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說明:
1.本試卷共4頁,四個大題,25個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華夏造物歷史悠久,古人的下列造物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燒彩陶B. 曬海鹽C. 雕玉器D. 織布衣
【答案】A
【解析】
【詳解】A、燒彩陶過程中存在物質(zhì)的燃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
B、曬海鹽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C、雕玉器過程中只是物體有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D、織布衣過程中只是棉紗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故選A。
2. 在測定鋅、銦等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中國科學家是
A. 屠呦呦B. 鄧稼先C. 侯德榜D. 張青蓮
【答案】D
【解析】
【詳解】A、屠呦呦發(fā)現(xiàn)并提取了青蒿素,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鄧稼先為中國核武器的開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侯德榜發(fā)明了聯(lián)合制堿法,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張青蓮在測定鋅、銦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方面做出卓越貢獻,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3. 中原地區(qū)物產(chǎn)豐富。下列本地特產(chǎn)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
A. 襄城紅薯B. 葉縣巖鹽C. 舞陽熱豆腐D. 靈寶蘋果
【答案】C
【解析】
【詳解】A、襄城紅薯富含糖類, 不符合題意;
B、葉縣巖鹽富含無機鹽,不符合題意;
C、舞陽熱豆腐富含蛋白質(zhì),符合題意;
D、靈寶蘋果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傾倒液體B. 滴加液體
C 熄滅酒精燈D. 稀釋濃硫酸
【答案】D
【解析】
【詳解】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此選項錯誤;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需要垂直懸空于容器正上方,圖中膠頭滴管伸入了試管內(nèi)并與試管壁接觸了,此選項錯誤;
C、熄滅酒精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此選項錯誤;
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擴散,此選項正確。
故選D。
5.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都由分子構(gòu)成的一組是
A. 汞 金剛石B. 氨氣 水
C. 氧氣 氯化鈉D. 硫酸銅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詳解】A、汞是金屬單質(zhì),是由原子構(gòu)成,金剛石是固體非金屬單質(zhì),是由原子構(gòu)成,錯誤;
B、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gòu)成,水是由水分子構(gòu)成,正確;
C、氧氣是由氧分子構(gòu)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gòu)成,錯誤;
D、硫酸銅是由離子構(gòu)成,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構(gòu)成,錯誤。
故選B。
6. 聯(lián)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題為“加速變革”,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下列關(guān)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為了保護水資源,應禁止使用農(nóng)藥、化肥
B. 利用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異味
C. 電解水的實驗中,電源正極產(chǎn)生氫氣
D. 用明礬凈水可降低硬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含量
【答案】B
【解析】
【詳解】A、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會污染水資源,應合理使用,不應禁止,錯誤;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正確;
C、水通電時,負極產(chǎn)生氫氣,正極產(chǎn)生氧氣,體積比為2:1。錯誤;
D、明礬溶于水后形成膠狀物質(zhì),具有吸附性,可吸附硬水中的雜質(zhì),但不能降低硬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含量,錯誤。
故選B
7. 工業(yè)生產(chǎn)硫酸中某一步反應用微觀模型圖表示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參加反應的反應物間分子個數(shù)比是1:1
B. 該反應中有三種氧化物
C. 反應前后硫元素的化合價從+2價變成+3價
D.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詳解】A、由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反應物間分子個數(shù)比是2:1,故A錯誤;
B、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該反應中反應物為SO2、O2,生成物為SO3、其中SO2、SO3為氧化物,O2是單質(zhì),共2種氧化物,故B錯誤;
C、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氧元素一般顯-2價,所以反應物SO2中硫元素顯+4價,生成物SO3中硫元素顯+6價,因此反應前后硫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變成+6價,故C錯誤;
D、由分析可知,該反應中反應物有2種,生成物只有1種,屬于化合反應,故D正確。
故選D。
8. 學校正推行垃圾分類。餐后的食物殘渣應該投入印有下列哪種標識的垃圾箱中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選項不符合題意;
B、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餐后的食物殘渣應該投入廚余垃圾,選項符合題意;
C、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選項不符合題意;
D、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 春天是流感的多發(fā)季節(jié),民間有很多治療流感的小偏方,其中多吃大蒜能預防感冒,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有關(guān)大蒜新素說法正確的是
A. 碳、硫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3:4B. 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C. 由碳原子、氫原子和硫原子構(gòu)成D. 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詳解】A、大蒜新素(C6H10S3)中碳、硫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12×6):(32×3)=3:4,正確;
B、根據(jù)大蒜新素(C6H10S3)中C,H,S元素質(zhì)量比=(12×6):(1×10):(32×3)=36:5:48可知,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錯誤;
C、大蒜新素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不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錯誤;
D、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到幾萬甚至幾十萬,而大蒜新素(C6H10S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2×6+1×10+32×3═178,不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錯誤。
故選A。
10. 《天工開物》中對“海水鹽”有如下描述:“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蔽闹袥]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 加熱
B. 結(jié)晶
C. 蒸發(fā)
D. 過濾
【答案】D
【解析】
【詳解】食鹽為可溶性固體,由“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可知,加熱后,沸點低的水分離出來,為結(jié)晶法,涉及加熱、蒸發(fā)、結(jié)晶,不涉及過濾。
故選:D。
11. 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 合金:不銹鋼、金剛石B. 非金屬元素:汞、硅
C. 可再生能源:乙醇、氫能D. 混合物:空氣、冰水共存物
【答案】C
【解析】
【詳解】A、不銹鋼是鐵合金,金剛石是碳單質(zhì),不屬于合金,錯誤;
B、汞屬于金屬元素,硅屬于非金屬元素,錯誤;
C、可再生能源,指一種可以在人類生命周期內(nèi)通過自然過程不斷產(chǎn)生的能源資源,乙醇可通過植物的種子或果實發(fā)酵制得,氫能可能水的分解制得,屬于可再生能源,正確;
D、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組成的,空氣中含氮氣、氧氣等物質(zhì),冰是水的固體,因此冰水混合物只含水一種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錯誤。
故選C。
12. 下列鑒別物質(zhì)所用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用稀鹽酸鑒別銅絲和鐵絲
B. 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加水溶解
C. 硫酸和硫酸鈉溶液——加硝酸鋇溶液
D. 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羊毛線和滌綸
【答案】C
【解析】
【詳解】A、稀鹽酸和鐵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與銅絲不反應,可以鑒別,故A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加水溶解放熱,溶液溫度升高,硝酸銨加水溶液吸熱,溶液溫度降低,可以鑒別,故B不符合題意;
C、硫酸和硝酸鋇反應有硫酸鋇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也可以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無法鑒別,故C符合題意;
D、可以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羊毛線和滌綸,有燒焦羽毛味的是羊毛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3. 室溫下,將稀鹽酸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而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B點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
B. 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C. 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增大
D. 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和氯化氫
【答案】C
【解析】
【詳解】A、B處放出的熱量最多,說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溶液溫度隨加入鹽酸的質(zhì)量而變化的曲線圖,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至恰好完全反應,溶液的溫度逐漸升高,說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由圖示可知,A到B過程中,放出的熱量逐漸增加,氫氧化鈉逐漸減少,堿性減弱,故pH值逐漸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D、B到C的過程中,是鹽酸完全中和完氫氧化鈉后繼續(xù)加入稀鹽酸,稀鹽酸過量,故C點溶液中的溶質(zhì)含有NaCl和HCl,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14. 某碳酸鈣和氧化鈣組成的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60%,將50g 該混合物高溫煅燒至固體質(zhì)量不再改變,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
A. 6gB. 8gC. 13.2gD. 20g
【答案】B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依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50g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50g×60%=30g,那么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20g,氧化鈣中鈣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40:16=5:2,現(xiàn)鈣元素為30g,那么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12g。故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20g-12g=8g" 。故選B。
考點: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
15. 一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得出空氣是由_______和氧氣組成的結(jié)論。2022年,中國科學家用CO2和H2O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其化學式為_______。
【答案】 ①. 氮氣 ②. C6H12O6
【解析】
【詳解】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了一個重要結(jié)論: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2022年,中國科學家用CO2和H2O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其化學式為C6H12O6。
16.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
(1)制作導線表皮的材料屬于_______(選填“合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
(2)濕衣服晾曬后變干,用分子的觀點解釋其原因:_______。
(3)NaHCO3可用于治療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癥,原理為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1)合成材料 (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3)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解析】
【小問1詳解】
制作導線表皮的材料是用塑料制成,屬于合成材料;
【小問2詳解】
濕衣服晾曬后變干,其原因是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水分子跑到空氣中去了;
【小問3詳解】
NaHCO3 可用于治療胃酸(含有鹽酸)過多癥,原理為碳酸氫鈉與胃酸的主要成分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17.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序數(shù)為14的元素屬于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原子序數(shù)為9的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_______。
【答案】(1)非金屬 (2)
【解析】
【小問1詳解】
原子序數(shù)為14的元素是硅元素,硅元素名稱中含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
【小問2詳解】
子中質(zhì)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為9的元素為氟元素,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每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2、7,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18. 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是化學實驗中的一項重要技能,請回答:
(1)用固體氯化鈉和蒸餾水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_______g。若用量筒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shù),則配制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將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上述實驗中,除量筒外還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答2種即可)。
【答案】18. ①. 3 ②. 變大 19. 玻璃棒、燒杯
【解析】
【小問1詳解】
需要氯化鈉的質(zhì)量=50×6%=3g;若用量筒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shù),讀數(shù)偏大,量取的水體積偏小,則配制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將偏大;
【小問2詳解】
上述兩個實驗中,用固體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量筒;用濃溶液配稀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量筒;故除量筒外都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
19. 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
(1)______℃時,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2)30℃時,將等質(zhì)量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加水溶解配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zhì)量的大小關(guān)系為:甲_______乙(選填“>”“=”或“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陽清風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淮陽清風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淮陽清風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馮塘十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馮塘十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馮塘十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綜合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