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90 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1—12題為單選,每題2分;13—15題為多選,每題3分,共33分)
1.下列估測中最接近真實值的是 ( )
A.人感覺舒適的室溫是42 ℃ B.課桌的高度約為 1.8 m
C.我國1元硬幣的質(zhì)量大約是 6g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1min
2.下列不能傳播聲音的是 ( )
A.水 B.空氣 C.冰 D.真空
3.在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斗爭中,各地商場利用了如圖所示的測溫槍對進入商場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則測溫槍捕捉人體溫度主要依靠 ( )
A.紅外線 B.紫外線 C.次聲波 D.超聲波
4.(2020·北京)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5.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魚的光路圖是 ( )
6.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斗一號”(如圖),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達到10907 m?!昂6芬惶枴痹谕瓿闪藥r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遙控拋載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
B.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運動的
C.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運動的
D.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水蒸氣引起的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還要放出大量的熱
B.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C.夏天,汽車內(nèi)開冷空調(diào),被冷氣對吹的車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內(nèi)側(cè)
D.水沸騰時,在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
8.規(guī)格相同的瓶子裝了不同的液體,放在橫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圖所示,則 ( )
A.甲瓶液體質(zhì)量較大 B.乙瓶液體質(zhì)量較大
C.乙瓶液體密度較大 D.兩瓶液體密度相等
9.同學們在音樂教室排練文藝節(jié)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美妙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用力撥動古箏的琴弦,可以提高琴聲的音調(diào)
C.同學們的笑聲越大,笑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就越快
D.為了減少對外界的干擾,常關閉門窗,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10.(2020·咸寧)關于常見的光學儀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焦距越小的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明顯
B.校園內(nèi)安裝的監(jiān)控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C.想要矯正近視眼,要用適當?shù)耐雇哥R片做成眼鏡
D.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凹透鏡后一定經(jīng)過焦點
11.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小明同學沒有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發(fā)現(xiàn) ( )
A.蠟燭 A 的像總是與蠟燭B 完全重合
B.蠟燭A 的像總偏向蠟燭B 的上方
C.蠟燭 A 的像總偏向蠟燭 B 的下方
D.蠟燭 A 的像與蠟燭B 總在同一水平面上
12.“新世界奇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創(chuàng)造了多個世界之最,如圖,其航站樓混凝土結(jié)構F?層平面565m×437m不設縫,是世界最大的機場單塊混凝土樓板。如果樓板為標準厚度 10 cm,這塊樓板的質(zhì)量最接近于( )
A.6×10?t B.6×10?t C.6×103; D.6×10?t
13.下面關于實驗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認真細致地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B.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C.誤差是由于測量中未遵守操作規(guī)程而造成的
D.誤差是絕對不能避免的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得分
1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機,甲看到樓房在勻速下降,乙和丙在勻速下降,乙看到甲和丙在勻速上升,丙看到樓房在勻速上升,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機在勻速上升 B.丙機在勻速下降
C.乙機在勻速上升 D.乙機在勻速下降
15.分別由不同物質(zhì)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zhì)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c 物質(zhì)的密度最大
B.c物質(zhì)的密度是a的兩倍
C.b物質(zhì)的密度是 1.0×103kg/m3
D.b、c 的密度與它們的質(zhì)量、體積有關
二、填空題(每空1.5 分,共27 分)
16.實驗室用的托盤天平,砝碼盒中常配備的砝碼規(guī)格有:100g、50g、20g、10g、5g?,F(xiàn)要測量一物體的質(zhì)量(約為70g)。
(1)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兩側(cè)的墊圈,指針就開始擺動。穩(wěn)定后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調(diào)節(jié)過程為 。
(2)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后,將物體放在左盤中,用鑷子由大到小在右盤中加減砝碼……當放入5g的砝碼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cè),如圖乙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17.口技是民間的一種聲音藝術,高超的口技藝人可以模仿各種語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模仿聲音的 (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F(xiàn)場觀眾能欣賞到,是因為聲音能在 中傳播,口技藝人往往通過重拍醒木結(jié)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 越大,聲音的 (選題“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越大。
18.某品牌空調(diào)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劑R600a是一種對臭氧層破壞較小、極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zhì),它在室內(nèi)汽化時吸熱,在室外液化時 。壓縮機通過使制冷劑不斷發(fā)生液化和汽化,將室內(nèi)的內(nèi)能搬至室外。制冷劑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選填“降低溫度”或“壓縮體積”)。
19.(2020·天水)小滿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如圖甲所示,物體的v-t 圖像如圖乙所示:
(1)物體在0~1s內(nèi)處于 狀態(tài)。
(2)物體在第2 s的速度是 m/s。
(3)物體在4 ~6s 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 。
20.如圖所示,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當物體到鏡頭的距離在 時,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儀上有一塊平面鏡,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夠投射到屏幕上。要使我們?nèi)菀子^察屏幕上的畫面,底片應該 (選填“正”或“倒”)插。
21.檢查視力時,人眼要與視力表保持5m的距離。如圖所示,視力表放在被測 者 頭 部的后上方,則 被 測 者 要 面 向 平 面 鏡 且距 離 平 面鏡 m才能進行視力的檢查。當人靠近平面鏡時,鏡中視力表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2.某醫(y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 5 kg/m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zhì)量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體積增大了 cm3。ρ?=0.9×103kg/m3
三、作圖與實驗探究題(共24分)
23.(6 分)完成下列光路圖:
(1)在圖甲中畫出入射光線AO 從空氣射入玻璃時的折射光線。
(2)圖乙是檢查視力時的情景,人面對平面鏡而坐,身后是視力表。請
在圖丙中畫出人眼通過平面鏡看到視力表中S點的光路圖。
24.(10分)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種固體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該物質(zhì)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為 ℃。
(2)第2.5m in時,該物質(zhì)的狀態(tài)是 (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該固體物質(zhì)的熔化規(guī)律是 。
(3)該物質(zhì)熔化時的溫度變化曲線是圖乙中的 ( )
25.(8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平面鏡水平放置,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 E、F 兩部分組成,可繞豎直接縫ON 翻轉(zhuǎn),如圖 1 所示。
(1)實驗中還需要的器材是 、激光筆和鉛筆。
(2)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 沿AO射到O點,紙板 F 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下一步的操作是:
。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進行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 由此可得:在反射現(xiàn)象中, 。
時間/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溫度/℃
31
34
38
46
48
48
48
50
56
63
實驗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4)如圖2所示,已知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90°,,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四、計算題(共16分)
26.(6分)純牛奶的密度為( 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學校每天營養(yǎng)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純牛奶。他和幾個同學根據(jù)所學密度知識進行了如下測定:首先用天平稱出一盒牛奶的質(zhì)量是250g,喝完再稱得空盒質(zhì)量是26g,然后認真觀察牛奶盒,發(fā)現(xiàn)牛奶的凈含量是200mL。問:經(jīng)他們檢測計算同學們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純牛奶標準?
27.(10分)連云港市建設的“BRT”系統(tǒng),是連接中心城區(qū)與外圍區(qū)域的快速公交系統(tǒng),它具有專用的車道和站點,有利于中心城區(qū)各項功能的向外輻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從起點海州站到終點墟溝站的距離約為34km,若“BRT”專用車的平均速度是80km/h,求從起點到終點的運行時間為多少分鐘?
(2)目前,由于堵車現(xiàn)象嚴重,再加上紅綠燈較多,該路段開轎車上班的平均速度僅約40km/h,該系統(tǒng)運行后,乘坐“BRT”專用車上班從起點到終點比開轎車可以節(jié)約多少分鐘?期末達標測試卷(二)
1.【答案】C
【解析】人感覺舒適的室溫是 24°C左右,A 不符合實際;中學生的身高在 1.60 m 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0.8 m左右,B不符合實際;我國l元硬幣的質(zhì)量大約是6g,C符合實際;人l min呼吸18次左右,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 3 s,D 不符合實際。 故選 C。
2.【答案】D
【解析】因為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所以液態(tài)的水、固態(tài)的冰、空氣都能傳播聲音;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所以真空不能傳聲。故選 D。
3.【答案】A
【解析】測溫槍是利用物體向外輻射紅外線,在不接觸人體的情況下測量人體的溫度。 故 BCD錯誤,A 正確。
4.【答案】A
【解析】橋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 A 正確;日晷面上呈現(xiàn)晷針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透過放大鏡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鏡是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C 錯誤;宇航員透過水球成像屬于凸透鏡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錯誤。
5.【答案】B
【解析】魚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向水面偏折,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去,“魚”的位置升高了,故 B正確。
6.【答案】B
【解析】海面是被研究的物體,“海斗一號”上浮過程中,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斗一號”和海面之間距離不斷減小,故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運動的,故 A錯誤;海底是被研究對象,“海斗一號”上浮過程中,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斗一號”和海底之間距離不斷增大,故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運動的,故 B 正確;“海斗一號”是被研究對象,“海斗一號”抓取樣本后上浮,“海斗一號”和樣本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故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故 C 錯誤;“海斗一號”是被研究對象,“海斗一號”拋掉的重物下沉,“海斗一號”上浮,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故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運動的,故D錯誤。
7.【答案】C
【解析】因為水蒸氣遇到相對溫度比較低的人體,就會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水蒸氣燙傷更厲害,故 A 正確;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盡管不斷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在熔點不變,故B正確;夏天,空調(diào)車內(nèi)溫度低于外部溫度,外部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故 C 錯誤;水沸騰時,在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故D正確。
8.【答案】C
【解析】托盤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則左盤甲瓶中液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乙瓶中液體的質(zhì)量,A、B錯誤;由題圖可知甲瓶中液體的體積大于乙瓶中液體的體積,由 ρ=mV,可知乙瓶中液體的密度大于甲瓶中液體的密度,C正確,D錯誤。故選C。
9.【答案】A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美妙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 A 正確;用力撥動古箏的琴弦可以增大振動的幅度,提高聲音的響度,故 B錯誤;笑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聲音的響度無關,故 C 錯誤;為了減少對外界的干擾,常關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
10.【答案】A
【解析】焦距越小的凸透鏡,焦點離凸透鏡越近,偏折越明顯,對光線會聚作用越明顯,故 A正確;校園里安裝的監(jiān)控攝像頭,和照相機的原理相同,是一個凸透鏡,故B錯誤;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過厚,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所以矯正近視眼選擇適當?shù)陌纪哥R做鏡片,故C 錯誤;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凹透鏡后變得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折射光線不過焦點,故D錯誤。
11.【答案】B
【解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的特點,作出蠟燭A的燭焰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蠟燭像的位置,可知蠟燭A 的像與蠟燭B 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蠟燭 A 的像與蠟燭B不重合,蠟燭A 的像總偏向蠟燭B 的上方,A、C、D錯誤,B 正確。 故選 B。
12.【答案】B
【解析】混凝土的體積V=565 m×437 m×0.1m=24690.5m3,混凝土的密度約2.5 ×103kg/m3,由 ρ=mV,可得混凝土的質(zhì)量 m=ρV=2.5×103kg/m3×24690.5m3 =61726250kg≈6.2×10?kg≈6.2×101t 故 ACD錯誤,B正確。故選 B。
13.【答案】BD
【解析】誤差是按照正確的操作要求進行測量時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是錯誤,它只能減小,不能消滅。誤差的產(chǎn)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認真細致地測量也不會絕對避免誤差的產(chǎn)生,A錯誤;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誤差,B正確;未遵守操作規(guī)程造成的叫錯誤,而誤差在正確測量時照樣會產(chǎn)生,C錯誤;再正確的測量、再精密的儀器都會產(chǎn)生誤差,誤差是絕對不能避免的,D正確。故選 BD。
14.【答案】ABD
【解析】對于同一個物體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其運動狀態(tài)也不同,因此在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時應先確定參照物,然后觀察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從而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甲看到樓房在勻速下降,說明甲乘坐的飛機在勻速上升(相對于地面);丙看到樓房在勻速上升,說明丙乘坐的飛機在勻速下降(相對于地面);乙看到甲和丙在勻速上升,說明以地面為參照物,乙機在勻速下降。 故選 ABD。
15.【答案】AC
【解析】由題中圖像可知橫軸表示質(zhì)量,縱軸表示體積。由圖像,可知當三種物質(zhì)的體積為 2×10?3m3時,a 物質(zhì)的質(zhì)量最小,c 物質(zhì)的質(zhì)量最大,由 ρ=mV可知,a 物質(zhì)的密度最小,c 物質(zhì)的密度最大,A 正確;由題中圖像,可知當物質(zhì)的體積都為2 ×10?3m3時,a 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1kg,c 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 4k g,由 ρ=mV可知,c 物質(zhì)的密度是a物質(zhì)的4倍,B錯誤;由題中圖像,可知當b物質(zhì)的體積為 2×10?3m3時,b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2kg,所以b物質(zhì)的密度 ρb=mbVb=2kg2×10?3m3=1.0×103kg/m3,C 正確;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密度的大小與物質(zhì)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與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都無關,D錯誤。故選 AC。
16.【答案】(1)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零刻線,調(diào)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2)取下 5g的砝碼,移動游碼
【解析】(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圖甲可知,指針向右偏,接下來的調(diào)節(jié)過程為: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零刻線,調(diào)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
(2)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后,將物體放在左盤中,用鑷子由大到小在右盤中加減砝碼,當放入5g的砝碼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cè),如圖乙所示。 則接下來的操作是取下最小5g砝碼,移動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17.【答案】音色 空氣 振幅 響度
【解析】口技演員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模仿聲音的音色;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口技藝人模仿的各種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8.【答案】放熱 壓縮體積
【解析】空調(diào)器制冷時,液態(tài)的制冷劑 R600a經(jīng)毛細管進入蒸發(fā)器(室內(nèi)機)汽化成氣體,吸熱,在壓縮機中將氣態(tài)的R600a壓縮體積而液化為液態(tài)R600a,并經(jīng)冷凝器毛細管放熱,將室內(nèi)的熱搬到室外。
19.【答案】(1)靜止 (2)0.5 (3)2m
【解析】(1)由題圖乙知,物體在0~1s內(nèi)速度為0m/s,處于靜止狀態(tài);(2)物體在第2s的速度為0.5m/s;(3)物體在4~6s 內(nèi)速度為 1m/s,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路程s=vt=1m/s×2s=2m。
20.【答案】大于10cm小于20cm 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倒
【解析】由題可知透鏡焦距為10 cm,物體在1 倍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實像;平面鏡改變光路;使像成在屏幕上,底片倒插,我們才能看到正立的畫面。
21.【答案】2 不變
【解析】已知視力表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可知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3m,則被測者要面向平面鏡且距離平面鏡5m-3m=2m。 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不管是遠離鏡面還是靠近鏡面,視力表在鏡中像的大小都不會改變。
22.【答案】2.5 50
【解析】一瓶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質(zhì)量減半,而體積保持不變,根據(jù) ρ=mV,可得氧氣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芏?ρ'=12ρ=2.5kg/m3。水的質(zhì)量m=450g=0.45kg,由 ρ=mV,可得水的體積 V?=mρ?=0.45kg1.0×103kg/m3 =4.5×10??m3=450cm3,水結(jié)冰后質(zhì)量不變,由 ρ=mV,可得冰的體積 V?=mρ? =0.45kg0.9×103kg/m3=5×10?4m3=500cm3,水結(jié)成冰, ΔV=V??V?=500cm3? 450cm3=50cm3。
23.【答案】(1)如圖所示。
(2)如圖所示。
【解析】(1)根據(jù)光的折射特點,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等透明物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折射光線應向法線偏折。先過入射點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線(虛線),再作出折射光線(帶箭頭的實線),注意應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可以有兩種作圖方法。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先作出 S 點在平面鏡中的像點 S',再用直線連接眼睛與像點S',得到光的反射光線,連線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最后將S與入射點連接,即為入射光線,注意光線用帶箭頭的實線表示,虛線保留作圖痕跡;方法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先作出眼睛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A',連接 SA'確定入射光線和入射點,再連接眼睛與入射點即得反射光線。
24.【答案】(1)晶體 48 (2)固液共存態(tài)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C
【解析】(1)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該物質(zhì)在2.0~3.0 min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zhì)是晶體;熔化時溫度保持 48°C不變,所以其熔點為( 48°C。 (2)晶體在第2.0 min開始熔化,到第 3.0 min結(jié)束,所以在第 2.5m in時,晶體是固液共存態(tài),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3)由表可知為晶體的熔化過程:AB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是凝固圖像,A、B錯誤;CD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熔化圖像,C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為晶體的熔化圖像,D為非晶體的熔化圖像,C正確,D錯誤。 故選C。
25.【答案】(1)量角器 (2)將紙板 F 沿ON 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線(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如圖所示。
【解析】(1)因為實驗時為了驗證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測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數(shù),所以必須有量角器;
(2)將紙板 F 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線,轉(zhuǎn)動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進行實驗,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反射角始終等于入射角;
(4)已知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90°,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等于 90°÷2=45°,所以先作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平分線,然后再過入射點作這個角平分線的垂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入射角為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6.【解 m湯=m1?m2=250g?26g=224g,
V奶=200 mL=200 cm3,
ρ湯=meVsj=224g200cm3=1.12g/cm3=1.12×103kg/m3。
營養(yǎng)餐中的牛奶的密度大于 1.1×103kg/m3小于 1.2×103kg/m3,所以符合純牛奶標準。
27.【解】(1)由s=vt,得“BRT”專用車行駛的時間
t=sv=34km80km/?=0.425?=25.5min。
(2)由s=vt,得轎車行駛的時間 t'=sv'=34km40km/?=0.85?=51min,乘坐“BRT”專用車比開轎車節(jié)省的時間 Δt=t'?t=51min?25.5min=25.5min。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六),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與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五),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與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四),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與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