要固定斜面,每次均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相同的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開始運動時具有相同的重力勢能,經(jīng)過的路徑相同,目的是使小車進(jìn)入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3]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yuǎn),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yuǎn),說明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時速度減小得最慢,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停下的原因是小車受到阻力作用,阻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5)[4][5]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jìn)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正確結(jié)論;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28. 如圖所示,小明用細(xì)線、長木板、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B和一個彈簧測力計、在水平臺面上“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實驗過程中,每次應(yīng)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______運動,目的是使拉力______(選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摩擦力;
(2)甲、乙兩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分別為1.5N和3N,通過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小明得出結(jié)論:在______相同時,壓力越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甲、丙兩次實驗,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guān)系,理由是______;
(4)如圖甲所示的實驗中,若木塊A在運動過程中水平拉力突然變大,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小明同學(xué)對實驗裝置進(jìn)行了改進(jìn),如圖丁所示,重復(fù)實驗,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實驗中,木板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勻速運動時,拉木板的力F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 ①. 勻速直線 ②. 等于 ③.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④. 大 ⑤. 不能 ⑥.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⑦. 不變 ⑧. 不相等
【解析】
【詳解】(1)[1][2]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拉力大小才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3][4]比較甲、乙兩圖可知,壓力大小不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得出結(jié)論: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5][6]比較甲、丙兩圖可知,壓力大小不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不同,由于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所以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guān)系。
(4)[7]若木塊A在運動過程中水平拉力突然變大,由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拉力變大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將不變。
(5)[8]木板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勻速運動時,受到拉力、地面的摩擦力、木塊的摩擦力,拉力的大小
木塊水平方向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木板給木塊的摩擦力f木板,測力計的拉力,與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因此拉木板的力F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相等。
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南部學(xué)區(qū)2023—2024學(xué)年度九年級第三次模擬測試+物理,共3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南部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簡答題,作圖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南部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3月月考物理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簡答題,作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