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抖擻 廣袤
2.(1分)持之以恒
3.(1分);(分號)
4.(1)(2分)同學(xué)們,凡人善舉為世界增添一份光亮,他們的故事,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動與思考?,F(xiàn)在,就讓我們傾聽凡人的“微光”故事。(主題1分,目的1分)
(2)(3分)示例:我設(shè)計的問題:組織“追尋凡人微光”主題活動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理由: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能夠明確對“追尋凡人微光”主題的深刻認(rèn)識,提高學(xué)習(xí)“凡人微光”的行動意識?;颍骸拔⒐狻钡膬?nèi)涵是什么?如何追尋微光(或方式)(問題1分,理由2分)
(3)①(4分)示例:我認(rèn)為將這兩本書放在“微光圖書角”是妥當(dāng)?shù)?。因為這兩本書中都有“凡人微光”的人和故事。例如《朝花夕拾》中的長媽媽,雖然沒什么文化,甚至顯得粗俗迷信,但是她買繪圖版《山海經(jīng)》的善良與愛心,為小魯迅帶來感動與溫暖,一生都難以忘懷。(列舉魯迅、藤野先生也可)《簡·愛》的女主人公簡·愛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顯示出自立自強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反抗精神,從不向命運低頭,如她得知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毅然選擇離開。她們(他們)的故事都顯示了“凡人微光”。(只回答妥當(dāng),沒有理由不給分。如果回答不妥當(dāng),內(nèi)容理解是正確的,給2分。如果其中一個妥當(dāng),理由成立,給3分)
②(3分)首先,第一人稱使作品更真實、親切(1分),《朝花夕拾》真實敘寫了魯迅幼年到青年所經(jīng)歷的人和事,《簡·愛》真實講述了女主人公追求人格獨立與人生理想的全過程。第一人稱便于展示敘述者心理,增加敘述的感染力。如閱讀《朝花夕拾》我們會與作者體驗往事中的心境,體會回憶往事時的復(fù)雜情感;閱讀《簡·愛》,我們會與主人公一起體會她人生的喜怒哀樂。(扣住真實或抒情或凸顯主題或便于內(nèi)容展開其中任一點1分,結(jié)合內(nèi)容闡述2分)
5.(9分)(1)三軍可奪帥也(2)非淡泊無以明志(3)自緣身在最高層(4)將登太行雪滿山(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7)會挽雕弓如滿月
6.(2分)會 稽 賀 循/ 赴 命/ 入 洛
7.(4分)靠近(接近,湊近)停止 很,甚 不久,一會兒
8.(4分))有人對他說:“你怎么可以放縱、安逸一時,難道不考慮身后的名聲嗎(難道不為身后的名聲考慮嗎)?”(關(guān)鍵詞:或、謂、卿、邪等)
9.(4分)與素不相識的賀循交談甚投;與賀循同載入洛不告家人;不得適志,辭官而歸;不求功名,心性曠達;母過世,哀傷的表現(xiàn)超過禮制規(guī)定。(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
10.(4分)(2)運用正面描寫(或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如語言描寫“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表現(xiàn)張翰任心自適、曠達灑脫的性格特點。(2)運用側(cè)面描寫(或烘托手法),以“人皆謂之見機”,側(cè)面烘托張翰淡泊自適、善于審時度勢的特點。(3)對比(反襯),如……(答到其中兩點即可。手法1分,結(jié)合內(nèi)容準(zhǔn)確分析1分)
參考譯文:張翰,字季鷹,是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張翰父親張儼是三國孫吳的大鴻臚。張翰品行高潔才華卓越,善于寫文章,性情放縱不羈,當(dāng)時人稱他為“江東步兵”。會稽人賀循受命到洛陽任職,經(jīng)過吳地閶門,在船中彈琴。張翰最初并不認(rèn)識賀循,湊近與賀循交談,張翰對賀循欽慕不已。張翰問賀循趕赴何處,了解到賀循要去洛陽,張翰說:“我也正有意到北方京城謀事?!庇谑蔷屯艘卉囯x開了,都沒有與家人告別。
齊王冏征召張翰授予大司馬東曹掾的官職。冏當(dāng)時執(zhí)掌大權(quán),張翰對同鄉(xiāng)顧榮說:“天下紛亂,禍難不斷。到盛名享譽四海之時,急流勇退恐怕會相當(dāng)困難。我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之人,對時勢不感興趣。您善于以明達之思防患未然,也善于以睿智謀慮未來?!鳖櫂s拉著張翰的手,悲傷地說:“我也和你一起去南山采蕨菜,痛飲家鄉(xiāng)之水?!睆埡惨娗镲L(fēng)刮起,就思念起吳地的菰菜、莼羹、鱸魚膾這些家鄉(xiāng)美味,于是說道:“人生可貴的是舒適自得,怎么能在幾千里之外束縛為官來謀取功名爵位呢!”于是命人駕車回歸故里。不久齊王事?。?quán)勢衰微或消失),當(dāng)時的人都說(他)是能夠從細微征兆判斷趨勢從而取得先機保護自己的人。 官府因其擅自離開,革除了他的官職。張翰任隨心意舒適自得,不求隨順世俗。有人對張翰說:“您只能任隨心意舒適自得一時,難道不為過世后的聲名考慮嗎?”張翰回答到:“讓我死后留得聲名,還不如飲得眼前一杯美酒?!碑?dāng)時的人都認(rèn)為他的曠達十分可貴。
張翰十分孝順,母親去世萬分憂傷,哀痛的表現(xiàn)超過禮制規(guī)定。他57歲去世,有幾十篇文章流行于世。
11.(2分)都運用了張翰(1分)鱸魚(1分)莼菜之思(或:思念家鄉(xiāng)菜),這一典故。(意思相近即可。)
12.(4分)《偶吟》表達了對人事變遷、身不由己的感慨,以及對歸隱(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向往?!稇驎鴧墙t畫像三首(之一)》表達了作者對張翰超凡脫俗、智慧賢達品格的贊美,對這種超凡脫俗生活的追求、向往。(各答到其中一點2分。)
13.(3分)《詩經(jīng)》中的植物描寫(涉及《詩經(jīng)》2分)
14.(1)(2分)①茆 ②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等
(2)(3分)均不能刪去,“主要”說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江浙一帶是莼菜分布的重點區(qū)域(1分),“也有”說明云南騰沖的北海濕地也天然分布著莼菜(1分),這兩個詞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zhǔn)確、嚴(yán)謹(jǐn)(1分)。
(3)(3分)A或B均可。選A,理由:主要內(nèi)容為張翰思念家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而辭官歸隱。這與第⑦段語意連貫,內(nèi)容一致(3分)。選B,理由:主要內(nèi)容為張翰在外任職因想起家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而作詩抒寫鄉(xiāng)愁。這與第⑦段語意連貫,內(nèi)容一致(3分)?;颍航Y(jié)尾引用《張翰傳》相關(guān)內(nèi)容,具體說明莼菜是怎樣由舌尖的美味與文人濃濃的鄉(xiāng)愁聯(lián)系起來的,進而說明“莼菜還被人們用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3分)。
15.(5分) 示例:舉辦“《詩經(jīng)》中的植物世界”主題展覽旨在生動形象地展示植物意象所占據(jù)的重要位置。欣賞這組照片,你將更直觀地了解植物與生活、與文化的關(guān)系?!对娊?jīng)》中的植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部分植物不僅可做美食,更具藥用價值;《詩經(jīng)》是一部教人認(rèn)識植物的教科書?!对娊?jīng)》中的植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密切相關(guān):對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影響持久而深廣,包括對文學(xué)題材、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不同的植物有著不同的寓意,并成為特定情感的代名詞。(需點到《詩經(jīng)》+照片1分。與生活關(guān)系2分,至少答兩點,與傳統(tǒng)文化關(guān)系2分,至少答兩點)
16.(3分)大汶口地理位置重要,大汶河貫穿其間,由五條河流匯聚而成;6000年前,新石器文化自大汶口出發(fā),河水見證了時代變遷;這里處處彌漫著古意;而今,大汶口尚有許多未解的秘密等待著人們?nèi)ヌ剿鳌?答到其中三點即可)
17.(4分)“相擁,牽手,撲入”等詞或?qū)⒋筱牒尤烁窕?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自東向西漸次匯聚一路奔流直到最后匯入黃河的過程(2分),表達了作者對大汶河的喜愛與贊美之情(1分)。
18.(4分)全面展現(xiàn)了大汶口文化的過去與現(xiàn)在(發(fā)展歷程)(1分),突出這里“處處彌漫著古意”的神秘色彩(1分),表達了作者懷古嘆今的無限感慨(1分)。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加文化底蘊、歷史厚重感、突出主題等)(1分)
19.(4分)這件藏品是:陶尊(陶器)
我的講解是:各位游客,大家好(1分)?,F(xiàn)在呈現(xiàn)在面前的是一只陶尊,它有著樸拙、飽滿、圓潤、勻稱的身姿,溫柔、敦厚、大方的儀態(tài)。你看,它身上的紋飾是不是很特別,最上面的圓形符號像是太陽,下面的梯形符號像是山脈,連接太陽與山脈的就像一簇火焰。這個“日火山”符號體現(xiàn)了先民原始的信仰,也成為文字的源頭,這就是古代文明的烙印啊。(2分)
20.(5分)示例1:站在大汶口遺址,可以看到明代古石橋,……,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向善的品質(zhì)與含蓄詩意的文化特質(zhì)。
示例:2:站在大汶口遺址,透過陳列館的一件件陶器,……,可以了解先民的原始信仰,了解文明的起源。
示例3:站在大汶口遺址,曾經(jīng)埋藏的千年前墓葬、房址、灰坑、城址,……,可以讓我們了解中華文明初期的社會制度、建筑特色、墓葬制度,通過挖掘的骨針、首飾、玉器等,可以了解當(dāng)時人民的生活方式與審美追求。
(物證1分,描述2分,意義2分。寫到1點即可)
這是一份2023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等2地中考語文二模試卷,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默寫,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其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一模語文卷(含答案),共14頁。
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一模語文卷,共1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