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額溫槍是通過檢測人體發(fā)出的紫外線從而快速測量體溫
B.學生不在校期間可用紫外線對教室進行定殺菌消毒
C.白光經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后,呈現(xiàn)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
D.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保護地球上的生命
2.你在一張白紙上用紅色的筆寫下“科學”兩個字,再透過藍色的玻璃看這張紙,發(fā)現(xiàn)你看到的( )
A.紙是藍色的,字是紅色的
B.紙是藍色的,字是黑色的
C.紙是藍色的,字是藍色的
D.紙是白色的,字是紅色的
3.秋日的一天,吳老師看到嘉綠苑校園里的銀杏樹,不禁發(fā)了個“滿樹盡是黃金甲”的朋友圈,用“黃金甲”來比喻黃色的銀杏葉。用光學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銀杏葉吸收了黃光B.銀杏葉發(fā)出了黃光
C.銀杏葉透過了黃光D.銀杏葉反射了黃光
4.文具市場上流行著一種紅色透明遮擋板,將它覆蓋在寫有題目(黑字)和答案(紅字)的白紙上,能達到“看見題目”而“看不見答案”的效果。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白紙被遮擋板染成紅色,分辨不出紅字,即“看不見答案”
B.黑字反射所有色光,其中紅光透過遮擋板,即“能看到題目”
C.遮擋板吸收了紅字反射的紅光,沒有光進入眼睛,即“看不見答案”
D.遮擋板只能透過白紙反射的紅光,所見白紙為紅色,分辨不出紅字,即“看不見答案”
5.光通過玻璃進入屋子的過程中,速度將( )
A.變小B.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D.先變大,后變小
6.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閃電B.螢火蟲
C.月亮D.LED燈
7.健康碼是疫情期間用來展示健康狀態(tài)的二維碼,如圖是健康綠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部分只反射綠光B.白色部分只反射綠光
C.綠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D.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8.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jù)確鑿,不容抵賴。從“光”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紙和黑字分別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B.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C.白紙上看到黑字是因為黑字在白紙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D.白紙能反射所有色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9.我國科學家在南極考察時,輪船困在南極冰層中,用爆破等方法均告無效,而用黑炭、煤炭鋪在冰面上,才使船安全脫險,其合理解釋是( )
A.黑炭、煤炭燃燒產生熱量,使冰熔化
B.黑炭、煤炭的顏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陽輻射能力強,使冰熔化
C.黑炭、煤炭跟冰反應,使冰熔化
D.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
10.奧運五環(huán)顏色從左到右依次為藍、黃、黑、綠、紅,分別代表歐洲(藍)、亞洲(黃)、非洲(黑)、大洋洲(綠)、美洲(紅)。將綠光依次照射到奧運五環(huán)上,呈綠色的是( )
A.歐洲環(huán)B.亞洲環(huán)C.大洋洲環(huán)D.美洲環(huán)
11.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棱鏡,射出的光射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白屏與棱鏡間豎直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看到除紅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B.在白屏與棱鏡間豎直放一塊藍色玻璃,則白屏上藍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顏色的光
C.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紅紙上看到彩色光帶
D.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只看到一條綠色的光帶
12.紅五月朗誦比賽時,表演的同學身著白色上衣,藍色裙子(或褲子),當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fā)出的黃光照到他們身上時,觀眾們將看到表演的同學( )
A.上衣呈白色,裙子(或褲子)呈黑色B.上衣呈黑色,裙子(或褲子)呈藍色
C.上衣呈黃色,裙子(或褲子)呈藍色D.上衣呈黃色,裙子(或褲子)呈黑色
13.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 )
A.B處應是紅光B.只有AB之間有光
C.B點下側有光,且可以殺菌D.將溫度計放到A點上側,溫度不會上升
14.用一支可以寫出紅色字的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一行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吸收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B.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反射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C.白紙上的這一行字,由于它能發(fā)出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D.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如果只用綠色光照射上去,這一行字就會是綠色的
15.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中提出:紫外線可滅活病毒。有關紅外線和紫外線相關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太陽的熱主要是通過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B.紅外線制導導彈可以對任何溫度的目標進行追蹤
C.我們肉眼看不見紫外線和紅外線
D.臭氧層吸收了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
16.1666年,牛頓將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太陽光是復色光,②和③是單色光
B.②→③順序依次是從紅光到紫光
C.單色平行光照射同一個凸透鏡紅光焦距比紫光短
D.這個現(xiàn)象產生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17.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xiàn)象,尋找他們產生、發(fā)展的原因和規(guī)律。下列不屬于自然現(xiàn)象的是( )
A.雨后彩虹B.火箭升天
C.流星劃破夜空D.大雁遷徙
18.光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銀行用驗鈔機識別偽鈔,利用了紫外線的熒光效應
B.用太陽光來殺菌,利用了可見光具有較大的能量
C.用紅外線燈治療關節(jié)炎,利用了紅外線的熱作用
D.陽光主要由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所組成
19.日偏食景象(如圖)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在發(fā)生日偏食景象時,小商同學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形孔的紙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B.“”形C.“ ”形D.“”形
20.小明手上有兩朵花,一朵是紅色的玫瑰花,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當在暗室中用藍色的光照在這兩朵花上后,他看到的兩朵花的顏色分別是( )
A.玫瑰花呈藍色,水仙花呈白色
B.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白色
C.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藍色
D.玫瑰花呈藍色,水仙花呈藍色
21.光的色散實驗不僅表明了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不同色光通過棱鏡后偏折的程度不同。如圖所示,相距很近的兩束平行的紅光和紫光,間距為d,斜射到較厚的玻璃磚的上表面,并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則下列現(xiàn)象可能的是( )
①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大于d;②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小于d;③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等于d;④兩條出射光線不再平行
A.②③④B.②C.③④D.①②③
22.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
①薄膜上出現(xiàn)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簡長,燭焰的像變大;
④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
對于這四句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23.小歡用針孔照相機(即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觀察蠟燭的燭焰,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內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D.若保持小孔和內筒的位置不變,向左平移蠟燭,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24.2020年6月21日,在我國多地觀察到日偏食現(xiàn)象。如圖是小科在大樹底下拍攝的地面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量“月牙”形的光斑。下列選項的原理與“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
A. 彩虹B. 皮影戲
C. 日晷D. 月食
25.在運動會的百米賽跑中,終點線處的計時員為了準確計時,在開始計時時應( )
A.聽到發(fā)令槍聲同時按下秒表
B.看到發(fā)令槍散發(fā)的白煙同時按下秒表
C.聽到槍聲或看到白煙按下秒表均可
D.無法確定
26.如圖所示,汽車前方的盲區(qū)是由于車身設計的緣故,阻擋了駕駛員視線而形成的。盲區(qū)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現(xiàn)在汽車的排氣管上都安裝有消聲器,消聲器的作用是在 處減弱噪聲。
27.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的色光決定的,透明物體只能透過和該物體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 的色光決定。白色物體 所有色光、黑色物體 所有色光。
28.如圖所示,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鉆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另一端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半透明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把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
(1)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 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
(3) 當蠟燭靠近小孔時,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會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9.某科學興趣小組在硬紙板上挖孔進行了多組實驗,探究“不同情況下太陽通過小孔成像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狀”。實驗記錄表如下:
小孔的形狀
□
〇
△
小孔的最大外徑/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
面
光
斑
形
狀
小孔到地面10 cm時
□
□
□
〇
〇
〇
△
△
△
小孔到地面20 cm時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到地面40 cm時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到地面80 cm時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
小孔到地面120 cm時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孔到地面200 cm時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組成員通過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得出了一些結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太陽距我們很遠,到達地面的光線幾乎平行。所以,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足夠小時,地面上的光斑形狀與小孔的形狀 (填“相同”或“不同”),這不是太陽的像。
(2)要使太陽通過小孔成像,必須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離。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
(3)當小孔形狀為“☆”時,小孔到地面80 cm時,地面上的光斑形狀為“〇”。則小孔到地面120 cm時,地面上的光斑形狀為 (填字母序號)。
A.□ B.〇 C.△ D.☆
30.你知道如圖這種高效的復習整理方法嗎?白色的試卷上用黑色的油墨印著試題,你可以用紅筆在橫線處填寫答案,然后找一塊同樣是紅色的透明塑料片遮蓋,之后你就只能看到題目,答案好像瞬間“消失”一樣。請根據(jù)所學知識解釋其中的奧秘。
參考答案:
1.A
【詳解】A.額溫槍能快速測量人的體溫并記錄,額溫槍是通過傳感器接收身體發(fā)出的紅外線得出感應體溫數(shù)據(jù)的,故A符合題意;
B.紫外線可以殺死微生物,學生不在校期間可用紫外線對教室進行定殺菌消毒,故B不符合題意;
C.白光經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后,呈現(xiàn)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
D.紫外線較多時,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B
【詳解】由于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透過的色光決定,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自己顏色相同色光,吸收與自己顏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色光,吸收與自己顏色不同的色光;所以,藍色玻璃只能透過白紙反射的各種色光中的藍光,所以紙是藍色的;紅字只能反射紅光,紅字反射的紅光被藍玻璃吸收,所以看到的字是黑色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D
【詳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的物體可以反射與它相同的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銀杏葉是黃色,因為它反射了黃光,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4.D
【詳解】ACD.答案是紅色字,所以只能反射紅光。當用一張紅色的透明遮擋板在書上時,由于紅色的透明遮擋板只能透過紅色的光,所以白紙和紅字看起來都是紅色的,因此看不到答案,故D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B.黑字吸收所有色光,其中紅光透過遮擋板,即“能看到題目”,故B不符合題意。
故選D。
5.C
【詳解】太陽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小,在太陽光透過玻璃射進屋子的過程中,光先在玻璃中傳播,后在空氣中傳播,傳播速度先變小后變大,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6.C
【詳解】ABD.閃電、螢火蟲、LED燈能自行發(fā)光,是光源,故ABD不符合題意;
C.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不能自行發(fā)光,不是光源,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7.A
【詳解】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光的顏色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健康碼的綠色部分因為只反射綠光,所以顯示綠色,故A正確。
故選A。
8.D
【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詳解】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jù)確鑿,不容抵賴。從“光”的角度看,白紙能反射所有色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9.B
【詳解】A.黑炭、煤炭沒有燃燒,不會產生熱量,故A不符合題意;
B.與其他顏色的物體相比,黑色物體吸收太陽輻射熱的能力最強,而黑炭、煤炭都是黑色的,黑炭、煤炭鋪在冰面上,吸收熱量能力強,使冰面迅速熔化,故B符合題意;
C.黑炭、煤炭沒有與冰發(fā)生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
D.此過程中運用了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本領不同的科學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C
【詳解】綠光只有找到綠色物體上才能被反射,從而呈現(xiàn)綠色,而照到黃、黑、紅、藍等物體上會被吸收,從而呈現(xiàn)黑色,因此呈綠色的是大洋洲,故C正確, ABD錯誤。
故選C。
11.D
【詳解】透明的物體只透過物體的顏色的光,不透明物體只反射物體本身顏色的光。
A.在白屏與棱鏡間豎直放一塊紅色玻璃,紅色玻璃只透過紅光,則白屏上只看到紅光,故A錯誤;
B.在白屏與棱鏡間豎直放一塊藍色玻璃,藍色玻璃只透過藍光,則白屏上只有藍色光,故B錯誤;
C.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紅紙只反射紅光,則在紅紙上看到紅光,故C錯誤;
D.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綠紙只反射綠光,則在綠紙上只看到一條綠色的光帶,故D正確。
故選D。
12.D
【詳解】舞臺追光燈發(fā)出的是黃光,白上衣可以反射任何顏色的光,因而黃光照射時反射黃光進入觀眾的眼中,所以觀眾看到上衣就是黃色的;藍裙子只能反射藍光,黃光照在藍裙子上全部被吸收,沒有光被反射,觀眾看不到反射光,認為裙子是黑色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3.C
【詳解】AB.太陽光經三棱鏡后發(fā)生色散,圖中位置從A到B依次呈現(xiàn)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的色光,因此A處為紅光,B處為紫光,AB之間為可見光,AB的外側是不可見光,故AB不符合題意;
C.B處的外側是紫外線,紫外線可以殺菌,故C符合題意;
D.A的外側是紅外線,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它位于紅色光的外面,所以溫度計放在A處的外側示數(shù)會上升,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4.B
【詳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顏色;單色物體只反射與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太陽光就是白色光,紅顏色字的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一行字,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紅光。因此字是紅的,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5.B
【詳解】A.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太陽的熱主要是由紅外線來傳遞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紅外線制導只能對產生大量紅外線的目標進行追蹤,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強,溫度較低時,紅外線較弱,無法使用紅外線制導。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紫外線和紅外線是不可見光,肉眼無法觀察,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主要是被臭氧層吸收了,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C
【詳解】ABD.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會發(fā)生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光屏上而下出現(xiàn)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這表明太陽光是復色光,故①太陽光是復色光,②和③是單色光,②→③順序依次是從紅光到紫光,故ABD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于紅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當紅光和紫光分別平行射向相同的凸透鏡時,紅光的會聚點,也就是紅光的焦點距離透鏡遠,而紫光的焦點離透鏡較近,紅光焦距比紫光長,故C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C。
17.B
【詳解】雨后彩虹、流星劃破長空以及大雁遷徙都是自然現(xiàn)象,而火箭升天是利用物理原理才能完成的人類活動,不是自然現(xiàn)象,屬于社會現(xiàn)象,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8.B
【詳解】A.紫外線有熒光效應,使熒光物質發(fā)出熒光,可以做成驗鈔機,檢驗錢的真?zhè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用太陽光來殺菌,利用了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紅外線的熱效應很強,醫(yī)療上利用紅外線對病人理療都是應用了紅外線的熱效應比較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陽光是復色光,有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組成,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9.B
【詳解】CD.由題意,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形孔的紙板上,可知,小商同學在做小孔成像實驗,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像與物的形狀相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故CD不符合題意;
AB.由于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上下、左右皆顛倒,所以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與日偏食景象上下、左右顛倒,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0.C
【分析】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詳解】當藍色的光燈光照在紅色的玫瑰花上時,紅色的玫瑰花將藍色光吸收,沒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當藍光照射白色的水仙花,白色的水仙花能反射藍光,白色的水仙花反射的藍光進入人眼,看到白色的水仙花是藍色的,C正確。
故選C。
【點睛】掌握物體的顏色由所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特點是本題解題關鍵。
21.B
【詳解】每條單色光入射到玻璃磚后最終折射出來的光線都與初始入射光線平行;紫光由于波長短,頻率大,偏折能力強,所以紫光最終出射光線比紅光出射光線向左平移的要多,即平行光線間距會縮小。故選B。
22.A
【詳解】①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①正確;
②孔離物的距離大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縮小,孔離物的距離小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放大,故②正確;
③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因為像距變大,所以燭焰的像變大,故③正確;
④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像變小,則燭焰的像更明亮,故④正確。
故選A。
23.C
【詳解】A.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倒立的,故A錯誤。
B.若內筒位置不變,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則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縮小的,故B錯誤。
C.若向右拉動內筒,此時像距增大,則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增大,則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故C正確。
D.若保持小孔和內筒的位置不變,向左平移蠟燭,此時物距增大,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減小,則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24.A
【分析】地面上的“月牙”光斑,其實是太陽的光穿過樹葉的縫隙時形成的小孔成像現(xiàn)象,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據(jù)此分析判斷。
【詳解】A.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A符合題意。
B.皮影戲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合題意。
C.日晷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工作的,故C不合題意。
D.月食是太陽光光沿直線傳播時,照到月球上形成的地球的影子,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25.B
【詳解】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在看到發(fā)令時散發(fā)的白煙按秒表計時準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6. 直線傳播 聲源
【詳解】[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盲區(qū)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
[2]防治噪聲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途徑進行防治,給汽車排氣管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7. 它透過 反射 反射 吸收
【詳解】[1][2][3][4]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透過的色光決定,它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就呈什么顏色;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色光。
28. 實像 D 變大
【詳解】(1)[1]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2)[2]燭焰經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燭焰形狀相同,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燭焰的倒立像,故選D。
(3)[3]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與物距、像距有關,當蠟燭靠近小孔時,物距減小了,像會變大。
29. 相同 小 B
【詳解】(1)[1]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為10cm時,小孔的形狀為□,那么光斑的形狀為□;小孔的形狀為○時,光斑的形狀也是○……,那么得到: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足夠小時,地面上的光斑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相同,這不是太陽的像。
(2)[2]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小孔到地面20cm,小孔的直徑分別為1cm、5cm和10cm時,只有1cm時能夠得到太陽的像○,那么得到: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
(3)[3]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小孔的形狀和直徑相同時,小孔到地面的距離越大,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當小孔到地面80cm時,已經得到太陽的像,而120cm>80cm,則此時地面上光斑形狀為○,故選B。
30.見解析
【詳解】試卷底板為白色,可反射所有色光;題目為黑色,不反射任何色光;答案為紅色,可反射紅光。當在白光下用紅色的透明塑料片遮擋后,只能透過紅光。故黑色的題目不反射 任何光,透過塑料片后仍舊為黑色;白色的底板反射的紅光透過塑料片后變成紅色;答案反射的紅光透過塑料片后也保持紅色,故紅色的答案被紅色的試卷底板“隱藏”。
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4節(jié) 光和顏色優(yōu)秀同步練習題,文件包含24光和顏色原卷版docx、24光和顏色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節(jié) 物質的分類課后測評,共8頁。
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節(jié) 物質的分類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CO2 都是有機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