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琵( ) 琶( )
2.本詩的作者是 代的 。
3.翻譯“欲飲琵琶馬上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詩寫的是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首寫戰(zhàn)爭的詩,不寫 ,而寫 ,表現(xiàn)了邊塞戰(zhàn)士在邊地荒涼艱苦的環(huán)境下,過著緊張動蕩的征戍生活。
6.古時描寫戰(zhàn)爭的著名詩句很多,請你再寫出一句,并注明作者及其所處的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nèi)閱讀。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7.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jié) 的情景。
8.前兩句詩中“兒女各當家”指的是 。
9.后兩句詩中的“ ”字使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對
的贊揚。
古詩鑒賞。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 , 。
,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①元:同“原”。②但:只。③悲:悲傷
④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⑤同:統(tǒng)一⑥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⑦乃翁:老人自稱,指陸游自己。⑧北定:收復。
【詩意】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10.請把詩句補充完整。
1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的 。
12.九州在詩中是指 ,乃翁是指
13.作者希望“王師”是 。
14.詩中,臨終前,詩人的遺憾是(用原句回答) ,詩人的遺恨是(用原句回答) ,詩人的遺愿是(用原句回答) 。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練習。
勸學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注釋】①更:古時夜間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為兩小時。當天夜晚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為三更。②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③黑發(fā):年少時期,指少年。④白首:頭發(fā)白了,這里指老年。
1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同是談讀書,這首詩與課文中的語段在論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試概括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nèi)閱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9.細品詩歌,判斷對錯。
(1)這首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稱“張十八”。( )
(2)這是一首律詩,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絕勝煙柳滿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長安。( )
(4)這首詩的風格清新自然,語言通俗易懂。( )
20.“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詩寫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詩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古詩和短文,完成練習。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2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不論平地與山尖(①物體銳利的末端或細小的頭 ②尖刻 ③靈敏)
(2)無限風光盡被占(①占有 ②處于某種地位或屬于某一種情形)
23.作者寫出了蜂 的特點。
24.古詩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古詩閱讀。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5.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
(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中的“清明”是指( )。
A.清澈明凈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2)“路上行人欲斷魂”中“斷魂”是對行人的( )描寫。
A.動作 B.神態(tài) C.外貌
26.詩中用“欲斷魂”形容行人悲傷愁苦的樣子,請你寫出兩個表示“悲傷愁苦”意思的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中的“雨紛紛”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緒。( )
(2)“借問酒家何處有”是詩人杜牧向牧童打聽哪里有酒家。( )
(3)“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遙指”是搖著手指。( )
春 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8.朗讀下列詩句,選擇正確讀音。
白頭搔(sā shā)更短,渾(hūn hún)欲不勝簪。
29.(1)詩中表現(xiàn)作者觸景生情、對國家無限憂慮的句子是: 。
(2)詩中表現(xiàn)作者對親人深切懷念的句子是: 。
30.詩中“國破”與哪一歷史事實有關?詩人望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用原詩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填一填,記一記。
“詩仙”是指 朝詩人 ,寫過《 》;“詩圣”是指 朝詩人 ,他寫過《 》; “詩鬼”是指 朝詩人 ,他寫過《 》。
3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句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花濺淚”、“鳥驚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作者借這首詩要表達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pí pá 2. 唐 王翰 3.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發(fā)了。 4.邊疆的將士在開懷痛飲,盡情酣醉。 5. 激烈的戰(zhàn)爭場景 將士們開懷痛飲 6.宋代 岳飛
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解析】1.本題考查字音。
學生閱讀古詩,找到加點字,判斷其讀音,寫下來即可。
琵,讀作pí,琶,讀作pá。
2.本題考查作家作品。
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本詩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翰。
3.本題考查詩句翻譯。
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即可。
欲:想要;
欲飲琵琶馬上催的意思是:正想要暢飲的時候,馬上的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在催促我馬上出征。
4.本題考查古詩內(nèi)容理解。
閱讀古詩可知,結合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笨芍驹妼懙氖沁吔膶⑹吭陂_懷痛飲,盡情酣醉的事情。
5.本題考查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
邊塞詩一般都會寫戰(zhàn)斗的場景,但是這首詩卻另辟蹊徑,寫將士們開懷痛飲,表現(xiàn)了邊塞戰(zhàn)士在邊地荒涼艱苦的環(huán)境下,過著緊張動蕩的征戍生活。
6.本題考查古詩積累。
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和日常積累寫一句描寫戰(zhàn)爭的詩句即可。注意要注明作者及其所處的年代。如:《出塞》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7.農(nóng)村人們生活 8.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擔當起家庭的生產(chǎn)勞動任務 9. 學 熱愛勞動的農(nóng)村兒童
【解析】7.本題考查的是對詩詞的理解。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敝傅氖前滋煜绿锶コ?,晚上搓麻線?!霸盘铩奔闯?。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翱兟椤笔侵笅D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初夏時節(jié)的農(nóng)村人們生活的情景。
8.本題考查的詩句的理解和翻譯。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村莊兒女各當家”的意思是: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所以“兒女各當家”指的是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擔當起家庭的生產(chǎn)勞動任務。
9.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
“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即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學”字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表達了作者對熱愛勞動的農(nóng)村兒童的贊揚。
10.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11. 宋 陸游 12. 祖國
你的父親 13.南宋朝廷的軍隊。 14.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15.不忘收復中原,祖國統(tǒng)一,平定中原,收復失地的愛國
【分析】10.本題考查古詩默寫。
宋代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感到悲傷,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11.本題考查作家作品。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zhàn)事業(yè)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12.本題考查了古詩的背誦和文學常識。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做題。這要求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會默寫。
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xiàn)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戰(zhàn)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澳恕惫艥h語中指“你”,“乃翁”就是“你的父親”。
13.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
從“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等詩句可以知道,詩人到死不忘收復中原,祖國統(tǒng)一,平定中原,等到朝廷收復失地,故都汴京回歸祖國的時候,要求子女在祭奠自己時要告訴自己,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所以“王師”南宋朝廷的軍隊
14.本題考查了課文的理解。
“但悲不見九州同”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而深深感到遺憾?!凹壹罒o忘告乃翁”是說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這是寫詩人的意愿,結合內(nèi)容,可知詩人的遺恨是“王師北定中原日”。
15.本題考查了對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zhàn)事業(yè)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释鎳y(tǒng)一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16.每天半夜三更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沒有勤奮學習。 17.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盡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 18.課文中的語段從讀書的態(tài)度、讀書的方法談讀書,而這首詩是從讀書的時間這一角度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應該在年少時期就努力奮進,好好學習,免得到老的時候后悔。
【解析】略
19. √ × √ √ 20.這句詩寫出了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的特點。 21.詩人用小雨、小草來描摹早春,表達了作者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解析】19.本題考查對詩詞的理解能力。
(1)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愈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2)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3)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愈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盎识肌奔炊汲?,根據(jù)詩人所處的時代,便知答案是“長安”。
(4)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刻畫細膩,造句優(yōu)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
20.本題考查對詩詞的理解能力。
“草色遙看近卻無”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
21.本題考查對詩詞的理解能力。
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刻畫細膩,造句優(yōu)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2.(1)①
(2)① 23.勤勞、無私奉獻 24.對蜜蜂辛勤勞動的贊美,對不勞而獲之人的痛恨和不滿
【解析】22.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古詩字詞解釋。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的意思是,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尖”的意思是“物體銳利的末端或細小的頭”;“占”的意思是“占有”。
23.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古詩字詞解釋。
作者在這首詩中描寫了蜜蜂不辭勞苦,不畏艱險,采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贊美了蜜蜂的勤勞、無私奉獻的精神。
24.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理解古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jīng)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后兩句寫蜜蜂采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百人辛苦,給人甜蜜。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xiàn)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度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25. C B 26.愁眉苦臉 心如刀割 27. √ √ ×
【解析】25.考查詩句的理解。
(1)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2)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這是神態(tài)描寫。
26.考查詞語的歸類和仿寫。類似的還有 悲痛欲絕、哀痛欲絕、刺痛心扉、傷心欲絕、痛徹心扉、悲不自勝、悲從中來、悲傷憔悴、哀毀骨立等。
27.考查詩句的理解。
(3)錯誤,“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遙”是“遠處”,“遙指”意思是向遠處指。
28.sā hún 29.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0.安史之亂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1.唐 李白 靜夜思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 32.擬人 詩人借寫物之情來寫人之情,表達了自己感傷國事,悵恨離別之情。 33.表達自己眷戀家人、熱愛國家的情懷。
【解析】28.略
29.略
30.略
31.略
32.略
33.略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小升初專項特訓:詩詞曲鑒賞(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將古詩《山行》補充完整,默寫古詩,對這兩首詩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小升初專項攻略:基礎知識(含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語文小升初專項攻略:基礎知識(二)(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