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圖所示,機器人下象棋只需手指輕輕接觸棋子表面即可“拿”起棋子,其奧秘是手指內部裝有電磁鐵。則用于制作棋子的材料是( )
A. 銅
B. 鐵
C. 鋁
D. 塑料
2.航天器在返回大氣層時與空氣高速摩擦,外殼溫度往往會達到1000℃以上,由此可知,在制造航天器外殼時需要考慮材料的( )
A. 導電性B. 彈性C. 電阻D. 導熱性
3.嚴冬,人們口中不斷呼出“白氣”,它是水蒸氣經(jīng)歷下列哪種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
A. 汽化B. 熔化C. 液化D. 凝華
4.2024年4月8日,地球上的部分區(qū)域觀測到了日全食,這一天文奇觀的成因蘊含了下列哪一物理知識( )
A. 凸透鏡成像B. 光的色散C. 光的直線傳播D. 小孔成像
5.安全用電常識是中小學安全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下列符合安全用電措施的是( )
A. 當用電器著火時,可以迅速潑水滅火
B. 帶金屬外殼的飲水機的功率小,使用兩腳插頭即可
C. 空氣開關跳閘后,應該立即重新合上
D. 長時間不使用充電器,應從插座上拔下
6.如圖所示是小孩踏著滑板車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左運動時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未發(fā)現(xiàn)踏板形變,對小孩沒有產(chǎn)生彈力
B. 此時滑板車載著小孩由于慣性向左運動
C. 此時滑板車恰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此時以滑板車為參照物,小孩是運動的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6分。
7.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輕質彈簧左端固定于墻面,右端連接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所在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隨即在AB間做往復運動。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B. O點時小球的動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C. 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小球動能之和保持不變
D. AO段的長度與OB段的長度相等
8.如圖甲所示電路中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如圖乙所示是該滑動變阻器滑片從一端移至另一端消耗的電功率P與通過其電流I的大小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電路的電源電壓為8VB. 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5Ω
C. 定值電阻R0的最大功率是7.2WD. 電路中電流的變化范圍為0.2A~1.2A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0分。
9.貴安新區(qū)是南方數(shù)據(jù)中心核心區(qū)、全國大數(shù)據(jù)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而大數(shù)據(jù)的應用離不開互聯(lián)網(wǎng),讓數(shù)據(jù)信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飛起來”的載體是______。
10.燃放煙花爆竹雖然能增添節(jié)日的氣氛,但其燃放會引起周圍空氣______而產(chǎn)生噪聲,形成噪聲污染;同時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______,使附近的人們聞到濃烈刺鼻的火藥味,形成大氣污染。
11.如圖所示是同學們大課間跑操時的情景。如果圖中甲同學的鞋帶松了,立即在原位置蹲下系鞋帶,則正在跑步的______(選填“乙”或“丙”)同學會由于慣性不能立即停下從而發(fā)生沖撞甲同學的危險。
1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定值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在電路中正確連接有一個電壓表(圖中未畫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b處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1A,電壓表示數(shù)為10V;滑片在ab間某處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在這個過程中,R1的電功率變化了______W。
四、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分。
13.如圖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正確連接電路。要求:燈L1和燈L2并聯(lián),開關S控制整個電路,電流表測量通過干路的電流。(不考慮電流表量程的選擇,導線不能交叉)
14.如圖所示,一束激光沿光屏從空氣斜射至水面,在水面O點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并分為兩條光路繼續(xù)傳播。請畫出光屏上呈現(xiàn)的完整光路。
15.如圖所示,一條形磁鐵靜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左側放置一鐵塊,鐵塊剛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從t1時刻開始,向鐵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左且從零逐漸增大的水平推力F。請畫出從開始施加推力F到鐵塊向左運動一段時間的過程中,鐵塊所受吸引力F吸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圖像。(鐵塊始終處于條形磁鐵的磁場中)
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8分。
16.如圖甲所示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其中電源電壓恒為3V。
(1)由實驗電路圖可知,本次實驗是測量______(選填“R1”或“R2”)的電阻值,因此電壓表與其連接方式是______。
(2)連線完畢后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V,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可計算出待測電阻阻值為______Ω。
(3)為了更精確地測量待測電阻阻值,接下來你的操作是多次改變______的位置,記錄多組相應的電流和電壓,計算后取平均值。
17.如圖所示是小楊利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玻璃板面應始終與鋪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保持______。本實驗可否用普通平面鏡代替玻璃板:______。(選填“行”或“不行”)
(2)小楊在玻璃板前放置了支點燃的蠟燭,看到玻璃板后出現(xiàn)了這支蠟燭的像(如圖所示),為了驗證所看到的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楊應在像的位置放______,并______(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有無像的存在。
(3)接著,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他用另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后與燃燒蠟燭的像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兩者能完全重合。由此,他得出了: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可信嗎?______(選填“可信”或“不可信”)。理由是:______。
18.“一輕一重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自由下落,哪個先落地?”這是一個古老而有趣的問題,物體下落的快慢是否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呢?小靜對該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如圖甲所示,她將一張質地均勻的白紙沿虛線裁成大小不同的A和B兩張,將A對折4次后(如圖乙所示)并壓平,隨即她將A和B的紙面保持水平并置于同一高度,同時放手觀察它們落地的先后情況。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白紙B緩慢飄落至地面,這是因為白紙B受到了較大的空氣阻力。而白紙A加速下落,這是由于______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其重力勢能不斷轉化為______能的緣故。
(2)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小靜將白紙B對折兩次后(如圖丙所示),將A和B的紙面保持水平并置于同一高度同時放手,觀察到A比B先落地;繼續(xù)將白紙B再對折兩次(如圖丁所示),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A、B幾乎同時落地。請你推斷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用原本未對折的白紙A和B重復上述實驗,則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即可得出: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質量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3)小靜查閱資料后了解到:“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只是一種理想情況。地球上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請你根據(jù)上述實驗,結合物體的受力情況,寫出地球上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并說明理由。______。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6分。
19.人類對電的認識是從靜電開始的,早在我國西漢末年就有了“頓牟掇(duō)芥(gài)的記載,即毛皮擦拭過的龜殼能吸引芥菜籽。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物理學中用什么術語來表述這一現(xiàn)象?
(2)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物理現(xiàn)象,請舉出兩例。
20.如圖所示,AOB是表面光滑的軌道,金屬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自由滾下,沿軌道AOB運動到B點后離開軌道,則與小球離開B點后的運動軌跡最為符合的是圖中哪一條虛線?請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明理由。(不計空氣阻力)
七、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6分。
21.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30Ω,R2=10Ω,閉合開關S,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A。求:
(1)電源電壓U1;
(2)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I2;
(3)1min內電路所消耗的總電能W總。
22.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它的體積約為9000m3,總質量約為2.6t,內部上層充滿氦氣,下層是空氣,中間隔開。由于沒有動力系統(tǒng),它通過纜繩與地面連接,利用自身的浮力和纜繩的拉力可以實現(xiàn)升空、懸停、下降,并能在低溫、低壓環(huán)境中完成科學觀測任務。
2022年5月15日,“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海拔約4000m的科考營地升空,并到達海拔超9000m空氣稀薄的高空,這一高度甚至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創(chuàng)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的世界紀錄。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1)為了實現(xiàn)依靠浮力升空,浮空艇內所用氦氣的密度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艇外空氣的密度。
(2)浮空艇所受重力約為多少?(g取10N/kg)
(3)若浮空艇的質量和體積不變,請判斷它在無風時豎直勻速上升的過程中纜繩的拉力大小如何變化?并說明理由。
(4)若艇內外壓強差過大,則浮空艇有安全隱患,為保證內外壓強差在一個安全范圍內,有時需要排出下層的部分空氣。如果你是浮空艇的指揮員,你應該選擇在浮空艇上升還是下降的過程中排出部分空氣?請說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機器人的“手指”內部有電磁鐵,那么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應該是鐵磁性材料,包括鐵、鈷、鎳,而不包括銅、鋁、塑料,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材料,這些材料被稱為磁性材料,其它材料不能被磁鐵吸引。
此題通過實例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取材新穎,是學生們較感興趣的,考查的內容較為簡單。
2.【答案】D
【解析】解:由題意可知,航天器在返回大氣層時與空氣高速摩擦,外殼溫度往往會達到1000℃以上,在制造航天器外殼時需要的材料導熱性能應該很好;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作答。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屬性,屬于基礎題目。
3.【答案】C
【解析】解:A.汽化是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故A錯誤;
B.熔化是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后w的過程,故B錯誤;
C.液化是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人們口中不斷呼出“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確;
D.凝華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六中物態(tài)變化的理解和應用,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4.【答案】C
【解析】解:日全食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故選:C。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屬于基礎題目。
5.【答案】D
【解析】解:
A、用電器著火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再滅火,不能直接向用電器潑水滅火,否則人會觸電,故A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B、飲水機帶有金屬外殼,若使用兩腳插頭,此時金屬外殼沒有接地,外殼漏電時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C、空氣開關跳閘,這說明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應該檢查跳閘原因,等處理好故障后才能合上空氣開關,故C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D、充電器長時間插在電源插孔上會發(fā)熱,容易引起線路安全事故,所以充電結束拔下手機后,充電器也應從插座上拔下,故D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故選:D。
(1)發(fā)現(xiàn)電線著火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再采取救火措施;
(2)對于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金屬外殼一定接地,防止外殼漏電,發(fā)生觸電事故;
(3)發(fā)現(xiàn)空氣開關跳閘后,應該先檢查跳閘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閉合開關;
(4)充電器長時間插在電源插孔上會發(fā)熱,引起安全事故。
本題主要考查了安全用電常識、電路故障故障處理等知識,屬基礎題。
6.【答案】B
【解析】解:A、小孩踏在滑板車上,對滑板車施加了壓力的作用,壓力會使滑板車發(fā)生形變,對小孩產(chǎn)生彈力,故A錯誤;
B、玩滑板車的小孩,腳離開地面后,由于慣性還能繼續(xù)運動,故B正確;
C、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對地施加了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時也對滑板施加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滑板向前運動,利用的是力的相互作用,是非平衡力,故C錯誤;
D、小孩站在滑板車上,滑板車沿地面向前運動,此時以滑板車為參照物,小孩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小孩是靜止的,故D錯誤。
故選:B。
(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物體的形狀;
(2)慣性是指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
本題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慣性現(xiàn)象、力的作用效果,屬于基礎題。
7.【答案】ACD
【解析】解:
由題知,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則AO段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OB段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
①小球從A運動到O的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原狀,彈性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
水平臺面光滑,則小球不受摩擦力;該過程中小球所受彈力方向向右,其速度不斷增大,動能變大,所以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到達O點時,彈簧恢復原長,彈性勢能為零,小球所受彈力為零,此時小球的速度最大,動能最大;
③小球從O運動到B的過程中,彈簧被拉長,彈性形變程度變大,彈性勢能變大,
該過程中小球所受彈力方向向左,其速度不斷減小,動能變小,所以此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則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
A、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少,機械能守恒,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A正確;
B、O點時小球的動能最大,彈簧的彈性勢能為0,故B錯誤;
C、由于整體的機械能守恒,所以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故C正確;
D、由于機械能守恒,在兩端的速度為0,都是彈性勢能,而彈性勢能相等,因而形變相等,故AO=BO,故D正確。
故選:ACD。
(1)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即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2)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有關,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3)水平臺面光滑,說明沒有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整個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此題考查了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知道并理解小球在該過程中的速度變化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8.【答案】BCD
【解析】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0串聯(lián),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A、由圖乙可知,當電流最小時,I小=0.2A,P1=1W,當I=0.4A時,P1′=1.6W,
根據(jù)P=UI可得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U1=P1I小=1W0.2A=5V,U1′=P1′I=;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且電源的電壓不變,
所以,由I=UR可得,電源的電壓:
U=I小R0+U1=0.2A×R0+5V------①
U=I′R0+U1′=0.4A×R0+4V------②
解①②得:R0=5Ω,U=6V,故A正確;
B、當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jù)I=UR可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1=U1I小=5V0.2A=25Ω,故B正確;
C、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只有R0連入電路,則R0的功率最大,為P0=U2R0=(6V)25Ω=7.2W,故C正確;
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jù)圖乙讀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為0.2A,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為I大=UR0=6V5Ω=1.2A,所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范圍為0.2A~1.2A,故D正確。
故選:BCD。
由電路圖可知,R1與R0串聯(lián),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根據(jù)圖乙讀出兩組電流和對應的電功率,根據(jù)P=UI求出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然后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結合電源的電壓不變得出等式即可求出電源電壓和R0的阻值;
(2)根據(jù)I=UR求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3)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只有R0連入電路,則R0的功率最大,根據(jù)P=UI=U2R求出其大小;
(4)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jù)圖乙讀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即可求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綜合應用,從圖象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和利用好電源的電壓不變是關鍵。
9.【答案】電磁波
【解析】解:大數(shù)據(jù)的應用離不開互聯(lián)網(wǎng),讓數(shù)據(jù)信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飛起來”的載體是電磁波,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
故答案為:電磁波。
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
本題考查的是電磁波的特點及應用,屬于基礎性題目。
10.【答案】振動 運動
【解析】解:燃放煙花爆竹雖然能增添節(jié)日的氣氛,但其燃放會引起周圍空氣振動而產(chǎn)生噪聲,形成噪聲污染;同時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使附近的人們聞到濃烈刺鼻的火藥味,形成大氣污染。
故答案為:振動;運動。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chǎn)生以及分子熱運動,難度較小,屬于基礎性題目。
11.【答案】丙
【解析】解:圖中甲同學的鞋帶松了,立即在原位置蹲下系鞋帶,其后面的丙同學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丙同學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從而發(fā)生了沖撞甲同學的危險。
故答案為:丙。
物體由于具有慣性,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在水平面上繼續(xù)運動。
慣性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性質,它描述的是物體能夠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不能和生活中的習慣等混在一起。
12.【答案】1.6
【解析】解:由圖可知:定值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電流表測量電路中電流;
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b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滑片在ab間某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小,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
由于電壓表示數(shù)是由10V變?yōu)?V,所以,電壓表測量的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即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的兩端;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b處時,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和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
U=IR1+U1,即:U=0.1A×R1+10V---------①
滑片在ab間某處時,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和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
U=I′R1+U1′,即:U=0.3A×R1+6V---------②
解①②可得:U=12V,R1=20Ω;
在這個過程中,R1的電功率變化量為:ΔP=I′2R1?I2R1=(0.3A)2×20Ω?(0.1A)2×20Ω=1.6W。
故答案為:1.6。
由圖可知:定值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電流表測量電路中電流;
根據(jù)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化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的變化利用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特點即可判斷電壓表連入的位置,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得出電源電壓的表達式,然后解得電源電壓和R1的阻值,最后利用P=I2R即可求出在這個過程中,R1的電功率變化量。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關鍵是電壓表位置的確定。
13.【答案】解:燈L1和L2并聯(lián);開關S控制整個電路,開關接在干路上,電流表(接“0.6”接線柱)測量干路的電流,則電流表選用小量程串聯(lián)在干路上,注意電流從電流表正接線柱流入,如下所示:
【解析】燈L1和L2并聯(lián);開關S與控制的電路串聯(lián),電流表選用小量程與待測電路串聯(lián),注意電流從電流表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本題考查根據(jù)要求連接實物圖,關鍵是明確電流表和開關的連接。
14.【答案】解:結合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據(j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見解答圖。
【解析】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然后根據(jù)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畫出反射光線;根據(jù)入射光線、折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確定折射光線的方向
本題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圖,屬于基礎題目。
15.【答案】解:鐵塊在水平方向收到推力、桌面的摩擦力和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剛開始鐵塊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保持不變;隨著推力逐漸增大,鐵塊向左運動,鐵塊離磁體越來越遠,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逐漸變小,如圖所示:
【解析】鐵塊在水平方向受到推力、桌面的摩擦力和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剛開始鐵塊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保持不變;隨著推力逐漸增大,鐵塊向左運動,鐵塊離磁體越來越遠,磁體對鐵塊的吸引力逐漸變小。
本題考查磁力大小,關鍵只與位置有關,與推力大小無關。
16.【答案】R1 并聯(lián) 5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
【解析】解:(1)由實驗電路圖可知,本次實驗是測量R1的電阻值,因此電壓表與其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
(2)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則示數(shù)為0.3A,由歐姆定律可得待測電阻阻值R=UI=Ω;
(3)為了更精確地測量待測電阻阻值,接下來的操作是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記錄多組相應的電流和電壓,計算后取平均值。
故答案為:(1)R1;并聯(lián);(2)5;(3)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
(1)本實驗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測的是定值電阻的阻值,電壓表與其并聯(lián);
(2)根據(jù)圖中接線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分度值,讀出電流表的讀數(shù);根據(jù)I=UR算出R的阻值;
(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誤差。
本題考查了實驗操作、電路連接、電阻計算、減小誤差的方法等。
17.【答案】垂直 不行 白紙 不透過 不可信 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結果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1)實驗時玻璃板應該與鋪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保持垂直放置,如果玻璃板與紙面不垂直,根據(jù)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可知,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玻璃板是透明的,透明的玻璃板既可以觀察到像又便于使另一支蠟燭與像重合,即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故本實驗不能用普通平面鏡代替玻璃板;
(2)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將白紙豎直放在像的位置,并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白紙上有無像的存在,若像不能成在白紙上,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若像能成在白紙上,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實像;
(3)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結果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他的結論不可信。
故答案為:(1)垂直;不行;(2)白紙;不透過;(3)不可信;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結果不具有普遍性。
(1)為了比較物像大小和確定像的位置,實驗時玻璃板應該與鋪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保持垂直放置;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可以解決兩個問題:像的位置和像的大小;
(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是不會在屏上成像的;
(3)要多次進行實驗,避免偶然性,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操作相關問題,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幾年來中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活運用。
18.【答案】重 動 AB同時落地 無關 由高空下落的物體,如果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計,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符合自由落體定義
【解析】解:(1)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白紙A加速下落,這是由于重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A的高度減小,重力勢能變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是其重力勢能不斷轉化為動能的緣故;
(2)由題意,小靜將白紙B對折兩次后,B的表面積大于A的表面積(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將A和B的紙面保持水平并置于同一高度同時放手,觀察到A比B先落地;
繼續(xù)將白紙B再對折兩次,則B的表面積與A的表面積相等,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A、B幾乎同時落地,則可推斷斷此時沒有空氣阻力,即紙張只受重力的作用;若用原本均未對折的白紙A和B重復上述實驗,則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B同時落地,即可得出: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質量無關;
(3)由題意,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由高空下落的物體,如果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計,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符合自由落體定義,地球上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
故答案為:(1)重;動;
(2)AB同時落地;無關;
(3)由高空下落的物體,如果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計,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符合自由落體定義。
(1)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物體的質量不變時,高度減小,重力勢能變?。凰俣茸兇?,物體的動能變大,據(jù)此分析;
(2)由題意,找出原來B的表面積與A的表面積大小和B的質量與A的質量大小關系,根據(jù)對折的次數(shù),分析B的表面積的變化,結合題意推理回答;
(3)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地球上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據(jù)此分析。
本題考查機械能的轉化、分析推理及力與運動的有關系,關鍵是從題中獲取有效的信息。
19.【答案】解:(1)由題意可知,毛皮擦拭過的龜殼能吸引芥菜籽,這是因為毛皮與龜殼摩擦發(fā)生摩擦起電現(xiàn)象,龜殼因帶電而吸引輕小的芥菜籽;
(2)摩擦起電現(xiàn)象的例子:
①干燥天氣用塑料梳子梳頭發(fā)后,梳子因摩擦而帶電,能夠吸引碎紙屑;
②轉動的電風扇扇葉因與空氣摩擦而帶電,容易吸附灰塵。
故答案為:(1)摩擦起電現(xiàn)象;
(2)①干燥天氣用塑料梳子梳頭發(fā)后,梳子因摩擦而帶電,能夠吸引碎紙屑;
②轉動的電風扇扇葉因與空氣摩擦而帶電,容易吸附灰塵。
【解析】摩擦過的物體具有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現(xiàn)象。
本題考查了摩擦起電現(xiàn)象及帶電體的性質,基礎題。
20.【答案】解:由題知,軌道AOB是光滑軌道,不計空氣阻力,小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只有小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的轉化,所以它經(jīng)O點的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化而來的;
小球從A點由靜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機械能等于A點時的重力勢能,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c虛線的最高點超過了A點的高度,這是不可能的;
b虛線的最高點與A點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點時,小球仍具有向右運動的速度,所以b虛線所示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也是不可能的;
a虛線的最高點低于A點,由于在最高點時小球仍運動,其總機械能可能與開始時的機械能相等,符合實際。
【解析】軌道光滑,不計空氣阻力,小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高度有關;根據(jù)能量守恒分析解答。
本題考查機械能守恒的應用,屬于中檔題。
21.【答案】解:(1)閉合開關,兩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通過R1的電流,
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U=I1R1=0.1A×30Ω=3V;
(2)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I2=UR2=3V10Ω=0.3A;
(3)1min內電路所消耗的總電能W總=U(I1+I2)t=3V×(0.1A+0.3A)×60s=72J。
答:(1)電源電壓為3V;
(2)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為0.3A;
(3)1min內電路所消耗的總電能為72J。
【解析】(1)閉合開關,兩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通過R1的電流,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結合歐姆定律計算電源電壓;
(2)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
(3)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和電功公式計算1min內電路所消耗的總電能。
本題考查并聯(lián)電路特點、歐姆定律、電功公式的靈活運用。
22.【答案】小于
【解析】解:(1)浮空艇要上升,說明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由于排開空氣的體積和浮空艇的體積相等,所以ρ氦gV
這是一份2024年貴州省黔南州中考物理一模試卷,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與科學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貴州省黔南州中考一模統(tǒng)考物理試題,共5頁。
這是一份2020年貴州省黔南州初中畢業(yè)學業(yè)(升學)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