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豌豆和玉米(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都是良好的遺傳學材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狀態(tài)下,豌豆一般進行自交,都是純種
B.自然狀態(tài)下,玉米一般不能進行自交,但也會出現(xiàn)純種
C進行人工異花傳粉時,二者都需要對父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
D.進行人工異花傳粉時,二者都需要對母本植株的雄蕊進行套袋處理
2.漁游蛇蛇皮的黃斑和紅斑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有甲、乙兩個世代連續(xù)的漁游蛇群體,甲群體中漁游蛇全為黃斑,乙群體中漁游蛇既有黃斑也有紅斑。讓乙群體中的全部黃斑漁游蛇與異性紅斑漁游蛇交配,若后代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則可認為( )
A.甲群體是乙群體的親本,甲群體中漁游蛇全為雜合子
B.甲群體是乙群體的親本,乙群體中漁游蛇有三種基因型
C.乙群體是甲群體的親本,乙群體中漁游蛇有三種基因型
D.乙群體是甲群體的親本,甲群體中漁游蛇全為雜合子
3.黃麻的纖維長度和果實形狀是兩對獨立遺傳的性狀,將純合長纖維圓果與純合短纖維長果親本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F2,若F2的性狀分離比為12:3:1,則F1與隱性個體測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應是( )
A.3:1B.1:3C.1:2:2D.2:1:1
4.用純種胡桃冠雞和純種單冠雞雜交(相關基因不位于性染色體上),F(xiàn)1全部為胡桃冠。F1中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2中表型及其比例為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單冠=9:3:3:1。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
A.F1中胡桃冠個體的出現(xiàn)是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結果
B.可選擇F2中玫瑰冠雜合子和豌豆冠雜合子雜交來驗證自由組合定律
C.可選擇F2中玫瑰冠雜合子和豌豆冠雜合子雜交來驗證分離定律
D.F2中的胡桃冠雞與單冠雞進行雜交,后代會出現(xiàn)4種表型,9種基因型
5.下列關于四分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四分體包含4條染色單體
B.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可能會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
C.四分體的1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DNA分子
D.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特有的現(xiàn)象
6.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復制不改變?nèi)旧w數(shù)目,著絲粒分裂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B.基因型為AaBb的1個卵原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后得到4種卵細胞
C.1個大腸桿菌的初級精母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后可得到4個精細胞
D.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精細胞和卵細胞都要經(jīng)過復雜的變形過程
7.如圖為某二倍體動物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圖中染色體為該動物細胞中全部的染色體,則該動物不可能是果蠅
B.若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據(jù)該圖不能判斷該動物的性別
C.圖中圖像代表分裂時期的順序依次是②→③→①→④
D.細胞②和④內(nèi)的染色體雖然都移向兩極,但核DNA含量不同
8.下列關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摩爾根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所用的實驗材料是果蠅
B. 摩爾根是最早提出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的科學家
C. 薩頓通過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D. 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9.下列有關紅綠色盲癥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B.女兒患病,父親一定患病
C.母親正常,兒子一定正常D.父親患病,女兒不一定患病
10.下列關于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的Y染色體比X染色體長
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總是與性別決定有關
C.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D.有性別之分的生物,都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性別這一性狀
11.如圖為一只果蠅的染色體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圖。圖中數(shù)字為染色體編號,字母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果蠅的性別為雄性,其產(chǎn)生的正常精子中可能含有一條X染色體
B.該果蠅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3號和5號染色體不可能進入同一個配子中
C.該果蠅細胞內(nèi)的基因B、b和基因V、v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該果蠅可能產(chǎn)生基因型為bVRXE的生殖細胞
12.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再讓其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噬菌體在細菌體內(nèi)復制了4次,從細菌體內(nèi)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和含有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shù)的( )
A.1/8和1B.1/8和0C.3/8和1D.3/8和0
13.下列關于生物體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都是核酸,但有的生物主要是DNA,有的主要是RNA
B.細胞核和擬核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細胞質(zhì)中遺傳物質(zhì)是RNA
C.核酸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其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蘊藏著遺傳信息
D.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證明了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是DNA
14.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該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基因A、a和B、b表示。為探究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了如圖雜交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
B.F2三角形果實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7/15
C.F1的測交后代中三角形果實有3種基因型
D.讓F2中全部三角形果實薺菜自交,子代中卵圓形果實占1/25
二、多選題
15.下圖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CD段與OP段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均相同
B.BC段細胞正在進行DNA的復制,c階段不發(fā)生DNA復制
C.LM段所示過程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
D.精細胞和卵細胞的變形發(fā)生在KL段
16.果蠅的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V/v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W)對白眼(w)是顯性,W/w位于X染色體上。一只長翅紅眼果蠅與一只殘翅白眼果蠅雜交,F(xiàn)1中長翅紅眼雌∶長翅白眼雌∶長翅紅眼雄∶長翅白眼雄∶殘翅紅眼雌∶殘翅白眼雌∶殘翅紅眼雄∶殘翅白眼雄=1∶1∶1∶1∶1∶1∶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
B.親本長翅紅眼果蠅為雜合子,其基因型為VvXWXw
C.F1中長翅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VvXWXW和VvXWXw
D.F1中長翅紅眼雌果蠅和殘翅白眼雄果蠅雜交,F(xiàn)2中出現(xiàn)殘翅紅眼雄果蠅的比例為1/8
17.某種鳥(ZW型)的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當B和D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栗羽;B存在而D不存在時表現(xiàn)為黃羽;其余情況表現(xiàn)為白羽。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研究小組利用純合親本分別進行正反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由正反交實驗可以判斷出B與b位于常染色體上
B.由正反交實驗可以判斷出D與d位于Z染色體上
C.實驗二的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栗羽占9/16
D.實驗一的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理論上F2的雄鳥中純合子占1/8
18.某科研小組在格里菲思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相關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活菌甲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
B.通過實驗②,鼠2的血液中只能分離出活菌乙
C.加熱致死菌乙中的某種物質(zhì)能使活菌甲轉化成活菌乙
D.鼠5死亡的原因是死菌甲中的某種物質(zhì)能使死菌甲轉化成活菌乙
三、讀圖填空題
19.控制某種蝴蝶翅色(P/p)和眼色(G/g)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生物小組用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進行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的性狀類型及比例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紫翅和黃翅這對相對性狀中,_________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組合是_____________。
(2)讓F1中一只紫翅綠眼蝴蝶和一只黃翅白眼蝴蝶雜交(產(chǎn)生的子代數(shù)量足夠多),則子代中會出現(xiàn)表型_________種。
(3)若要判斷綠眼和白眼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可讓F1中相同眼色的蝴蝶進行交配,觀察子代性狀分離狀況。
①若綠眼蝴蝶相互交配后子代_________(填“出現(xiàn)”或“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白眼蝴蝶相互交配后子代_________(填“出現(xiàn)”或“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綠眼對白眼為顯性;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綠眼對白眼為顯性,則F1中的紫翅綠眼雌、雄個體進行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紫翅綠眼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
20.圖1為某動物細胞分裂某個時期的示意圖,圖2表示5種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分子數(shù)的柱狀圖?;卮鹣铝袉栴}:
(1)圖1細胞含有__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所處的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期,該細胞對應圖2中類型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的細胞。
(2)若圖2中d細胞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則d代表的細胞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此時細胞中____________(填“有”或“無”)同源染色體。若該動物的性別為雌性,e對應的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
(3)圖2的5種細胞類型中,存在染色單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
21.如下圖為某動物卵原細胞示意圖(僅畫出部分染色體),圖中字母代表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數(shù)字①~④代表染色體編號?;卮鹣铝袉栴}:
(1)圖中的①與②構成一對_________。R和r稱為_________基因。
(2)圖示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時染色體的行為是_________。
(3)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互換,則一個圖示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得到的生殖細胞有_________種基因型,基因型為_________。
(4)該細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進行有絲分裂,理由是_____。
(5)請在下面的坐標圖上畫出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相對含量變化曲線_____(用實線表示)。
22.下圖為某家族中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經(jīng)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Ⅰ-1和Ⅱ-7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不考慮致病基因在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系譜圖判斷,甲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體上,是_________(填“顯”或“隱”)性遺傳??;乙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
(2)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寫出下列個體的基因型:Ⅰ-1:_________;Ⅲ-11:_________。
(3)根據(jù)圖中信息,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來自Ⅰ-1還是Ⅰ-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設Ⅲ-10和一個基因型與Ⅲ-11相同的女性結婚,生一個患兩病的兒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四、實驗探究題
23.1952年,“噬菌體小組”的赫爾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在侵染細菌過程中的功能,攪拌、離心后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卮鹣铝袉栴}:
(1)實驗中需要用32P和35S分別對DNA和蛋白質(zhì)進行標記,而不能標記C、H、O、N這些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噬菌體侵染的細菌是_________(填具體細菌名稱)。實驗過程中若保溫時間過長會導致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32P標記組上清液中出現(xiàn)較高放射性;若保溫時間過短,則該組上清液中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較高放射性。
(3)在32P標記組新形成的_________(填“沒有”“少量”或“全部”)噬菌體中能檢測到32P;在35S標記組新形成的噬菌體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檢測到35S。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豌豆是兩性花,一般在開花前完成受粉,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A正確;B、玉米是單性花,但同一植株的雄蕊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蕊的柱頭上也屬于自交,自然條件下也會出現(xiàn)純種,B錯誤;C、進行人工異花傳粉時,豌豆要對母本植株進行去雄處理,玉米不需要對母本植株去雄,C錯誤;D、進行人工異花傳粉時,二者都需要對母本植株的雌蕊套上紙袋,D錯誤。
2.答案:D
解析:AB、若甲群體是乙群體的親本,則甲產(chǎn)生乙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分離出的(紅斑)為隱性性狀,且甲群體中漁游蛇全為雜合子;乙群體黃斑漁游蛇中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讓乙群體中的全部黃斑漁游蛇與異性紅斑漁游蛇交配,則后代會出現(xiàn)紅斑個體,與題干信息不符,AB錯誤;CD、若乙群體是甲群體的親本,由于乙群體中既有黃斑個體也有紅斑個體,甲群體中只有黃斑個體,可見黃斑為顯性性狀,且乙群體中漁游蛇全為純合子;乙群體中共有兩種基因型,甲群體中漁游蛇全為雜合子,C錯誤;D正確。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A、由F1中表型及其F2比例為9:3:3:1可知,兩對等位基因(設為A/a和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中胡桃冠個體為雙顯性(用A_B_表示),玫瑰冠個體為單顯性(用A_bb表示),豌豆冠個體為單顯性(用aaB_表示),單冠個體為雙隱性(用aabb表示)親本均為純種,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基因的自由組合,F(xiàn)1中胡桃冠個體的出現(xiàn)不是基因自由組合的結果,A錯誤; BC、F2中玫瑰冠雜合子和豌豆冠雜合子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它們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不會發(fā)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無法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它們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會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可用于驗證分離定律,B錯誤、C正確; D、F2中的胡桃冠雞(A_B)與單冠雞(aabb)進行雜交,后代會出現(xiàn)4種表型,4種基因型,D錯誤。
故選:C。
5.答案:C
解析:A、每一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四條染色單體,由此而得名,A正確;
B、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可能會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這屬于基因重組,B正確;
C、四分體的1條染色體上含有2個DNA分子,C錯誤;
D、四分體是由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后形成的,即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因為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特有的現(xiàn)象,故四分體也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特有的現(xiàn)象,D正確。
6.答案:A
解析:A、DNA復制使DNA含量加倍但染色體數(shù)目未加倍,著絲粒分裂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A正確;
B、高等哺乳動物的1個卵原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后得到1個卵細胞,B錯誤;
C、減數(shù)分裂是真核細胞進行分裂的方式之一,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不能進行減數(shù)分裂,C錯誤;
D、減數(shù)分裂后產(chǎn)生的卵細胞不經(jīng)過變形過程,D錯誤。
故選A。
7.答案:B
解析:A、若圖中畫出了該動物細胞的全部染色體,則圖中所對應的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4條,而果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8條,故該動物不可能是果蠅,A正確;B、若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根據(jù)細胞②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并移向兩極可知,其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因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故可以判斷該動物的性別為雄性,B錯誤;C、①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②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④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圖中分裂時期的順序為:②→③→①→④,C正確;D、細胞②中含8條DNA分子,細胞④含4條DNA分子,兩者所含的核DNA含量不同,D正確。
8.答案:B
解析: A.摩爾根通過果蠅紅白眼的實驗,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A正確;
B、薩頓最早發(fā)現(xiàn)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B錯誤;
C、薩頓通過觀察進的染色體的關系,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C正確;
D、基因在染色體上,且呈線性排列,D正確。
故選B。
9.答案:C
解析:A、紅綠色盲是伴X隱性遺傳病,男性患者只要含有致病基因即患病,而女性患者需要兩條X染色體上均含有致病基因才患病,因此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A正確;B、女兒的兩條X染色體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女兒患病,說明父親一定帶有致病基因,一定患病,B正確;C、母親正常,可能攜帶致病基因,因此兒子可能患病,C錯誤;D、女兒的兩條X染色體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若母親傳給女兒的X染色體不帶有致病基因,則女兒不患病,因此父親患病,女兒不一定患病,D正確。
10.答案:C
解析:A、人類的Y染色體比X染色體短,A錯誤;B、性染色體上存在與性別有關的基因,但不都與性別決定相關,如人類的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但其與性別決定無關,B錯誤;C、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單基因遺傳病,C正確;D、有性別之分的生物,其性別決定方式不一定是XY型(例如鳥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且有些生物的性別不由性染色體決定,D錯誤。
11.答案:B
解析:A、圖中1和2分別為X和Y染色體,故該果蠅的性別為雄性,其產(chǎn)生的正常精子中可能含有一條X染色體或一條Y染色體,A正確; B、該果蠅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3號和5號染色體屬于非同源染色體,由于非同源染色體能自由組合,因此可能進入同一個配子中,B錯誤; C、基因B和V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 D、該果蠅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合可能含有4、5和1號,則該生殖細胞的基因型為bVRXE,D正確。
故選:B。
12.答案:B
解析:由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只有DNA進入細菌體內(nèi),蛋白質(zhì)外殼不進入,所以子代噬菌體中含32P,不含35S。由于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所以一個噬菌體在細菌體內(nèi)復制4次后,含有32P的噬菌體為2個,共產(chǎn)生16個子代噬菌體,因此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占子代噬菌體總數(shù)的2/16=1/8,含有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shù)的0,B正確。
故選B。
13.答案:C
解析:A、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都是核酸,但有的生物是DNA,即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極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A錯誤;
B、細胞生物細胞核和擬核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細胞質(zhì)中遺傳物質(zhì)也是DNA,即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就是DNA,B錯誤;
C、核酸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其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核酸中的遺傳信息就儲存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中,C正確;
D、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只能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D錯誤。
14.答案:D
解析:A、由于F1全為三角形果實,且自交后代果實分離比為15:1,為9:3:3:1變形,可知卵圓形果實的基因型是aabb,F(xiàn)1基因型為AaBb,親本為三角形果實和卵圓形果實,基因型應為AABB和aabb,A正確;
B、F2三角形果實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是指自交后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個體,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和aaBB五種,分別占比是:1/15、2/15、1/15、2/15和1/15,故F2三角形果實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7/15,B正確;
C、F1的基因型是AaBb,F(xiàn)1測交是指F1與隱性純合個體aabb雜交,后代三角形果實有3種基因型,是AaBb、Aabb、aaBb,C正確;
D、F2中三角形果實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F(xiàn)2中三角形果實薺菜自交子代能出現(xiàn)卵圓形果實的個體基因型及所占比例為:4/15AaBb、2/15Aabb、2/15aaBb,自交后子代中卵圓形果實占比為4/15×1/16+2/15×1/4+2/15×1/4=1/12,D錯誤。
故選D。
15.答案:ABD
16.答案:BD
17.答案:ABC
18.答案:AC
19.答案:
(1)紫翅;PpGg×Ppgg
(2)2或4
(3)出現(xiàn);不出現(xiàn);綠眼蝴蝶相互交配后子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白眼蝴蝶相互交配后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綠眼對白眼為隱性
(4)1/9
解析:(1)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雜交,F(xiàn)1中紫翅:黃翅=3:1,可知紫翅對黃翅為完全顯性,親本基因型為Pp×Pp,綠眼:白眼=1:1,可知親本基因型為Gg×gg,故親本基因型為PpGg×Ppgg。
(2)上述親本產(chǎn)生的F1中,紫翅基因型有PP和Pp兩種,黃翅基因型為pp,故子代表型為1或2種,即全為紫翅或紫翅:黃翅=1:1;綠眼和白眼基因型為Gg、gg或gg、Gg,子代表型均為兩種,綠眼:白眼=1:1,故子代出現(xiàn)表型為2或4種。
(3)①F1綠眼和白眼基因型為Gg、gg或gg、Gg,若綠眼蝴蝶相互交配后,出現(xiàn)性狀分離,白眼蝴蝶交配后未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說明綠眼對白眼是顯性。
②F1綠眼和白眼基因型為Gg、gg或gg、Gg,若綠眼蝴蝶相互交配后,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白眼蝴蝶交配后,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說明白眼對綠眼是顯性。
(4)若綠眼對白眼為顯性,則F1紫翅綠眼基因型為P-Gg,其中PP:Pp=1:2,P和p的基
因頻率分別為2/3和1/3G和g的基因頻率為1/2,故F1雌雄配子為PG:Pg:pG:pg=2:2:1:1,F(xiàn)2紫翅綠眼純合子(PPGG)所占比例為:2/6×2/6=1/9。
20.答案:(1)4或四;有絲;后;a
(2)減數(shù)分裂Ⅱ中期;無;卵細胞或極體
(3)b、d
解析:(1)圖1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8條染色體,對應于圖2中的a。
(2)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并且染色體:DNA=1:2,因此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若此時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則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含同源染色體。e細胞是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子細胞,若該動物的性別為雌性,則e對應的細胞名稱是卵細胞或極體。
(3)存在染色單體時,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之比為1:2,因此圖2的5種細胞類型中,存在染色單體的細胞有bd。
21.答案:(1)同源染色體;等位
(2)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3)1;AR或ar或Ar或aR
(4)能;卵原細胞可通過有絲分裂產(chǎn)生新的卵原細胞,以增加卵原細胞的數(shù)量
(5)
22.答案:(1)X;隱;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2)遵循;BBXAY或BbXAY;bbXAXa
(3)不能;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Ⅲ-11為乙病患者(基因型為bb)可知Ⅱ-6為乙病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基因型為Bb),Ⅱ-6的父母Ⅰ-1和Ⅰ-2均無乙病,可知這兩人至少有一位是乙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無法進一步確定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是來自Ⅰ-1還是Ⅰ-2
(4)1/12
23.答案:(1)P是核酸的特有元素,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C、H、O、N是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共有元素,若標記共有元素則不能將DNA和蛋白質(zhì)區(qū)分開
(2)大腸桿菌;部分噬菌體增殖后從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會
(3)少量;不能
解析:(1)實驗中需要用32P和35S分別對DNA和蛋白質(zhì)進行標記,而不能標記C、H、O、N這些元素進行標記的原因是P是核酸的特有元素,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C、H、O,N是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共有元素,若標記共有元素則不能將DNA和蛋白質(zhì)區(qū)分開。
(2)噬菌體只能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nèi),實驗過程中T2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原料(氨基酸、核苷酸等)、酶、tRNA、核糖體、能量等。
(3)實驗過程中若保溫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會從大腸桿菌釋放出來,從而使32P標記組上清液中出現(xiàn)較高放射性。若保溫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增殖后從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會出現(xiàn)較高放射性。
(4)在32P標記組,噬菌體提供模板鏈,新形成的少量含母鏈DNA的噬菌體中能檢測到32P在35S標記組由于蛋白質(zhì)外殼留到了大腸桿菌體外,新形成的噬菌體中不能檢測到35S。

相關試卷

河北省滄州市東七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這是一份河北省滄州市東七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果蠅的灰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北省滄州市東七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河北省滄州市東七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共8頁。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高三八縣聯(lián)考一模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高三八縣聯(lián)考一模生物試題,共12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北省滄州市運東七縣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河北省滄州市運東七縣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2023滄州東光縣等三縣聯(lián)考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2023滄州東光縣等三縣聯(lián)考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2021-2022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部分學校高一下學期開年摸底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2021-2022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部分學校高一下學期開年摸底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