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
A. 體積B. 質量C. 密度D. 重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體積、質量、重力都會發(fā)生變化,密度不變,故選C。
2. “電壓”單位的命名是為了紀念( )
A. 托里拆利B. 伏特C. 帕斯卡D. 牛頓
【答案】B
【解析】
【詳解】“電壓”單位是為了紀念科學家伏特,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故選B。
3. 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
A. 載重卡車裝有很多寬大的輪胎
B. 體檢抽血用尖的針頭
C. 菜的刀刃磨得很薄
D. 修剪樹枝的鋸條磨得尖一些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jù)壓強公式,載重卡車裝寬大的輪胎,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符合題意;
B.體檢抽血時用尖的針頭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菜的刀刃磨得很薄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
D.修剪樹枝的鋸條磨得尖一些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 如圖所示,將一根銅絲拉長,一定變大的物理量是( )
A. 質量B. 體積C. 密度D. 電阻
【答案】D
【解析】
【詳解】質量是物體體所具有的一種物理屬性,是物質的量的量度。密度是物質的屬性之一。將一根銅絲拉長,銅絲的質量和密度都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銅絲的體積也沒有發(fā)生改變。而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橫截面積與長度有關,將銅絲拉長,銅絲的長度變長、橫截面積小,所以銅絲的電阻變大。
故選D。
5. 關于物體受到的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液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浸在水中的物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漂在水面上的物體比沉在水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影響浮力大小的有液體密度和排開的體積;還要留意物體的狀態(tài)等因素;抓住題目中的相等量和變化的量,慎重思考解答.
【詳解】A、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見浮力與ρ液和V排都有關;還與物體的狀態(tài)有關,如木塊漂浮在水中和鹽水中時,盡管液體密度變大,但木塊所受浮力卻相等,都等于木塊的重力;A錯誤.
BC、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體積大小無關,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B錯誤,C正確.
D、不論物體漂浮在水面,還是沉在水底,浮力大小總與ρ液和V排有關,與漂浮和沉底無關,如漂在水面的小木塊所受浮力比沉入水底的大石塊??;故D錯誤;
故選C.
【點睛】此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在判斷浮力大小時,要考慮液體密度和排開的體積,還要考慮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等.綜合以上統(tǒng)籌考慮方可解答正確.
6. 對人體最適宜的大氣壓強接近于( )
A. 帕B. 帕C. 帕D. 帕
【答案】D
【解析】
【詳解】對人體最適宜的大氣壓強是1標準大氣壓1.01×105Pa,接近于105Pa。
故選D。
7. 下列實例中,屬于連通器應用的是( )
A. 醫(yī)用注射器B. 鍋爐液位計C. 密度計D. 吸塵器
【答案】B
【解析】
【詳解】A.醫(yī)用注射器是大氣壓強的應用,故A不符合題意;
B.鍋爐液位計屬于連通器的應用,故B符合題意;
C.密度計屬于浮力知識的應用,故C不符合題意;
D.吸塵器屬于流體壓強的應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 由R=可知,導體電阻大小決定于( )
A. 電壓B. 電流C. 電壓和電流D. 導體本身
【答案】D
【解析】
【詳解】導體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與電流、電壓無關,由R=可知導體阻值僅等于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故選D。
9. 下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燈泡變暗,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
B. 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乘積變小,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
C. 燈泡變亮,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
D. 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乘積變大,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因電源電壓不變,因此滑片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故A錯誤;
BCD.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電路的總電阻也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減小;由P=I2R可知燈泡的實際功率減小,則燈泡變暗;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電流減小,由P=UI可知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由可知,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乘積數(shù)值上與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相等,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B。
10. 甲、乙兩圓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內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將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內,待其靜止后如圖所示,此時甲、乙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相等。如果將小球從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靜止后(無液體溢出),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強的變化量分別為Δp甲和Δp乙。則關于Δp甲和Δp乙的大小關系,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Δp甲一定大于Δp乙B. Δp甲可能小于Δp乙
C. Δp甲一定小于Δp乙D. 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答案】C
【解析】
【詳解】設甲乙容器內的不同液體體積均為V,小球的體積為V0;則將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內后(浸沒),甲容器里液體的深度
h甲=,
乙容器里液體的深度
h乙=,
將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內后兩容器底受到液體壓強相等。即:
p甲=p乙,
ρ甲gh甲=ρ乙gh乙,
ρ甲g×=ρ乙g×,
整理可得:
,
由圖可知:
h甲<h乙,
則根據(jù)
ρ甲gh甲=ρ乙gh乙
可得:
ρ甲>ρ乙;
小球放入甲容器內后(浸沒)下沉,則浮沉條件可知:
ρ球>ρ甲,
ρ球>ρ乙,
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將小球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靜止后會沉在底部;由于容器是柱狀的,則
Δp甲=ρ甲gΔh甲=ρ甲g×,
Δp乙=ρ乙gΔh乙=ρ乙g×,
,
Δp甲<Δp乙,
故選C。
二、填空題(17題每空2分,18(3)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1. 潛水員測得所戴潛水鏡某點處水的壓強為帕,它表示該處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水的______為牛,該點的深度為______米;若繼續(xù)下潛,則該點水的壓強將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①. 壓力 ②. 10 ③. 變大
【解析】
【詳解】[1]壓強是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某點處水的壓強為帕,則該處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為牛。
[2]該點的深度
[3]若繼續(xù)下潛,水的深度增加,水對該點的壓強變大。
12. 已知某物質的密度為3.6×103千克/米3,它的含義是每立方米該物質的______為3.6×103千克。重力為15牛的金屬球浸沒在水中時受到重力與浮力的合力大小為10.1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為______牛,方向為______,它的體積為______米3。
【答案】 ①. 質量 ②. 4.9 ③. 豎直向上 ④.
【解析】
【詳解】[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物質的密度為3.6×103千克/米3,物理意義是每立方米該物質的質量為3.6×103千克。
[2][3][4]金屬球浸沒在水中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的共同作用;根據(jù)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為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金屬球的體積為
13. 電源是為電路中的導體提供持續(xù)______的裝置;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為______伏,教室里的日光燈與電腦之間是______(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連接的。
【答案】 ①. 電壓 ②. 1.5 ③. 并聯(lián)
【解析】
【詳解】[1]電源是為電路提供電壓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2]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3]教室里的日光燈與電腦可以單獨工作,互不影響,是采用并聯(lián)方式連接的。
14. 著名的______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并且大氣壓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______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的值,大氣壓強的大小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就越______。
【答案】 ①. 馬德堡半球 ②. 托里拆利 ③. 小
【解析】
【詳解】[1]為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馬德堡市市長在馬德堡市完成了馬德堡半球實驗。
[2]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用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裝滿水銀倒放入水銀槽中的實驗精確測定了大氣壓的值。
[3]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強越小。
15. 物理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利用______知識可以鑒別物質;生活中,斧頭刀刃磨得很鋒利,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______,易于劈開物體;攔河大壩設計成上窄下寬則是因為水的深度越大,水對大壩的______越大。
【答案】 ①. 密度 ②. 壓強 ③. 壓強
【解析】
【詳解】[1]密度是物質本身的屬性,利用密度可以鑒別物質。
[2]由可知,生活中,斧頭刀刃磨得很鋒利,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由可知,因為水的深度越大,水對大壩的壓強越大。
16. 若10秒內通過某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為4庫,則通過導體的電流為______安;若此時導體兩端的電壓為4伏,則該導體的電阻______歐;若增大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的電阻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①. 0.4 ②. 10 ③. 不變
【解析】
【詳解】[1]通過導體的電流為
[2]該導體的電阻為
[3]導體電阻是導體本身屬性,與電流、電壓無關,若增大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的電阻不變。
17.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由于電阻R1或R2可能出現(xiàn)了故障(其余元件均完好),電鍵S閉合前后,兩個電表指針所指的位置保持不變。
(1)該電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______ ;
(2)為了進一步確定故障的具體情況,小明認為:只要觀察電流表是否有示數(shù)即可;小華認為:只要觀察電壓表是否有示數(shù)即可,你認為 ______ (選填“只有小明正確”、“只有小華正確”或“倆人都正確”)。
【答案】 ①. R1短路或R2開路 ②. 只有小華正確
【解析】
【詳解】(1)[1]電鍵S閉合前后,兩個電表指針所指的位置保持不變,說明電路中電阻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障可能是R1短路或R2開路。
(2)[2]R1短路或R2開路時,開關閉合前后,電流表示數(shù)不會變化,電壓示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只要觀察電壓表是否有示數(shù)即可,故只有小華正確。
18. 如圖所示的“負壓病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所謂“負壓病房”是指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這樣既能保證向室內提供新鮮空氣,還能在特殊裝置下,實現(xiàn)將病房內被污染的空氣通過專門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醫(yī)護人員交互感染,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撐.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
(1)從空氣流通的角度分析,“負壓病房”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到室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所以室外新鮮空氣可以流入室內,而室內被污染的空氣不會流到室外;
(2)圖中的該“負壓設備”裝置其內部具有一個復雜的電路結構,但它也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件通過______、_______等基本方式連接而成的;
(3)下列實例中處于“負壓”狀態(tài)的有_________.
A.正常工作時的吸塵器 B.正在漏氣的氣球
C.吸飲料過程中的吸管 D.高空飛行中漏氣的飛機機艙
【答案】 ①. 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 ②. 串聯(lián) ③. 并聯(lián) ④. AC
【解析】
【詳解】(1)[1]由于室內氣壓小于室外大氣壓,室外空氣向室內流動,室內空氣不向室外流動,這樣可防止室內空氣中的病毒擴散到室外。
(2)[2][3]電路最基本的結構是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3)[4]A.正常工作時的吸塵器,吸塵器扇葉周圍的氣壓小于大氣壓,處于“負壓”狀態(tài),故A正確;
B.漏氣的氣球內的氣壓大于大氣壓,不處于“負壓”狀態(tài),故B錯誤;
C.用吸管從瓶子中吸飲料,當吸氣時,吸管中的氣壓減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嘴里,處于“負壓”狀態(tài),故C正確;
D.高空飛行中的飛機機艙外氣體流速大、壓強小,小于機艙內的氣壓,不處于“負壓”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AC。
三、作圖題(共6分)
19. 在圖中,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為10牛,請用力的圖示法畫出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答案】
【解析】
【詳解】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表面,方向與斜面垂直向下,如下圖所示:
20. 在圖所示電路里填上適當?shù)碾姳矸?,使之成為正確的電路。
【答案】
【解析】
【詳解】與電源并聯(lián)的應填電壓表,在干路上應填電流表,與L2串聯(lián)應填電流表,如下圖所示:
四、綜合題(共46分)
21. 體積1×10-3m3的鐵球浸沒在水中,求鐵球受到的浮力F浮。
【答案】9.8N
【解析】
【詳解】解:因為鐵球浸沒在水中,所以鐵球排開水的體積
則鐵球受到浮力
答:鐵球受到的浮力為9.8N。
22. 某實心均勻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質量為20千克、體積為、底面積為。
(1)求圓柱體的密度ρ;
(2)求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
(3)水平面上還有A、B兩個圓柱體(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將其中_______(選填“A”或“B”)圓柱體豎直疊放在另一個圓柱體的上部中央,使上圓柱體對下圓柱體的壓強最大。求出此最大壓強。
【答案】(1);(2);(3)A,
【解析】
【詳解】解:(1)圓柱體的密度
(2)因為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強
(3)根據(jù)A、B兩個圓柱體的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由影響壓強的因素是壓力和受力面積,可知將A圓柱體豎直疊放在B圓柱體的上部中央,使上圓柱體對下圓柱體的壓強最大,則
答:(1)圓柱體的密度是;;
(2)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3)A圓柱體豎直疊放在另一個圓柱體的上部中央,使上圓柱體對下圓柱體的壓強最大,最大壓強是。
23.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4伏保持不變,定值電阻為5歐姆,為標有“”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閉合電鍵S,兩個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相同,求:
(1)通過的電流;
(2)此時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
(3)將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時,三個電表在量程不變的情況下,示數(shù)能否達到滿量程?若可行,請計算出所對應的值;若不行,請說明理由。
【答案】(1)0.8A;(2)0.2A;(3)見解析
【解析】
【詳解】解:由電路圖可知,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并聯(lián),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1測R2支路的電流。
(1)通過的電流為
(2)閉合電鍵S,兩個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相同,則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為I2,干路電流為5I2由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可得
5I2=I2+0.8A
解得I2=0.2A。
(3)電源電壓為4V保持不變,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不能改變電壓表的示數(shù),即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能達到滿量程;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移動滑片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當調節(jié)滑片使電流表A1的示數(shù)達到滿量程時即I2′=0.6A,干路電流表A的示數(shù)為
I′=I1+I2′=0.8A+0.6A=1.4A
故電流表A1可以達到滿量程,電流表A不能達到滿量程,R2電阻為
答:(1)通過的電流為0.8A;
(2)此時通過滑動變阻器R2的電流為0.2A;
(3)電壓表V不行:電壓表V測的是電源電壓,而電源電壓是4V;電流表A1可以,對應的R2值約為6.7Ω;電流表A不行:當電流表A1滿刻度時,電流表A1最大值為0.6A,則電流表A為1.4A。
24. 在如圖(a)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8伏且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24歐,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100歐 1安”字樣。閉合電鍵S,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安。求: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
(2)現(xiàn)用電阻R0替換電阻R1,同時將一電壓表接入電路中,且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電壓表選用0-3V量程,要求:在移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使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指針均能到達如圖(b)、(c)所示位置,且電路能正常工作。
①若電壓表接在ab兩點之間,求替換電阻R0的阻值范圍。
②若電壓表接在bc兩點之間,求替換電阻R0的阻值范圍。
【答案】(1)12伏;(2)①3.3歐≤R0≤7.5歐 ;②37.5歐≤R0≤45歐。
【解析】
【詳解】由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是0.5A;
(1)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
U1=IR1=0.5A×24Ω=12V;
(2)圖(b)(c)中,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分度值為0.02A,電流表示數(shù)
I′=0.4A;
電壓表選用0-3V量程,分度值為0.1V,電壓表示數(shù)為
U′=2V;
①若電壓表接在ab兩點之間,電壓表測R0兩端的電壓,電壓表選用0-3V量程,所以R0的最大電壓
U0大=3V;
當電路中通過最小電流
I0小=0.4A
時,R0有最大值,
R0大==7.5Ω;
當R0取最小電壓
U0小=2V;
因電流表選用0-0.6A,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
I0大=0.6A
時,替換電阻R0的阻值最小,
R0小==3.3Ω,
故若電壓表接在ab兩點之間,替換電阻R0的阻值范圍
3.3Ω≤R0≤7.5Ω;
②若電壓表接在bc兩點之間,電壓表測變阻器R2的兩端的電壓,因在移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使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指針均能到達圖(b)(c)所示位置,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
R′滑==5Ω,
電壓表選用0-3V量程,所以R2的最大電壓
U2大=3V,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R0的最小電壓為
U0小=18V-3V=15V,
若取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0.6A,而此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
R滑==5Ω;
與題干中“在移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使電壓表V和電流表A的指針均能到達圖(b)(c)所示位置”相矛盾。所以,通過電路的電流只能取為
I0小=0.4A,
替換電阻R0的阻值最大,此時替換電阻R0的最小電阻
R0小==37.5Ω;
當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為0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0,R0的最大電壓為電源電壓
U=18V,
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為
I0=0.4A,
此時替換電阻R0的最大阻值
R0大==45Ω;
所以替換電阻R0的取值范圍為
37.5Ω≤R0≤45Ω。
答:(1)電阻R1兩端的電壓是12V;
(2)①若電壓表接在ab兩點之間,替換電阻R0的阻值范圍
3.3Ω≤R0≤7.5Ω;
②若電壓表接在bc兩點之間,替換電阻R0的阻值范圍
37.5Ω≤R0≤45Ω。
25. 為了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接電路時,電鍵應處于 ______ 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位于 ______ (選填“a”或“b”)端;
(2)實驗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此時電阻的測量值______。
(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 ______ 。
A.保護電路B.分壓作用
C.便于尋找普遍規(guī)律D.便于多次測量
【答案】 ①. 斷開 ②. b ③. 9 ④. ACD
【解析】
【詳解】(1)[1]在電路連接時,開關要處于斷開狀態(tài)。
[2]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要調節(jié)到最大阻值處,由電路圖可知,滑片要置于b端。
(2)[3]根據(jù)圖中電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可知,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7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根據(jù)歐姆定律定值電阻的測量值為
(3)[4]滑動變阻器在閉合電路時要調到最大值的作用是保護電路,在實驗過程中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便于多次測量獲得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規(guī)律。
故選ACD。
26. 小徐做“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實驗,現(xiàn)有電源(電壓為6伏且保持不變)、待測電阻Rx、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鍵及導線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連接電路進行實驗,閉合電鍵后,在移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0.10~0.28安,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0~4.0伏,當移動變阻器滑片到某個位置時,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a)(b)所示。請將下表填寫完整。(計算電阻時,精確到0.1歐)
( )
【答案】
【解析】
【詳解】電源電壓不變,移動滑片,減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小,
待測電阻兩端電壓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電流增大,由題意知,“在移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0.10~0.28安,電壓表示數(shù)相應的變化范圍為0~4伏;因此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由題意知,電路最小電流
I1=0.1A,
此時滑動變阻器電壓最大,電壓表示數(shù)最大,
U滑=4V,
由題意知,此時待測電阻兩端電壓
,
由歐姆定律得:
;
由題意知,電源電壓為6伏,因此圖b電壓表量程為0~3V,由圖知,電壓表最小分度值是0.1V,電壓表示數(shù)
U滑′=2.9V,
此時待測電阻兩端電壓
,
由表中數(shù)據(jù)
I3=0.28A
可知,圖a中電流表量程是0.6A,由圖知,電流表最小分度值是0.02A,電流表示數(shù)
I2=0.14A,
電阻
;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電阻
;
電阻Rx的平均值
。
表格如下:
27. 某小組同學用水、鹽水、兩種不同形狀的容器和指針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guī)律,壓強計指針順時針偏轉的角度越大,表示壓強越大,他們的研究情況如圖所示:(圖(a)、(b)、(c)中的容器內均裝滿液體,且)
(1)比較圖(a)、(b)可直接得出液體內部壓強與 ______ 無關;
(2)分析比較圖(a)、(b)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在深度相同時, ______ ;
(3)分析比較圖(b)、(c)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 。
【答案】 ①. 容器形狀 ②. 壓強相同 ③. 見解析
【解析】
【詳解】(1)[1]圖(a)和(b)中裝的是同種液體,液體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容器的形狀,由圖可知液體內部壓強和容器形狀無關。
(2)[2]圖(a)和(b)中裝的是同種液體,液體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壓強計指針順時針偏轉的角度相同,壓強相同。
(3)[3]不液體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28. 小紅做“小球放入水中靜止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她選取了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徑,且水不溢出),如圖所示,測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并將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試完成下列問題:
(1)水的密度大小是______kg/m3;
(2)分析實驗序號1、2、3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球放入水中靜止時,小球處于______(選填“漂浮”、“懸浮”或“下沉”)狀態(tài);
(3)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______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知:浸入水中體積相同的小球,當與的大小滿足關系時,與無關;
(4)分析比較表中與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當小球體積相同時,______;
(5)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1、2、3、4中與的大小關系及相關條件可知:浸入水中體積相同的小球,______。
【答案】 ①. 1×103 ②. 漂浮 ③. 4、5 ④. 與成正比 ⑤. 當時,
【解析】
【詳解】(1)[1]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合1g/cm3。
(2)[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1、2、3次實驗中ρ球
這是一份上海市天山中學玉屏分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天山中學玉屏分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原卷版docx、上海市天山中學玉屏分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黃浦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黃浦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原卷版docx、2024年上海市黃浦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試題(原卷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