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卷(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選題
1.亞洲民族、種族眾多,其中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是( )
A.漢族B.大和民族C.朝鮮族D.俄羅斯族
2.讀“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圖”、“亞洲大陸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圖”,亞洲地勢特點是( )
A.中部高,四周低B.中部低,四周高C.西部高,東部低D.西部低,東部高
3.下列有關亞洲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B.東臨太平洋,西鄰歐洲
C.全部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D.西南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
4.受地勢影響,亞洲中部形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 )
A.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B.季風氣候區(qū)
C.高原山地氣候區(qū)D.寒帶氣候區(qū)
讀“亞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關于亞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地跨寒、溫、熱三帶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③從發(fā)展水平看,全部是發(fā)展中國家
④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均發(fā)源于亞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關于亞洲各地人文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日本民族構成復雜,多元文化并存
B.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qū)
C.阿拉伯半島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語
D.北亞的亞庫特人住木屋,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7.我們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亞洲大部分處于高緯度地區(qū)B.亞洲處在東半球
C.亞洲緯度和經(jīng)度跨度大D.亞洲四面瀕臨海洋
8.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住帳篷,穿長袍,過著游牧生活;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住木屋,穿毛皮衣服,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這樣的生活習慣主要是受下列哪種因素的影響( )
A.地形因素B.氣候因素C.經(jīng)濟因素D.文化因素
9.下列說法中是歐洲西部的畜牧業(yè)發(fā)達的原因是( )
①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②地形以平原為主
③山區(qū)廣闊適合發(fā)展牧業(yè)
④歐洲人喜歡吃牛羊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一個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最濕潤,原本與我的兄弟手拉手,后來被隔斷了,在我的胸膛里流淌著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這個大洲是( )
A.①B.②C.③D.④
1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①B.②C.③D.④
12.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最高的大洲( )
A.①B.②C.③D.④
13.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是( )
A.新加坡B.日本C.菲律賓D.印度尼西亞
14.東南亞國家中,屬于內陸國的是( )
A.越南B.泰國C.老撾D.柬埔寨
15.“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亞洲的山山水水哺育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其中的“山”和“水”分別指的可能是( )
A.乞力馬扎羅山、尼羅河B.阿爾卑斯山、多瑙河
C.喜馬拉雅山、長江D.安第斯山、亞馬孫河
16.下列民居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
A.北極地區(qū)因紐特人—冰屋B.中國黃土高原—窯洞
C.東南亞地區(qū)—高架屋D.中國南方—平頂房屋
1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在熱帶草原地區(qū)開墾種糧,過度放牧,其后果是( )
A.糧食和肉類大幅度增產(chǎn)B.增加土壤肥力
C.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步改善D.加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8.不屬于亞洲的人類文明發(fā)祥地是( )
A.古埃及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19.以下不屬于亞洲的地形區(qū)的是( )
A.青藏高原B.西西伯利亞平原C.剛果盆地D.喜馬拉雅山
20.亞洲國家人口是超過1億的有( )
A.5個B.6個C.7個D.8個
二、填空題
21.東南亞是世界熱帶經(jīng)濟作物基地,天然橡膠最大生產(chǎn)國是______;棕櫚油最大生產(chǎn)國是______。
22.亞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______個左右,約占世界民族、種族總數(shù)的______。
三、綜合讀圖題
23.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洲:E______,F______,大洋:I______,K______。
(2)圖中A、C兩洲的分界線①是______運河;③為______海峽,它既溝通H、J兩洋,又是A、F兩洲的分界線。
(3)我們生活在圖中______大洲(填字母),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該洲東部、南部地區(qū)______氣候顯著。
(4)B大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是溫暖濕潤的______氣候的典型分布區(qū);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qū)呈綠色,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______為主。
24.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大洲,它地域遼闊,文化多樣。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地跨______帶、______帶、北寒帶。A地終年高溫多雨,屬______氣候類型;B地氣候終年嚴寒,屬______氣候類型;A、B兩地氣候差異主要是受______因素的影響。
(2)亞洲東部主要分布的人種是______種人,西亞的阿拉伯人屬于______種人。
(3)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qū)是______、______、______,請結合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分析亞洲其他地區(qū)人口稀疏的原因。
(4)亞洲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下列名勝古跡位于亞洲的是:______(雙選)
(5)馬來西亞和泰國近些年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大力發(fā)展出口加工工業(yè)B.發(fā)展高科技農(nóng)業(yè)
C.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D.建立跨國公司
25.讀圖填空。
(1)西亞地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交界地帶,位于___________、紅海、___________、黑海和里海之間,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
(2)圖中①-⑥中,表示紅海的是____________,⑦是____________海峽,⑧是____________海峽。
(3)西亞是世界石油寶庫,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灣及其沿岸地區(qū),其中,沙特阿拉伯、____________、科威特、____________等是世界重要產(chǎn)油國。
(4)西亞的石油主要出口到__________、西歐及亞洲的________等國家和地區(qū)。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亞洲民族、種族眾多,其中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主要生活在中國,漢族也是世界上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故選A。
2.答案:A
解析:讀圖可知,不論是沿經(jīng)線還是沿緯線的剖面圖,亞洲的地勢特點都是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四周多平原和丘陵,所以亞洲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故選A。
3.答案:C
解析:亞洲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A正確;亞洲東臨太平洋,西鄰歐洲,B正確;亞洲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與東半球,C錯誤;亞洲西南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D正確。故選C。
4.答案:C
解析: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青藏高原為主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地勢影響,形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山地氣候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區(qū)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寒帶氣候的形成是受緯度位置的影響,排除ABD,故選C。
5.答案:C
解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是溫帶,①正確;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狀分布,②正確;從發(fā)展水平看,大部分是發(fā)展中國家,日本是發(fā)達國家,③錯誤;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均發(fā)源于亞洲,④正確。故選C。
6.答案:A
解析:日本的民族構成單一,日本主要是大和民族,古代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A錯誤;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主要來自于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特別是廣東、福建兩省,B正確;阿拉伯半島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語,C正確;北亞的亞庫特人住木屋,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D正確。根據(jù)題意,故選A。
7.答案:C
解析:亞洲面積廣大,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北跨寒、溫、熱三帶,寒暑并存,亞洲又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干濕差異懸殊,再加上地形復雜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亞洲氣候復雜多樣,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亞洲緯度和經(jīng)度跨度大,C正確;亞洲北部約達北緯81°,南部約達南緯11°,經(jīng)度約在東經(jīng)26°至向東西經(jīng)170°之間,亞洲大部分處于中緯度地區(qū),A錯誤;從東西半球看,亞洲絕大部分在東半球,還有處于西半球,B錯誤;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三面環(huán)海,一面連接陸地,D錯誤。故選C。
8.答案:B
解析: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住帳篷,穿長袍,是由于這里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炎熱;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住木屋,是由于這里緯度高,氣候寒冷,兩地的生活習慣不同,是受到兩地氣候的影響,與地形、經(jīng)濟、文化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
9.答案:A
解析:歐洲西部地處中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分布在南北兩側,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氣流深入內地,大部分地區(qū)受海洋的影響明顯,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當?shù)氐男竽翗I(yè)發(fā)達,受此影響人們喜愛吃牛羊肉等食物,故①②正確,根據(jù)題意,故選A。
10.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圖中①是非洲,②是歐洲,③是亞洲,④是南美洲。由題目可知,該大洲是世界上最濕潤,原本與另一洲連在一起,后來被隔斷了,并且有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說明該大洲是④南美洲。故選D。
11.答案:C
解析: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勻,人口最多的大洲是③亞洲,亞洲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2.答案:B
解析: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可以把國家劃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各大洲之間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差異很大,其中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最高的大洲是②歐洲,該大洲大部分國家屬于發(fā)達國家。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3.答案:D
解析: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有近13000個島嶼組成,有“千島之國”稱號,故選D。
14.答案:C
解析: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老撾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內陸國,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5.答案:C
解析:關于亞洲的說法,這里的“山”是指亞洲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水”是指亞洲最長的河流-長江,故選C。
16.答案:D
解析:北極地區(qū)氣候寒冷,終年冰天雪地,當?shù)氐膫鹘y(tǒng)民居是冰屋,故A正確。中國黃土高原氣候較干旱,土層呈垂直結構,當?shù)刂膫鹘y(tǒng)民居是窯洞,故B正確。東南亞氣候濕熱,當?shù)氐拿窬佣酁楦呒芪?可以通風散熱、防潮濕,故C正確。我國南方地區(qū)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傳統(tǒng)民居多為斜頂房,故D錯誤。故選D。
17.答案:D
解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地開墾種糧,過度放牧,破壞生存的環(huán)境,從而加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現(xiàn)階段人口、糧食、環(huán)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故選:D。
18.答案:A
解析:亞洲的人類文明發(fā)祥地是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BCD不符合題意;古埃及是非洲人類文明發(fā)祥地,A符合題意;故選A。
19.答案:C
解析:以上地形區(qū)中,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位于亞洲的中部,西西伯利亞平原位于亞洲西北部,剛果盆地位于非洲的中部,故選C。
20.答案:B
解析:亞洲有6個國家人口是超過1億的,分別是中國、日本、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1.答案:泰國 馬來西亞
解析: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是泰國,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chǎn)國是馬來西亞,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是印度尼西亞,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是菲律賓。
22.答案:1000 一半
解析: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的民族、種族構成極為復雜,尤以南亞為甚。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占世界民族、種族總數(shù)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shù)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3.答案:(1)大洋洲 北美洲 大西洋 印度洋
(2)蘇伊士 白令
(3)A 季風
(4)溫帶海洋性 平原
解析:(1)據(jù)圖可知,E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大洋洲,F大洲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北美洲,I大洋是位于北美洲東部的大西洋,K大洋是位于非洲與大洋洲之間的印度洋。
(2)圖中A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C大洲是位于歐洲南部的非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③是亞洲(位于圖中的A處)與北美洲(位于圖中的F處)的分界線——白令海峽,白令海峽溝通位于J處的北冰洋和位于H處的太平洋,是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線。
(3)我們的祖國中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亞洲位于圖中的A處。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亞洲東部、南部地區(qū)季風氣候顯著,以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4)B大洲是歐洲,歐洲西部地處中緯度的大陸西岸,大部分地區(qū)盛行偏西風,風從大西洋吹來,溫和濕潤,形成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該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大部分地區(qū)呈綠色,因此可判斷出該洲地形以平原為主。
24.答案:(1)熱 北溫 熱帶雨林 極地 緯度
(2)黃 白
(3)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西亞人口稀疏的原因:氣候干旱;北亞人口稀疏的原因:氣候寒冷。
(4)①③
(5)A
解析:(1)由亞洲所在的緯度位置可知,亞洲地跨熱、溫、寒三帶;A地位于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屬熱帶雨林氣候;B地位于北極附近,屬于極地氣候類型,A、B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的不同。
(2)根據(jù)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特點,亞洲東部主要分布的人種是黃種人,西亞的阿拉伯人屬白種人。
(3)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qū)是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這些地區(qū)屬于季風氣候,農(nóng)業(yè)發(fā)展早;亞洲稀疏的地區(qū)是中亞和西亞及北亞,中亞和西亞人口稀疏的原因是氣候干旱,北亞人口稀疏的原因是氣候寒冷。
(4)名勝古跡中①是故宮、②是悉尼歌劇院、③是萬里長城、④是埃及的金字塔,①、③均位于亞洲。故選①③。
(5)馬來西亞和泰國近些年大力發(fā)展出口加工工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故選A。
25.答案:(1)亞洲 歐洲 非洲 阿拉伯海 地中海
(2)④ 土耳其海峽 霍爾木茲
(3)波斯灣 伊朗 伊拉克
(4)美國 日本
解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亞自古是東西方交通樞紐,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素有“兩洋三洲五?!敝Q。其中的“兩洋”是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是指亞洲、歐洲和非洲;“五?!笔侵赴⒗?、黑海、地中海、里海、紅海。
(2)讀圖可知,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xiàn)狹長型即圖中④;⑦是土耳其海峽,溝通了黑海和地中海;⑧是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唯一的出口。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亞是世界石油寶庫,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是世界重要產(chǎn)油國。
(4)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亞的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國、西歐及亞洲的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七年級(下)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