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圖是小華繪制的學校平面圖,但老師發(fā)現(xiàn)圖中基本信息不夠全面,需要補充完善。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圖中指向標沒有標明方向,只知道花壇在宿舍樓的東南方向,則指向標指示( )
A. 東(E)B. 西(W)C. 南(S)D. 北(N)
2. 量得校門距離花壇約3厘米,而實地距離約27米,則此圖的比例尺應該標注( )
A. 1:900B.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9萬厘米
C. 1/4500D.
3. 下列圖幅相等的四個比例尺中,反映實際內(nèi)容最詳細的是( )
A.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B. 1:3000000
C. D. 1:10000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題詳解】
由題干中“花壇在宿舍樓的東南方向”可知,指向標指示方向為北方(N),故選D。
【2題詳解】
比例尺的計算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代入題干中所給數(shù)據(jù),圖上距離為3厘米,實地距離為27米,即2700厘米,可算得此圖的比例尺應為,1:900。故A正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9萬厘米”改寫為數(shù)字比例尺是“1:90000”,故B錯誤;C選項為“1/4500”,故C錯誤;D選項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4500厘米”,故D錯誤。故選擇A。
【3題詳解】
圖幅相同的幾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內(nèi)容越詳細。A選項,轉(zhuǎn)化為數(shù)字比例尺為“1:200000”,C選項,轉(zhuǎn)化為數(shù)字比例尺為“1:10000000”。且比例尺是分子為1的分數(shù),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通過比較可得,“1:10000”這個比例尺最大,反映實際內(nèi)容最詳細,故D正確,選擇D。
【點睛】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判斷方向;在沒有指向標和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
圖幅相同的幾幅地圖,比例尺大小、內(nèi)容詳略和表示范圍大小之間存在下列關(guān)系:比例尺越大,內(nèi)容越詳細,表示實際范圍越?。环粗壤咴叫?, 內(nèi)容越簡略,表示實際范圍越大。
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出現(xiàn)特大暴雨,多個氣象觀測站日降雨量突破歷史記錄極值,導致河南多地受災嚴重。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 下列天氣符號,能表示此次天氣現(xiàn)象的是( )
A. B. C. D.
5. 全國各地救援隊抵達河南省鄭州市救援,救援隊最需要的鄭州市地圖是( )
①地形圖②水系圖③土壤分布圖④交通圖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4. A 5. D
【解析】
【4題詳解】
A天氣符號表示暴雨,A正確;B天氣符號表示臺風,B錯誤;C天氣符號表示冰雹,C錯誤;D天氣符號表示霜凍,D錯誤。故選A。
【5題詳解】
救援隊最需要的鄭州市地圖是地形圖、水系圖和交通圖,分析河流狀況和地勢高低,選取最佳交通路線進行救援,不需要土壤分布圖。①②④正確,③錯誤。故選D。
【點睛】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jīng)濟地圖包括人口圖、交通圖、工業(yè)圖、農(nóng)業(yè)圖等。根據(jù)使用目的,正確地選擇地圖不同種類的地圖能夠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據(jù)使用目的,正確地選擇地圖,才能及時、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讀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 兩架飛機東西相距1000千米,同時從赤道起飛,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高度,向南飛行,其結(jié)果是( )
A. 兩架飛機各繞地球一圈飛回原地B. 兩架飛機距離保持不變
C. 兩架飛機在南極上空相遇D. 兩架飛機距離由遠而近,又由近及遠
7. 看一下它們的自我介紹,你知道誰說錯了嗎( )
A. AB. BC. CD. D
【答案】6. C 7. C
【解析】
【6題詳解】
若兩架飛機東西相距1000千米,同時從赤道起飛,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高度,向南飛行,其結(jié)果是兩架飛機在南極上空相遇,不可能回到原地,飛機之間的距離是越來越近,故選C。
【7題詳解】
經(jīng)度度數(shù)向東變大為東經(jīng),經(jīng)度度數(shù)向西變大為西經(jīng);緯度度數(shù)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shù)向南變大為南緯。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讀圖可知,A是北緯,用字母“N”表示,屬于北半球,A說法正確。B是南半球,用字母“S”表示,屬于南半球,B說法正確。C是東經(jīng)度,東半球,用符號“E”表示,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東半球跟東經(jīng)度不完全重合,C說法錯誤。D是西經(jīng)度,用符號“W”表示,0°經(jīng)線向西到180度屬于西經(jīng)度,D說法正確。根據(jù)題意 ,故選C。
【點睛】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8. 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③大洲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B. 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大西洋
C. ①有“熱帶大陸”之稱D. ②③兩大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
【答案】C
【解析】
【詳解】③是南美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亞洲,A錯誤;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B錯誤;①是非洲,由于大部分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熱帶大陸之稱,C正確;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D錯誤。故選C。
9. 有人預測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原因是( )
A. 蘇伊士運河的開鑿使紅海拓展
B. 冰川融化,地震活動造成的
C. 當?shù)鼗鹕?,地震運動造成的
D. 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繼續(xù)張裂作用
【答案】D
【解析】
【詳解】有人預測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是因為紅海處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紅海會不斷擴大,故選D。
讀豎版世界地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關(guān)于①、②兩地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地區(qū)降水量多于②地區(qū)B. ①所在的大洋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
C. 離②地區(qū)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D(zhuǎn). 甲地所在的經(jīng)線為105°E
11. 中國某科學考察團從上海出發(fā),乘船到①地進行考察,其最短航線需經(jīng)過的海峽或運河是( )
A. 馬六甲海峽B. 白令海峽C. 巴拿馬運河D. 蘇伊士運河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題詳解】
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面積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據(jù)圖中不同序號的位置解答。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經(jīng)緯度的判讀,結(jié)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①北極地區(qū)的降水量多于②南極地區(qū),故A敘述正確;①所在的大洋是北冰洋,該大洋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故B敘述正確;距離②南極地區(qū)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故C敘述正確;甲地所在的經(jīng)線為75°E,故D敘述錯誤。故選:D。
【11題詳解】
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七大洲之間有的相連,有的被運河或海峽分割。本題考查不同海峽或運河的位置,據(jù)圖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中國某科學考察團從上海出發(fā),乘船到①地進行考察,其最短航線需經(jīng)過的海峽是白令海峽,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北冰洋,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故選:B。
【點睛】太平洋:面積最大,平均深度最深,平均水溫最高,島嶼最多。大西洋:形狀呈S狀,航運最繁忙。印度洋:洋流受季風影響而變化,四大洋中唯一處于東半球的大洋,石油運輸量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平均深度最淺,平均水溫最低,島嶼最少。亞洲面積最大。非洲氣候最熱。北美洲大陸農(nóng)業(yè)的帶狀分布最獨特。南美洲人種最雜,年氣溫變化最小。歐洲海洋性氣候最明顯,社會發(fā)展程度最高。大洋洲面積最小,分布最廣,有袋類動物獨特。南極洲:海拔最高,氣溫最低,風速最高,淡水資源最豐富,定居人口最少。
下圖為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 圖中甲村( )
A. 所在緯線比赤道長B. 所在經(jīng)線是一個圓
C. 位于中緯度、北溫帶D. 經(jīng)緯度是33°22′N,118°l2′W
13. 該等高線地形圖中( )
A. 缺少圖例和指向標B. 比例尺為文字式
C. 丙村位于甲村的西北方向D. 該比例尺改成文字可表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
14. 有關(guān)該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村去往丙村的山間小路為下坡B. 乙村所處地形部位是山谷
C. 溫泉與煤礦區(qū)的相對高度是150米D. 丙村附近適宜開發(fā)攀巖運動
【答案】12. C 13. D 14. A
【解析】
【12題詳解】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A錯誤;經(jīng)線是一個半圓,B錯誤;中緯度范圍是30°-60°、北溫帶范圍是23.5°-66.5°,甲位于該區(qū)域,C正確;讀圖可知,根據(jù)經(jīng)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由0°緯線向北為北緯,度數(shù)向北逐漸增大,0°緯線向南為南緯,度數(shù)向南逐漸增大,從0°經(jīng)線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甲的經(jīng)緯度(33°22′N,118°12′E),D錯誤。故選C。
【13題詳解】
該等高線地形圖中有圖例,而且有經(jīng)緯線可以判斷方向,不需要指向標,A錯誤;比例尺為數(shù)字式,B錯誤;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丙村位于甲村的東南方向,C錯誤;該比例尺改成文字式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D正確。故選D。
【14題詳解】
圖中等高距為50米,甲村海拔100-150米,乙村海拔200-250米,甲村去往丙村的山間小路中間等高線向低值處突出,為山脊,所以先上坡再下坡,A表述錯誤,符合題意;乙村所處地區(qū)等高線凸向高值處,地形部位是山谷,B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溫泉為400米,煤礦區(qū)為250米,溫泉與煤礦區(qū)的相對高度是150米,C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丙村附近等高線重合為陡崖,適宜開發(fā)攀巖運動,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睛】0°~30°為低緯度地區(qū),30°~60°為中緯度地區(qū),60°~90°為高緯度地區(qū)。
15. 下圖氣候直方圖,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點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為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A錯誤;b全年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B錯誤;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為溫帶季風氣候,C正確;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為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D錯誤,該題選C。
16. 下表是“某地某年的氣候資料”統(tǒng)計表。下圖中所示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與上表數(shù)據(jù)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讀圖表可知,全年氣溫均在0℃以上,在一年中,夏季氣溫最高,冬季氣溫最低;降水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四幅圖中,只有圖A符合,B圖是全年降水較均勻,C、D兩幅圖都是夏季降水最多,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17. 下列氣候類型圖中,符合地中海地區(qū)主要氣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以上四種氣候類型中,A表示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A錯誤;B表示的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B正確;C表示的是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C錯誤;D表示的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D錯誤;綜上,故選B。
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世界多地發(fā)生7級以上地震。讀圖,完成問題。
18. 2021年6月—2022年5月,7級及以上地震主要發(fā)生在( )
A. 非洲東部B. 南美洲中部C. 太平洋沿岸D. 大西洋西岸
19. 圖中地震點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
A. 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B. 位于板塊內(nèi)部,地殼活動活躍
C 位于大洋邊緣,地殼比較穩(wěn)定D. 位于大陸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題詳解】
由圖可知,2021年6月—2022年5月,7級及以上地震主要發(fā)生在環(huán)太平洋沿海,C正確。非洲東部、 南美洲中部、 大西洋西岸地震較少,ABD錯誤。故選C。
【19題詳解】
一般來說,板塊的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此外,還有許多小板塊。在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
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fā)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下表為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20. 分析我國人口總量變化及城鄉(xiāng)構(gòu)成,可以看出我國( )
A. 人口數(shù)量增長迅猛B.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較快
C. 年平均人口增長率為5.38%D. 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人口數(shù)量都有增長
21. 分析我國人口年齡構(gòu)成,可以看出我國( )
A. 勞動年齡的人口比重上升B. 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
C. 社會撫育、養(yǎng)老負擔加重D. 就業(yè)、升學負擔都加重
22. 分析我國人口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 )
A. 東部地區(qū)B. 東北地區(qū)C. 中部地區(qū)D. 西部地區(qū)
【答案】20. B 21. C 22. B
【解析】
【分析】
【20題詳解】
根據(jù)“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這是十年間的增長率,年平均人口增長率較低,遠低于1%,A錯誤、C錯誤,我國人口數(shù)量增長緩慢;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城鎮(zhèn)人口比重上升較快,B正確;城鎮(zhèn)人口增長較快,鄉(xiāng)村人口數(shù)量則減少,D錯誤。故選B。
【21題詳解】
讀表格內(nèi)容可知,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意味著社會撫育、養(yǎng)老負擔加重,C正確;勞動年齡人口(15歲~64歲)人口比重下降,A錯誤;BD與表格內(nèi)容無關(guān)。故選:C。
【22題詳解】
根據(jù)表格中我國人口地域分布的數(shù)據(jù)可知,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東北地區(qū)。與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縮減﹣1.2%。故選:B。
【點睛】解題的關(guān)鍵為涉及的主體,例如城鄉(xiāng)構(gòu)成,年齡構(gòu)成,地域分布等三個不同角度。
觀看紀錄片是學習地理、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徑,許多優(yōu)質(zhì)的紀錄片為我們展示了世界多樣的自然景觀和地域文化。圖為“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3. 許多國外的紀錄片會采用英語配音,是因為英語( )
A. 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
B. 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 是聯(lián)合國唯一工作語言
D. 在南北美洲都有廣泛分布
24. 關(guān)于東南亞的紀錄片中常常出現(xiàn)寺廟和僧人,表明該地區(qū)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蘭教D. 道教
【答案】23. B 24. A
【解析】
【23題詳解】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A錯誤。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B正確。聯(lián)合國官方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C錯誤。英語在全世界廣泛分布,不僅是南北美洲,D錯誤。故選B。
【24題詳解】
東南亞的紀錄片中常常出現(xiàn)寺廟和僧人,因為佛教在東南亞盛行,東南亞居民多為黃色人種。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起源于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區(qū);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起源于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阿拉伯;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亞洲為最多,在亞洲又集中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起源于古印度;道教是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
讀某島嶼沿20°緯線地形剖面圖及兩地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
25. 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地均是7月氣溫最低B. 甲、乙兩地均位于南半球
C. 甲、乙兩地均冬暖夏涼D. 甲、乙兩地均1月降水較多
26. 讀圖可知,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A. 乙地位于沿海B. 乙地位于暖濕氣流迎風坡
C. 乙地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大D. 乙地植被覆蓋率高
27. 甲地的氣候特征可以描述為( )
A.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B. 全年高溫多雨
C.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D.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答案】25. C 26. B 27. C
【解析】
【25題詳解】
讀甲、乙兩地氣候統(tǒng)計圖可知,甲、乙兩地7月氣溫最低,屬于南半球,7月為當?shù)叵募荆?月為當?shù)囟荆?、乙兩地?月降水較多,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
【26題詳解】
該島嶼位于20°S附近,受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影響,甲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量豐富,乙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量少,影響因素主要是地形,B正確;兩地都位于沿海,A錯誤;人類活動、植被覆蓋率對降水量影響小,CD錯誤。故選B。
【27題詳解】
根據(jù)該島嶼的經(jīng)度判斷為東經(jīng),結(jié)合圖中最低溫出現(xiàn)在7月份及地形可判斷該地為馬達加斯加島,根據(jù)所學知識,甲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C正確,排除ABD。故選C。
【點睛】馬達加斯加島緯度低,全年高溫,全年盛行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溫增濕,水汽豐富,暖濕氣流進入陸地后受到縱貫中部偏東的山脈的阻擋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從而形成特殊的熱帶雨林氣候。
北京時間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我國自行研制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成功。如圖為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8. 該日地球大致運行到( )
A. ①處B. ②處C. ③處D. ④處
29. 該日濰坊市的晝夜長短情況及變化趨勢是( )
A. 晝長夜短且晝在變短B. 晝長夜短且晝在變長C. 晝短夜長且晝在變短D. 晝短夜長且晝在變長
【答案】28. D 29. B
【解析】
【分析】
【28題詳解】
當?shù)厍蜻\行至①處時,是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A錯誤;當?shù)厍蜻\行至②處時,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B錯誤;當?shù)厍蜻\行至③處時,是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C錯誤;當?shù)厍蜻\行至④處時,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所以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地球大致運行到圖中的④處,D正確。故選D。
【29題詳解】
5月30日地球運行在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山東省濰坊市晝長夜短,且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是晝漸長夜?jié)u短,B正確。故選B。
【點睛】本題通過地球公轉(zhuǎn)圖,考查了太陽直射點移動規(guī)律、晝夜長短的變化等相關(guān)知識,這部分知識是課標規(guī)定的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是必考內(nèi)容,應該牢記。
30. 2021年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州舉行的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中,中方代表楊潔篪駁斥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nèi)政行徑時表示:“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讀美國阿拉斯加州位置示意圖,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屬于( )
A. 南北對話B. 北北合作C. 南南對話D. 南南合作
【答案】A
【解析】
【詳解】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關(guān)于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的商談,叫做“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中國目前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美國屬于發(fā)達國家,因此中國和美國高層戰(zhàn)略對話被稱為"南北對話",A正確、BC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A。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31. 讀“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B點的經(jīng)緯度是____,該點一年中有____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從五帶劃分看,B點位于____帶,B點屬于____緯度(中低高)
(2)A點的經(jīng)緯度是____,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于____半球。
(3)C點位于A點的____方向。
(4)地球由公轉(zhuǎn)軌道甲處向乙處運動中,聊城市的白晝將變____(長或短)。
(5)同學們注意過學校旗桿的影子長短嗎?地球公轉(zhuǎn)運行至圖二中____位置處,我們學校正午時旗桿的影子最長。此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
【答案】31. ①. (0°,15°S) ②. 兩 ③. 熱 ④. 低
32. ①. (30°S,60°E) ②. 東
33. 正西 34. 長
35. ①. 丁 ②. 南回歸線
【解析】
【分析】本題以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為材料,涉及經(jīng)緯網(wǎng)定位、定向、五帶的劃分、中低高緯度、半球的劃分、太陽直射的位置點的移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問1詳解】
B點所在經(jīng)線為0°,緯線位于0°至30°中間,應為15°,根據(jù)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可知,該地為南緯,故B點經(jīng)緯度為(0°,15°S),該點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從五帶劃分看,B點位于熱帶(23.5°N~23.5°S)。B點位于(0°~30°)之間的低緯度。
【小問2詳解】
讀圖可知,由以上分析知圖為南極俯視圖一部分,兩條經(jīng)線間相差30°,故A點位于0°經(jīng)線以東兩格,經(jīng)度應為60°E,緯度為30°S,故A點的經(jīng)緯度是(30°S,60°E)。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故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于東半球。
【小問3詳解】
圖一中顯示,C點和A點位于同一條緯線上,根據(jù)圖中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判斷,C點位于A點的正西方向。
【小問4詳解】
地球由公轉(zhuǎn)軌道甲處春分向乙處夏至運動中,太陽直射點向北回歸線移動,聊城市的白晝將變長。
【小問5詳解】
當?shù)厍蚬D(zhuǎn)運行至圖二中丁冬至位置時,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23.5°S)上,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我們學校正午時旗桿的影子最長。
32.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lǐng)讀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讀“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航線描述:“鸚鵡螺”號從①____(大洋)出發(fā),經(jīng)過大洋洲,在②____(大洋)中航行,經(jīng)過紅海,穿過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a____(運河),過地中海,到達大西洋,南行到達D____(大洲),北上途經(jīng)北美洲,最終到達歐洲沿岸。
(2)當“鸚鵡螺”號到達南極大陸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冰雪覆蓋的地下埋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的形成需要暖濕的環(huán)境與大片的森林,對這一事實解釋合理的是____(植被遷移/人類活動/氣候變暖/大陸漂移)。
(3)“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 )
A. 有連續(xù)而廣闊的陸地B. 有連續(xù)而廣闊的海洋
C. 陸地相連但海洋不相連D. 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環(huán)海航線穿過紅海海底時,聽當?shù)厝私榻B,紅海面積在不斷擴大,請用板塊構(gòu)造學說解釋原因。
(5)環(huán)海航線途中在日本看到了海底火山噴發(fā),請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答案】32. ①. 太平洋 ②. 印度洋 ③. 蘇伊士運河 ④. 南極洲
33. 大陸漂移 34. B
35. 紅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張裂拉伸使得紅海面積不斷擴大
36. 日本位于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解析】
【分析】本題以鸚鵡螺號航行線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到大洲大洋的分布、板塊構(gòu)造學說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小問1詳解】
讀圖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②是印度洋——完全位于東半球,a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D是南極洲——緯度最高的大洲。
【小問2詳解】
當“鸚鵡螺”號到達南極大陸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冰雪覆蓋的地下埋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原因在于南極大陸是從溫帶或熱帶地區(qū)漂移過來的,那時這片大陸生長著大片森林,后來埋藏于地下,形成了豐富的煤炭資源。植被沒長腿,不會遷移。人類活動不會導致大規(guī)模的資源運動。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但是不會導致資源移動。所以對這一事實解釋合理的是大陸漂移。
【小問3詳解】
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地球上有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B正確;陸地不相連但海洋相連,AC錯誤;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D錯誤。故選B。
【小問4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即紅海因受板塊的張裂作用導致面積越來越大。
【小問5詳解】
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或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活躍,所以導致日本多火山地震。
33. 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地形類型以____為主,A處的氣溫18℃,乙山峰的氣溫不低于____℃。
(2)為了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業(yè),在圖中①、②兩條河中開展了夏季漂流活動,漂流速度較快的是①河,主要原因____。
(3)圖中甲、乙兩山峰之間的圖上距離為6厘米,其實地直線距離大約是____千米;小明同學周日計劃和幾位同學從圖中B處出發(fā),沿路線C前往山頂丙,他們前進的方向大致是____,這條路線位于____(填山體地形部位)。
(4)一考古探險隊乙處巖石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海洋生物化石,試解釋原因。
(5)同學們沿著山路登上山頂。沿途,大家發(fā)現(xiàn)山下的槐花已經(jīng)盛開,但是山上的槐花卻含苞待放,請你解釋其主要原因。
(6)圖中李村規(guī)模遠大于張村和王村,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案】(1) ①. 山地 ②. 15.6
(2)①河經(jīng)過的地形等高線較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快
(3) ①. 1.8 ②. 自北向南 ③. 山脊
(4)海陸變遷 (5)地形因素影響氣候,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春天來得晚。
(6)李村地形平坦;有河流流經(jīng),水源豐富;有公路經(jīng)過,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了6個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的判讀、等高線特征、方向、比例尺、海陸變遷的例證、地形對氣候的影響、聚落形成的有利條件等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圖中地形落差大,海拔最高882米,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約下降0.6°C,A處的海拔為500米,氣溫18℃,乙山峰(700米—800米)不低于15.6°C,不高于16.8℃。
【小問2詳解】
等高線密集為陡坡,稀疏為緩坡。由圖可知,為了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業(yè),在圖中①、②兩條河中開展了夏季漂流活動,漂流速度較快的是①河,主要原因①河經(jīng)過的地形等高線較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快。
【小問3詳解】
由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0.3千米,圖中甲、乙兩山峰之間的圖上距離為6厘米,其實地直線距離大約是1.8千米;由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按照指向標判讀,小明同學周日計劃和幾位同學從圖中B處出發(fā),沿路線C前往山頂丙,他們前進的方向大致是自北向南;這條路線經(jīng)過處等高線相海拔低的方向凸出為山脊。
小問4詳解】
由圖可知,乙處為山峰,巖石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海洋生物化石,是因為板塊運動,造成的海洋隆起,海拔增高,為海陸變遷的例證。
【小問5詳解】
山下的槐花已經(jīng)盛開,但是山上的槐花卻含苞待放,是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春天來得晚,桃花開得遲。
【小問6詳解】
由圖可知,李村規(guī)模遠大于張村和王村,其聚落形成的優(yōu)勢有:地形平坦,便于建設和生產(chǎn);有河流流經(jīng),水源豐富;有公路經(jīng)過,交通便利。圖中張村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王村地形崎嶇離河流較遠,不利于聚落的發(fā)展。
34.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D地的經(jīng)緯度是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
(2)C地在E地的____方向。
(3)F地居民人種多為____種人。當太陽直射F地所在的特殊緯線時,深圳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
(4)A、B、C、D、E五地中,全年高溫多雨的是____,該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地區(qū)。
(5)B、D、E三地中,夏季雨量最多的是____,影響三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
(6)我們學校所在的山東氣候類型是____。
【答案】(1) ①. 60°E,40°N ②. 亞洲
(2)東北 (3) ①. 白 ②. 晝長夜短
(4) ①. A ②. 赤道
(5) ①. B ②. 海陸位置 (6)溫帶季風氣候
【解析】
【分析】本題以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及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設置六個小題,涉及經(jīng)緯網(wǎng)的定位、定向,氣候類型的判讀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若相鄰兩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故D點的經(jīng)緯度位置為60°E,40°N;位于世界面積最大的亞洲。
【小問2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故C地在E地的東北方向。
【小問3詳解】
讀圖可知,F(xiàn)位于非洲北部,為白色人種;F位于北回歸線,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時,地處北半球的深圳晝長夜短。
【小問4詳解】
讀圖可知,A為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多分布在赤道附近;BCD為冬季氣溫位于0℃以下,E全年溫和濕潤。
【小問5詳解】
讀圖可知,B、D、E三地中,B地夏季降水最多,D地各月降水都少,E地各月降水均勻;圖中B、D、E三地位于中緯度地區(qū),海陸位置差異大,影響了三地的氣候。
【小問6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山東氣候類型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對應B。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mm
80
97
85
65
63
49
15
41
71
129
120
100
氣溫/℃
8
9
11
13
17
22
24
26
22
17
13
10
人口構(gòu)成
2020年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與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減變化(%)
城鄉(xiāng)構(gòu)成
城鎮(zhèn)人口
63.89
14.21
鄉(xiāng)村人口
36.11
﹣14.21
年齡構(gòu)成
0﹣14歲
17.95
1.35
15﹣59歲
63.35
﹣6.79
60歲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東部地區(qū)
39.93
2.15
中部地區(qū)
25.83
﹣0.79
西部地區(qū)
27.12
0.22
東北地區(qū)
6.98
﹣1.2
這是一份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江山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江山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江山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