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屆高考化學挑戰(zhàn)模擬卷【貴州卷】(含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挑戰(zhàn)模擬卷【貴州卷】(含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N-14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化學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核輻射廢水中氘含量較高,氚是氫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
B.微粒直徑為1~100 nm的物質,具有丁達爾效應
C.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大絲束碳纖維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碳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D.煤的液化、蛋白質的顏色反應、焰色試驗都涉及化學變化
2.三元催化器是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中重要的凈化裝置,可同時將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轉化為無害物質,其工作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的結構式為
B.的電子式為
C.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是直線形
D.上述轉化過程中,氮元素被還原,碳元素被氧化
3.設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和的混合物中陰、陽離子總數(shù)為0.3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C—H的數(shù)目為0.3
C.100 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7%的溶液中極性鍵的數(shù)目為
D.溶于水轉移電子數(shù)為
4.已知苯與液溴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某校學生為探究苯與溴發(fā)生的反應,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裝置Ⅱ集氣瓶中有淺黃色沉淀生成不可以推斷苯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
B.裝置Ⅱ中的小試管的作用是防止溶于水而引起的倒吸
C.實驗結束后,提純集氣瓶I中溴苯的具體步驟為水洗后分液堿洗后分液水洗后分液干燥蒸餾
D.一段時間后,裝置I中的小試管內無分層現(xiàn)象,硝酸銀溶液變?yōu)槌燃t色
5.對下列粒子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和分析均正確的是( )
A.AB.BC.CD.D
6.阿托品是一種抗膽堿藥,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阿托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種含氧官能團
B.1 ml阿托品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2 ml NaOH
C.不存在含有2個苯環(huán)的同分異構體
D.與完全加成后,所得分子中含2個手性碳原子
7.化學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下列生產活動中,沒有運用相應化學原理的是( )
A.AB.BC.CD.D
8.化合物A是一種常用的表面活性劑,具有起泡性能好、去污能力強等特點,其結構如圖所示。已知X、Y、Z、W、M均為短周期常見元素,W是形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X、Y為同族元素,Z、M為同族元素,基態(tài)Z原子的核外電子有6種空間運動狀態(tà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Z>Y>X>M
B.電負性:X>Y>W>M>Z
C.X、Y、Z、W的簡單氫化物中穩(wěn)定性最強、熔沸點最高的為X的氫化物
D.均由X、Y、Z、M四種元素組成的兩種鹽可以發(fā)生反應
9.下列有關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存在配位鍵,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
B.(結構如圖)中B原子、O原子均采用雜化
C.中與氮原子相連的氫帶部分正電荷,與硼原子相連的氫帶部分負電荷
D.與的原子總數(shù)、電子總數(shù)均相等,熔點比低
10.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結論均正確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AB.BC.CD.D
11.生產鎳蓄電池的材料之一為三氧化二鎳(),一種從含鎳廢料(主要成分為鎳、鋁、氧化鐵碳等)獲得的工業(yè)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易溶于水,不能氧化;②;③當溶液中離子濃度時,認為沉淀完全;④。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除去含鎳廢料表面的礦物油,X可選用乙醇溶液
B.“酸浸”后的溶液中含有、、,可以用KSCN溶液證明不能氧化
C.常溫下,加NiO調節(jié)溶液pH=3.3時,溶液中Fe3+剛好沉淀完全
D.“無隔膜電解槽電解”發(fā)生的總反應為
12.25 ℃時,用鹽酸滴定100 mL等濃度的M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及[為水電離出的的濃度]與滴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5 ℃時,MOH的電離常數(shù)數(shù)量級為
B.點①溶液中:
C.點②溶液呈酸性,
D.點③溶液呈中性,
13.為適應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電化學裝置,其原理如圖所示。當閉合和、打開時,裝置處于蓄電狀態(tài);當打開和、閉合時,裝置處于放電狀態(tài)。放電狀態(tài)時,雙極膜中間層中的解離為和并分別向兩側遷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放電時,雙極膜中OHˉ向鋅電極遷移
B.放電時,每消耗1 ml Zn,雙極膜內的水減少1 ml
C.蓄電時,碳錳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D.蓄電時,若收集(標準狀況下),理論上消耗ZnO的質量為162 g
14.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高溫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
B.該歷程中最小能壘(活化能)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C.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活化能和,但對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無影響
D.最后一步是生成的從催化劑表面的解吸過程,該過程的
二、非選擇題:共58 分
15.(14分)硫氰化鉀(KSCN)俗稱玫瑰紅酸鉀,無色至白色單斜晶系結晶,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學藥品。KSCN的熔點為172 ℃,加熱至430 ℃會變藍,500 ℃時發(fā)生分解。實驗室制備硫氰化鉀的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①不溶于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三頸瓶內盛放、水和催化劑;
③,該反應比較緩慢,且在高于100 ℃時分解,在高于170 ℃時易分解。
回答下列問題:
I.制備溶液
(1)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待觀察到三頸燒瓶中出現(xiàn)__________現(xiàn)象時,說明反應已進行完全。關閉,保持三頸燒瓶內恒溫105 ℃一段時間,保持恒溫105 ℃一段時間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II.制得KSCN晶體
(3)打開,保持三頸燒瓶內恒溫105 ℃,緩緩滴入適量的KOH溶液,充分反應。寫出三頸燒瓶中生成KSCN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待反應結束后,濾去三頸燒瓶中的固體催化劑,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減壓干燥,得硫氰化鉀晶體。
(4)裝置C中酸性溶液除能將氣體氧化成硫酸外,還可以_________。
III.測定晶體中KSCN的含量
(5)稱取3.0 g樣品,配成250 mL溶液。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硝酸,再加入幾滴溶液作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三次滴定平均消耗標淮溶液24.00 mL。[已知:(白色)]
①晶體中KSCN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②滴定達到終點后,發(fā)現(xiàn)滴定管尖嘴處懸掛有一滴標準溶液,則測得KSCN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16.(15分)鈷鎳渣是濕法煉鋅凈化渣之一,其中含有較多的Zn(Ⅱ)、Cd(Ⅱ)和少量C(Ⅱ)、Fe(Ⅱ)、Ni(Ⅱ)的硫酸鹽及氫氧化物(“Ⅱ”指相應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利用以下工藝流程回收金屬并制備堿式碳酸鋅:
已知:過二硫酸根()的結構式為,的還原產物為。
回答下列問題:
(1)“溶浸”中,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任寫一種)。
(2)向“浸取液”中加入Zn粉,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3)過二硫酸根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原因是________。
(4)“氧化、沉鈷”時,加入溶液并調節(jié)溶液pH至5.0~5.2,反應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5)研究加入溶液時溫度和時間對金屬脫除率的影響,所得曲線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氧化、沉鈷”的適宜溫度和時間是________。金屬脫除是指溶液中的二價金屬離子被氧化后形成氫氧化物沉淀除去,濾渣中還含有________(填化學式)。
(6)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7)鋅的某些硫化物具有獨特的光電效應,被研究應用于熒光材料、電磁學等領域。如圖為鋅的某種硫化物晶體的晶胞結構。
①基態(tài)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
②該硫化物晶體密度ρ=________(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17.(14分)對的資源化利用是當前環(huán)境和能源領域的熱點,是目前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新路徑。一定條件下可以合成工業(yè)原料甲醇和甲烷。
Ⅰ.可與合成甲醇,主要發(fā)生以下反應:
①
②
在3.0 MPa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和的轉化率與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圖1。已知(或CO)的選擇性。
(1)反應②中反應物總鍵能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總鍵能。
(2)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升高先變小后變大的原因為____________,圖中曲線Y代表__________(填化學式)的選擇性。
(3)250 ℃達到平衡的反應體系中的物質的量為2.6 ml,則反應①的_______(只列出表達式,壓強平衡常數(shù):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分壓=總壓×氣體物質的量分數(shù))。
Ⅱ.催化加氫還可以得到。反應歷程如圖2(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質用*標注),含碳產物中的物質的量百分數(shù)A及的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3。
(4)下列對甲烷化反應體系的說法合理的有_________。
A.含碳副產物的產率均低于
B.存在反應
C.存在副反應
D.溫度高于260 ℃后,升高溫度,甲烷產率幾乎不變
(5)催化加氫制甲烷的過程中,保持與的體積比為1:4,反應氣體的總流量控制在,320 ℃時測得的轉化率為80%,則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
Ⅲ.也可用于制作電池進行電化學儲能,有望成為資源化過程的新寵。
(6)電池的反應產物為碳酸鋰和碳,且電還原后與鋰離子結合形成碳酸鋰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只有①、④在電極上進行),試寫出步驟②的離子方程式。
①;
②_________;
③;
④。
18.(15分)藥物Q對治療心臟病有療效。一種合成Q的流程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問題:
(1)H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E→F的試劑和條件分別是_________。
(2)F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F(xiàn)→G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3)吡啶()呈堿性,F(xiàn)→G中常加入吡啶,其作用是_________。
(4)B→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L在分子組成上比F少3個“”原子團,則滿足下列條件的L的結構簡式有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遇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苯環(huán)上有3個取代基,除苯環(huán)外無其他環(huán)狀結構;
③只有一種含氧官能團且均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5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2:2:2:2:1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只寫一種即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氚()是氫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A項正確;微粒直徑為1~100 nm的物質可能為純凈物,不一定是膠體,B項錯誤;碳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不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項錯誤;煤的液化、蛋白質的顏色反應屬于化學變化,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化,D項錯誤。
2.答案:C
解析:A.的電子式:,結構式為,A正確;B.為共價化合物,各原子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電子式為,B正確;C.的空間結構為V形,C錯誤;D.轉化過程中,氮元素化合價由2x降低為0,被還原,碳元素化合價由+2升高到+4,被氧化,D正確;答案選C。
3.答案:A
解析:和的摩爾質量均為,且中含過氧根離子和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均為1:2,因此7.8 g 和的混合物中陰、陽離子總數(shù)為,A項正確;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不一定處于標準狀況,無法計算C—H的數(shù)目,B項錯誤;題給溶液中中極性鍵數(shù)為,但溶液中還含有,分子中也存在極性鍵,C項錯誤;為可逆反應,溶于水的只有一部分與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應小于,D項錯誤。
4.答案:A
解析:
探究苯與溴發(fā)生的反應時,裝置Ⅰ中放入鐵粉,再滴加苯與液溴的混合物,此時發(fā)生反應生成溴苯由于反應放熱,致使一部分苯、液溴揮發(fā),通過冷凝回流,大部分揮發(fā)出的苯和溴又流回集氣瓶內,有少部分溴和反應生成的HBr進入裝置Ⅱ的小試管內,液溴溶解在苯中,HBr逸出,與,反應生成AgBr淺黃色沉淀;未溶解的HBr進入裝置Ⅲ中,被NaOH溶液吸收。
A.HBr中混有的溴蒸氣溶解在苯中,從而排除了的干擾,裝置Ⅱ集氣瓶中有淺黃色沉淀生成,表明苯與液溴反應生成HBr,由此可推斷出苯和液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A錯誤;
B.若將反應產生的氣體直接導入裝置Ⅱ的溶液中,由于HBr溶于水而產生倒吸,所以小試管的作用是防止HBr溶于水而引起的倒吸,B正確;
C.實驗結束后,集氣瓶中的混合物中含有溴苯、苯、溴、,等,若直接堿洗,將生成膠狀沉淀,給后續(xù)工作帶來麻煩,則應先水洗(溶解)后分液+堿洗(吸收)后分液→水洗(溶解少量堿、NaBr等)后分液,干燥(去除有機物中的少量水)→蒸餾(分離苯和溴苯),C正確;
D.裝置Ⅱ中,起初小試管中只有苯,液溴不斷溶解在苯中得到溴的苯溶液,呈橙紅色,小試管內無分層現(xiàn)象,HBr逸出后,與反應,生成AgBr淺黃色沉淀和,一段時間后,當生成濃度較大時,將一部分HBr氧化為,溶解在硝酸銀溶液中,從而使硝酸銀溶液變?yōu)槌燃t色,D正確;
故選A。
5.答案:B
解析: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氧化,不會生成FeS沉淀,A項錯誤。KOH會寫發(fā)生水解反應,與不能大量共存,B項正確。酸性太弱,因此和的水解相互促進,最終可生成氨水和硅酸,因此不能大量共存,C項錯誤。草酸是弱酸,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D項錯誤。
6.答案:C
解析:分子中含有羥基和酯基2種含氧官能團,A項錯誤;醇羥基與NaOH不反應,只有1 ml酯基消耗1 ml NaOH,B項錯誤;觀察阿托品的結構簡式可知其不飽和度為7,因此不存在含有2個苯環(huán)的同分異構體,C項正確;與完全加成后,所得分子中含3個手性碳原子,如圖所示,D項錯誤。
7.答案:B
解析: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能與鐵銹反應,A正確;海水制取粗鹽利用了蒸發(fā)結晶的原理,與氯離子可被氧化無關,B錯誤;與銅反應生成和,所以可利用溶液刻蝕銅質線路板,C正確;水庫中的鋼閘門連接鋅塊利用的是犧牲陽極法,D正確。
8.答案:C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半徑Na>S>O>H,A項正確;一般來說,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減小,電負性O>S>C>H>Na,B項正確;X、Y、Z、W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NaH為離子化合物,熔沸點最高,C項錯誤;和可以發(fā)生反應,D項正確。
9.答案:B
解析:A.分子中存在配位鍵,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A正確;B.中,B原子形成了3個鍵,B原子的最外層無孤對電子,所以B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B原子采用雜化,而O原子形成2個鍵,O的最外層上有2對孤對電子,所以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2=4,所以O采用雜化,B錯誤;C.在中,電負性N>H>B,使與N相連的H常帶部分正電荷,與B相連的H帶部分負電荷,C正確;D.的極性強于,分子的極性越強,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熔沸點越高,因此的熔點更高,D正確;故答案為:B。
10.答案:B
解析:由于溶液是用硫酸酸化的,本身溶液中含有,所以加入氯化鋇溶液一定產生白色沉淀,無法說明將氧化為,A錯誤;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能氧化醛基,所以溶液褪色只能是與碳碳雙鍵發(fā)生加成反應導致的,因此由溶液褪色可推知丙烯醛中含有碳碳雙鍵,B正確;向固體中加入溶液,使就能使硫酸鋇轉化為碳酸鋇,故由所得固體加入稀鹽酸中溶解,不能推知,C錯誤;由于能催化分解,所以不能說明氧氣是氧化生成的,D錯誤。
11.答案:B
解析:礦物油的主要成分為烴類有機物,可以用乙醇溶液清除,A正確;若能氧化,則溶液中有,可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溶液中沒有來證明不能氧化,B錯誤;由,得,,則pH=3.3,C正確;沉鎳后的濾液為NaCl溶液,電解NaCl溶液得到NaOH、、,采用無隔膜電解槽電解時,NaOH與產生的反應會得到NaClO和NaCl,總反應為,D正確。
12.答案:C
解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為,則溶液中,據(jù)此求得,數(shù)量級為,A錯誤;點①溶液中溶質可視為物質的量相等的MOH和MCl,其對應的pH大于7,即MOH的電離程度大于MCl的水解程度,則,B錯誤;點②溶液對應的pH=5.2,呈酸性,,C正確;點③溶液中溶質可視為MCl和HCl,溶液呈酸性,,D錯誤。
13.答案:B
解析:放電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故雙極膜中向鋅電極遷移,A正確;放電時,每消耗1 ml Zn,轉移2 ml電子,理論上雙極膜中間層中有解離為和,并分別向兩側遷移,所以雙極膜內的水減少2 ml,B錯誤;蓄電時,左側為電解池,碳錳電極為電解池的陽極,電極反應式為,C正確;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得到關系式,若收集1 ml ,理論上消耗2 ml(162 g)ZnO,D正確。
14.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的。由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該反應的。在低溫時,該反應的,故該反應低溫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A錯誤;該歷程中最小能壘(活化能)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B錯誤;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C錯誤;最后一步是生成的從催化劑表面解吸成為氣體的過程,所以該過程的,D正確。
15.答案:(1)觀察氣泡的產生速率,便于控制通入氨氣的速率(1分)
(2)溶液不再分層(1分);(2分)
(3)(2分);蒸發(fā)濃縮(1分);冷卻結晶(1分)
(4)吸收(2分)
(5)①77.6(2分)
②偏大(2分)
解析:(1)不溶于,裝置A的作用是觀察氣泡的產生速率,便于控制通入氨氣的速率。
(2)不溶于水,反應過程中三頸燒瓶內溶液分層,而生成物均溶于水,待觀察到三頸燒瓶中溶液不再分層時,表明已反應完全。在高于100 ℃時分解,保持三頸燒瓶內恒溫105 ℃一段時間是使溶液中的分解完全。
(3)緩緩滴入適量的KOH溶液,發(fā)生反應,待反應結束后,濾去三頸燒瓶中固體催化劑,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減壓干燥,得硫氰化鉀晶體。
(4)是堿性氣體,可被酸性溶液吸收,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用于吸收和氣體,防止污染環(huán)境。
(5)①由滴定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4.00 mL可知,3.0 g樣品中KSCN的質量分數(shù)為。②滴定達到終點后,發(fā)現(xiàn)滴定管尖嘴處懸掛有一滴標準溶液,則讀取的標準液體積比實際消耗的體積大,測量結果偏大。
16.答案:(1)粉碎鈷鎳渣、攪拌、適當升溫、適當增大溶液濃度等(任寫一種)(1分)
(2)(1分)
(3)過二硫酸根中含有過氧鍵(或過二硫酸根中含有-O-O-)(1分)
(4)(2分)
(5)80℃、2h(2分);(2分)
(6)(2分)
(7)(2分);(2分)
解析:(1)“溶浸”中,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有粉碎鈷鎳渣、攪拌、適當升溫、適當增大溶液濃度等;
(2)向“浸取液”中加入Zn粉,根據(jù)題意可知得到了海綿Cd,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中S的化合價為+6,Na為+1,可知其O存在-1價,即存在過氧鍵,結合過氧化氫的性質可知應具有強氧化性;
(4)在適宜的條件下,加入并調節(jié)溶液pH至5.0~5.2,中S為+6價,具有強氧化性,可將氧化為+3價,生成沉淀,根據(jù)溶液顯弱酸性等相關信息,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當溶液中鈷完全沉淀時的溫度為80℃,所用時間為2h;由強氧化性及圖中C與Fe圖象非常靠近的特征可知,此時溶液中的也被氧化為+3價形成沉淀。
(6)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
(7)①基態(tài)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
②由晶胞結構可知S原子有4個位于120°頂點,4個位于60°頂點,1個位于體內,則個數(shù)為;Zn原子有2個位于60°棱邊上,2個位于120°棱邊上,1個位于體內,個數(shù)為:,晶胞質量為,晶胞體積為:,則晶胞密度為:。
17.答案:(1)大于(2分)
(2)低溫時,以反應①為主,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轉化率下降;高溫時,以反應②為主,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平衡轉化率升高(2分);(2分)
(3)(2分)
(4)ABC(2分)
(5)6.4(2分)
(6)(2分)
解析:(1)反應吸熱說明反應物總鍵能大于生成物總鍵能。
(2)反應①中,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當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的選擇性減小,則曲線Y代表的選擇性,反應②中,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O的選擇性增大,則曲線X代表的CO選擇性,由圖可知,低溫時,容器中主要發(fā)生反應①,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的平衡轉化率變小,高溫時,容器中主要發(fā)生反應②,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的平衡轉化率變大,所以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升高先變小后變大。
(3)設反應①中變化量為,反應②中變化量為。
250 ℃達到平衡的反應體系中的物質的量為2.6 ml,則,根據(jù)圖象可知,250 ℃時的選擇性=CO的選擇性,則平衡時,即,解得,則的變化量為,平衡時的物質的量為,平衡時的物質的量為,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所以反應①。
(4)由圖可知,含碳產物中的物質的量百分數(shù),則含碳副產物的物質的量百分數(shù),故含碳副產物的產率均低于,A項正確;由題意及圖2可知,存在與反應生成,故存在反應,B項正確;由圖2可知,存在和反應生成CO和,C項正確;由圖3可知,當溫度高于260 ℃時,的轉化率還在增大,但含碳產物中的百分含量幾乎不變,因此甲烷的產率增大,D項錯誤。
(5)催化加氫制甲烷的過程中,與的體積比為1:4,反應氣體的總流量為,1 min內初始時的體積為,320 ℃時轉化率為80%,則反應速率為。
(6)電池放電時反應產物為碳酸鋰和碳,寫出電池反應:,過程①產生,過程③消耗。二者均不出現(xiàn)在電池反應中,所以過程②為反應物,生成物之一為,根據(jù)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守恒和電荷守恒,另一種生成物只能是,離子方程式為。
18.答案:(1)(2分);催化劑/加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2)氨基、醚鍵(2分);取代反應(2分)
(3)消耗產物HCl提高產率(或原料轉化率)(2分)
(4)(2分)
(5)45(2分);、、、(任寫一種)(2分)
解析:由C的分子式、反應試劑和條件可知,B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由D的結構簡式可知,C的結構簡式為。根據(jù)已知信息以及Q的結構簡式可知,H的結構簡式為。
(3)比較F和G的結構簡式可知,F(xiàn)→G發(fā)生取代反應,另一產物為HCl,加入的吡啶呈堿性,可消耗HCl,促進F→G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4)B→C發(fā)生取代反應,另一產物為HBr。
(5)第一步,確定L的分子式。F的分子式為,L比F少3個“”原子團,則L的分子式為。第二步,根據(jù)限定條件確定所含官能團或特殊結構。結合條件①③及L的分子式可知,L分子中含2個酚羥基。第三步,減已知部分。由條件②及L的不飽和度知,L分子中除苯環(huán)、2個酚羥基外,苯環(huán)上另一個取代基為,且含有1個雙鍵。第四步,分情況討論。符合條件的另一個取代基有如下8種情況: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苯環(huán)上有3個取代基,且其中2個相同時有6種位置關系,故符合條件的L的結構簡式的數(shù)目為。
選項
粒子組
判斷和分析
A
不能大量共存,粒子因產生FeS沉淀而不能共存
B
不能大量共存,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
C
能大量共存,鈉鹽、銨鹽可溶于水
D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fā)生反應:
選項
生產活動
化學原理
A
用氯化銨溶液清洗鋼鐵護欄的銹跡
氯化銨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B
利用海水制取粗鹽
氯離子可被氧化
C
利用氯化鐵溶液刻蝕銅質線路板
氯化鐵溶液可與銅反應
D
水庫中的鋼閘門通常連接鋅塊
鋅作負極可防止鋼閘門被腐蝕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再滴加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將氧化為
B
向丙烯醛()中加入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溶液褪色
丙烯醛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
C
向固體中加入適量飽和溶液,充分攪拌、靜置、過濾、洗滌后將所得固體加入稀鹽酸中
固體溶解
轉化為,
D
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入溶液,振蕩并用帶火星木條檢驗產生的氣體
木條復燃
的氧化性強于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挑戰(zhàn)模擬卷【浙江卷】(含答案),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挑戰(zhàn)模擬卷【海南卷】(含答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推斷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挑戰(zhàn)模擬卷【貴州卷】(含答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