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分鐘,120分)
說明:請將答案書寫到答題紙中,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紙。
一、積累與運用(31分)
1.默寫(4分)
⑴盈盈一水間,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牽牛星》)
⑵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⑶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________________。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⑷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2.古詩文中很多表現(xiàn)自強不息精神的句子,小語同學復習時進行了整理,請幫其補充完整。(6分)
王安石《登飛來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彰顯了詩人不畏困難、革新變法的精神;周敦頤《愛蓮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了作者堅貞不屈、潔身自好的性格;鄭燮《竹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寫了詩人剛正不阿、不向邪惡勢力低頭的傲骨。
3.下列選項中標點符號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打陀螺非常講究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轉不起來;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頭”;用力均勻,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轉。
B.我不知道堅持到底是對還是錯?但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C.“你到底去不去?。俊眿寢尅斑诉诉恕钡厍弥业姆块T,“人家教練來電話催了好幾次了,你倒是給人家一個回話??!”
D.春節(jié)期間,山東省濰坊市開展了“年畫進萬家·幸福中國年”系列活動。
4.下列各選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山水游記“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之一?!@段文學常識是準確的。
B.“陛下亦宜自謀”“君逆寡人者”“孤常讀書”,句中“陛下”“寡人”“孤”都是對君王的稱呼。其中“陛下”是對君王的敬稱,“寡人”“孤”是君王的自稱。——這句話的表述是正確的。
C.孫老師即將年滿六十周歲退休,同學們精心為老師選擇了一副對聯(lián)“人活古稀非為易 福在心田實乃安”。——這副對聯(lián)送孫老師是不合適的。
D.非遺承載著傳統(tǒng)技藝與濃濃鄉(xiāng)愁,是珍貴的旅游資源。近年來,我市駱驛不絕地開展了各類非遺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句中成語運用是準確的。
5.近日,B站(嗶哩嗶哩的簡稱)上架了央視版四大古典名著電視劇——1998年版《水滸傳》、1994年版《三國演義》、1987年版《紅樓夢》和1986年版《西游記》,借助B站彈幕觀劇的方式,立刻受到了網(wǎng)友們的追捧,評分飆升至9.9分。這種現(xiàn)象引發(fā)了某學校同學們的關注,班級成立調(diào)研小組,請你積極參與。(9分)
【活動一】為了探究網(wǎng)友們的追捧原因,小組同學開展了采訪活動,下面是部分網(wǎng)友看法,請仔細閱讀。
資深“紅迷”小語:我在B站上將《紅樓夢》重新“刷”了一遍,彈幕中一些紅學觀點的交鋒,讓人大開眼界,有網(wǎng)友將脂硯齋批《紅樓夢》的內(nèi)容通過彈幕逐一發(fā)送出來,甚至《蔣勛細說》的內(nèi)容也被羅列上來。很多彈幕其實是對視頻內(nèi)容的補充,看完能增長不少知識呢。
00后的大學生小文:不同年代的人看同一部經(jīng)典電視劇,進入的方式和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紅樓夢》中賈母問黛玉都念過什么書,網(wǎng)友發(fā)送了滿屏的專業(yè)課書名。彈幕從某種程度上是對劇情的二次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nèi)容的趣味性,而這種流行化解讀為年輕觀眾打開了通向經(jīng)典的新鮮入口。
90后劇迷小思:發(fā)彈幕的時候,總有一種我不是一個人的感覺,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充分交流。如果關掉彈幕,觀劇的樂趣就失去了一半,彈幕不僅可以表達個人感受,發(fā)表個人見解,還可以問詢不懂的梗,當遇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人可以一起吐槽,那感覺真的很爽。
⑴讀了上面網(wǎng)友的話,你認為彈幕觀劇廣受歡迎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
【活動二】小組同學為了更深入地認識彈幕觀劇的方式,小語連線采訪某大學社會學院教師陸老師。
⑵請根據(jù)陸老師的交流內(nèi)容,為小語同學設計采訪話題,將小語的話補充完整。(3分)
小語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陸老師:當下年輕人用彈幕娛樂化的解讀,消解了經(jīng)典作品的嚴肅性,讓經(jīng)典以更加親民的姿態(tài),走向普通百姓。不過彈幕發(fā)言并不等于恣意和隨便,作為一種特殊的網(wǎng)絡行為,同樣需要他律和自律,年輕人需遵守‘彈幕禮儀’,拒絕惡俗內(nèi)容的傳播,而視頻平臺則需加強監(jiān)管和引導,這樣才能讓彈幕文化健康規(guī)范發(fā)展。
⑶請結合陸老師的觀點和下面鏈接材料,寫一段話表達你對彈幕文化的看法。(3分)
鏈接材料:新媒體時代,四大名著與彈幕的“相遇”絕不是孤例,而將會越來越多。在技術支撐下,互動化傳播形態(tài)也在為文化產(chǎn)業(yè)注入新活力,新的傳播方式讓經(jīng)典流淌記憶與共鳴,也讓文化傳承從屏幕滑入心田。
6.整本書閱讀。(6分)
⑴小語同學在學校舉辦的詩歌朗誦會上,讀到了下面這首詩,立即讓她想到了讀過的名著中的人物,你認為她會想到下列作品中的哪個人物?請結合具體情節(jié)說說理由。(3分)
致橡樹(節(jié)選)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A.《簡·愛》——簡·愛 B.《儒林外史》——沈瓊枝
C.《駱駝祥子》——虎妞 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冬妮婭
⑵小語翻看自己的閱讀筆記時,看到下面這段文字,卻想不起來相關的情節(jié)了,請你幫他回憶下。(3分)
“我是權利!我是正義!我是被壓迫的,瞧,那就是壓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熱愛過的,親熱過的,尊敬過的,祖國、愛人、子女、我的父親、我的母親,他們?nèi)劳隽?!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您不許說話!”
文段中的“我”是______,“您”是_______,“您不許說話”指的是________。
二、閱讀(39分)
(一)古詩閱讀(4分)
寄李儋元錫①
[唐]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注】①這首詩是韋應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韋應物到滁州任刺史。這年冬天,長安發(fā)生了朱泚叛亂,唐德宗倉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復長安。 李儋(dān):武威(今屬甘肅)人,曾任殿中侍御史,與元錫都是作者的朋友。
7.詩歌頸聯(lián)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說說二人這樣評價的原因。(2分)
8.詩歌末句“西樓望月幾回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選文一: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選文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節(jié)選自《師說》)
9.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B.卒獲有所聞 卒買魚烹食
C.吾師道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br>D.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子固非魚也
10.下列句中的“而”與“吾從而師之”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D.康肅笑而遣之
11.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未嘗稍降辭色。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12.兩段文字都與“師”有關,但側重點并不相同,選文一強調(diào)___________________,選文二強調(di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Ⅰ(10分)
有知亦不可無畏
游宇明
①“無知無畏”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個成語,意思是說:一個人無知,更容易自以為是,面對一些不熟悉的事情更喜歡發(fā)表輕率的意見或做出魯莽的決定。其實,一個人無知固然不應該無畏,一個人若有知,也同樣必須懷有對事物的敬畏之心。
②世間的知識無窮無盡,為了便于學習,人們不得不將它們分門別類,一個人在一個領域精耕細作便可成為“專家”,在兩三個乃至四個領域有所貢獻,就會被視為“通才”。“專家”也好,“通才”也罷,其學識總量與世間知識的總量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何況生活中一般人的知識儲備還遠遠達不到專家、通才的境界。所以,無論如何學富五車,面對這個世界,我們其實都是無知的,根本就沒有“不畏”的資本。
③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知識,我們很難做到一學定終身。青年時代,書本告訴我: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人才有語言與情感,后來動物專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也同樣有自己的語言與情感,只不過它們的語言與情感只有同類才能體察而已。再比如,我剛使用手機的時候,手機只有三個功能,打電話、發(fā)短信、看日期時間;現(xiàn)在的手機就是一部微電腦,電腦能夠干的事情,手機幾乎都能搞定。一個人如果固守傳統(tǒng)的知識,不懂得與時俱進,那么一定會被時代淘汰。
④是的,有知亦不可“無畏”。我們首先要畏懼的是自己的能力。一個人讀的書再多、社會經(jīng)驗再豐富,其才華都是有方向性的。有的人可能適合寫作而不適合從政,有的人也許適合經(jīng)商而不適合做學問,有的人或許適合唱歌而不適合跳舞……明白了自己的短板所在,不過分將自己的時間、精力用在補短上,而是充分揚長,才可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應有的成就。所謂“多才多藝”,絕不是指某個人做事可以一通百通,只是說有些人才華的方向比一般人稍稍多一點。
⑤行走在塵世,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我們的內(nèi)心都有一把尺子,這把尺子的名字時有不同,有時叫“是非感”,有時叫“正義心”,有時叫“良知”,但它們的“遠方”一致,就是引領我們的一言一行符合公序良俗,有益世道人間。一個人無論知識多么淵博、職位多么顯赫,都始終不能忘記這把尺子。明代呂昭書讀得很好,為官很有政績,升任沁州知州,蒲城的老百姓以金錢相贈,他說:“我沒有一錢太守劉寵一樣的惠愛,敢請為父老留下一文也好啊!”反復推辭不受。他的兒子呂旦剛考中進士,他說:“若飲貪泉之水,死后將不會被列入?yún)问献陟?;哪怕窮得只能吃糠咽菜,我們還是父子。”呂昭畏懼的就是自我的內(nèi)心。
⑥人也應該畏懼法度。好的法律是人的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無知之人固然應該老老實實遵守,有知之人更要做出榜樣,知法犯法從來不會被人視作聰明,而會被看成是無恥。道理很簡單:任何社會都是需要組織的,硬性的組織手段是設立各種行政區(qū)域、制訂操作性強的法律,用行政、司法權力保障大大小小區(qū)域的正常運行,軟性的組織手段是通過道德規(guī)范公眾的行為,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動”做到不影響他人的利益、不妨礙社會的發(fā)展。對道德、法律沒有畏懼,再有知的人也不會得到公眾的尊敬。
⑦一個人渺小也好,偉岸也罷,都是活在一定的時間中,被時光銘記,是人生作為的一種標志。畏懼時間的無形之手,盡可能去做能夠有益于千秋萬世的事,這是有知者最明智的選擇。漢代的司馬遷沒有當過大官,也沒有成為巨富,他只是懂得一個道理:人的價值最終是由時間來評定的,以堅韌的毅力完成了一部《史記》。結果,司馬遷也真的在歷史上留下了英名。
⑧有知者一旦有畏,他們也就有了一雙飛向未來的堅硬翅膀!
選自《思維與智慧》
13.小語同學在讀完文章后,將本文的論證思路整理成一份思維導圖,請你幫他補充完整。(4分)
提出論點:
①
為什么要有敬畏
②
③
知識會更新?lián)Q代
畏懼自己的能力
④
畏懼法度
畏懼時間
總結全文
14.文章第①段從“無知無畏”寫起,有什么好處?(3分)
15.讀了本文,小文同學想起了《兩小兒辯日》的故事,認為其可以做為本文的論據(jù),你是否同意?說說理由。(3分)
(四)現(xiàn)代文閱讀Ⅱ(13分)
山前該有一棵樹
張者
①這是個啥地方嘛,都是光禿禿的石頭,裸山。樹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難覓蹤跡,花兒那些嬌慣的美麗都躲在人們的記憶里了。
②這是一個礦區(qū),屬于天山深處的神秘所在,一個荒山禿嶺寸草不生的地方,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種神秘的石頭,兵團突然從三個建制團中抽調(diào)了近千人,集結到了這里。人們懶得給它起一個像樣的名字,只用了一個編號,叫506礦。506礦到底是什么礦?我弟弟神秘地告訴我:“是鈾礦,鈾礦是造原子彈的?!?br>③原子彈的威名誰不知道,我們的父母正干著一件天大的事情。
④父母被調(diào)入礦山后,我們這些孩子就跟隨父母上了山,這樣,一個簡陋的學校就在山前用石頭搭建起來,屋頂用的是紅柳枝和油氈。每天在開山的炮聲隆隆中上課,飛石砸在房頂上,如天神的戰(zhàn)鼓。教語文的胡老師正領讀課文《曹劌論戰(zhàn)》:“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聽到房頂?shù)倪诉寺暎覀冇幸环N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就會心一笑。胡老師也笑,望望房頂說,三而竭了,沒事。
⑤胡老師是一個大學教授,發(fā)配到新疆就成了我們的小學老師。我們這些在綠洲出生的新疆兵團人的二代,通過胡老師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堅持讓我們每周寫一篇作文,有一次,他望著遠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頭讓我們寫一寫“樹”,我們不干了,因為我們眼前根本沒有綠色,更別說樹了。
⑥有同學就喊,胡老師,我們山上連一棵樹都沒有,怎么寫?胡老師就說,眼前沒樹,心中難道沒有樹嗎?回家問問父母吧。于是,在第二周的作文講評中,同學們就寫了很多不一樣的樹。有村口的大榕樹,有門前的大槐樹,有壩子上的黃桷樹。我爹是河南人,給我講了老家的大桑樹。他邊講邊咽著口水,說起了小時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饑餓和貧困。父母們都是有故鄉(xiāng)的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屯墾戍邊來到了新疆。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樹,而每一種樹都寄托著他們的鄉(xiāng)愁。
⑦可是,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兵二代”,眼前連一棵樹都沒有。這次作文講評課后,我們望著窗外所有的石頭,喊:“山前該有一棵樹!”
⑧我們是從山下綠洲來的,那里就有樹。有一棵最茁壯的胡楊樹就生長在勝利渠邊上。那棵茂密的胡楊樹孤獨地生長著,在夏季它給我們帶來一片巨大的綠蔭,成了我們的課堂;到了秋天,它會很隆重地展示自己,金黃的葉子展開來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壯,又是那么孤獨,美得卻讓人震撼。
⑨關于“樹”的作文課,讓我們想起了那棵胡楊樹,大家就齊聲喊,把那棵胡楊樹移到我們山前吧,讓我們回家能找到路。
⑩胡老師說:“山上沒有水,樹不能活。”
?同學們喊:“山上沒有樹,人不能活。”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胡老師被我們打動了,眼眶有些紅,下課時他沒有和我們告別,獨自走了。同學們有些內(nèi)疚,在這寸草不生的地方非要一棵樹,這不是給老師出難題嘛。
?沒想到,我們的無理要求在第二周的星期三就有了結果。那是春天,礦長派出了東方紅拖拉機,拉著爬犁子,還派了一輛水罐車,要去為我們移那棵胡楊樹了。
?胡老師讓同學們坐上了水罐車,下山去看移樹的過程。那棵胡楊樹還沒有生葉,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沒有夏天的雄壯和秋天的美麗。我們知道它會有枝繁葉茂的那一天。
?胡楊樹被運上山后,就栽在我們小學校操場中央。那是個好地方,如果你上山,無論是步行還是坐拉石頭的拖拉機,很遠就能看見它。它高高地聳立著,成了上山者的路標。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偉岸而又粗壯的樹干,這讓我們安心,給我們帶來希望。栽樹的時候全礦的人都來了,那簡直就是一個節(jié)日。人們眼巴巴地望著從水罐車內(nèi)放出的甜水澆灌它,用舌頭舔著自己干裂的嘴唇。
?從此,我們開始每天關注著胡楊樹的消息,我們盼望著它能發(fā)出嫩芽,長葉,然后一樹綠蔭,到了秋天一樹金黃。我們擔心那么壯觀的金色,小操場會裝不下的。
?可是,都萬物生長了,它那原本似是而非的萌芽還沒一點變化,更不用說生葉了。
?我們望著樹坑問老師,我們的胡楊樹怎么就不生葉呢?胡老師說:“人挪活,樹挪死呀,可能挪死了?!蔽覀儺斎徊桓蚁嘈?,那么一棵粗壯的樹怎么會挪死呢?
?胡老師再一次給我們上作文課時,他讓我們寫一寫眼前的胡楊樹。他啟發(fā)我們,不要再糾結胡楊樹是否發(fā)芽、長葉的問題,因為胡楊樹是一種偉大的樹,它“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胡老師還說,胡楊樹即便死了,也會在我們山前聳立千年。
?胡老師的這段話讓我們震撼。特別是關于胡楊樹的偉大讓我們振奮,有一種激情在心中激蕩,這讓我們無所畏懼。這時候,開山的炮聲又響了,有石頭落在了我們的屋頂,猶如戰(zhàn)鼓。聽到房頂?shù)倪诉寺?,大家都會心一笑,齊聲背誦我們學過的課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選自《收獲》2021年第3期,有刪改)
16.文章第①段屬于__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閱讀下面句子,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4分)
⑴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胡老師被我們打動了,眼眶有些紅,下課時他沒有和我們告別,獨自走了。
句中加點字是對老師的神態(tài)描寫,流露了老師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⑵栽樹的時候全礦的人都來了,那簡直就是一個節(jié)日。人們眼巴巴地望著從水罐車內(nèi)放出的甜水澆灌它,用舌頭舔著自己干裂的嘴唇。
上句對栽樹情形的描寫,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文章第④段和第?段畫線句子寫的情節(jié)有些相似,是否重復?說說理由。(3分)
19.根據(jù)文意,說說你對文中“樹”的理解。(3分)
三、寫作(50分)
20.中國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萬君在獲得人社部門頒發(fā)的正高職稱資格證書,成為吉林省第一個獲得教授級別的工人時,有記者采訪他,他的回答耐人尋味:“我第一次看到焊花就感覺像過年放煙花一樣有意思。這一焊,沒想到就焊了這么多年,焊出一個教授來?!?br>上面文段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請以《有意思》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言之有物(理),寫真情實感。②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和學校名。③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30行。
這是一份山東省市煙臺市牟平區(qū)2023-2024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2023-2024學年(五四學制)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2023-2024學年五四學制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2023-2024學年五四學制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2023-2024學年(五四學制)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