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華同學穿著旱冰鞋用力推墻時,自己卻向后運動,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同時也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①. 運動狀態(tài) ②. 相互
【解析】
【詳解】[1][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二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小華穿著旱冰鞋用力推墻時,自己卻向后運動,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小華也受到墻的作用力,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力推門時,在A點用力比在B點用力更容易將門推開,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__有關。
【答案】作用點
【解析】
【詳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在如圖所示情景下,用相同的力推門時,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在A點比在B點更容易推開門,說明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某小球由細線懸掛著,正在來回擺動,某時刻其所在的位置如圖所示。請畫出小球此時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力的作用點在O點)。
【答案】
【解析】
【詳解】過小球的重心做豎直向下、沿繩子向上的帶箭頭的直線,分別表示小球受到的重力G及繩的拉力F,如圖所示:
4. 如圖所示,有一只生雞蛋靜止在硬紙板上,迅速擊打硬紙板,硬紙板飛出,雞蛋落入杯內(nèi)水中。硬紙板由于被擊打而飛出,其上方的雞蛋由于__________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然后在_________的作用下穩(wěn)穩(wěn)落入杯內(nèi)水中。
【答案】 ①. 慣性 ②. 重力
【解析】
【詳解】[1][2]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性質,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有一只生雞蛋靜止在硬紙板上,迅速擊打硬紙板,硬紙板飛出,雞蛋落入杯內(nèi)水中。硬紙板由于被擊打而飛出,其上方的雞蛋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不變,然后在的重力作用下穩(wěn)穩(wěn)落入杯內(nèi)水中。
5. 如圖所示的是水平儀放置于某桌面上時的情形,則該桌面的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端高,你判斷的物理依據(jù)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左 ②.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解析】
【詳解】[1][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由圖得,水平儀的重錘線偏向右邊,說明桌面的左端高。
6.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個物體受到水平向右、大小為10N的推力的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N;當推力增大到20N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①. 10 ②. 不變
【解析】
【詳解】[1]當用10N的推力的作用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發(fā)生了相對運動,此時受到滑動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
f=F=10N
[2]由于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且這兩個因素都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當把推力F增大為20N時,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為20N。
7. 如圖所示,小冬同學用繩子拴著一石塊,使石塊繞手做圓周運動,則此時石塊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若石塊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則石塊將__________(選填“做勻速直線運動”“繼續(xù)做圓周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tài)”)。
【答案】 ①. 繩子 ②. 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
【詳解】[1]繩子給石塊一個向中間的力,故對石塊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
[2]運動的石塊具有速度,若繩子突然間斷開,所有的外力消失,石塊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做勻速直線運動。
8.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用彈簧測力計拉同一物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F2。已知物塊各側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則F1__________(選填“f下B. 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C. 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D. 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答案】D
【解析】
【詳解】某人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攀上時,受力平衡,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F上向上,而且有;某人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滑下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下向上,因為勻速運動,根據(jù)平衡條件有:,所以,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4分)
19.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老師指出實驗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實驗時,小明在小車兩邊的小盤里加不同質量的砝碼,其目的是探究兩個力的__________對物體平衡的影響;
(3)當小車平衡時,小明用手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設計這個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____。
【答案】 ①. 桌面光滑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②. 大小 ③. 不能 ④.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
【解析】
【詳解】(1)[1]老師指出實驗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桌面光滑,小車不受到摩擦力作用,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2]小車兩邊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碼與砝碼盤的總重力,實驗時,小明在小車兩邊的小盤里加不同質量的砝碼,其目的是為了是小車兩邊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探究兩個力的大小對物體平衡的影響。
(3)[3][4]當小車平衡時,小明用手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小車受到的拉力作用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小車不能保持平衡,設計這個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
20. 如圖所示是“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
(1)為保證小車每次進入水平面時都有相同的速度,要讓小車從斜面的__________由靜止滑下;
(2)實驗中采用三種不同的表面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圖中的三次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論:在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變化得越__________(選填“快”或“慢”),運動的距離越長;
(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可以得到結論:當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它將__________。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不同 ③. 慢 ④. 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
【詳解】(1)[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知道,要比較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必須讓小車進入水平面時有相同的速度,這樣必須使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2]由控制變量法知道,采用三種不同的表面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不同。
(3)[3]由圖知道,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對小車的阻力最小,小車運動的距離最遠;由實驗可知,水平面越光滑,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慢,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4)[4]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推理知道,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運動直線運動。
21. 某興趣小組在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時,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該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實驗時,需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表格中①處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
(3)由第1、6、7三次實驗的現(xiàn)象,可驗證猜想__________(填字母)是正確的;
(4)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圖乙可表示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隨__________變化的關系。
【答案】 ①. 使水平拉力大?。◤椈蓽y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②. 1.2 ③. C ④. 壓力大小
【解析】
【詳解】(1)[1]實驗時,需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根據(jù)二力平衡得,使水平拉力大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2)[2]由圖甲得,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1.2N即表格中①處的數(shù)據(jù)是1.2N。
(3)[3] 1、6、7三次實驗中,壓力相等,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不等,可驗證猜想C是正確。
(4)[4]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成正比,則圖乙可表示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的關系。
四、計算與推導題(第22小題7分,第23小題7分,第24小題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過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 一輛自重是5.0×104N的卡車行駛到一座立有如圖所示標志牌的橋前。卡車拉著25箱貨物,每箱貨物的質量均為300kg,g取10N/kg。
(1)這輛車總重為多少牛?
(2)要使該車能安全通過此橋,需要卸下多少箱貨物?
【答案】(1);(2)9箱
【解析】
【詳解】解:(1)卡車自重
G卡=5×104N
根據(jù)G=mg貨物的總重力
G物=m物g×n=300kg×10N/kg×25=7.5×104N
這輛卡車總重
G總=G卡+G物=5×104N+7.5×104N=1.25×105N
(2)這輛車的總質量
橋前的標牌“10t”表示限重10t,因為12.5t>10t,所以卡車超重,不能安全過橋,超出的質量
Δm=12.5t-10t=2.5t=2500kg
應卸下箱子數(shù)
根據(jù)實驗情況,需要卸下9箱貨物。
答:(1)這輛車總重為;
(2)要使該車能安全通過此橋,需要卸下9箱貨物。
23. 如圖甲所示,一個重為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1)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實驗證明,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若該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F壓,試證明F壓=G。
(2)將該物體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仍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原水平地面拉,使其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如圖乙所示。請你判斷該物體此時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理由。
【答案】(1)見詳解;(2)見詳解
【解析】
【詳解】(1)證明:重為G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
F支=G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即
F壓=F支
等量代換可得
F壓=G
(2)將該物體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減小,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減小,仍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原水平地面拉,則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物體將做加速運動。
24. 為了驗證“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這一結論,某同學先將彈簧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并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力F。實驗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該同學根據(jù)記錄的外力F與對應的彈簧的長度x作如圖所示的F-x圖像。
(1)彈簧的原長是多少?
(2)使彈簧伸長1cm,所需的拉力是多少?
(3)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4N時,彈簧的長度是多少?
【答案】(1)0.5cm;(2)2N;(3)2.5cm
【解析】
【詳解】解:(1)由圖象可知,當F=0N時,彈簧的長度x=0.5cm,即彈簧的原長為0.5cm。
(2)彈簧原長為0.5cm,當彈簧伸長1cm,總長度為1.5cm。由圖象可知,x=1.5cm時,F(xiàn)=2N,即彈簧伸長1cm時,彈簧的拉力為2N。
(3)由圖象可知,當F=4N時,則彈簧的長度x=2.5cm。
答:(1)彈簧的原長為0.5cm;
(2)彈簧伸長1cm時,彈簧的拉力為2N;
(3)彈簧的長度為2.5cm。實驗
編號
實驗條件
摩擦力/N
木塊放置方式
表面情況
壓力/N
1
平放
木板表面
0.8
2
平放
木板表面
G
①
3
平放
木板表面
8
1.6
4
側放
木板表面
8
1.6
5
豎放
木板表面
8
1.6
6
平放
木板上鋪棉布
4
1.2
7
平放
木板上鋪毛巾
4
2.0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B卷)(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B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聯(lián)考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聯(lián)考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聯(lián)考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71,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三)物理試題,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