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第I卷
一、化學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汽油揮發(fā)B. 石蠟熔化C. 鋼鐵生銹D. 石油分餾
【答案】C
【解析】
【詳解】A、汽油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石蠟熔化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石油分餾過程中利用了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聞藥品氣味B. 燃著的木條檢驗CO2
C. 滴加液體D. 點燃酒精燈
【答案】D
【解析】
【詳解】A、實驗室的藥品有的是有毒的,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應該用手輕輕煽動試劑瓶口,帶動少量的氣味進入鼻腔;錯誤;
B、驗滿二氧化碳時,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看木條是否熄滅,熄滅說明已滿;錯誤;
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垂直懸空在試管的正上方,防止沾污滴管;錯誤;
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點燃酒精燈時要用火柴點燃;正確;
故選D。
3. 某地一對夫妻因天氣寒冷在房內放置炭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該事件提醒我們要學會預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規(guī)范使用煤爐,裝上煙筒并使其完整
B. 用煤爐做飯時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C. 沒有排煙通道的情況下在室內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
D. 晚上睡覺時將煤爐移至屋外
【答案】C
【解析】
【詳解】A.規(guī)范使用煤爐,減少一氧化碳的產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該選項說法正確;
B.用煤爐做飯時讓空氣流通,能夠減少一氧化碳的產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該選項說法正確;
C.沒有排煙通道情況下在室內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會增加一氧化碳的產生,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該選項說法錯誤;
D.睡覺時將煤爐移至屋外,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4. 觀察、分析、分類和概括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 純凈物∶蒸餾水、酒精、鋼B.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蠶絲
C. 氧化物∶二氧化錳、干冰、醋酸D. 有機化合物∶甲烷、葡萄糖、碳酸氫鈣
【答案】B
【解析】
【詳解】A、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蒸餾水、酒精都是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鋼是鐵和碳的合金,是混合物;錯誤;
B、棉花、羊毛、蠶絲等是自然界中存在,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萬的物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正確;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錳、干冰(二氧化碳)都屬于氧化物;醋酸的化學式是CH3COOH,則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錯誤;
D、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除外),甲烷、葡萄糖都屬于有機化合物;碳酸氫鈣雖然含有碳,但是其性質和無機化合物相似,則把它歸于無機化合物;錯誤;
故選B。
5. 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人體缺鐵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 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如冶煉金屬、燒制陶瓷等
C. 夏天汽車輪胎不宜充氣過多,避免因溫度過高氣體分子間隙增大而爆胎
D. 生活中通過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甲狀腺腫大是由于人體缺少碘元素造成的,人缺鐵會引起貧血癥;錯誤;
B、冶煉金屬、燒制陶瓷都需要大量的熱量,需要通過燃料的燃燒獲得,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正確;
C、溫度越高分子間的間隔越大,所以夏天汽車輪胎不能充氣過多,因為溫度過高氣體分子間隙增大,氣體的壓強增大會使輪胎爆胎;正確;
D、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生活中加熱煮沸水,能使鈣、鎂化合物轉化成沉淀,從而降低水的硬度;正確;
故選A。
6.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說明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B. 硫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明顯差異是由于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則鹽中一定含有金屬離子
【答案】C
【解析】
【詳解】A、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說明CO2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顯酸性,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說法錯誤;
B、硫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說法錯誤;
C、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明顯差異是由于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說法正確;
D、鹽是由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則鹽中不一定含有金屬離子,故說法錯誤;
故選C。
7. 下列鑒別或除雜方法錯誤的是
A. 鑒別K2CO3溶液和NaOH溶液用無色酚酞溶液
B. 鑒別羊毛和滌綸用灼燒法
C. 除去 CaO中少量的 CaCO3用高溫煅燒法
D. 除去CO氣體中少量的CO2,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和濃硫酸
【答案】A
【解析】
【詳解】A、碳酸鉀溶液與NaOH溶液都顯堿性,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不能鑒別;錯誤;
B、羊毛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產生,滌綸灼燒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正確;
C、CaO高溫下不反應,CaCO3高溫下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把雜質碳酸鈣除去;正確;
D、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再通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
故選A。
8. 從不同的角度認識NaOH+HCl=NaCl+H2O。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為中和反應
B. 反應實質∶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
C. 反應物∶氫氧化鈉可以用來治療胃酸過多
D. 讀法∶氫氧化鈉加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加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即為復分解反應,故說法錯誤;
B、反應實質:酸堿中和反應實質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故說法正確;
C、反應物: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不能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故說法錯誤;
D、讀法:氫氧化鈉和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說法錯誤;
故選B。
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SO2、CO、CO2、NO、PM2.5和O3等
B. 醫(yī)療生理鹽水濃度為0.9%,指是 100g氯化鈉溶液中含0.9g 醫(yī)用氯化鈉
C. 23g有機物M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CO2和27gH2O,則M中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某鐵合金含 Mg、Zn、Cu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向5.6g 該合金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0.2gH2,則該合金的金屬組合可能有3種
【答案】D
【解析】
【詳解】A、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SO2、CO、可吸入顆粒物(PM2.5)和O3等錯誤,沒有二氧化碳;錯誤;
B、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指的是 100g 0.9%的氯化鈉溶液(不是氯化鈉溶液)中含0.9g 醫(yī)用氯化鈉;錯誤;
C、生成的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中C、H元素質量分別為:C元素質量:44g× SKIPIF 1 < 0 =12g;H元素質量:27g× SKIPIF 1 < 0 =3g;C、H元素質量和=12g+3g=15g;15g<23g,可燃物中除C、H元素外還含O元素;錯誤;
D、根據題目所給信息可采用極值法進行計算,即假設5.6g全部為某種金屬,計算該金屬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產生氫氣的質量,已知銅與稀鹽酸不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0;
設5.6g鎂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x。
SKIPIF 1 < 0
設5.6g鋅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y。
SKIPIF 1 < 0
設5.6g鐵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z。
SKIPIF 1 < 0
由于5.6g鐵合金是含有一種或幾種金屬的混合物,所以產生氫氣的質量,應有大于0.2g,也有小于0.2g,所以可能的情況有Fe、Mg、Cu;Fe、Mg、Zn;Fe、Mg、Cu、Zn;三種;正確;
故選D。
三、化學非選擇題(共42分)
(一)填空題(本題共4個小題,每空1分,共17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10. 化學在能源、材料、醫(yī)藥、生命科學等領域有著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請根據要求填空∶
(1)在能源上,開發(fā)新能源緩解能源危機。請列舉一種新能源______。
(2)在生活上,洗滌劑能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______作用。
(3)在工業(yè)上,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是利用了氮氣的______。
(4)在農業(yè)上,可用______與硫酸銅等配置農藥波爾多液。
(5)在安全上,小丹媽媽在家炒菜時,油鍋突然起火,______將火撲滅。
【答案】(1)太陽能(合理即可)
(2)乳化
(3)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 (4)氫氧化鈣 (5)立即蓋上鍋蓋
【解析】
【小問1詳解】
常見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等;
【小問2詳解】
用洗滌劑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將大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珠,隨水沖走;故填:乳化。
【小問3詳解】
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因為其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常溫下不與其他物質反應;
【小問4詳解】
用氫氧化鈣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氫氧化鈣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
【小問5詳解】
炒菜時,油鍋突然著火,立即蓋上鍋蓋,采取這一措施的原理是隔絕空氣,很快就將火熄滅。
11. 2021年,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首次實現了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將CO2經系列變化合成淀粉?;?宏觀一微觀一符號"多重表征的學習,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
(2)請將框圖補充完整∶______。
(3)我們從得氧失氧角度學習氧化還原反應,化學中還可以從元素化合價升降角度來判定氧化還原反應,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
(4)CO2可用于滅火,使用滅火器滅火的最佳位置是______。
a.起火點下風位置 b.起火點上風或側風處3-5米左右位置
c.離起火點10米以上位置 d.離起火點10米以下位置
【答案】(1) (2)
(3)置換反應 (4)B
【解析】
【小問1詳解】
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由于碳原子的質子數為6,即核外電子數也為6,根據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則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小問2詳解】
由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則框內應該為1個水分子,故填:;
【小問3詳解】
從元素化合價升降角度來判定氧化還原反應,則有單質參加和單質生成的反應涉及元素化合價變化,且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置換反應;
【小問4詳解】
人若吸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會導致缺氧死亡,上風位就是相對于下風位來說,對于兩個位置,風從哪個位置經過,那它就是所謂的上風位,站在起火點的上風位或者側風位均不會把二氧化碳吹向人這邊,故選B。
12. 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要求填空:
(1)P點的含義______。
(2)t2℃時,向50g水中加入40g固體a,形成溶液的質量為______g。
(3)a中混有少量的b,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
(4)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a溶液除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______(填序號)
①托盤天平 ②量筒 ③膠頭滴管 ④漏斗
【答案】(1)t1℃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都為25g. (2)75 (3)降溫結晶 (4)②③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圖像,P是a、b兩種物質的交點,則表示:t1℃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都為25g;
【小問2詳解】
根據圖像,t2℃時,a的溶解度是50g,則向50g水中加入40g固體a,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25g,則形成溶液的質量為50g+25g=75g;
【小問3詳解】
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增大明顯,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小,故a中混有少量b,提純a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小問4詳解】
實驗室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a溶液,操作步驟分別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托盤天平用于稱取固體a,量筒與膠頭滴管用于準確量取水,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時的攪拌,則需要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有量筒 、膠頭滴管,故填:②③。
13. 1921年,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先生為了發(fā)展我國的民族工業(yè)毅然回國,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成功摸索和改進了西方的制堿方法,發(fā)明了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其主要制備流程如下
(1)上述流程中氨氣可用氫氣和氮氣合成,工業(yè)上獲得氮氣的方法______。
(2)操作①的名稱______。
(3)寫出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4)寫出工業(yè)上用純堿制燒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答案】(1)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2)過濾
(3) SKIPIF 1 < 0
(4) SKIPIF 1 < 0
【解析】
【小問1詳解】
空氣是氮氣的廉價來源,則工業(yè)上得到氮氣的方法是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小問2詳解】
操作①后得到了固體和溶液,則其名稱是過濾;
【小問3詳解】
以飽和食鹽水、NH3、CO2為原料制備NaHCO3的反應是氯化鈉、氨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晶體碳酸氫鈉和氯化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小問4詳解】
純堿碳酸鈉,燒堿是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方程式是: SKIPIF 1 < 0 。
(二)簡答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3分,共6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14. 產業(yè)振興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的目標之一?!翱茖W種田”能提高糧食產量和保障糧食安全,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題:
(1)農業(yè)上施用的硝酸鉀屬于______肥料(填化肥的種類)。
(2)某地準備種植的油茶適合在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生長,請你用 pH 試紙幫助當地農民檢測土壤的pH(寫出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
【答案】(1)復合肥##復合
(2)取少量土壤放入干燥潔凈的燒杯中,然后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靜置沉淀,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滴到pH試紙上,把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數值。
【解析】
【小問1詳解】
硝酸鉀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
【小問2詳解】
pH試紙測定pH的方法是:將一小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再將變色的試紙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數值。因干燥的土壤無法測定酸堿性,所以加入少量的水進行測量。具體方法為:取少量土壤放入干燥潔凈的燒杯中,然后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靜置沉淀,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滴到pH試紙上,把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數值。
15. 某同學在探究酸堿鹽反應實驗時,向 CuSO4和H2SO4混合液中逐漸加入10%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質量與所加NaOH 溶液的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M點的溶質為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含H2SO4的質量為______g。
(3)ab 段溶液質量上升變緩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硫酸銅、硫酸鈉、硫酸或(CuSO4、Na2SO4、H2SO4)
(2)解:設原混合溶液中含H2SO4的質量為x。
SKIPIF 1 < 0
答:原混合溶液中含H2SO4的質量為4.9g。
(3)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則溶液質量上升緩慢
【解析】
【分析】向 CuSO4和H2SO4混合液中逐漸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待硫酸完全反應后,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小問1詳解】
根據分析可知,M點時,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但硫酸未完全反應,則M點的溶質為硫酸銅、硫酸鈉和硫酸。
【小問2詳解】
見答案。
【小問3詳解】
根據分析可知,ab 段溶液質量上升變緩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則溶液質量上升緩慢。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空1分,共13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16.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 a的名稱______。
(2)寫出實驗室用B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應將氣體從導管口______(填“m”或“n”)通入,檢驗氧氣已收集滿的操作為______。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熟石灰加熱制取氨氣,同時生成水和一種鹽,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填字母),你選擇該發(fā)生裝置的依據是______。
【答案】(1)鐵架臺 (2) ①. SKIPIF 1 < 0
②. m ③.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n處,觀察到木條復燃
(3) ①. SKIPIF 1 < 0
②. A ③. 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
【解析】
【小問1詳解】
儀器 a是鐵架臺;
【小問2詳解】
裝置B是固液常溫型,則使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的作用下產生氧氣和水,方程式是: SKIPIF 1 < 0 ;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用C裝置收集氧氣,應將氣體從導管口m通入;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n口,氧氣具有助燃性,木條復燃,則氧氣已經收滿;
【小問3詳解】
反應物氯化銨、熟石灰,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產物有水、氨氣,缺少的元素是氯、鈣,則推出產生的鹽是氯化鈣,則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KIPIF 1 < 0 ;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的條件是加熱,則使用A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
17. 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材料,金屬的發(fā)現和使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發(fā)展。部分金屬的發(fā)現歷程如下圖所示,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圖分析,金屬的發(fā)現歷程與金屬的______有關。
(2)鋁被廣泛地應用,除了因為改進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鋁的密度小外,還由于鋁的______性能好。
(3)某興趣小組為探究Fe、Cu、R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展開了一系列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判斷 Fe、Cu、R 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Fe>Cu>R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______
【進行實驗】
【拓展與應用】為了回收利用金屬,同學們將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容器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鋁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則濾渣中的金屬單質為______。
【答案】 ①. 活動性 ②. 抗腐蝕 ③. R>Fe>Cu ④. 將打磨好的R絲分別插入盛有硫酸銅、硫酸亞鐵溶液的A、B兩支試管中(合理即可) ⑤. A試管中R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B試管中R絲表面無明顯現象(合理即可) ⑥. Al、Fe、R、Cu
【解析】
【詳解】(1)分析圖像,金屬的活動性:Al>Fe>Cu,金屬的發(fā)現歷程:銅最早、然后是鐵、最后是鋁,則金屬的發(fā)現歷程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
(2)鋁能在空氣中和氧氣反應產生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蝕的作用,故填抗腐蝕;
(3)猜想與假設:
已經知道金屬的活動性Fe>Cu;則R的活動性可以是三種金屬中最弱,即猜想一;R的活動性可以在鐵和銅之間,即猜想二;R的活動性可以是三種金屬中最強,即猜想三:R>Fe>Cu;
進行實驗:比較活潑的金屬能夠把不活潑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因為實驗結論:金屬活動性Fe>R>Cu ;則可以設計中間的金屬放入兩端金屬的鹽溶液中,R與亞鐵鹽不反應,得出結論活動性Fe>R;R能將銅從銅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結論:金屬活動性:R>Cu;則實驗得以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Fe>R>Cu ;則設計實驗如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實驗操作:將打磨好的R絲(實驗前打磨金屬除去表面的雜質)分別插入盛有硫酸銅、硫酸亞鐵溶液的A、B兩支試管中(合理即可)
實驗現象:A試管中R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B試管中R絲表面無明顯現象(與設計的實驗操作對應,合理即可)
拓展與應用:金屬的活動性:Al>Fe>R>Cu;上述實驗中沒有反應的亞鐵鹽,在放入鋁后,鐵被置換出來;R能將銅從銅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產生單質銅和R的鹽溶液,放入鋁,鋁將R置換出來;則得到的金屬單質是Fe、R、Cu和過量的鋁。
(四)計算題(本題1小題,共6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18.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l2、Ca(ClO)2,可由Cl2與石灰乳反應制得。某化學興趣小組用足量濃鹽酸與50.0g含MnO2的軟錳礦(雜質既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制各Cl2,反應結束后將反應容器中的混合物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殘渣6.5g。
已知: SKIPIF 1 < 0 。請回答:
(1)C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Ca、Cl、O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
(2)求生成Cl2的質量(寫出具體步驟)。
【答案】(1) ①. +1 ②. 40:71:32
(2)根據題意參加反應的二氧化錳的質量是:50.0g-6.5g=43.5g;
設氯氣的質量為x。
SKIPIF 1 < 0
答:生成氯氣的質量是35.5g。
【解析】
【小問1詳解】
Ca(ClO)2中鈣是+2價,O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2)+[x+(-2)]×2=0 解得x=+1;Ca(ClO)2中鈣、氯、氧兩元素的質量之比為:40:(35.5×2):(16×2)=40:71:32;
【小問2詳解】
見答案。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______
______
猜想二正確
這是一份2023年貴州省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化學選擇題,化學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貴州省銅仁市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Ca,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下列鑒別或除雜方法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貴州省銅仁市中考化學真題(教師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Ca,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下列鑒別或除雜方法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