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
制卷人:陳昊 審卷人:賀新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Br—80
第Ⅰ卷(共42分)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1小題)。
1.下列設備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是
2.2021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合成新核素?92214U,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92214U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92B.?92214U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為122
C.?92214U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92D.?92215U轉化成?92214U屬于化學變化
3.下列物質的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A.Na+[:Cl????:]-B.Cl:ClC.H+[:O????:O????:]2-H+D.:O????:C:O????:
4.下列變化中,不需要破壞化學鍵的是
A.酒精溶于水B.HCl氣體溶于水C.NH4Cl受熱分解D.NaCl受熱熔化
5.下列物質中,既含共價鍵又含離子鍵的是
A.NaClB.O2C.NH4ClD.CO2
6.下列微粒中,與HCl分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和相同的電子數(shù)的是
A.H2O2B.NH3C.NH4+D.O22-
7.下列性質的比較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釋的是
A.還原性:S2->Cl-B.酸性:H2SO4NaHCO3D.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SE>F>G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BNa>O>N>H
B.NH3、H2O、OH-所含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反應①②③中只有反應②是氧化還原反應
20.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方案,從海帶中提取I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操作①是萃取
B.②中雙氧水作還原劑
C.③的離子方程式是5I-+IO3-+3H2O=3I2+6OH-
D.含I2的溶液經3步轉化為I2的懸濁液,其目的是富集,便于分離提純
21.硼氫化鈉(NaBH4,H為-1價)被稱為“萬能還原劑”,能與水反應產生H2,NaBH4在催化劑釕?44100Ru表面與水反應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498Ru、?44100Ru、?44102Ru是元素釕的三種同素異形體
B.若將NaBH4中的H用D代替,反應后生成的氣體中只含HD和D2
C.過程③中產生1mlH2,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2ml
D.過程①至過程④的總反應為:NaBH4+4H2O=NaBOH4+4H2↑
第Ⅱ卷(共58分)
22.(20分)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回答相應問題。
(1)元素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元素⑥的簡單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2)元素①的單質的電子式為 。元素④和⑦可形成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 。
(3)比較元素②、③形成離子的半徑大?。? > 。
(4)元素③、④、⑤的單質中,與水反應最劇烈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③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形成化合物的類型為 (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③與⑤二者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6)元素⑦的單質與元素③⑧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反應,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該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 。
(7)⑩是組成玻璃的元素之一,不能用帶磨口玻璃塞的試劑瓶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8)已知硒?34Se與⑥同主族,請根據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測硒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填序號)
a.Se的最低負化合價為-2價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c.Se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比⑥的強 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2SeO3
e.SeO2在一定條件下可與NaOH溶液反應
23.(13分)人類活動離不開能量,能量的利用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密切相關。
Ⅰ.某小組研究氨氮廢水的處理(氮元素主要為NH4+和NH3?H2O),實驗流程如圖。
(1)過程Ⅰ:加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9后,升溫至35°C,再通空氣將氨趕出并回收。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
(2)過程Ⅱ:在微生物作用下,NH4+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3-。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
①第一步反應是 反應(選填“放熱”或“吸熱”)。
②1mlNH4+aq全部被氧化成NO3-aq的熱離子方程式是 。
Ⅱ.某小組研究Zn片與稀硫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進行實驗。
(3)實驗Ⅰ:將Zn片和Cu片分別插入2個盛有50mL2ml/L稀硫酸的燒杯中。觀察到Zn片表面產生氣泡,溶液溫度由T1?°C升到T2?°C;Cu片表面無明顯變化,溶液溫度無變化。Zn片與稀硫酸反應的能量變化關系符合圖 (填“A”或“B”)。
(4)實驗Ⅱ:用導線將電流表、小燈泡與Zn片、Cu片相連接,插入盛有50mL2ml?L-1稀硫酸的燒杯中(如圖C所示)。
①觀察到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Cu片表面產生氣泡,溶液溫度由T1°C升到T3?°C。
②結合電子的移動方向,解釋Cu片表面產生氣泡的原因:該原電池中Zn失電子, 。
(5)實驗Ⅰ和Ⅱ產生等量氣體時,測得T2>T3。結合能量的轉化形式,分析兩溶液溫度變化幅度不同的原因 。
(6)將Zn片和Cu片換成Fe片和石墨棒,重復實驗Ⅱ,請判斷電流表指針是否發(fā)生偏轉。若不偏轉,說明理由;若偏轉,寫出Fe片表面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理由或電極反應式是 。
24.(11分)海洋資源的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利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圖。
已知:常壓下,溴單質的沸點為58.5°C。
(1)“吸收塔”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蒸餾塔”具有將溴單質與水溶液分離的作用,其溫度應控制在 (填序號)。
A.40~50°C B.60~70°C C.100°C以上
(3)物質A (填化學式)可以循環(huán)利用。
(4)探究“氧化”的適宜條件,測得不同條件下溶液中被氧化的Br的百分含量如圖:
已知:nClnBr表示加入氯元素與海水中溴元素物質的量之比。
①結合實際生產,“氧化”的適宜條件為 。
②海水中溴元素的濃度是64mg/L,經該方法處理后1m3海水最終得到38.4gBr2,則該實驗海水中溴元素的提取率為 。
③吸收后的空氣進行循環(huán)利用。吹出時,吹出塔中Br2吹出率與吸收塔中SO2流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當SO2流量過大,Br2吹出率反而下降,其原因: 。
25.(14分)某小組同學制備碘酸鹽(IO3-,I為+5價)并探究其性質,實驗裝置如圖(加熱與夾持裝置略)。
資料:①I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IO3-和I-。
②碘酸鈣[CaIO32]為難溶于水、能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體。
③X2的氧化性、X-的還原性均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X為Cl、Br或I)。
實驗步驟:
Ⅰ.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熱燒瓶;一段時間后,B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攸S色。
Ⅱ.將B中棕黃色溶液倒入燒杯中,再加入NaOH溶液,燒杯中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闊o色。
(1)A裝置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2)C裝置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取少量步驟Ⅱ后所得無色溶液,加入過量鹽酸和CCl4,振蕩后靜置,溶液分層,上層呈淺黃色,下層呈紫色。甲同學得出結論:在酸性條件下,IO3-可以氧化I-為I2。
①乙同學認為上述結論不合理,原因如下:
原因a:空氣中氧氣在酸性條件下將溶液中的I-氧化,其離子方程式為 。
原因b: (填化學式)在酸性條件下將溶液中的I-氧化。
②為進一步證明在酸性條件下,IO3-可以氧化I-為I2,繼續(xù)如下實驗:
ⅰ.另取與(3)等量的步驟Ⅱ后所得無色溶液,加入稍過量CaCl2固體,振蕩,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溶液X和沉淀Y。
ⅱ.向無色溶液X,加入與(3)等量的鹽酸和CCl4,振蕩、靜置,溶液分層,上下層均無色。
ⅲ.取少量洗滌后的沉淀Y加入稀硝酸,固體溶解,繼續(xù)加入少量KI溶液,溶液呈黃色。
ⅳ.……
a.由實驗ⅰ和ⅱ得出結論: 。
b.由實驗ⅲ和ⅳ可得出結論:在酸性條件下,IO3-可以氧化I-為I2。補全實驗ⅳ的操作和現(xiàn)象 。
(4)根據實驗ⅲ得出:氧化性I2 IO3-(填“>”或“Cl,原子半徑Br>Cl,得電子能力Cl>Br,非金屬性Cl>Br,單質氧化性Cl2>Br2(2分)
(7) SiO2+2NaOH=Na2SiO3+H2O(2分)
(8) abe(2分)
23.(1) NH4++OH-=NH3?H2O(2分)
(2) ① 放熱(2分)
② NH4+aq+2O2g=2H+aq+NO3-aq+H2OlΔH=-346kJ/ml(2分)
(3) A(2分)
(4) 電子沿導線流向正極銅,溶液中的H+在正極Cu上得電子生成H2(2分)
(5) 根據能量守恒,能量的變化相同,但溫度變化不相同,則說明實驗Ⅰ中化學能主要轉化為熱能,實驗Ⅱ中化學能主要轉化為電能,部分轉化為熱能(1分)
(6) Fe-2e-=Fe2+(2分)
24.(1) Br2+SO2+2H2O=4H++2Br-+SO42-(2分)
(2) B(2分)
(3) HCl、H2SO4(2分)
(4) ① pH=3、nClnBr=1.1(2分)
② 60%(2分)
③ 過量的SO2隨“吸收Br2后的空氣”進入“吹出步驟”,與溴反應(1分)
25.(1) MnO2+4HCl濃△MnCl2+Cl2↑+2H2O(2分)
(2) Cl2+2OH-=Cl-+ClO-+H2O(2分)
(3) ① 4I-+O2+4H+=2I2+2H2O(2分); HClO或ClO-(2分)
② 酸性條件下空氣中的氧氣或次氯酸未將碘離子氧化生成碘單質(2分); 繼續(xù)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不產生白色沉淀或產生很少白色沉淀(1分)
(4) Na
C
鈉比銅的金屬性強
金屬鈉可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單質
D
I-還原性弱于Cl-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蕩、靜置,溶液下層呈紫紅色
這是一份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學試題及答案,共10頁。
這是一份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及答案(教師版),共1頁。
這是一份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學(含答案),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六課件ppt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八導學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