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很長的時間里,科學家曾認為原子不可再分。后來對一種微粒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識到原子具有復雜的結構。這種微粒指的是( )
A. 電子B. 原子核
C. 質子D. 中子
2. 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1所示,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
A. 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B. 向左移動游碼
C. 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D. 將20g的砝碼取下?lián)Q成10g的砝碼
3. 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大規(guī)模使用完全國產化的第三代鋁鋰合金,其密度要比傳統(tǒng)鋁合金低約10%,還具有強度高、導電性好、耐腐蝕等特性。下列物體不適合用該材料制造的是( )
A. 自行車的車架B. 平板電腦的外殼C. 打樁機的重錘D. 儀器中的電子元件
4. 如圖所示,A、B、C是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將質量相等的甲、乙、丙分別裝在這三個容器中,甲、乙、丙的體積與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則A、B、C三個容器依次分別裝的是( )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甲、丙、乙
5. 如圖示意了某種物質常見三種狀態(tài)的微觀模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狀態(tài)時,分子的位置固定,不會運動
B. 甲狀態(tài)時,物體的流動性最明顯
C. 甲狀態(tài)時,物體最容易被壓縮
D. 甲狀態(tài)和乙狀態(tài)相比,甲狀態(tài)分子間的引力更大
6. 如圖所示,一位退休老教師利用毛皮、塑料管和塑料絲制作了一個“懸浮章魚”。他用毛皮分別摩擦塑料管和塑料絲,然后把塑料絲拋向空中,讓塑料管從其下方靠近它,就可以讓這只“章魚”懸浮在空中不掉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塑料絲蓬松散開是因為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B. 塑料管吸引塑料絲
C. 若摩擦后的塑料絲帶負電,則毛皮束縛電子的能力比塑料絲弱
D. 摩擦后的塑料管和塑料絲帶上了異種電荷
7. 如圖所示,把兩個質量均為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
B. 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不是水平或豎直方向的力
C.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 2N,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1N
D. 稱鉤碼重力前,需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
8. 騎車出行是“低碳生活”倡導方式之一,以下自行車組件屬于減小有害摩擦的是( )
A. 剎車閘B. 車輪軸承C. 車輪上的花紋D. 粗糙柔軟的把手
9. 我國生產的無人機世界領先,應用領域廣泛。如圖是一架正在升空的無人機,使該無人機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A. 螺旋槳B. 空氣C. 地面D. 無人機
10. 中國女排那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如圖所示是她們某次比賽時的場景,關于排球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排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在一次扣殺中,排球受到的彈力是由于手發(fā)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C. 運動員扣出排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手對球的彈力
D. 用手擊打排球時,手先對排球產生作用力,然后排球對手也產生了一個作用力
11. 如圖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沒有推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箱子受到的推力不屬于彈力
B. 箱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壓力三個力
C. 箱子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箱子沒有被推動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12. 小杭同學用一個鋼片固定在桌子邊緣,在鋼片上分別掛上鉤碼進行實驗(每個鉤碼規(guī)格相同),鋼片靜止時如圖所示,以下說法( )
①由圖中丙、丁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②由圖中乙、丁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③對比乙、丙兩圖可知:丙圖中鋼片對鉤碼的彈力大于乙圖中鋼片對鉤碼的彈力
A. 只有①②是正確的B. 只有①③是正確的
C. 只有①是正確的D. ①②③都不正確
13. 小雨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如圖甲),圖乙是他拉動木塊得到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在拉動過程中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A. B.
C. D.
14. 小明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部分操作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量筒中液體的質量為82.4g
②鹽水的密度是
③按照乙甲丙的順序實驗,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④按照甲丙乙順序操作,如果盤中5g砝碼因磨損質量變小,則測得鹽水密度偏小
A. 只有①②正確B. 只有②③正確C. 只有③④正確D. 只有③正確
15. 有a、b兩個小球分別由、的甲、乙兩種材料制成,兩小球質量分別為30g和25g,體積之比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a球是空心的
B.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4
C. 若兩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
D.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兩球總質量相等
二、填空作圖題(第16~23題每空1分,第24、25題各2分,共24分)
16. 如圖所示為我國國家大劇院,其穹頂表面積達3萬平方米,為使如此大面積的建筑外殼堅固又不至于過重,設計者采用了鈦金屬板作為主材,這主要是利用鈦金屬具有___________較大、___________較小的物理屬性。
17. 許多人購買新車后,都會選擇為車貼上車衣來保護車漆,但是劣質的車衣后期會很難取下,反而會傷害車漆。如圖所示是維修工去除劣質車衣時的情景,車衣很難取下,是因為___________,撕下車衣的過程也聞到了非常刺鼻的味道,這是因為___________。
18.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構成物質世界的各種原子也有相似的結構,根據(jù)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可知:原子由帶___________電的___________和帶___________電的電子組成。
19. 在空間站失重環(huán)境下,書寫并非易事。如圖所示設計的“太空圓珠筆”,該筆管除筆尖鋼珠處有開口外,其余部分是完好密閉的。書寫過程中,管內壓縮氮氣的質量___________(變小/不變/變大),密度___________(變小/不變/變大)。若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①物體將沒有質量:②摩擦力將不存在;③火焰的形狀是球形的;④瀑布將消失。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對應序號)。
20.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夠吸引紙屑,說明帶電體具有_________的性質,摩擦起電的實質是_________在物體間轉移。
21. 如圖用帶電棒接觸驗電器金屬小球,發(fā)現(xiàn)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這是因為___________。
22. 如圖甲,工人在砌房子時用鉛垂線依據(jù)的物理知識是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如圖乙所示的水平儀R可以用來檢查所砌的墻面是否水平,當液體中空氣泡居中表示墻面水平,若空氣泡靠近A端,則表示A端的墻面___________(高/低)。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某人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80kg的物體,那么到月球上他能舉起物體的最大質量為___________kg。
23. 泡沫金屬是一種含有大量氣孔的金屬材料,由于內部的多孔結構,其密度要比普通金屬的密度___________(大/?。┑枚?;一塊泡沫鋁孔隙度(氣孔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比)為90%,其密度為金屬鋁密度的___________倍,將其加工改變形狀后,密度_____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24. 雪是松散多孔的結構,在外力擠壓下可形成冰,已知冰的密度為,小杰同學想利用冰的密度來估測積雪的密度:在平整的地面上有厚度為的積雪,用力豎直向下將雪踩成冰,形成一個下凹的腳印,測得腳印的深度為。則積雪的密度約為___________。
25. 如圖,足球沿著斜坡加速滾下,請畫出足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
26. 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水平向右做直線運動,O為其重心,請畫出冰壺在冰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和冰壺對冰面的壓力。
三、解答探究題(第26小題7分,第27小題9分,第28小題8分,第29小題9分,第30小題13分,共46分)計算型問題解答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運算過程,直接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
27.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如圖是小明家的陶瓷茶壺(壺身和壺蓋是同種材質且密度均勻),他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壺身的重力為6.3N,他很想知道制作該壺的材料的密度,于是又用天平測出了壺蓋的質量是120g,把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質量是48g,,g取10N/kg。求:
(1)壺身的質量;
(2)制作這個茶壺的材料的密度;
(3)制作這個茶壺所用材料的總體積。
28. 小強發(fā)現(xiàn)市面上有一款橙汁飲料,配料表主要成分是濃縮橙汁和水,且標明了濃縮橙汁含量≥10%(按體積計),為驗明其真假,小強經(jīng)過調查找到該產品使用的濃縮橙汁密度為1.6×103kg/m3,隨后小強立刻對手中這款飲料進行測量,他倒了一杯橙汁飲料,測得飲料的質量為262g,體積為250mL。(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kg/m3)假設濃縮橙汁和水混合過程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求:
(1)這款橙汁飲料中添加濃縮橙汁的體積,并判斷濃縮橙汁含量是否符合配料表所寫;
(2)如果不符合,請計算出這杯飲料中至少還要添加多少毫升濃縮橙汁,才能達到要求?(若除不盡,保留1位小數(shù))
29. 如圖所示,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___方向拉著物塊A做___________運動;
(2)在甲、乙、丙所示圖中,拉著物塊A勻速前進時,拉力大小分別為,,。分析甲、丙兩圖可得結論:___________;
(3)大量實驗進一步證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圖中物塊A上疊放一塊與A完全相同的物塊B,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塊A,使物塊B隨A一起勻速前進(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則___________N;此運動過程中,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N;
(4)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他的探究過程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
30. 為了平衡營養(yǎng),小敏的媽媽買了多種雜糧。小敏想知道她最喜歡吃的紅豆的密度,于是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他們的操作如下:
(1)將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擺動幅度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如圖乙所示是小敏用天平測量空燒杯質量的情景,小組同學指出她實驗操作中有錯誤,她的錯誤是______;
(3)小敏用天平正確測得空燒杯的質量為20.2g,向燒杯中裝入適量飽滿的紅豆并放到天平左盤上,在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平衡,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紅豆和燒杯的總質量為______g;
(4)測紅豆體積時,小組設計了兩種方案:
①將燒杯中的紅豆倒入空量筒中,抖動量筒,使紅豆表面平整,讀出紅豆的體積;
②在量筒內注入適量水,如圖丁所示,將燒杯中的紅豆緩慢倒入量筒的水中,此時量筒的讀數(shù)為80mL,測出紅豆的體積。由此計算得到紅豆的密度為______;
(5)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針對紅豆體積的測量進行了詳細分析:若采用方案①,由于紅豆間存在較大間隙,導致測得紅豆的密度會______(偏大/偏小/沒有影響)。
(6)小敏發(fā)現(xiàn)媽媽上班的工廠里還有一種專門測量密度的秤,仔細閱讀說明書后她設計了測量步驟如下:
a、向容器B加入水,讓水面升至容器的標記處,將空容器A與容器B一起放置在密度秤上,如圖①,按下數(shù)據(jù)記憶鍵,記錄密度秤上物體的總質量;
b、將一些紅豆放入容器A,如圖②,記錄總質量;
c、將容器B中的水倒去部分,將容器A中的紅豆全部倒入容器B中,如圖③,再用膠頭滴管向容器B中加入水,直到______,記錄總質量;
根據(jù)以上測量步驟,可得紅豆的密度______(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由于c步驟中倒出部分水后容器B的開口處會掛有水珠殘留,此方案測出的紅豆密度______(偏大/偏小/沒有影響)。
31. 小明在選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測量大小相同的力時,用不同規(guī)格的測力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一樣,對哪些因素會影響彈簧的伸長量,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制造彈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
猜想2:彈簧的原長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
猜想3:彈簧的粗細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
(1)小明為探究自己的猜想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
①將一根彈簧剪成長度_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兩根,測出它們的初始長度L1、L2;
②如圖甲,固定彈簧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彈簧,測出兩根彈簧的長度、;
③改變拉力的大小,重復實驗步驟①②,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2)該實驗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_____(填寫序號)。實驗方案中進行步驟①,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彈簧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同;
(3)上述方案中除了完成步驟①②外,還設計探究步驟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探究完成后他們選了A、B兩根長度和材料相同但粗細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圖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彈性形變,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___________(A/B);
(5)小明力氣比較大,如果他要制作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應選彈簧___________(A/B)。
(6)小明想用B彈簧(長10cm)設計一個能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他找來一個圓柱形的塑料桶(底面積125m2,高8cm)掛在彈簧上,設計了以下方案:
①在彈簧下端掛上空桶,記錄指針的位置,則空桶的重力為___________N;
②在桶內裝水至標記a處,記錄此時指針位置;
③將桶中水倒干凈,再裝入待測液體到標記a處,記錄此時指針位置,則該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g/cm3;
④將桶中液體更換為不同密度的液體,重復上述實驗。
a、這個“密度秤”的零刻度線在___________cm刻度處,能測量的最大密度是___________ g/cm3;
b、若標記a處下移一些,“密度秤”的量程會___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
c、通過分析多次實驗的結果,他推測:液體密度與彈簧長度之間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圖丁所示的圖像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規(guī)律的是___________(選填圖中字母)。
A.B.
C.D.
這是一份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下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調研物理試卷,共8頁。
這是一份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期中調研物理試卷,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