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試卷共6頁,兩個大題,24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2.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一、選擇題(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校園生活處處有地理。下圖為某校園平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 上圖校園中( )
A. 主教學樓在校門正北
B. 圖書館緊鄰著教學樓
C. 實驗樓到運動場最近路線經過食堂
D. 耕作體驗園的面積約為250平方米
2. 學校每周一10:00舉行升國旗儀式,有同學發(fā)現(xiàn)年中此時刻旗桿影長不同。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轉B. 地球公轉C. 地球形狀D. 地球大小
3. 下圖為同學們在耕作體驗園勞動的照片。下列天氣符號中,能反映當時天氣狀況的是( )
A. B. C. D.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該圖依據指向標判別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主教學樓在校門正北,所以A正確;圖書館與教學樓之間隔著宿舍,所以B錯誤;實驗樓到運動場最近路線經過籃球場,不經過食堂所以C錯誤;耕作體驗園的長、寬圖上距離分別是1厘米、0.8厘米,實地長和寬分別是50米、40米,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所以D錯誤。故選A。
【2題詳解】
2.由于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使得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所以校園所在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每周一10:00的太陽高度不同,旗桿影長不同。故選B。
【3題詳解】
3.讀圖可知,有的同學戴草帽,地上的影子清晰,可知當時太陽高照,是晴天。A圖所示天氣符號表示雷陣雨,B圖所示天氣符號表示晴,C圖所示天氣符號表示小雪,D圖所示天氣符號表示中雨。故選B。
【點睛】學會閱讀地圖,圖中方向標箭頭指向北;圖中比例尺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50米進行解題。
據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數據,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達到80億。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4. 下列地區(qū)中,人口較稠密的是( )
A. 非洲北部、亞洲東部、歐洲西部B. 亞洲東部、歐洲西部、北美洲東部
C. 歐洲西部、亞洲南部、亞馬孫平原D. 青藏高原、亞洲南部、非洲北部
5. 甲地區(qū)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極端干旱B. 地勢高峻C. 過于濕熱D. 終年寒冷
【答案】4. B 5. D
【解析】
【4題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及圖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區(qū)有亞洲東部和南部 、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平原地區(qū),B正確;非洲北部、亞馬孫平原和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稀疏,ACD錯誤。故選B。
【5題詳解】
讀圖可知,甲地區(qū)地處北冰洋沿岸的高緯度地區(qū),這里緯度高,氣候終年嚴寒,因此人口稀疏。結合題意,故選D。
【點睛】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從世界人口分布圖中可以看出,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區(qū),人口稠密。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人口稀疏。
比較法是學習區(qū)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兩國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6. 關于兩國地理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 都瀕臨太平洋B. 地形都相間分布,西部為高大的山脈
C. 都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溫暖濕潤D. 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
7. 有關兩國經濟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 發(fā)展較快,都屬于發(fā)展中國家B. 農產品以熱帶作物為主,經濟價值高
C. 工業(yè)發(fā)達,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qū)D. 農業(yè)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
【答案】6. A 7. D
【解析】
【6題詳解】
美國西臨太平洋,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都瀕臨太平洋,A對;澳大利亞東部為高大的山脈,B錯;澳大利亞以熱帶、亞熱帶氣候為主,C錯;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東南部,D錯;故選A。
【7題詳解】
美國和澳大利亞發(fā)展較快,都屬于發(fā)達國家,A錯;美國以溫帶氣候為主,熱帶作物產量少,部分依靠進口,B錯;美國工業(yè)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地區(qū)、太平洋沿岸的狹窄平原和谷地,澳大利亞工業(yè)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C錯;兩國農業(yè)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D對;故選D。
【點睛】澳大利亞的工業(yè)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東南沿海地區(qū),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原因:澳大利亞工業(yè)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原因是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港口眾多,交通便利。
隨著技術的成熟完善,輕小型無人機在各個行業(yè)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讀無人機在南極作業(yè)的空間分布圖,完成下列小題。
8. 無人機在南極地區(qū)的分布特征是( )
A. 中山站沒有無人機B. 哈雷站數量最少
C. 全都位于沿海地區(qū)D. 長城站數量最多
9. 無人機在南極地區(qū)拍攝到的動物最可能是( )
A. 企鵝B. 棕熊C. 河馬D. 袋鼠
10. 除酷寒外,無人機在南極地區(qū)作業(yè)時還可能遇到的困難是( )
A. 海嘯B. 洪澇C. 狂風D. 地震
【答案】8. D 9. A 10. C
【解析】
【8題詳解】
讀圖可知,中山站有無人機分布,A錯誤;哈雷站數量有三個,不是最少,B錯誤;內陸也有無人機分布,C錯誤;長城站數量最多,D正確;故選D。
【9題詳解】
南極洲緯度高,氣候寒冷,動物較少,無人機在南極地區(qū)拍攝到的動物最可能是企鵝,A正確;南極無棕熊、河馬、袋鼠分布,BCD錯誤;故選A。
【10題詳解】
南極大陸氣候嚴寒、多狂風暴雪、空氣干燥、降水稀少,除酷寒外,無人機在南極地區(qū)作業(yè)時還可能遇到的困難是狂風,C正確;故選C。
【點睛】南極大陸氣候嚴寒、多狂風暴雪、空氣干燥、降水稀少。由于大陸位于高緯度地區(qū),大部分地區(qū)每年有近10個月被厚厚的海冰包圍。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wèi)星定位與通信系統(tǒng)。麥收時節(jié),搭載了北斗終端的收割機在全國多地農田收割小麥。如圖示意我國部分地區(qū)小麥成熟時間,完成下面小題。
11. 圖中地區(qū)小麥成熟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B. 地形地勢C. 海陸分布D. 人類活動
12.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參與小麥收割能夠( )
①增加小麥種植面積②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③提升農業(yè)生產效率④提高作業(yè)操作精度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示地區(qū)小麥成熟時間越往北時間越晚,主要是因為越往北,緯度越高,氣溫越低,熱量越少,小麥成熟期越晚,故小麥成熟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A正確;與地形地勢、海陸分布、人類活動關系不大,排除BCD。故選A。
【12題詳解】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參與小麥收割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農業(yè)生產效率、提高作業(yè)操作精度,D②③④正確;與增加小麥種植面積無關,①錯誤,排除ABC。故選D。
【點睛】氣候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氣溫越低;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普遍高溫。
引漢濟渭工程是指從陜南漢江引水調入關中渭河的調水工程。下圖示意引漢濟渭工程,下表為關中、陜南兩地相關統(tǒng)計資料,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 關于關中、陜南水土配置說法正確的是( )
A. 陜南水多地少B. 關中水少地少C. 陜南水少地多D. 關中水多地少
14. 引漢濟渭工程主要為了緩解( )
A.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B. 渭河沿線城市的用水緊張問題
C. 漢中等地及沿線水污染問題D. 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問題
15. 引漢濟渭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有( )
①工程穿越秦嶺,施工難度較大②板塊內部,多發(fā)火山地震
③沙漠廣布,沙塵天氣多④野生動物豐富,保護區(qū)域較多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16. “引漢濟渭”工程穿過的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包括( )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②黃土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
③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④陜西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線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答案】13. A 14. B 15. D 16. C
【解析】
【13題詳解】
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關中耕地面積占比大,水資源占比少,地多水少;陜南耕地面積占比小,水資源占比多,水多地少。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4題詳解】
“引漢濟渭”工程溝通了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將漢江水調入渭河,可以增加渭河水量,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緩解渭河沿線城市的用水緊張問題,B正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需要進行植樹種草、打壩淤地的等生物、工程措施來治理,調水工程不能解決水土流失,A錯誤。調水主要解決的是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對水污染問題解決較少,C錯誤。引漢濟渭屬于跨流域的調水工程,解決的是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D錯誤。故選B。
【15題詳解】
如圖引漢濟渭工程穿越秦嶺,需開鑿輸水隧洞,施工難度較大,①正確。漢濟渭工程沿線地區(qū)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少有火山地震,②錯誤。引漢濟渭工程在秦嶺附近,位于南北方分界線上,沙漠不廣布,③錯誤。秦嶺附近的自然保護區(qū)較多,野生動物豐富,保護區(qū)域較多,引漢濟渭工程需要克服這一不利條件,④正確。故選D。
【16題詳解】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的地理意義包括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①正確。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③正確。黃土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不相鄰,秦嶺不是分界線,②錯誤。秦嶺位于陜西省南部,不是與湖北省的分界線,④錯誤。故選C。
【點睛】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也是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該線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從而區(qū)分了濕潤區(qū)和半濕潤區(qū)。秦嶺-淮河線以南主要種植水稻,而以北則以旱地小麥為主。此外,它也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2023年5月22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萬隆高鐵項目進入調試階段,該鐵路是我國高鐵首次全系統(tǒng)、全要素、全產業(yè)鏈在海外建設項目,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讀雅萬高鐵線路圖,完成下面小題。
17. 以下自然因素中,修建該鐵路要征戰(zhàn)克服的有( )
①高寒缺氧②河流眾多③高溫潮濕④凍土廣布⑤沙丘流動⑥地震頻繁
A. ②③⑥B. ①②④C. ①④⑤D. ③⑤⑥
18. 該項目的建成體現(xiàn)了我國在世界經濟格局的優(yōu)勢是( )
A. 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B. 科技進步,高鐵技術領先
C. 礦產豐富,產品價格低廉D. 地域遼闊,環(huán)保要求較低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題詳解】
雅萬高鐵沿線地區(qū)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修建雅萬高鐵要重點克服的困難有:河流眾多、地形崎嶇、地震頻繁、洪澇災害等,因此②③⑥符合題意,A正確;雅萬高鐵沿線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海拔較低,不會高寒缺氧,無凍土、沙丘景觀,因此①④⑤不符合題意;故選A。
【18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雅萬高鐵是我國高鐵首次全系統(tǒng)、全要素、全產業(yè)鏈在海外建設項目,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說明中國在高鐵裝備制造、線路建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該項目的建成體現(xiàn)了我國在世界經濟格局的優(yōu)勢是科技進步,高鐵技術領先,B正確;與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無關,A錯誤;與我國礦產無關,C錯誤;該高鐵修建在國外,中國出技術,與我國地域遼闊無關,D錯誤。故選B。
【點睛】影響交通運輸線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地質和水文等;社會經濟因素有經濟、社會、科技和環(huán)境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自然因素對交通的影響越來越小,社會經濟因素成為影響交通線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等高線地形圖是認識地表高低起伏的地理工具。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圖中( )
A. ①地海拔300米B. ②地地處山谷
C. 在③地可東眺大海D. ④地坡度最大
20. 沿MN繪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是( )
A. B.
C. D.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①地海拔為400-500米,A錯誤。②地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地處山谷,發(fā)育河流,B正確。圖中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③地向東眺望,被①地阻擋,不能看到大海,C錯誤。④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小,D錯誤。故選B。
【20題詳解】
讀沿MN繪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圖,M處為陸地,海拔較高,N處為海洋,海拔低,排除CD;MN穿越山峰,海拔高于500米,排除B,故選A。
【點睛】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峰;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的為山脊,也叫分水嶺;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發(fā)育河流;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適合攀巖運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勢較為低洼,是鞍部。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攀爬難度大;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攀爬難度小。
二、綜合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30分)
21. 關注能源問題。隨著世界政治局勢動蕩不安、全球環(huán)境污染,石油危機等問題的加重,全球各國都高度重視能源問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是今后中國乃至世界各國能源發(fā)展的方向。左圖:“我國2020年能源消費結構示意圖”、中圖:“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構想圖”、右圖:“我國汽車產業(yè)群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以智創(chuàng)新領跑全球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xù)8年保持全球第一,是現(xiàn)階段重點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總部位于深圳的我國某汽車企業(yè)以技術突破為基礎,成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1)說出我國2020年消費占比最大的能源以及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
(2)我國第一個汽車制造廠位于東北汽車產業(yè)群(見圖),據所學知識分析該汽車產業(yè)群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優(yōu)勢。
(3)說一說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意義。
材料三:
(4)小明家計劃在傳統(tǒng)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中選擇一種購買,讀表請給出建議并說明理由。
【答案】(1)我國2020年消費占比最大的能源是煤炭,大量燃燒煤炭會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等環(huán)境問題。
(2)礦產資源豐富,鐵路交通便利,汽車產業(yè)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等。
(3)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推動綠色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增加財政收入;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經濟發(fā)展等。
(4)選擇一:新能源汽車。理由:減少尾氣排放,從而減輕空氣污染;充電費用低,經濟實惠;節(jié)省石油資源;不受尾號限行的影響等。選擇二:傳統(tǒng)燃油車。續(xù)航里程長;加油速度快;加油站網點多;加油便利等。
【解析】
【分析】本題以我國2020年能源消費結構示意圖、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構想圖和我國汽車產業(yè)群分布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東北汽車產業(yè)群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意義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對地理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體現(xiàn)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2020年消費占比最大的能源是煤炭,占能源消費結構的56.5%左右;煤炭燃燒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還會產生大量的顆粒物和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這些物質對大氣和水體會造成污染,煤炭燃燒產生的廢渣和廢棄物,如煤灰和煤渣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土壤污染,煤炭開采會破壞生物多樣性,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等。
【小問2詳解】
我國第一個汽車工業(yè)基地,所在汽車產業(yè)群位于東北平原,是我國的傳統(tǒng)工業(yè)基地,因此該汽車產業(yè)群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有利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鐵路交通便利、汽車產業(yè)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等。
【小問3詳解】
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有以下重要意義:減少空氣污染:新能源汽車不需要燃油,因此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氣和尾氣,減少了空氣污染程度,改善了城市的空氣質量,降低了居民健康風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新能源汽車使用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不需要燃燒化石燃料,因此不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了全球氣候變化的速度,減少能源消耗:新能源汽車使用電能作為動力源,相對于傳統(tǒng)燃油車,能源消耗更少,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有助于保護自然資源,降低能源浪費。推動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產業(yè),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發(fā)展純電動汽車有助于推動環(huán)保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
【小問4詳解】
選擇一:新能源汽車;理由:新能源汽車不需要燃油,行駛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氣和汽車尾氣,能減少尾氣排放,從而減輕空氣污染;相比較燃油,充電費用低,經濟實惠;節(jié)省石油資源;不受尾號限行的影響等。選擇二:傳統(tǒng)燃油車;傳統(tǒng)燃油車續(xù)航里程長;加油速度快;相比較新能源汽車,加油站網點多;加油便利等。
22. 區(qū)域比較是重要的地理學習方法。讀中歐班列主要路線圖及兩大經濟地帶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中歐班列溝通了“藍香蕉”地帶和長江經濟帶,這兩大經濟地帶內主要河流的航運價值都很高。請將下面代表地理事物的字母與結構圖中的數字一一對應。
a市場需求大b沿岸人口稠密,城市集中
c溫帶海洋性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與傳統(tǒng)海運相比,中歐班列從歐洲運輸葡萄酒到中國的優(yōu)勢有哪些?
【經濟文化橋梁】2022年,中歐班列開行16000列,運送貨物160萬個標準箱,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流量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中歐班列不僅促進亞、歐兩地貨物的流轉,還促進兩地文化的交流。每年大量具有鮮明“中國元素”的貨物運往歐洲,傳播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
(3)請簡要說明中歐班列開通的意義。
【答案】(1) ①. c ②. a ③. d ④. b
(2)運輸的路線短,用時較短;速度較快;所經的國家大多位于中緯度,避免經過熱帶地區(qū);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xù)性較好;免受海盜侵襲
(3)加強區(qū)域合作,推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增加居民生活消費品的選擇;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等
【解析】
【分析】本題以中歐班列主要路線圖及兩大經濟地帶相關資料為材料,涉及中歐萊茵河、長江航運發(fā)達的原因、中歐班列從歐洲運輸葡萄酒到中國的優(yōu)勢、中歐班列開通的意義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問1詳解】
萊茵河流域位于歐洲西部,流經西歐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穩(wěn);氣候以c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季節(jié)變化小,沒有結冰期;且沿河地區(qū)經濟發(fā)達,人口集中,a市場需求量大,因而航運價值大。長江中下游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水流平穩(wěn),干流橫貫東西,支流連通南北,流域面積廣大,氣候以d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豐沛且沒有結冰期,江闊水深,水流平穩(wěn),自然條件優(yōu)越;在人文方面,長江沿線公路、鐵路網密集,形成完整的交通網絡,且b沿線地區(qū)人口稠密,城市集中,航運需求量大,因而長江流域航運發(fā)達。
【小問2詳解】
與海洋運輸相比,中歐班列運輸葡萄酒的優(yōu)勢有速度較快,用時較短;由于縮短航程,且所經的國家大多位于中緯度,避免經過熱帶地區(qū),葡萄酒不易變質,葡萄酒品質好;不用考慮風浪影響,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xù)性較好;免受海盜侵襲等。
【小問3詳解】
中歐班列的開通,使得沿線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加強區(qū)域合作,推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也能夠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增加居民生活消費品的選擇;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等。
23. 鋼鐵絲路萬里尚為鄰。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伊朗是我國中東能源進口的重要供給國之一,雙方貿易往來已久。2021年中伊簽署了25年能源、貿易、科技等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協(xié)議,進一步促進兩國協(xié)同發(fā)展。
材料二:2016年“義新歐”義烏—德黑蘭班列開通,這是從中國開往中東的鐵路集裝箱貨運班列,伊朗是“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重要國家,德黑蘭作為班列的終點站,是輻射整個中東地區(qū)的物流樞紐中心。圖1為伊朗地圖,圖2為“義烏—德黑蘭”班列路線示意圖。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答案】 ①. 波斯 ②. 北溫 ③. 高原、山地 ④. 札格羅斯 ⑤. 石油 ⑥. 干燥 ⑦. 畜牧業(yè)
【解析】
【詳解】讀圖可知,伊朗位于亞洲西部,南臨①波斯灣,北臨里海,波斯灣沿岸擁有豐富的⑤石油資源;主要位于五帶中的②北溫帶;地形類型以③高原、山地為主,西南部有高大的④札格羅斯山脈,地形封閉;氣候⑥干燥,降水少,水資源匱乏,農業(yè)生產以⑦畜牧業(yè)為主。
24.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泡桐長出致富路】
泡桐是一種喜光的速生樹種,對干旱和貧瘠的砂質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位于黃河灘區(qū)的蘭考縣地勢低平,土層較厚、土質疏松。全年日照時數約252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78毫米左右。1962年,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群眾在沙地上種植泡桐,對風沙、鹽堿的治理起到了關鍵作用,改善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圖為蘭考縣位置示意圖。
(1)說明泡桐適宜在蘭考縣栽種的自然原因。
【民樂奏響脫貧曲】
泡桐聲學性好,共鳴性強,是制作樂器——吉他的上佳之選。蘭考泡桐還撐起了一個特色支柱產業(yè),全國90%以上民族樂器使用的泡桐音板的原材料來自蘭考縣。2017年3月27日,蘭考縣成為全國首批、河南省第一個實現(xiàn)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2020年,當地產銷吉他近700萬把、產值7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yè)近1.7萬人,產品60%外銷歐美等地。
(2)從資源和交通方面,說明蘭考縣發(fā)展民族樂器制造業(yè)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3)請為蘭考樂器設計一個宣傳語。
(4)蘭考經濟發(fā)展案例對地方經濟發(fā)展有什么借鑒意義?
【答案】(1)光照充足穩(wěn)定;黃河中下游,土層較厚,土質疏松
(2)林木資源豐富,泡桐材質優(yōu)良;交通便利
(3)最好的禮物——以樂聲表心聲
(4)結合當地優(yōu)勢資源,發(fā)展特色經濟。
【解析】
【分析】本題以泡桐的生長習性和蘭考縣位置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蘭考縣的位置、泡桐適宜栽種的自然原因、民族樂器制造業(yè)的有利條件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據材料可知,泡桐適宜在蘭考縣栽種的自然原因主要有:蘭考縣全年日照時數約2529小時,日照時數長,光照充足穩(wěn)定;位于黃河灘區(qū),地勢低平,土層較厚,土質疏松。
【小問2詳解】
由材料可知,全國90%以上民族樂器使用的泡桐音板的原材料來自蘭考縣,說明資源豐富,泡桐材質優(yōu)良;鐵路干線稠密,交通便利,便于樂器銷售。
【小問3詳解】
據材料“泡桐聲學性好,共鳴性強,是制作樂器——吉他的上佳之選”,蘭考泡桐聲學性好,共鳴性強,可以用其代表送禮者的心聲,是送禮的最佳選擇,因此設計宣傳語為“最好的禮物——以樂聲表心聲”。
【小問4詳解】
蘭考泡桐品質好,以其為基礎發(fā)展特色樂器制造產業(yè),提供就業(yè)機會,促進經濟發(fā)展,值得其他地區(qū)進行借鑒。地區(qū)
關中
陜南
人口占陜西省比例(%)
63.1
22.1
耕地面積占陜西省比例(%)
53
20
水資源占陜西省比例(%)
19.4
71.1
傳統(tǒng)汽車
純電動汽車
二氧化碳排放對比
1
1/4
燃料費用(元/千米)
0.6~0.8
0.1~0.3
續(xù)航里程(千米)
900
這是一份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原卷版docx、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