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試時間60分鐘,總分100分。
2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 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3. 回答第 I 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 黑。如器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 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第 I 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
1. 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智能仿生手,在簡單佩戴后就可以讀取用戶的“想法”,智能仿生
手執(zhí)行動作時發(fā)揮支配與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結構相當于人體系統(tǒng)中的( )
A. 運動系統(tǒng) B, 循環(huán)系統(tǒng) C. 消化系統(tǒng) D. 神經(jīng)系統(tǒng)
2.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中,有些成分如果缺少會導致疾病的產(chǎn)生。下列病癥與其病因的對應
4.一口好牙,是健康的前提。下列關于牙齒的認知錯誤的是( )
A. 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
B. 口腔內(nèi)的細菌能將糖類轉化成酸性物質,長期作用易形成齲齒
C.齲齒的人感到牙痛,說明齲洞深入到了牙髓
D.牙齒的咀嚼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屬于化學性消化
5.青少年的長骨會不斷地長長和加粗,與骨的長粗有關的結構是( )
A. 軟骨層 B. 骨髓腔中的骨髓
C. 骨膜里的成骨細胞 D. 骨髓中的成骨細胞
6.某初二男生,臉上長了很多青春痘,去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性激素分泌失調(diào)。該男生體內(nèi)分泌雄
性激素的部位是( )
A. 翠丸 B. 附睪 C. 前列腺 D. 尿道
7.下列人體的組成物質中,都能提供能量的一組是: ( )
A. 水、無機鹽、維生素 B. 蛋白質、糖類、脂肪
C. 無機鹽、蛋白質、糖類、脂肪 D. 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索
8.下圖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和胎兒發(fā)育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產(chǎn)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2
B.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②
該試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價下載。
C.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是③
D.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③
9.一位同學吃西瓜時,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
哪項是西瓜子的旅行路線( )
A. 口腔→咽→食道→ 胃→大腸→小腸→肛門
B. 口腔→咽→ 胃→食道→小腸→大腸→肛門
C. 口腔→咽→大腸→ 胃→食道→小腸→肛門
D. 口腔→咽→食道→ 胃→小腸→大腸→肛門
10.如圖是人體腦部和生殖器官與全身相對生長速率的比較曲線,
相關解讀正確的是( )
A.生殖器官在青春期開始發(fā)育
B. 神經(jīng)、生殖系統(tǒng)迅速發(fā)育的時間不一樣
C.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期
D.①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長,②表示腦部的生長
11.寄少年長期不注意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容易引起骨骼變形,原因是骨的成分( )
A.無機物約占2/3 B. 有機物多于1/3
C.無機物多于23 D. 有機物小于1/3
12.現(xiàn)有一根骨重24克,浸于鹽酸后剩7克,則對于該骨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骨彈性大易變形 B. 該骨其骨髓腔內(nèi)為黃骨髓
C. 該骨易發(fā)生骨折 D. 該骨一定不能再長長
13.右圖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部分器官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能分泌膽汁,其含有的消化酶能夠乳化脂肪
B.②③⑤都具有吸收功能
C.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D.④的分泌物可由導管進入⑤
14.有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通常都裝在淀粉膠囊中給人服用。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淀粉在口腔內(nèi)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B.胃不能消化淀粉,膠囊可經(jīng)胃進入小腸
C.胃對淀粉消化的時間長,藥物會慢慢地滲透出來 D.膽汁能消化淀粉
15.下列關于青春期的認識或做法正確的是( )
A. 學習時間過多,不參加體育鍛煉 B.遇到煩惱時,不與家長溝通
C.月經(jīng)和遺精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
D. 性意識萌動,會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但要正確處理好同學關系
16.下列關于人類生殖和發(fā)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輸精管能產(chǎn)生并輸送精子 B.女性輸卵管結扎后,仍能產(chǎn)生月經(jīng)
C. 生殖細胞是指精子和卵細胞 D. 胎兒的性別是受精卵形成時決定的
17.成人小腸的長度般為5-7米,盤曲于腹腔內(nèi),如圖是小腸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
A. 小腸很長,增加了食物的停留時間,利于消化和吸收
B.小腸內(nèi)農(nóng)面有許多①和②,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積
C.③是小腸絨毛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吸收營養(yǎng)物質
D. 小腸內(nèi)的多種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18.“民以食為天”,人類的生存禽不開食物。下列有關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敘述,下列資料中
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饅頭咀嚼后奕甜是因為淀粉被分解為變芽糖
B.營養(yǎng)物質都在小腸內(nèi)被消化吸收
C.大腸可吸收部分維生素
3.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先后順序是:淀粉→蛋白質→脂肪
1C.母親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養(yǎng)育成人更不容易。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銘記的。
下列關于人的胚胎發(fā)育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嬰兒的出生依次要經(jīng)過
的場所是( )
①卵巢②率光,③輸卵管 ④輸精管 ⑥子宮 ⑥陰道
A ①②⑥ 8.④②⑥ C.③⑤⑥ D.①④⑥
20.如圖表示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①~⑤表示消化液(固為腸液)??v向箭頭表示消化液 對相應物質的消化作用,a、6+c 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chǎn)物。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 )
A.c 表示脂肪微粒,是膽汁物理消化的結果
B.X 表示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則aie 進入X的過程為吸收
C. 分泌③的消化腺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
D.③④⑥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場所都是小腸
21.下列有關合理營養(yǎ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每日應均衡合理地吃“平衡膳食寶塔”的五類食物
B. “平衡膳食寶塔”的第二層食物富含臘食纖維
C. 飲料主要成分是水,不可以長期大量飲用
D. 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譜,用量最多的食物應是蔬菜
22.學習了有關合理營養(yǎng)的知識后,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午餐食譜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 椒鹽雞腿、炸薯條、五香牛肉、可樂 B.青椒肉絲、清蒸鱸魚、炒青菜、米飯
C. 香菇油菜、糖醋排骨、鯽魚豆腐湯、饅頭D. 西紅柿炒雞蛋、涼拌黃瓜、青椒肉絲、面條
23.某消化道疾病患者暫時不能進食,需要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yǎng)液的方法為細胞提供營養(yǎng)。
全營養(yǎng)液的組成成分不應含有( )
A. 甘油 B. 氨基酸 C. 水 D. 淀粉
24.某牛物興趣小組設計了“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表,敘述不
正確的是( )
A.實驗現(xiàn)象為①不變藍、③變藍
B.不變藍說明淀粉全部被消化
C.I 號和Ⅲ號實驗可得出結論:溫度不會影響酶的催化效率
D. 若I 號和Ⅱ號變量為唾液,則Ⅱ號加入的液體應是“清水2毫升”
25.下列關于食品安全的說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A.小明喜歡吃炸薯條,將發(fā)芽的馬鈴薯炸成薯條吃
B.鮮艷漂亮的野生蘑菇都味美可口,可放心食用
C.買肉時一定要看肉是否檢疫合格
D.部分腐爛變質的水果,削去腐爛部分后仍可食用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2分)國家實施 · “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應對人口老齡化。因此優(yōu)生
優(yōu)育再次成為眾多家庭關注的話題。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①、②、③分別是
(2)圖三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發(fā)育趨勢示意圖。其中a 表示 __的發(fā)育。
(3)有人把“試管嬰兒”理解為在試管里生兒育女,這是極不準確的。其實“試管嬰兒“是指 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fā)育(正常情況下,這一過程是在圖
二[⑥] 中完成的),但后期胚胎發(fā)育仍要移植到[⑤] _中進行。
27.(16分)圖甲是消化系統(tǒng)模式圖,圖乙是平簡膳食寶塔,圖丙曲線代表食物中三種營養(yǎng)
物質(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的變化情況。請分析回答:
(1)如甲圖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由消化道和 兩部分組成。圖中只具有吸收,不具有消化
功能的器官是[4,] 。
(2)中小學生處于發(fā)育和成長的關鍵時期,飲食中需要較多的圖乙中奶豆類和魚肉蛋類,
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 ,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這類食物被消化
的初始部位是 ,最終被分解為 ,其消化過程可用圖丙中的曲線
表示。
(3)小腸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下列有關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是
(填序號)、
① 小腸長5~6米
②小腸壁的內(nèi)表面有大量環(huán)形皺襞,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
③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均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④小腸內(nèi)有膽汁、胰液、腸液等多種消化液
脂肪酸相對含量
脂肪微粒直徑(μm)
28.(12分)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誘發(fā)因素,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日常飲食中適量增加 膳食纖維可有效減少人體脂肪的過量堆積。魔芋富含膳食纖維,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研究人員探究了魔 芋膳食纖維對脂肪 消化的影響。
①配制濃度分別為0、0.1%、0.3%、0.5%的四組魔芋膳食纖維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組溶液中分別加入5mL 玉米油,混合均勻,制成四組混合液。
③從四組混合液中各取30mL 分別加入4個燒杯,按魔芋膳食纖維的濃度由低到高依次標記
為A、B、C、D 組。
④向各組分別加入20mL 人工腸消化液,充分攪拌。37℃下反應2小時,每隔20分鐘測量
脂肪酸(脂肪分解的產(chǎn)物之一)相對含量。每組實驗重復3次,取實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結果
如圖甲所示。
⑤最后測量上述實驗完成時每組燒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徑(直徑越小說明分解越充分),結果
如圖乙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圖甲 圖乙
(1)該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中對照組是濃度為 的魔芋膳食纖維溶液。
(2)每組實驗重復3次,取實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這樣做的目的是
(3)脂肪徹底分解的產(chǎn)物除了脂肪酸外還有
(4)根據(jù)圖甲,可知:魔芋膳食纖維會 (填“促進”或“抑制”)脂肪的分解。
(5)根據(jù)圖乙推測魔芋膳食纖維可能與人體的 (填消化液名稱)的作用效果相反
29.(10分)在“雙減”課后服務活動中,某班同學為了了解核桃仁、花生仁、黃豆和大米
中誰含有的能量多,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食物中的能量進行了測定,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
(2)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四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_。(每克食物中的能量= 水的毫升數(shù)×水的溫度差×4.2/種子的克數(shù))
(3)表格中,①應該為 克。
(4)實驗中,食物被燒掉的物質是有機物,剩下的灰燼是
(5)實驗中由于有熱能散失,因此實驗測定的能量比食物實際所含能量. (填“高”
或“低”)。關系,正確的是( )
A 神經(jīng)炎——缺少維生素C
B. 侏儒癥——缺少鈣
C. 夜盲病——缺少維生素A
D. 地方性甲狀腺腫——缺少鐵
3.人體生長發(fā)育的起點是( )
A. 胎兒 B. 受精卵
C. 精子 D. 卵細胞
試管編號
I號
Ⅱ 號
Ⅲ號
饅頭處理
適量碎屑
加入液體
唾液2毫升
?
唾液2毫刀
攪拌情況
攪拌
攪拌
攪拌
溫度
37℃
37℃
0℃
10分鐘后滴加碘液
①
②
③
食物名稱
核桃仁
花生仁
黃豆
大米
質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溫度上升(℃)
30
22
14
13
這是一份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京華梅嶺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考試+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飯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預防,關于“免疫”的認識錯誤的是,下列情況下,屬于細菌性中毒的是,決定有酒窩的基因,下列動物中,是病原體的動物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京華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永州市京華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永州市京華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禹城市李屯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